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八角鼓

山東八角鼓

明代中葉以後,八角鼓開始流傳北京。明代沈榜宛署雜記》中記載:“劉雄八角鼓絕:劉初善擊鼓,輕重疾徐,隨人意作聲,或以雜絲竹管弦之間,節奏曲合,更能助其清響雲”。當時的八角鼓演奏技藝水平很高,劉雄被譽為都城八絕之一。隨著1644年清王朝在北京定都,大批滿人入關,在清乾隆年間(公元1736年—1795年),八角鼓已作為鼓書單弦等曲藝的伴奏樂器,並有專業藝人演唱,曾盛行於宮廷和北京、天津、東北各地。清代中葉,北京的八角鼓曲種沿運河南下傳入山東,在聊城臨清濟寧等地,又演變成為“山東八角鼓”。

簡介


曲出藝古指瞽卜一類技能或工匠之類技巧,始終未與“優人百戲”的涵義相吻合。本世紀四十年代中期,北京鼓曲、相聲藝人刀:始將“雜八地”所謂“什樣雜耍”稱為“曲藝”。其中包括各種說唱藝術形式和雜技,木偶、皮影乃至拉洋片變戲法等在內,這似乎可以說是近代“百戲”了。
1949年全國第一次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期間,成立了“中華全國曲藝改進會籌備委員會”,“曲藝”一詞,逐漸約定俗成得到廣泛承認。隨著雜技,魔術的獨立門戶,木偶、皮影也都歸入戲劇一類,拉洋片,講善書漸為時代所淘汰;“曲藝”中剩下的只有屬於說唱藝術一大類別了。自然而然,曲藝成為中國各種民間說唱藝術的總稱。寫入《辭海》,巳成定論。

藝術形式


山東八角鼓
山東八角鼓
山東境內產生流布的各種說唱藝術形式。僅有白詞的評書一類,近乎唱的韻誦體山東快書一類,基本以唱為主的俚曲、山東琴書平調小曲、臨清時調、山東八角鼓一類,說唱結合的山東大鼓,東路大鼓、膠東大鼓鼓兒詞等一類。以及別具特點的源於宗教已轉化為民間說書的山東漁鼓山東落子,屬於盲人說書的三弦平調、谷山調、南城調,屬於湖上漁民獨有的端鼓腔等等。
曲藝產生併流傳於民間,向來為封建士大大階級所輕視,被認為粗俗淺陋難登大雅之堂。因而歷代記述者甚少,有關說唱藝術歷史的詳實資料極為難得。而所調查的老藝人口碑資料,又多偏重於近代。事實上,山東曲藝真正可信的興旺時期是在清代,特別是清中葉以後。
曲藝雖然是匯成民間藝術海洋的一個小溪流,但作為一種歷史文化積澱,同樣反映著我們民族生存與發展的歷史,思想道德觀念乃至民風民俗的形成。
江北水城勁東風,城市鄉村盡勝景,物質精神皆文明,天下不敢小聊城……”除夕上午,在聊城市東昌府區北城辦事處馮庄村,“八角鼓”的演出吸引了幾百名群眾.鏗鏘的鼓點、悠揚的三弦、清越的銅鈸、明快的截板、優美的舞姿、純正的傳統音調,讓人陶醉,圍觀的群眾不時發出叫好聲。
八角鼓,滿、白、漢等族打擊樂器。因鼓框為八角形而得名。流行於東北、華北地區及雲南大理、劍川等地。
據傳,它由滿族八旗的首領各獻一塊上乘木料鑲嵌而成,象徵滿族八旗的團結。明代中葉流行於北京,明代沈榜《宛署雜記》載,都城八絕之一有劉雄為八角鼓絕。其後以八角鼓伴奏的演唱形式發展為說唱曲種,沿運河傳入山東,在聊城、臨清、濟寧一帶,演變為“山東八角鼓”。
鼓身較小而扁,框高5厘米,對邊長19厘米。框用紅木製作,蒙以蟒皮,羊皮或馬皮,四周邊緣鑲嵌骨片裝飾,邊框的七個面上,鏤成扁圓形窗孔,各裝一對銅製小鈸,還有一面邊框裝有小銅環,系兩根絲質長穗為飾。

表演形式


山東八角鼓
山東八角鼓
演奏時,左手持鼓,鼓身豎置,右手敲擊鼓面發聲,有坐、彈、墊、輪等技巧。搖震鼓身,小鈸互相碰擊發音。左手亦可彈擊鼓皮反面。彈鼓面與搖鼓身相結合發出聲響,清脆悅耳。主要用於伴奏說唱“單弦”(又名“單弦牌子曲”或“八角鼓”),由演唱者自打自唱。白族八角鼓,又名金錢鼓,用以伴奏歌舞,左手持鼓,右手掌擊八角鼓,又稱單鼓滿族、白族、漢族拍擊膜鳴樂器。因鼓身呈八角形而得名。流行於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和雲南省大理、劍川等地。
“八角鼓,響叮噹,八面大旗插四方。大旗下,兵成行,我的愛根在正黃。黃盔黃甲黃戰袍,黃鞍黃馬黃鈴鐺。……”
這是一首名叫《接愛根》的滿族情歌,它描寫清代滿族八旗子弟保衛祖國疆土英勇打敗羅剎(即沙俄),妻子喜迎丈夫凱旋而歸時所唱的歌曲。八角鼓是滿族最有特色的民間樂器。據傳說,初期的八角鼓,是古代滿族人民用於自娛的一種伴奏樂器。亦說它是由滿族八旗的八位首領各獻一塊最好的木料鑲嵌而成,它的八個邊象徵著滿族八旗的團結。八木相拼而得八角,所以叫作八角鼓。
滿族是一個古老的游牧民族,早在2000多年前就生息在中國東北長白山、黑龍江之間的廣大地區;今天,又擴及河北、山東、內蒙古等省、區和北京、西安等城市。勇敢剽悍的滿族人民,創造了豐富的音樂文化。民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宗教祭祀歌舞,歷史悠久,氣氛熱烈。民間樂器幾乎全部是薩滿祭祀時用的響器,唯有八角鼓用於演唱伴奏和歌舞表演。

主要形態


山東八角鼓
山東八角鼓
鼓體較扁而小,鼓面呈八角形,鼓框用八塊烏木、紫檀木、紅木、花梨木和骨片拼粘而成。規格尺寸有異,常見者鼓面對角長16.5厘米~19厘米,鼓框高4.8厘米~5.5厘米,單面蒙以蟒皮、驢皮或馬皮,以小鱗蟒皮為佳。四周邊緣亦鑲嵌骨片作為裝飾。在鼓的七面邊框木板中間,均開有海棠花瓣形的透孔,中間用銅釘各穿一對銅製小鈸。另一面框板上裝有一個小銅環,系以鵝黃色或大紅色絲繩花結,下垂兩束絲制鵝黃色或大紅色長穗為飾,表示谷生兩穗,象徵豐收。外觀小巧玲瓏,製作精細,除可作為樂器演奏外,還有著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演奏時,將鼓面豎置,以左手拇指、食指、中指伸在鼓框內,無名指、小指托鼓,右手各指彈擊鼓面而發音,音色清脆,優美動聽。演奏技巧豐富,過去有“撾鼓十法”“擊鼓五法”之說,現在常用的有坐、彈、墊、輪、搓、磕、分彈、簸等。民間有口訣曰:“懷中抱月不許偏,四平八穩忌聳肩。搖鼓腕抖臂別動,打墊輪搓應合弦。”演唱中只用坐法,每拍一響,簸(搖)法常用於曲調的托腔部分,彈、墊、輪、搓、磕等技法用在岔曲和音樂的前奏、間奏部分。並可用左手拇指、食指彈擊鼓皮的背面。尤其是彈擊鼓面與搖震鼓身相結合發出的音響,更具特色。

表演形式


山東八角鼓
山東八角鼓
八角鼓早期用於古代滿族曲藝“八角鼓”中,本世紀50年代,這種曲藝在曲牌的基礎上發展為“滿戲”。如今,八角鼓主要用於北京、天津、東北地區及河北各地的說唱音樂“鼓書”和“單弦”(也稱“單弦牌子曲”或“八角鼓”)中,由演唱者本人手持八角鼓敲擊節奏,另由伴奏者彈三弦。 八角鼓除滿族、漢族使用外,還流傳於雲南省大理、劍川等白族人民聚居地區。白族的八角鼓,又稱金錢鼓,有八角和六角形兩種。演奏時,左手舉鼓,右手掌擊,用於民間歌舞伴奏。
八角鼓敲起來了!整個馮庄沸騰了!
馮莊上至七、八十歲的老人,下到五、六歲的孩子,都行動了起來,演的演,看的看,都自得其樂。
66歲的谷雲龍是文化活動的組織者之一。談到緣起老人感慨良深:馮庄有著悠久的文藝傳統,早在宣統二年,就有高蹺隊,秧歌隊,“八角鼓”更是聊城周邊聞名遐爾的民間劇目,唱腔多變,有“九腔八調七十二哼哼”之說,場地適應性強,坐唱、表演、圍桌唱均可,成了當地特色的劇種。上世紀六十年代還曾代表聊城到北京彙報演出,引起強烈的反響。後來,八角鼓的很多劇目也漸漸失傳.
前不久,剛退休的谷雲龍回家鄉整理挖掘這民間藝術。沒想到馮庄的群眾積極性如此高漲,一組團就有20多人報名,谷雲龍的熱情高漲起來,他邊整理曲調,邊編寫唱詞,白天忙排練晚上搞創作,短期內挖掘整理出《井台會》、《審椅子》、《奪印》、《老少樂》等傳統劇目,創作編排了《綉水城》、《誰不說咱馮庄好》、《敬老院里幸福多》等20多個節目,忙得不亦樂乎。
車快眾人推。村上的熱心人閆慶國給小劇團購行頭拿出了2000多元。閆慶國說:“如今生活好了,拿出這點錢來又算的了什麼?”年愈花甲的趙保林,自己出資請人錄像,刻錄成光碟供演員們觀摩學習,還製作了大量的演出道具。
村支部書記李孟祥興奮地說:“我們以前也想整理過八角鼓,但大家都沒這心思.現在,黨的政策越來越好,農民越過越帶勁,八角鼓就越唱越響了!春節,我們不僅在本村演,還要去幸福院進行慰問演出,去其他村莊友好演出,把歡樂帶給更多的群眾。”八角鼓敲出了好村風,三弦師父侯玉月說:“俺村有了一句新順口溜:‘咚咚鏗、咚咚鏗,打麻將的改了行;鏗咚咚、鏗咚咚,撒酒風的無影蹤’!先前一到冬天沒活時,打麻將的喝閑酒的成風,造成了不少的家庭矛盾和社會問題,如今,人們都被吸引到這裡來了,家庭和睦了,社會平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