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大風鄉的結果 展開
- 四川省達州市達川區大風鄉
- 四川儀隴縣大風鄉
大風鄉
四川儀隴縣大風鄉
大風鄉位於四川省儀隴縣東部,東臨丁字橋鎮,南臨樂興鄉,西鄰雙慶鄉、日興鎮,北臨馬路鄉、福臨鄉,距縣城80公里,幅員面積2266公頃。轄10個行政村,66個村民小組。全鄉共3416戶,其中農業戶3289戶,總人口12608人,其中農業人口12301人,非農業人口307人,全鄉總耕地面積591公頃。2013年底人口計生率83%,人口自然增長率2.13‰,人口出生率2.5‰。全鄉糧食總產量6971噸,油料總產量1371噸,生豬出欄15857頭。國民生產總值8686.9萬元,財政收入252萬元,財政支出295萬元。城鄉居民年末儲蓄餘額1080萬元。初中在校生860人,小學在校生1640人,學齡前兒童入學率為100%,教育部門中級技術職稱25人。鄉建文化站1個,有線廣播電視站1個,鄉衛生院1所,新修鄉村公路里程20公里,農民人均純收入6949元。
【產業結構調整】
【畜牧產業建設】 2008年全鄉共養殖獺兔3500隻,常年圈存3萬隻,年出欄8萬隻;同時,鄉黨委、政府以科學飼養為前提,改良品種為導向,大面積建設養豬家園。2008年存欄豬12266頭。
【小集鎮建設】
【水利工程】建成了261口人飲井,解決了全鄉60個社1464戶4290人的人畜飲水問題;對燈包村天安水庫內滑坡進行了整治,對燈包2社幸福堰進行了病害整治,確保和滿足了全鄉人畜飲水和農業生產用水的需求。
【新農村建設】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2008年全鄉和諧新村建設共完成人居環境整治165戶,新建農戶78戶,建沼氣池250口,新修村道公路9公里,修建便民路2公里,改造村道公路6公里,人飲工程100處,其中集中供水站6處、水櫃水窖94處。新建村級衛生站1處,新建黨員活動室1處。
【教育衛生】教育事業取得了顯著進步,進一步鞏固了“普九”教育成果;全面貫徹落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全鄉的參合率達100%;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少生快富工程;社會福利事業進一步發展,“扶貧、助殘、低保和社會養老保險事業等均按政策毫不走樣地貫徹落實,把黨和政策的溫暖和拳拳親民愛民心及時地送到了千家萬戶;2008年12月為一位白血病患者捐資5800多元為其尋醫。
【抗震救災】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全鄉400多戶家園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居住環境十分危險。災情發生后,鄉黨委、政府不等不靠,帶領全鄉廣大幹部群眾,奮力抗震救災。一是大力宣傳,號召全鄉農民抗災自救;二是針對房屋損壞慘重的農戶進行疏散,解決居住問題;三是全體鄉幹部連續兩個月放棄雙休日投入村社幫助農戶抗災自救;四是全鄉捐贈救災資金16000多元,其中特殊黨員7000多元;五是完成災后重建房屋350餘戶。
【基層組織建設】 2008年,把黨員培養成致富帶頭人120人,把致富帶頭人培養成黨員17人,把優秀致富帶頭人培養成後備幹部28人。2月在鄉範圍內開展了學習十七大精神,堅持以人為本,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教育活動,對354名黨員分兩批進行教育,採取“領導講”、“黨員講”、“典型講”、“大家提”等方式,將活動深入推進。參學黨員中有讀寫能力的黨員均作了學習筆記,寫心得體會300篇,收集並梳理意見171條,解決遺留問題45件,切實做到了學習教育與日常工作互相促進。認真開展結對幫扶活動。截止12月,全鄉156名黨員幹部與160戶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幫扶項目15個,啟動幫扶資金12400元。健全“四權”機制,使民主管村由虛變實,由“為民做主”轉變為“由民做主”。
【機構人事改革】 11月全面完成了鄉鎮事業機構改革。機構設置兩個中心,分別是農業服務中心、社會事務中心,兩個中心共有編製9人。
2008年大風花炮廠和板橋花炮廠聯營,並取名為大板花炮廠,引進湖南技術人才15人,資金20萬元;一心頁岩磚廠引進資金20萬元;天橋板廠引進資金60萬元;洪坪制板廠引進資金50萬元。2008年共引進資金600萬元,不僅解決了就業難問題,還提高了人民物質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