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野地

融入野地

《融入野地》是作家張煒的散文之一。

原文重現


第一部分

融入野地
融入野地
城市是一片被肆意修飾過的野地,我最終將告別它。我想尋找一個原來,一個真實。這純稚的想念如同一首熱烈的歌謠,在那兒引誘我。市聲如潮,淹沒了一切,我想浮出來看一眼原野、山巒,看一眼叢林、青紗帳。我尋找了,看到了,挽回的只是沒完沒了的默想。遼 闊的大地,大地邊緣是海洋。無數的生命在騰躍、繁衍生長,升起的太陽一次次把它們照亮……當我在某一瞬間睜大了雙目時,突然看到了眼前的一切都變得簇新。它令人驚悸,感動,詫異,好像生來第一遭發現了我們的四周遍布奇迹。
我極想抓住那個“瞬間感受”,心頭充溢著陣陣狂喜。我在其中領悟:萬物都在急劇循環,生生滅滅,長久與暫時都是相對而言的;但在這紛紜無緒中的確有什麼永恆的東西。我在捕捉和追逐,而它又絕不可能屬於我。這是一個悲劇,又是一個喜劇。暫且抑制了一個城市人的傷感,面向曠野追問一句:為什麼會是這樣?這些又到底來自何方?已經存在的一切是如此完美,完美得讓人不可思議;它又是如此地殘缺,殘缺得令人痛心疾首。我們面對的不僅是一個熟知的世界,還有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原來那種悲劇感或是喜劇感都來自一種無可奈何。
心弦緊繃,強抑下無盡的感慨。生活的浪涌照例撲面而來,讓人一拍三搖。做夢都想像一棵樹那樣抓牢一小片泥土。我拒絕這種無根無定的生活,我想追求的不過是一個簡單、真實和落定。這永遠只能停留在願望里。尋找一個去處成了大問題,安慰自己這顆成年人的心也成了大問題。默默捱蹭,一個人總是先學會承受,再設法拒絕。承受,一直承受,承受你的自尊所無法容許的混濁一團。也就在這無邊的踟躕中,真正的拒絕開始了。
這條長路猶如長夜。在漫漫夜色里,誰在長思不絕?誰在悲天憫人?誰在知心認命?心界之內,喧囂也難以滲入,它們只在耳畔化為了夜色。無光無色的域內,只需伸手觸摸,而不以目視。在這兒,傳統的知與見已經失去了原有的意義。神遊的腳步磨得夜氣發燙,心甘情願一意追蹤。承受、接受、忍受——一個人真的能夠忍受嗎?有時回答能,有時回答不,最終還是不能。我於是只剩下了最後的拒絕。

第二部分

當我還一時無法表述“野地”這個概念時,我就想到了融入。因為我單憑直覺就知道,只有在真正的野地里,人可以漠視平凡,發現舞蹈的仙鶴。泥土滋生一切;在那兒,人將得到所需的全部,特別是百求不得的那個安慰。野地是萬物的生母,她子孫滿堂卻不會衰老。
她的乳汁匯流成河,湧入海洋,滋潤了萬千生靈。
我沿了一條小路走去。小路上腳印稀罕,不聞人語,它直通故地。誰沒有故地?故地連接了人的血脈,人在故地上長出第一綹根須。可是誰又會一直心繫故地?直到今天我才發現,一個人長大了,走向遠方,投入鬧市,足跡印上大洋彼岸,他還會固執地指認:故地處於大地的中央。他的整個世界都是那一小片土地生長延伸出來的。
我又看到了山巒、平原,一望無邊的大海。泥沼的氣息如此濃烈,土地的呼吸分明可辨。稼禾、草、叢林;人、小蟻、駿馬;主人、同類、寄生者……攪纏共生於一體。我漸漸靠近了一個巨大的身影……
故地指向野地的邊緣,這兒有一把鑰匙。這裡是一個人口,一個門。滿地藤蔓纏住了手足,叢叢灌木擋住了去路,它們挽留的是一個過客,還是一個歸來的生命?我伏下來,傾聽,貼緊,感知脈動和體溫。此刻我才放鬆下來,因為我獲得了真正的寬容。
一個人這時會被深深地感動。他像一棵樹一樣,在一方泥土上萌生。他的一切最初都來自這裡,這裡是他一生探究不盡的一個源路。人實際上不過是一棵會移動的樹。他的激動、慾望,都是這片泥土給予的。他曾經與四周的叢綠一起成長。多少年過去了,回頭再看舊時景物,會發現時間改變了這麼多,又似乎一點也沒變。綠色與裸土並存,枯樹與長藤糾扯。
那隻熟悉的紅點頦與巨大的石碾一塊兒找到了;還有荒野蕪草中百靈的精製小窩……故地在我看來真是妙跡處處。
一個人只要歸來就會尋找,只要尋找就會如願。多麼奇怪又多麼素樸的一條原理,我一彎腰將它揀了起來。匍匐在泥土上,像一棵欲要紮根的樹——這種欲求多次被鸚鵡學舌者給弄髒。我要將其還回原來。我心靈里那個需求正像童年一樣熱切純潔。
我像個熟練的取景人,眯起雙目遙視前方。這樣我就眯朦了畫面,閃去了很多具體的事物。我看到的不是一棵或一株,而是一派綠色;不是一個老人一個少女,而是密擠的人的世界。所有的聲息都撒落在泥土上,混和一起涌過,如蜂鳴如山崩。
我蹲在一棵壯碩的玉米下,長久地看它大刀一樣的葉片,上面的銀色絲絡;我特別注意了它如爪如須、緊攥泥土的根。
它長得何等旺盛,完美無損,美氣逼人。與之相似的無語生命比比皆是,它們一塊兒忽略了必將來臨的死亡。它們有個精神,秘而不宣。我就這樣仰望著一棵近在咫尺的玉米。
時至今天,似乎更沒有人願意重視知覺的奧秘。人彷彿除了接受再沒有選擇。語言和圖畫攜來的訊息堆積如山,現代傳遞技術可以讓人蹲在一隅遙視世界。謬誤與真理摻拌一起拋撒,人類像挨了一場隕石雨。它損傷的是人的感知器官。
失去了辨析的基本權力,剩下的只是一種苦熬。一個現代人即便大睜雙目,還是撥不開無形的眼障。錯覺總是纏住你,最終使你臣服。傳統的“知”與“見”給予了我們,也蒙蔽了我們。於是我們要尋找新的知覺方式,警惕自己的視聽。我站在大地中央,發現它正在生長軀體,它負載了江河和城市,讓各色人種和動植物在腹背生息。令人無限感激的是,它把正中的一塊留給了我的故地。我身背行囊,朝行夜宿,有時翻山越嶺,有時順河而行;走不盡的一方土,寸土寸金。有個異國師長說它像郵票一般大。我走近了你、挨上了你嗎?一種模模糊糊的幸運飄過心頭。

第三部分

大概不僅僅是職業習慣,我總是急於尋覓一種語言。語言對於我從來就有一種神秘的感覺。人生之路上遭逢的萬事萬物之所以緘口沉默,主要是失去了語言。語言是憑證,是根據,是繼續前行的資本。我所追求的語言是能夠通行四方、源發于山脈和土壤的某種東西,它活潑如生命,堅硬如頑石,有形無形,有聲無聲。它就撒落在野地上,潛隱在萬物間。河水咕咕流淌,大海日夜喧嚷,鳥鳴人呼——這都是相互隔離的語言;那麼通行四方的語言藏
在了哪裡?
它猶如土中的金子,等待人們歷盡辛苦之後才躍出。我的力氣耗失了那天,即便如願以償了又有什麼意義?我像所有人一樣猶豫、沮喪、嘆息,不知何方才是目的,既空空蕩蕩又心氣高遠。總之無語的痛苦難以忍受,它是真實的痛苦。
我的希冀不大,無非就想討一句話。很可惜也很殘酷,它不發一言。
讓人親近、心頭灼熱的故地,我撲入你的懷抱就痴話連篇,說了半晌才發覺你仍是一個默默。真讓人尷尬。我知道無論是秋蟲的鳴響或人的歡語,往往都隱下了什麼。它們的無聲之聲才道出真諦,我收拾的是聲音底層的迴響。
在一個廢棄的村落舊址上,我發現了遺落在荒草間的碾盤。它上面滿是磨鈍了的齒溝
它曾經被忙生計的人團團圍住,它當刻下滔滔話語。還有,茅草也遮不住的破碎瓦礫,該留下被擊碎那一刻的尖利吧?我對此堅信無疑,只是我仍然不能將其破譯。腳下是一道道地裂,是在草葉間偷窺的小小生靈。太陽欲落,金紅的火焰從天邊一直燒到腳下;在這引人懷念和追憶的時刻,我感到了凄涼,更感到了蘊含於天地自然中的強大的激情。可是我們仍然相對無語。
剛剛接近故地的那種熟悉和親切逐漸消失,代之而來的是深深的陌生感,我認識到它們的表層之下,有著我以往完全不曾接近過的東西。多少次站在夕陽西下的郊野,默想觀想,像等候一個機會。也就在這時,偶爾回想起流逝的歲月,會勾起一絲酸疼。好在這會兒我已沒有了書生那樣的懺悔,而是充滿了愛心和感激,心甘情願地等待、等待。我回想了童年,不是那時的故事,而是那時的愉快心情。令人驚訝的是那種愉悅後來再也沒有出現。我多少領悟了:那時還來不及掌握太多的俗詞兒,因而反倒能夠與大自然對話;那愉悅是來自交流和溝通,那時的我還未完全從自然的母體上剝離開來。世俗的詞兒看上去有斤有兩,在自然萬物聽來卻是一門拙劣的外語。使用這種詞兒操作的人就不會有太大希望。解開了這個謎我一陣欣慰,長舒一口。
田野上有很多勞作的人,他們趴在地上,沾滿土末。禾綠遮著銅色軀體,掩成一片。土地與人之間用勞動溝通起來,人在勞動中就忘記了世俗的詞兒。那時人與土地以及周圍的生命結為一體,看上去,人也化進了朦朧。要傾聽他們的語言嗎?這會兒真的摻入泥中,長成了綠色的莖葉。這是勞動和交流的一場盛會,我懷著趕赴盛宴的心情投入了勞動。我想將自己融入其間。
人若丟棄了勞動就會陷於蒙昧。我有個細緻難忘的觀察:
那些勞動者一旦離開了勞動,立刻操起了世俗的詞兒。這就沒有了交流的工具,與周遭
的事物失去了聯繫,因而毫無力量。語言,不僅僅是表,而是理;它有自己的生命、質地和
色彩,它是幻化了的精氣。僅以聲音為標誌的語言已經是徒有其表,魂魄飛走了。我崇拜語
言,並將其奉為神聖和神秘之物。

第四部分

生活中無數次證明:忍受是困難的。一個人無論多麼達觀,最終都難以忍受。逃避、投
誠、撞碎自己,都不是忍受。
拒絕也不是忍受。不能忍受是人性中剛毅純潔的一面,是人之所以可愛的一個原因。偶
有忍受也為了最終的拒絕。拒絕的精神和態度應該得到讚許。但是,任何一種選擇都是通過
一個形式去完成的,而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
一個人如果因愛而痴,形似懵懂,也恰恰是找到了自己的門徑。別人都忙於拒絕時,他
卻進入了忘我的狀態。忘我也是不能忍受的結果。他穿越激烈之路,燒掉了憤懣,這才有了
痴情。愛一種職業、一朵花、一個人,愛的是具體的東西;愛一份感覺、一個意願、一片土
地、一種狀態,愛的是抽象的東西。只要從頭走過來,只要愛得真摯,就會痴迷。迷了心
竅,就有了境界。
當我投入一片茫茫原野時,就明白自己背向了某種令我心顫的、滾燙燙的東西。我從具
體走向了抽象。站在荒蕪間舉目四望,一個質問無法迴避。我回答仍舊愛著。儘管頭髮已經
蓬亂,衣衫有了破洞,可我自知這會兒已將內心修葺得工整潔美。我在迎送四季的田頭壑底
徘徊,身上只負了背囊,沒有矛戟。我甘願心疏志廢、自我放逐。冷熱悲歡一次次織成了
網,我更加明白我“不能忍受”,扔掉小欣喜,走入故地,在秋野禾下滿面歡笑。
但願截斷歸途,讓我永遠呆在這裡。美與善有時需要獨守,需要眼盯盯地看著它生長。
我處於沉靜無聲的一個世界,享受安謐;我聽到摯友在讚頌堅韌,同志在歌唱犧牲,而我卻
僅僅是不能忍受。故地上的一棵紅果樹、一株纈草,都讓我再三吟味。我不能從它的身邊走
開,它們深深地吸引了我。
我在它們的淡淡清香中感動不已。它們也許只是簡單明了、極其平凡的一樹一花,荒野
里的生物,可它們活得是何等真實。
我消磨了時光,時光也恩惠了我。風霜洗去了輕薄的熱情,只留住了結結實實的冷漠。
站在這遼遠開闊的平疇上,再也嗅不到遠城炊煙。四處都是去路,既沒人挽留,也沒人催
促。時空在這兒變得曠敞了,人性也自然鬆弛。我知道所有的熱鬧都挺耗人,一直到把人耗
貧。我愛野地,愛遙遠的那一條線。我痴迷得不可救藥,他入了玄門;我在忘情時已是口不
能語,手不能書;心遠手粗,有時提筆忘字。我順著故地小徑走入野地,在荒村陋室里勉強
記下野歌。這些歪歪扭扭的墨跡沒有裝進昨天的人造革皮夾,而是用一塊土紡花布包了,背
在肩上。土紡花布小包裹了我的痴唱,攜上它繼續前行。一路上我不斷地識字:如果說象形
文字源於實物,它們之間要一一對應;那麼現在是更多地指認實物的時候了。這是一種可以
保持長久的興趣,也只有在廣大的土地上才做得到。瑣細迷人的辨識中,時光流逝不停,就
這樣過起了自己的日子。我滿足於這種狀態和感覺、這其間難以言傳的歡愉。
這歡愉真像是竊來的一樣。
我知道不能忍受的東西終會消失;但我也明白一個人有多麼執拗。因此,歷史上的智者
一旦放逐了自己就樂不思蜀。
一切都平平淡淡地過下來,像太陽一樣重複自己。這重複中包含了無盡的內容。

第五部分

在一些質地相當純正的著作里,我注意到它一再地提請我們注意如下的意思:孤獨有多
么美。在這兒,孤獨這個概念多少有些含混。大概在精神的駐地、在人的內心,它已經無法
給弄得更準確了。它大約在指獨自一頭——當然無論是肉體方面還是精神方面的狀態。一個
動物,一株樹,都可以孤獨。孤獨是難以歸類的結果。它是美的嗎?果真如此,人們也就勿
須慌悚逃離了。它起碼不像幻想那麼美;如果有一點點,也只是一種蒼涼的美。
一個人處於那樣的情狀只會是被迫的。現代人之所以形單影隻,還因為有一個不斷生長
的“精神”。要截斷那種恐懼,就要截斷根須。然而這是徒勞的,因為只要活著,它總要生
長。偽裝平庸也許有趣,但要真的將一個人扔還平庸,必然遭到他的劇烈抵抗。
獨自低徊富於詩意,但極少有人注意其中的痛苦。孤獨往往是心與心的通道被堵塞。人
一生下來就要面對無數隱秘,可是對於每個人而言,這隱秘後來不是減少而是成倍地增加
了。它來自各個方面,也來自人本身。於是被嘲弄被困擾的尷尬就始終相伴,於是每個人都
在自覺不自覺地掙脫——說不出的恐慌使他們丟失了優雅。
在我眼裡,孤獨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放棄自尊。怎樣既不失去後者又能保住心靈上
的潤澤?也許真的“魚與熊掌不可得兼”,也許它又是一個等待破解的隱秘。在漫漫的等待
中,有什麼能替代冥想和自語?我發現心靈可以分解,它的不同的部分甚至能夠對話。可是
不言而喻,這樣做需要一份不同尋常的寧靜,使你能夠傾聽。
正像一籽拋落就要尋下裸土,我憑直感奔向了土地。它產生了一切,也就能回答一切,
圓滿一切。因為被飢困折磨久了,我遠投野地的時間選在了九月,一個五穀豐登的季節。
這時候的田野上滿是結果。由於豐收和富足,萬千生靈都流露出壓抑不住的歡喜,個個
與人為善。濃綠的植物、沒有衰敗的花、黑土黃沙,無一不是新鮮真切。呆在它們中間,被
侵犯和傷害的憂慮空前減弱,心頭泛起的只是依賴和寵幸……
這是一個喃喃自語的世界,一個我所能找到的最為慷慨的世界。這兒對靈魂的打擾最
少。在此我終於明白:孤獨不僅是失去了溝通的機緣,更為可怕的是頻頻侵擾下失去了自語
的權利。這是最後的權利。
就為了這一點點,我不惜千里跋涉,甚至一度變得“能夠忍受”。我安定下來,駐足入
驛,這才面對自己的幸運。我簡直是大喜過望了。在這裡我弄懂一個切近的事實,對於我們
而言,山脈土地,是千萬年不曾更移的背景;我們正被一種永恆所襯托。與之相依,盡可以
沉入夢囈,黎明時總會被久長悠遠的呼鳴給喚醒。
世上究竟哪裡可以與此地比擬?這裡處於大地的中央。這裡與母親心理上的距離最近。
在這裡,你盡可述說昨日的流浪。凄冷的歲月已經過去,一個男子終於迎來了雙親。你沒有
泣哭,只是因為你學會了掩淚入心。在懷抱中的感知竟如此敏銳,你只需輕輕一瞥就看透了
世俗。長久和短暫、虛無與真實,羅列分明。你發現尋求同類也並非想象那麼艱苦,所有朴
實的、安靜的、純真的,都是同類。它們或他們大可不必操著同一種語言,也不一定要以聲
傳情。同類只是大地母親平等照料的孩子,飲用同樣的乳汁,散發著相似的奶腥
在安怡溫和的長夜,野香薰人。追思和暢想趕走了孤單,一腔柔情也有了著落。我變得
謙讓和理解,試著原諒過去不曾原諒的東西,也追究著根性里的東西。夜的聲息繁複無邊,
我在其間想象;在它的啟示之下,我甚至又一次探尋起詞語的奧秘。我試過將音節和發聲模
擬野地上的事物、並同時傳遞出它的內在神采。如小鳥的“啾啾”,不僅擬聲極准,“啾”
字竟是讓我神往的秋、秋天秋野;口、嘴巴歌喉——它們組成的。還有田野的氣聲、迴響,
深夜裡遊動的光。這些又該如何模擬出一個成詞並匯入現代人的通解?這不僅是饒有興趣的
實驗,它同時也接近了某種意義和目的。我在默默夜色里找准了聲義及它們的切口,等於是
按住萬物突突的脈搏。
一種相依相伴的情感驅逐了心理上的不安。我與野地上的一切共存共生,共同經歷和承
受。長夜盡頭,我不止一次聽到了萬物在誕生那一刻的痛苦嘶叫。我就這樣領受了凄楚和興
奮交織的情感,讓它磨礪。
好在這些不僅僅停留於感覺之中。臆想的極限超越之後,就是實實在在的觸摸了。

第六部分

因為我在很大程度上擺脫了生命的寂寥,所以我能夠走出消極。我的歌聲從此不僅為了
自慰,而且還用以呼喚。我越來越清楚這是一種記錄,不是消遣,不是自娛,甚至也來不及
傷感。如若那樣,我做的一切都會像朝露一樣蒸掉。我所提醒人們注意的只是一些最普通的
東西,因為它們之中蘊含的因素使人驚訝,最終將被牢記。我關注的不僅僅是人,而是與人
不可分剝的所有事物。我不曾專註於苦難,卻無法失去那份敏感。我所提供的,僅僅是關於
某種狀態的證詞。
這大概已經夠了。這是必要的。我這兒僅僅遵循了質樸的原則,自然而然地藐視乖巧。
真實伴我左右,此刻無須請求指認。我的聲音混同於草響蟲鳴,與原野的喧聲整齊劃一。
這兒不需一位獨立於世的歌手;事實上也做不到。我竭盡全力只能仿個真,以獲取在它
們身側同唱的資格。
來時兩手空空,野地認我為貧窮的兄弟。我們肌膚相摩,日夜相依。我隱於這渾然一
片,俗眼無法將我辨認。我們的呼吸匯成了風,氣流從禾葉和河谷吹過,又回到我們中間。
這風洗去了我的疲憊和倦怠,裹攜了我們的合唱。誰能從中分析我的嗓音?我化為了自然之
聲。我生來第一次感受這樣的驕傲。
我所投入的世界生機勃勃,這兒有永不停息的蛻變、消亡以及誕生。關於它們的訊息都
覆於落葉之下,滲進了泥土。
新生之物讓第一束陽光照個通亮。這兒瞬息萬變,光影交錯,我只把心口收緊,讓神思
一點點溶解。喧嘩四起,沒有終結的躁動——這就是我的故地。我跟緊了故地的精靈,隨它
游遍每一道溝坎。我的歌唱時而盪在心底,時而隨風飄動。精靈隱隱左右了合唱,或是合唱
催生了精靈。我充任了故地的劣等秘書,耳聽口念手書,痴迷恍惚,不敢稍離半步。
眼看著四肢被青藤繞裹,地衣長上額角。這不是死,而是生。我可以做一棵樹了,紮下
根須,化為了故地上的一個器官。從此我的吟哦不是一己之事,也非我能左右。一個人消逝
了,一株樹誕生了。生命仍在,性質卻得到了轉換。
這樣,自我而生的音響韻節就留在了另一個世界。我尋找同類因為我愛他們、愛純美的
一切,尋求的結果卻使我化為一棵樹。風雨將不斷梳洗我,霜雪就是膏脂。但我卻沒有了孤
獨。孤獨是另一邊的概念,洋溢著另一種氣味。從此儘是樹的閱歷,也是它的經驗和感受。
有人或許聽懂了樹的歌吟,注目枝葉在風中相摩的聲響,但樹本身卻沒有如此的期待。一棵
棵樹就是這樣生長的,它的最大願望大概就是一生抓緊泥土。

第七部分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注意到藝術的神秘的力量。只有藝術中凝結了大自然那麼多的隱密。所以我認為光榮從來屬於那些最激動人心的詩人。人類總是通過藝術的隧道去觸摸時間之謎,去印證生命的奧秘。自然中的全部都可通過藝術之手的撥動而進入人的視野。它與人的關係至為獨特,人迷於藝術,是因為他迷於人本身、迷於這個世界昭示他的一切。一個健康成長著的人對於藝術無法選擇。
但實際上選擇是存在的。我認為自己即有過選擇。對於藝術可以有多種解釋,這是必然的。但我始終認為將藝術置於選擇的位置,是一次墮落。
我曾選擇過,所以我也有過墮落。補救的方法也許就是緊緊抱定這個選擇結果,以求得靈魂的升華。這個世界的物慾愈盛,我愈從容。對於藝術,哪怕給我一個獨守的機會才好。
我交織著重重心事:一方面希望所有人的投入,另一方面又怕玷污了聖潔。在我看來它只該繼續走向清冷,走到一個極端。留下我來默禱,為了我的守護,和我認準了的那份神聖。當然這是不可能的。
我夢見過在燭光下操勞的銀匠,特別記住了他頭頂閃爍的那一團白髮。深不見底的墨夜,夜的中間是掬得起的一汪燭暉……什麼是藝術?什麼是勞動?它們共生共長嗎?我在那個清晨叮嚀自己:永遠不要離開勞動——雖然我從未想過、也從未有過離去的念頭。
藝術與宗教的品質不盡相同,但二者都需要心懷篤誠。當貪婪和攫取的狂浪拍碎了陸地,你不得不劃一葉獨舟時,懷中還剩下了什麼?無非是一份熱烈和忠誠。飢餓和死亡都不能剝奪的東西才是真正珍貴的。多少人歌頌物慾,說它創造了世界。是的,它創造了一個邪惡的世界;它也毀滅了一個世界,那是一個寧靜的世界。我漸漸明白:要始終保有富足,積累的速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積累。誠實的勞動者和藝術家一塊兒發現了歷史的哀傷,即:不能夠。
人的歲月也極像循環不止的四季,時而斑斕,時而被洗得光光。一切還得從頭開始。為了尋覓永久的依託,人們還是找到站立的這片土地。千萬年的秘史糅在泥中,生出鮮花和毒菇。這些無法言喻的事物靠什麼去洞悉和揭示?哪怕是僅僅獲取一個接近的權力,靠什麼?仍然是藝術,是它的神秘的力量。
滋生萬物的野地接納了藝術家。野地也能夠拒絕,並且做得毅然徹底。強加於它的東西
最終就不能立足。泥土像好的藝術家,看上去沉靜,實際上懷了滿腔熱情。藝術家可以像綠色火焰,像青藤,在土地上燃燒。
最後也只能剩下一片灰燼。多麼短暫,連這點也像青藤。
不過他總算用這種方式挨緊了熱土。

第八部分

我曾詢問:一個知識分子的精神源自何方?它的本源?很久以來,一層層紙頁將這個本來淺顯的問題給覆蓋了。當然,我不會否認漬透了心汁的書林也孕育了某種精神。可我還是發現了那種悲天的情懷來自大自然,來自一個廣漠的世界。也許在任何一個時世里都有這樣的哀嘆——我們缺少知識分子。它的標誌不僅是學歷和行當上的造就,因為最重要的依據是一個靈魂的性質。真正的“知”應該達於“靈”。那些弄科技術以期成功者,同時要使自己成長為一個知識分子。
將“知識分子”這個概念俗化有傷人心。於是你看到了逍遙的騙子、昏憒的學人、賣了良心的藝術家。這些人有時並非厭惡勞動,卻無一例外地極度害怕貧困。他們注重自己的儀錶,卻沒有內在的嚴整性,最善於尾隨時風。誰看到一個意外?誰找到一個稀罕?在勢與利面前一個比一個更乖,像臨近了末日。我寧可一生泡在汗塵中,也要遠離它們。
我曾經是一個職業寫作者,但我一生的最高期望是:成為一個作家。
人需要一個遙遠的光點,像渺渺星斗。我走向它,節衣縮食,收心斂性。願冥冥中的手為我開啟智門。比起我的目標,我追趕的修行,我顯得多麼卑微。蒼白無力,瑣屑庸懶,經 不住內省。就為了精神上的成長,讓誠實和樸素、讓那份好德行,永遠也不要離我,讓勇敢和正義變得愈加具體和清晰。那樣,漫長的消磨和無聲的侵蝕我也能夠陪伴。
在我投入的原野上,在萬千生靈之間,勞作使我沉靜。我獲得了這樣的狀態:對工作和發現的意義堅信不疑。我親手書下的只是一片稚拙,可這份作業卻與俗眼無緣。我的這些文 字是為你、為他和她寫成的,我愛你們。我恭呈了。

第九部分

就因為那個瞬間的吸引,我出發了。我的希求簡明而又模糊:尋找野地。我首先踏上故地,並在那裡邁出了一步。我試圖撫摸它的邊緣,望穿霧幔;我捨棄所有奔向它,為了融入其間。跋涉、追趕、尋問——野地到底是什麼?它在何方?
野地是否也包括了我渾然蒼茫的感覺世界?
我無法停止尋求……

作者簡介


張煒
張煒
張煒,1956年11月生,山東龍口人,原籍山東棲霞。1976年高中畢業后,回原籍在農村參加工副 業勞動。1978年考入山東煙台師範專科學校,(今魯東大學)中文系。1980年畢業後到山東省檔案局工作,在省檔案部門做過四年歷史檔案資料編研工作。1984年調山東省文聯從事專業創作。歷任棲霞縣寺口橡膠廠技術員、工人,中共山東省委辦公廳檔案編研處幹部,山東省文聯專業作家、創作室副主任,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主席,萬松浦書院院長;兼任山東省師範大學煙台師範學院中文系教授、山東省龍口市政府副市長、市委副書記,全國青聯委員,山東省青聯副主席、山東省青年文體委主任等。張煒1975年開始發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他是一位擅於長篇寫作的作家。著有長篇小說《古船》《九月寓言》《我的田園》《懷念與追記》《柏慧》《家族》《外省書》《能不憶蜀葵》《醜行或浪漫》《刺蝟歌》等,處女作《蘆青河告訴我》,中篇小說《秋天的憤怒》《蘑菇七種》《瀛州思絮錄》等,短篇小說《玉米》《聲音》《一潭清水》等,散文《融入野地》《夜思》《築萬松浦記》等,詩集《皈依之路》《家住萬松浦》等。有《張煒自選集》(6卷)、《張煒文集》(6卷)、《張煒文庫》(10卷)等多種文集出版。《楚辭筆記》是他解讀和研究屈原的一部書,2009年出版的《芳心似火》是他一部談論“齊文化”的專著。張煒的作品譯有英、法、日、德等多種外文版本,其小說也被美國、法國等國家教育部列為高等教育教材,成為高等教育考試必讀書目。《聲音》《一潭清水》分別獲1982年、1984年全國短篇小說獎,長篇小說《古船》獲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1986年長篇小說獎,被評為“世界華語小說百年百強”和“中國文學百年百優”,《九月寓言》獲上海第二屆中長篇小說大獎一等獎、全國優秀長篇小說獎,並被評為“九十年代最具影響力圖書”。《刺蝟歌》於2007年獲得了由美國總統亞太顧問委員會頒發的傑出成就獎(張煒是亞洲地區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作家)。
2010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一部長達39卷、約450萬字的長篇小說《你在高原》,堪稱世界文學史中最長的一部作品。

精神追求


張煒的創作,一直在執著於自己的精神追尋:“我想尋找一個原來,一個真實。“做夢都想像一棵樹那樣抓牢一小片泥土,我拒絕無根無定的生活,我追求的不過是一個簡單、真實和落定。”這種簡單、真實和落定的生活是個什麼樣子呢?“我所投入的世界生機勃勃,這兒有永不停息的蛻變、消亡以及誕生,關於它們的信息都覆於落葉之下,滲進了泥土,新生之物讓第一束陽光照個通亮。這兒瞬息萬變,光影交錯,我只把心口收緊,讓神思一點點溶解。”當人之所以為人的那一縷“神思”被“一點點溶解”之後,人就轉化為樹了:“眼看著四肢被青藤繞裹,地衣上長額角。這不是死,而是生。我可以做一棵樹了,紮下根須,化為故地上的一個器官。從此,我的吟哦不是一己之事,也非我能左右。一個人消逝了,一株樹誕生了,生命仍在,性質卻得到了轉換。”這種轉換也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為一,是張煒窮畢生精力所要追究的“原來”和“真實”。所謂“和諧為一”,就是人與自然的整體統一乃至等同,這當然不是說人與自然中的一切生命都完全一樣,就生命的表現形態來說,各種生命都是決不相同的,但就生命的“原初”形態來說則都是同一的,這種同一性就表現在對泥土的依賴:萌生於泥土,生長於泥土,最後又歸依於泥土。任何生命都逃不脫這一宿命的輪迴,因而任何生命在這一意義上都是同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