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賢恭

徐賢恭

徐賢恭(1902—1994),安徽懷寧人,是著名的化學專家。1929年獲國立北京大學學士學位后,曾任教於安徽大學武漢大學。1936年在英國倫敦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回國後任武漢大學教授、總務長,期間於1943年曾赴緬甸仰光大學當了半年的中緬交流教授。1946年到台灣中山大學任教授(期間曾任復旦大學教授)、理學院院長。歷任第五、六屆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第三、四屆廣東省政協常委等。

個人簡介


徐賢恭自小家庭生活清貧,養成勤奮好學習慣,學習成績甚佳。1929年獲國立北京大學學士學位后,曾任教於安徽大學、武漢大學。1933年通過考試,以優異成績獲得安徽省設立的獎學金到英國倫敦大學,師從著名理論有機化學家C.K英果爾教授攻讀博士學位。1936年完成博士學位學業,因得“庚子賠款”董事會資助,在英國從事研究工作兩年。徐在英國的五年裡,發表了五篇學術論文,由於學術價值甚高,被徐賢恭的老師英果爾收入其經典著作《有機化學結構和機理》一書中。後來,許多學術論文和教科書都引用了徐賢恭的論文。回國後任武漢大學教授、總務長,期間於1943年曾赴緬甸仰光大學當了半年的中緬交流教授。(英柏寧)1946年度到台灣中山大學任教授(期間曾任復旦大學教授)。
徐賢恭到任后,即主動開展工作。徐賢恭作為一名學者主持院務,善於發揮教職員的集體作用。1946年11月16日,徐賢恭召集理學院教職員50多人舉行聯誼茶會,介紹新舊教職員互相認識,並報告院務。隨即發動大家自由發言,集中大家意見,“最後決定,每兩星期舉行科學座談會一次,由該院教授或聘請外界專家擔任演講,以引起員生學術研究興趣,俾促進自然科學之發展。”(見1946.11.20《台灣中山大學校報》)決定之後,從12月7日起每兩周舉行一次。 1947年2月1日,徐賢恭第四次作了《營養與健康》的講演。又於1948年4月應科學研究會邀請,前往講演《科學方法》。徐賢恭還應理學院化學分會邀請,於 1947年12月17日前往講演:《Flentronic Coneption of Valewe》。
1948年3月,學校恢復成立了圖書委員會和出版委員會,徐賢恭以理學院院長的身份,均被聘為委員。在徐賢恭的努力下,停刊10多年的理學院學術刊物《自然科學》於1948年6月復刊,徐賢恭為復刊第1期撰寫了《復刊詞》。1948年度,徐賢恭當選為校務會議的代表。
1948年2月5日,徐賢恭為《台灣中山大學校刊》專欄撰寫《科學家的修養》一文,從客觀態度、冷靜頭腦、澹泊志趣、創造精神、分析眼光、準確觀念、認真作風、合作興趣八個方面論述科學家應具備的修養。又於同年11月11日在該刊發表《複員三年後之理學院》,抨擊教育當局輕視理科設備添置的弊端,嚴肅指出,統治之道,“科學為先,昌明科學、理科為先,蓋理科為基本之科學,未有理科不昌明,而應用科學能望期登峰造極者”。
新中國成立之初,徐賢恭擔任化學系主任。不久,往上海復旦大學任教。1952年10月院、系調整后,在中山大學籌委會副主委陳序經(后不久為副校長)的盛情邀請下,1955年重返中山大學化學系任教,並被聘為1955年度校務委員、學術委員兼教學設備副主任委員。此後歷年度歷屆校務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均聘徐賢恭為委員。
徐賢恭雖然肩負繁重的行政職務,甚至後來參與許多社會活動,如籌建廣州九三學社並任主委,當選九三學社廣東副主委、中央委員,任第五、六屆廣東人大常委,第三、四屆廣東政協常委等,但徐教授畢竟是一位有強烈事業心的學者,常以忘我的工作精神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在教學與科學研究上做出顯著的成績。
徐賢恭“先後講授過有機化學、有機分析化學、高等有機化學、有機化學結構理論等多門課程,是我國有機化學特別是物理有機化學的先驅者,編著有多本有關物理有機化學方面的教材。”(英柏寧)徐賢恭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化學專門人才,其中研究生56名,徐賢恭們遍布全國,成為高等院校和科學研究機構的骨幹,不少人已成為知名學者、大學教授等。

對學術的貢獻:


徐賢恭在1933年至1936年的四年留學英國的時間裡,先後在《英國化學會志》等世界公認的權威刊物上發表了水平較高的《在質子移變作用中離子中間體的動力學》、《親電取代反應的機理與同位素交換》等四篇學術論文,對有機結構理論研究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其研究成果和學術觀點被 C.K.Ingold 教授收入其經典著作《有機化學結構和理論》一書。直到現在,這些論文的觀點仍一直為國外出版水平較高的高等有機化學專著和和有關教科書所引述。在國際學術界具有一定的影響,成為我國最早從事有機結構理論研究的專家。【溫洋,見九三學社廣東省委網站】
徐賢恭教授長期默默耕耘,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1962年在中大組建了物理有機化學研究小組,開展教學和研究工作,開始指導副博士研究生,並且數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發表學術論文約40多篇。一些理論研究成果已為國內化學界肯定,例如上世紀六十年代進行的關於吡啶環上N原子的吸電能力的研究和八十年代的電荷轉移絡和物的研究,已被《中國化學五十年》一書的專論文章所引用。除物理有機化學論文之外,徐教授還發表過多篇關於化學發展史的研究論文。”
徐賢恭教授對有機結構理論化學有很深造詣,重要論文有《有機物化學平衡反應的機理和反應速度》、《吡啶環中N—原子的吸電反應》、《消旋d1—薄荷醇拆分》等。多次獲廣東省、廣州市科技成果獎。部分成果被國外專著引用。1989年—1990年,由於徐賢恭長期從事高校科技工作,成績顯著,獲國家教委頒發的“榮譽證書”。1992年教師節,中大化學系隆重集會,慶祝徐賢恭教授從教55周年暨誕辰90周年,對徐賢恭一生的業績給予充分的肯定。
鑒於徐教授對學術上的貢獻,他被編入《星光燦爛--廣東科技人物》叢書第一輯。徐教授的學術動態相繼被編入:《復旦大學校史》、《中山大學校史》、《武漢大學校史》、《九三學社廣東省委社史》、《四川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外事志》、《廣東省檔案信息網》等。
光明日報》評論(2004年11月19日):《中山大學與中國現代學術的發展》一文中寫到:“徐賢恭代表的中山大學化學研究所取得的學術研究成績也對於中國現代化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對徐賢恭教授的學術貢獻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對革命的貢獻:


徐教授同情並支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學生革命運動,1949年廣州解放前夕,徐賢恭教授頂住學校當局的遷校決定,參加地下黨組織的護校鬥爭,如:“令人將生物系的動植物標本搬到理學院大樓的頂層,並將樓門用磚堵死,使標本得以完整的保存下來。”同時,“在國民黨撤離廣州時,徐教授還拒絕擔任當時的中山大學代理校長,也拒絕當時台灣大學的邀請,前往台灣任教。”1949年發生的國民黨當局迫害中山大學師生的“七二三”事件,部分師生被捕,“徐賢恭教授不顧個人安危,以當時的名氣與威望,以理學院院長的身份出面保釋被捕的進步學生。終使學生們獲准出獄,整個營救工作在地下黨的領導下遂告勝利結束【選自《嶺南風雲》,廣東省檔案館編】。”
徐賢恭教授的英勇行為,受到中共廣東省委和中共中南局領導的高度讚揚,並被指定當選廣東省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