烷化劑

烷化劑

烷化劑(alkylating agents)又稱烴化劑,化學性質活潑,具有1個或2個烷基,可產生帶正電的碳離子中間體,能快速與細胞中許多具有親核作用物質形成共價鍵。其烷化基團易與細胞中的DNA或蛋白質功能基團(巰基、氨基、羧基、咪唑基、磷酸基等)起烷化反應,形成交叉聯結或脫嘌呤作用。本類藥物對各期細胞均有殺傷作用,屬周期非特異性藥物,但大多數藥物對增殖細胞的活性更強。但是對腫瘤細胞和正常細胞的選擇性不高,人體生長較快的細胞如骨髓和淋巴細胞等均會受到抑制,會降低患者的免疫力。根據化學結構,烷化劑可以分為氮芥類、乙烯亞胺類、烷基磺酸類、亞硝基脲類、三氮烯類和肼類。常用藥物有環磷醯胺白消安、噻替派等。

藥理作用


1.細胞殺傷作用
烷化劑可可產生帶正電的碳離子中間體,能快速與細胞中許多具有親核作用物質形成共價鍵,阻止DNA複製,使DNA鏈斷裂或在DNA複製時出現鹼基錯配,造成DNA的結構和功能破壞,導致細胞死亡。
2.免疫抑制作用
烷化劑類藥物免疫抑制作用強而持久,抗炎作用較弱。它們能選擇性地抑制B淋巴細胞,大劑量也能抑制T淋巴細胞。還可抑制免疫母細胞,從而阻斷體液免疫反應和細胞免疫反應。其中環磷醯胺最為常用,它不僅殺傷增殖期淋巴細胞,也影響某些靜止期細胞,故使循環中淋巴細胞數目減少;B細胞T細胞對本類藥物更為敏感,因而能選擇性地抑制B淋巴細胞;還可明顯降低NK細胞的活性,從而抑制初次和再次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反應;但在免疫抑製劑量下,不影響已活化巨噬細胞的細胞毒性。

適用範圍


主要用於各種惡性腫瘤的治療,也用於防止排斥反應移植物抗宿主病腎上腺糖皮質激素不能長期緩解的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此外,尚可用於流行性出血熱的治療,通過減少抗體產生,阻斷免疫複合物引起的病理損傷,從而阻斷病情的發展。

不良反應


不良反應主要有骨髓抑制、胃腸道反應、出血性膀胱炎及脫髮等。偶見肝功能障礙。

注意事項


明顯惡病質者、妊娠期婦女及哺乳期婦女禁用。骨髓抑制者禁用。(說明:上述內容僅作為介紹,藥物使用必須經正規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