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碗窯村的結果 展開
碗窯村
雲南省臨滄市臨翔區博尚鎮下轄村
碗窯村委會碗窯村委會,屬於半山區。距離鎮77.00公里,國土面積5.27平方公里,海拔1770.00米,年平均氣溫17.00℃,年降水量1750.00毫米,適宜種植油菜、烤煙等農作物。有耕地1914畝,其中人均耕地1.05畝;有林地6128畝。
碗窯村委會位於博尚鎮政府西北方向,距離臨滄城25公里,距鎮政府7公里,毗鄰臨滄機場,有機場公路與臨滄市相連,交通便利,面積5.27平方公里。。碗窯組古村落指東至碗窯組山體邊界,南至碗窯茶廠以南約20米,西至古樹林及農田邊界,北至山體邊界的古村落區域。
全村轄22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488戶,有鄉村人口1843人,其中農業人口1810人,勞動力1210人
碗窯組依山傍水,古樹成群,保存大量的古龍窯、古民居,山水田園風光自然而生態
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021人。2011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63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622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務農為主。
1736年湖南省長沙府貴東縣鄰里鄉人羅文華、楊義遠、鄧成和三人帶著一手制陶絕活來到此地,在這裡安家落戶,依靠本村優質陶泥建起了3條龍窯,從此龍窯制陶技藝在這裡代代相傳,以燒紙陶器為生繁衍後代形成村落,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制陶歷史。
因為最初的陶產品以碗為主,碗窯地名也由此而來。在金屬、塑料器皿未傳入本鎮之前,從裝飯到盛菜的小碗大盆,洗臉、洗菜的大小盆器到腌制鹹菜的大壇小罐全都產於碗窯,產品遠銷滇西各縣和緬甸、泰國,碗窯小村隨陶器之名盛傳各處。
碗窯組內保留了大量的文化遺產,主要包括3處文物保護單位,即10座燒制土陶的龍窯,2棟碗窯民國民居和傳統民居建築群。其中村內60%的民居保留了傳統的土木結構漢式建築,建築結構有單房、一正兩廂和圍院等多種形式,是一個古色古香的古村落格局。
除此之外,碗窯還保留了眾多特色古文化遺址,包括:古井1個、古橋1座、古河道1條、古門頭1處以及1株古樹名木和1片古樹群。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則有傳統制陶工藝、婚喪嫁娶習俗、民俗風情和歷史文獻。歷史文化積澱深厚,具有很高的研究和旅遊開發價值。
因碗窯村的陶器製作歷史已長達300多年,素有“陶器之鄉”的美稱,目前全村有266戶生產和銷售土陶器,年產土陶器12萬餘件,主要土陶器有缸、盆、罐、碗、缽、壺等,品種多樣,質地細膩,造型獨特,具有較強的觀賞價值和使用價值,深得消費者和客商的青睞。
臨滄臨翔碗窯組
碗、陶罐、酒壺、醬菜罈子……楊丕追此前沒想到,燒制這些陶器會成為一條致富的出路。與10年前他需要外出打工謀生不同,如今靠鑽研好做陶技藝,他迎來的是一片欣欣向榮的生活。近日,作為臨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他,收了人生第一批徒弟,共兩人,一位是他的愛人,另一位則是從昆明慕名前來的陶藝愛好者小張。
當龍窯在制陶主產區成為文化圖騰或是標誌性建築時,龍窯本身早已成為“形式大於內容”的存在。但臨滄的碗窯村卻是特例,以龍窯為核心的陶器燒制技藝始終是這裡的主流。200多年來,碗窯村的陶器燒制技藝始終未變。今天,該村的488戶人家中,就有266戶生產和銷售土陶器,85%以上的人家都掌握制陶技藝。
200餘年一脈相承
燒龍窯是一份一點也不輕鬆的活計,燒窯匠人需要在凌晨便起床,守在窯邊24小時甚至更長時間,以保證每個倉室里的器皿都能經過火舌的反覆燒制,最終由土質變為陶。為此,楊丕追常常在凌晨5點半就起床,來到村子最中心的龍窯處,在窯頭點火,開始各類陶器的燒制。
他所燒制的龍窯建於清乾隆三年(1738年),使用至今,老窯除了長度、倉數之外幾乎沒什麼差別,燒制工藝也是200多年來一脈相承。實際上,整個村莊里的11條龍窯,都有著相同的基因:都是建在坡度為10~20度的山坡上,用磚塊和沙灰壘成的長隧道形窯爐,呈倒梯形,窯頭最窄,窯尾最寬。
窯頭位於坡腳,也是最先燒火的地方;窯尾則在山坡上,有煙道向外排出煙塵。中間的窯床內部有多個窯倉,從7個到10多個不等,約2~3米寬,1.5米高,每個窯倉里擺放有4行6列共3層陶器,下部的兩層陶器為個頭較大的陶罐、醬菜罈子,第三層則擺放著器型較小、較精細的器皿。之所以這樣擺放,是為了避免底部的陶器因受力過重而變形,還能解決受熱不均的問題。
夜色中,燒窯人將一根根近2米長的木柴塞進窯頭兩側的投柴孔里,在龍窯的第一個窯倉點火。投柴孔里很快映出了熊熊火光,窯,就這麼燒起來了。一陣陣黑煙從窯尾冒出,隨著木柴的進一步燃燒,黑煙變為青煙,村子上方此時已然是一副“炊煙裊裊”的樣子。
時間在24小時以上
因為建在山坡上的龍窯倉室較多,因此一般燒制陶器的時間在24小時以上。不過,即便是最後一個倉室燒制結束后,龍窯里的陶器也並不立即搬出,這是為了避免陶器突然降溫而開裂,窯要再過兩天後才能開啟。村裡燒的陶器主要以實用器皿為主,因為這是普通人家的實用器皿,價格低廉,因此並不愁賣。
不過,村裡燒制的並不僅僅是實用器皿。構思精巧、燒制精良、頗具藝術感的茶具、酒具如今也是受到制陶匠人們青睞的對象。以做精品器形出名的匠人一位是羅星青,另一位就是楊丕追。他們不僅掌握傳統器皿的燒制經驗,更注重改良工藝和器形上的創新,做出了形態不一的茶杯、茶罐、茶盤、分酒器等器皿。
《臨滄縣誌》記載,乾隆三年,湖南省長沙府貴東縣人楊義遠、羅萬升、鄧鴻國3人帶著制陶手藝,來到緬寧縣博尚鎮勐托壩子,發現該村有大量的陶土資源,3人就在此修築了3條龍窯,燒制陶器,並安家落戶,逐漸形成了村落,世代傳承製陶工藝。由於當時主要燒制的產品是碗,於是這個村子便得名“碗窯村”。
碗窯村姓楊、羅、鄧的人家,基本上都是那3位湖南陶匠的後代;臨滄市多個地區的陶器燒制技藝,也都源自碗窯村。但在楊丕追的記憶中,家裡長久以來做陶為生,卻沒過過幾天好日子,不過最近幾年碗窯村的土陶有了起色,生活才好起來。
土陶的沉寂與發展
在楊丕追的記憶中,小時候的生活除了輾轉多地的折騰,還有生活的困苦。他的父親楊章祥是村裡的制陶能手,因為工作需要,在他1歲時便離開臨翔區到滄源縣的國營陶器廠去燒制龍窯,此後的多年,楊丕追跟隨父親制陶的足跡,輾轉多地謀生。1999年時,他14歲,開始跟著堂哥學習制陶技術。那時,一隻能裝40市斤酒的陶壺只賣5元,與規模化生產的瓷器相比,土陶器既不精緻也不光亮,於是20歲時,他去廣東、浙江等地打工。
現在已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羅星青也有著相似的感觸。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做陶所得的收入只能維持基本生活。器形傳統單一,絕大多數產品銷往周邊農村,土陶該怎麼發展下去,誰都沒有主意。
轉機出現在2007年,當地政府組織了碗窯村一批堅持做土陶的匠人去了華寧、建水、箇舊等地的制陶村莊和瓷器廠考察,回來后,羅星青雇了兩個人繼續做傳統器形,他自己則開始研究怎麼把土陶做得更精細,並開始燒制精巧的茶具。漸漸地,生意有了好轉。2012年,羅星青去福建德化縣考察當地的陶瓷產業,深受啟發。他在土陶器形方面做了更多的創新,有的陶器表面出現了彩繪圖案,有的則採用與建水紫陶“陰刻陽填”相似的手法,先在陶器表面刻出圖案,之後再填入不同顏色的釉料燒制。目前他開發出100多種器形,他的陶器也名氣漸響,在創意雲南2014年文博會上,代表臨翔區主要文化產品參展。
對器形開發和提升
而楊丕追的轉機也降臨了,一名景洪商人來到他的店裡,問他能不能拉出蘋果狀的茶筒來,他按照要求,先後拉出了幾個對方描述的器形,商人當即下了3000元的訂單,並預付了訂金。此後,這名商人每年都向他訂購幾萬元的陶器,並贈送了他有關制陶的書籍。2008年楊丕追帶著懷孕的老婆回家時,銀行卡里的存款只有幾千元。但如今他不僅買了車,還蓋起了3層小樓。
2014年時,羅星青打算在公路邊修建一個展覽室推銷自己的產品,如今願望成真,不少遊客來到機場岔路口就能看到他的展覽室,他所製作的土陶很受歡迎,已經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況。
兩人對如何傳承並發展陶器都有共同的認識:只有把陶器做精細,才能提升產品的價值。為此,楊丕追去了建水,考察學習被稱為中國四大名陶之一的建水紫陶,看到制陶流程后,他感慨:建水紫陶做工精美、質地細膩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使用溫度均衡、無污染、成品率高的氣窯;其次是使用球磨機,可讓陶土研磨得更加細膩。他將學到的理念和技術,帶到了龍窯的燒制中。去年,楊丕追還參加了由政府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進修班,獲得了更多靈感和想法,對器形進行了更多的開發和嘗試。“我現在的目標是學習宋代瓷器的風格,把器皿做得更加精細和更富有人文氣息。今後還要學習、研究多個朝代和國家的器形,把陶器做得更加精美。”楊丕追說。
堅守創新留住龍窯的兩個關鍵詞
龍窯,曾經是中國大地上燒制陶器最為普遍的一種窯。多年來,我們使用的瓶瓶罐罐以及一些充滿鄉土氣息的民間工藝品,都是用龍窯燒制的。雲南境內名叫“碗窯村”或是“瓦窯村”的地方,皆因當地居民的先祖於不同時期到此定居,建設龍窯燒制陶器而得名。臨翔區的“碗窯村”、建水的“碗窯村”、易門浦貝鄉的“碗窯村”名稱由來的經歷幾乎一模一樣。
讓技術創新解決缺陷
但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對陶瓷器皿質感的追求,讓很多制陶人放棄了龍窯,轉而使用溫度可控、體積較小、成品率高的電窯或液化氣窯來燒制精美的陶器。例如被稱為中國四大名陶之一的建水紫陶,早已不用龍窯燒制。因為,如今的建水紫陶定位為高端的“文人陶”,相比其他陶器,它的製作工藝和技術難度都更為複雜,參與人員也更多,如果成品率低,手工藝人將面臨賠不起的窘境。因為,建水紫陶從拉坯成型,到在器皿表面進行書畫,再到沿書畫字跡進行“陰刻陽填”的工藝環節,以及後期的燒制、打磨,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專人完成。
看到玉溪市的易門縣,大量陶土被用來燒制諸如瓷磚、瓷盆、馬桶一類的工業陶瓷,即便是堅守生產生活用品以及藝術品的個別企業,使用的也是液化氣窯。在很多制陶匠人看來,“龍窯”早已成為落後、低成品率與貧窮的象徵。但真的如此嗎?
西南林業大學教師彭艷玲認為,龍窯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下得以比較完整地保留下來,這為地方史、社會史、專門史、文化史、經濟史等的研究提供了完整且詳細的資料,對於研究人類社會的發展的歷史軌跡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
在當地制陶匠人看來,與建水紫陶相比,相對簡單的工藝、一人即可完成從拉坯到燒制的全過程,以及用液化氣燒制幾立方米的成本即可燒制一整條龍窯的特點,都大幅降低了臨滄土陶的成本,種種機緣讓這一古老的燒制技藝得以保存至今。
制陶匠人認為,龍窯雖然看上去落後,但是很多技術是可以改進的,例如引進球磨機將陶土研磨得更細膩,用耐火板材覆蓋陶器提高成品率的辦法。龍窯雖然老,但只要因勢利導地進行技術創新來解決它本身的缺陷,龍窯還將會有更為長久的生命力。
讓傳統工藝煥發生機
而儘管臨滄處於普洱茶的主產區,但碗窯村的土陶產業發展卻滯後於建水碗窯村的紫陶,究其原因就是吃了缺乏創新的虧。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實用器皿走向藝術化,是商品發展的一大趨勢。而長期以來臨滄碗窯村的制陶匠人們與外界同行少有交流,技術得不到更新、產品得不到創新,導致產品附加值低。
反觀建水紫陶,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也是最簡單粗糙的實用器皿。但隨著普洱茶市場的發展,建水紫陶從體制、機制、技術上進行創新,把產品做精美,為陶器賦予更多人文氣質,因而贏得了市場青睞,又讓傳統工藝煥發了生機。雖然價格更高,但不愁銷路,更不愁傳承人。
隨著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統村落保護的日益重視,碗窯村的傳統制陶技藝被列為臨滄市級非物質文化保護項目,該村的龍窯被列為市級文保單位。碗窯村所屬的博尚鎮為了讓傳統文化和制陶技藝得以傳承、發展,政府將傳統制陶技藝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還組織非遺傳承人外出考察、學習制陶技術,請美工教師、高校美術教師對制陶藝人進行培訓。
但龍窯的傳承發展,僅靠政府提供的某些優惠政策和保護,還遠遠不夠。龍窯以及依附於龍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制陶技藝)要活下去,就得藉助自身優勢作出調整進行創新,以適應市場需求。當龍窯迎合了市場需求,創造出較高的經濟效益時,還愁傳承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