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農業科學院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成立於1960年,位於福建省福州市,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下屬的農業科研單位。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主要研究領域為作物品種選育、畜牧及畜禽飼料、生物農藥、植物保護、水稻轉基因技術、生態農業、動物病害防治、設施農業等,在水稻、果樹、茶樹、食用菌等作物新品種選育以及畜禽疫苗、水產動物免疫技術、農業微生物、植物病蟲防治等農業高新技術研究取得進展。

歷史沿革


建國之前

1908年6月,福建農事試驗場成立,場址位於福州水部工藝傳習所內。
1919年,福建農事試驗場改稱福建省立農事試驗場,遷址福州東場。
1929年,省立第一高級中學第二分校改稱省立農林中學,與省立農事試驗場合署。
1935年1月26日,省立農事試驗場擴建為福建省農林改良總場,同年陸續創辦總場下設的長樂農場、福州林場、南平林場、福安茶葉改良場和漳浦農場。
1936年6月,建立農林改良總場家畜改良場。10月,建設廳與協和大學合辦園藝試驗場。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農林改良總場停辦。
1938年4月,省立農業科研機構內遷至連城文亨,改稱福建省作物改良場,在長樂永安、清流分別設第一、第二、第三分場。9月,福安茶葉改良場遷至崇安赤石,改稱崇安茶葉改良場。
1939年1月1日,作物改良場改建為福建省農事試驗場。4月,遷至永安西營坂,在連城清流、南平、長樂、漳浦建立五個農事試驗分場,並設各縣合作農事試驗場42個。
1940年1月,省農事試驗場下轄的五個農事試驗分場改為中心農場,各縣合作農事試驗場撤銷。3月,省農事試驗場畜牧獸醫組改擴建為福建省畜牧獸醫事務所,所址設在永安龜山。
1941年1月,省農事試驗場園藝組改擴建為福建省園藝試驗場,場址設永安西營坂。7月,場址再遷至永安茅坪。
1942年,國民政府財政部貿易委員會接管設在崇安的福建示範茶廠(1940年省政府與中茶公司合辦),改為茶葉研究所。
1946年8月,省農事試驗場、園藝試驗場遷回福州王莊,合併省畜牧獸醫事務所、省園藝試驗場、省造林事務所、農業推廣所、淡水養魚所,成立福建省農事試驗總場。下轄永安、長泰、南平、長樂、清流、漳浦6個分場和崇安茶葉改良場。

建國之後

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市軍管會接管省農事試驗總場、省植物病蟲害防治所,沿用原名稱。
1950年11月,省農事試驗總場改稱福建省農業試驗總場。
1953年4月15日,福建省農業試驗場改為福建省農業科學研究所,並將省植物病蟲害防治所併入,設農藝、園藝、植保、土壤肥料四個系和農具試驗廠,隸屬福建省農業廳
1954年5月,省農業科學研究所改稱福建省農業綜合試驗站,同時建立龍溪、建陽農業試驗站和同安旱作實驗站,隸屬省農業綜合試驗站。10月,福安茶葉試驗場改稱福建省福安茶葉試驗站。
1956年,省農業綜合試驗站從福州東門外鶴林遷至閩侯城門謝村。
1957年5月8日,省農業綜合試驗站恢復為福建省農業科學研究所。
1958年9月25日,省農業科學研究所併入福建農學院。11月,所址從閩侯謝坑遷到福州梅峰,對外保留福建省農科所名稱,對內將該所各系室與農學院相應的系合署辦公。
1959年秋,福建省農業科學研究所在福州梅峰舉行建所十周年慶典。
1960年4月,福建省農業科學研究所劃歸農業廳領導,遷回閩侯謝坑原址。7月8日,省委批轉農業廳黨組報告,同意將省農科所擴建為福建省農業科學院。8月,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舉行成立慶典。11月12日,省人民委員會批複,決定成立福建省農業科學院,隸屬福建省政府農業委員會領導。下設農藝、土肥、植保、農業物理4個系,果樹、茶葉、畜牧獸醫、亞熱帶作物4個研究所,甘蔗麻類、蔬菜2個試驗站和生理生化、科學情報2個研究室。
1961年3月,省農科院畜牧組與省畜牧獸醫總站合併,成立福建省畜牧獸醫研究所。4月,省農科院所屬亞熱帶作物研究所劃歸福建省農業廳領導。
1963年7月24日,蔬菜試驗站劃歸福州市領導,遷址福州東郊浦東。7月29日,該院所屬的南平、晉江、龍溪、福安、龍岩、閩侯等6個專區農科所,改為雙重領導體制,業務由該院統一安排,黨的工作、行政工作分別由當地地委和行署領導。
1969年11月,省農科院及大部分地市農科所被撤銷,人員下放(其中40多位科技人員到兵團農二師,組建農科所,承擔山區5縣農業科研任務),研究基地、儀器設備和圖書資料散失,土地、房屋交給福州炮兵部隊,院屬果樹研究所改為福建省革命委員會機關“五·七”農場。院茶葉研究所和工業原料作物研究所分別下放福安、龍溪專署領導;各專署、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全部下放各專署、市領導。
1970年,組建福建省農業科學實驗站,先設址閩侯江洋農場,后遷至省幹校內,最後定址福州新店埔壋原果樹研究所,下設育種、土肥、植保、果樹、畜牧獸醫5個組。
1975年5月4日,恢復福建省農業科學院,將省農業科學實驗站併入,設址福州新店埔壋村,下設稻麥、果樹、茶葉、蔗麻、蠶桑、畜牧獸醫6個研究所和土壤肥料、耕作輪作、植物保護3個研究室。各地市農科所相繼恢復。
1979年11月11日,中共福建省委批准成立中共福建省農業科學院委員會,福建省農科院自此成為福建省委、省政府直屬事業單位。

機構規模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現設有13個研究所,即:稻麥、果樹、甘蔗、茶葉、植物保護、土壤肥料、畜牧獸醫、耕作輪作、地熱農業利用、數字農業農業研究所和紅萍研究中心、生物技術研究中心、中心化驗室。在職職工1065人,離退休人員540多人。在職人員有高級科技人員185名、中級科技人員264名,國家級專家4名,省級專家11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67人。現有博士12人,正在攻讀博士學位22人。

科研方向


全院以應用研究和開發研究為主,適當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在作物育種、畜牧及畜禽飼料、生物農藥、植物保護、台灣農業等研究領域具有較強科技力量,水稻育種、紅萍、柑桔黃龍病等研究居國際領先水平,設有國家龍眼批把資源圃和省農業遺傳工程重點開放實驗室。植保所是全國農業科研百強研究所。目前全院承擔國家863高科技攻關、國家基金和部省級重點課題等各類課題100多項。

沿革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該院共取得國家、部省級獎勵256項,其中省部級二等獎以上重大成果40多項,為農業生產源源不斷提供優良品種和配套的先進技術,為全省農業結構調整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續18年組織全省水稻育種攻關。使福建省在水稻抗瘟育種和超高產育種方面獨具特色,居國內領先水平。18年來攻關組共育出69個水稻品種(組合),獲國家、部、省科技進步成果獎33項。選育的新品種(組合)覆蓋全省水稻生產面積的85%以上,在省內累計推廣近2億畝,增產稻穀405萬噸,創社會效益40.5億元,為本省和南方稻區提供了大量抗病高產新品種(組合)。一批較突出的品種和組合如汕優63、特優63、威優77、滿倉515、119、泉農3號等在我國南方秈稻區大面積推廣,佔據全國雜交稻組合推廣面積的40%。“汕優63”在全國16個省市大面積推廣,平均每年種植7000萬畝左右,已在全國累計推廣近10億畝,增產670多億公斤,增收670多億元,至今仍是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的水稻良種。
九十年代以來,全省水稻育種攻關組開展了超級稻、二系稻、抗蟲轉基因水稻等優質水稻良種的選育與推廣,取得突出成效。超級稻育種取得突破性進展,選育的新組合“特優175”、“Ⅱ優明86”,2001年最高畝產分別達1185.5公斤和1196.5公斤,二度創水稻單產世界新紀錄(印度1974年創造)。“汕優明86”在本省尤溪百畝連片種植,頭季平均畝產851公斤,再生季最高畝產干谷581.1公斤,創再生季世界單產記錄。抗蟲轉基因水稻選育項目,已成功地培育出多個抗蟲轉基因水稻品系;建立了初具規模的水稻抗蟲轉基因體系;建立了與轉基因相配套的水稻育種體系;率先開展了轉基因水稻去除選擇標記,克服基因沉默,轉雙價抗蟲基因的研究工作。已成為目前國內規模大、進展最快、與育種研究結合最緊的項目。2001年8月,國家高技術發展計劃(863計劃)專家組對該項目的研究工作給予高度評價,稱該項目的研究工作“總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內容屬國際領先。”已列入國家科技部組織的“轉基因植物研究與產業化開發專項計劃”。國家863計劃項目二系稻育種配製的兩優2163、兩優2186組合是當前晚稻中優質與高產結合最好的雜交稻組合,解決了優質與高產的矛盾,2001年在各地推廣近80萬畝。

優良成果


正是由於水稻育種創新的支撐,改變了福建省過去水稻品種南靠廣東、北靠浙江的被動局面,全省水稻品種基本實現每3—5年更換一次,水稻單產每5年增產5%,雖然全省水稻種植面積從1990年開始平均每年減少31.8萬畝(5年減少7%),但總產仍能維持在700萬噸以上,從而為我省經濟作物調高調大調優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亞熱帶特色水果育種成效
亞熱帶特色水果育種成效突出。福建省枇杷的生產總量佔世界的三分之一,龍眼生產位於全國前列。這兩種水果都是原產我國的名優特色水果,也是我國加入WTO后較具競爭優勢的水果。該院選育的“早鍾6號”枇杷新品種,表現特早熟、大果型、優質、豐產,是我國第一個通過有性雜交途徑培育出的枇杷新品種,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目前已推廣11萬畝以上,其中我省已種植8萬多畝,佔全省枇杷總面積的1/3,創社會經濟效益億元以上。2000年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我省地處南亞熱帶北緣,龍眼成熟期全球最晚,發展晚熟龍眼具有區位優勢。我院培育的龍眼新品種“立冬本”,是目前國內最晚熟的龍眼新品種,居國內領先水平。在我省種植該品種可最大限度發揮我省的區位與品種優勢,改善福建省龍眼品種結構,延長龍眼上市供應期,增強我國龍眼的國際競爭力。
1995年到1999年,在全國幾次出現賣果難的不利條件下,福建省水果面積不降反升,其中龍眼、荔枝、枇杷面積增加3.4萬公頃。這三大名果在關鍵時刻確保了福建山地果樹開發的持續發展。而在新植枇杷面積中,該院選育推廣的新品種“太城4號”、“森尾早生”、“長紅6號”以及“早鍾6號”佔了90%以上。在龍眼品種中,該院選育的“立冬本”以及大果形、優質新品種“青殼寶圓”,晚熟、豐產新品種“松風本”等,佔全省新植面積的60%。
生物農藥
生物農藥促進了農業可持續發展。研製的最新生物製劑“高效生物殺蟲劑BtA”,殺蟲譜廣、殺蟲速率高、殺蟲效果與化學農藥相近,使用成本比化學農藥低,已經在全省茶、蔬、果,稻上累計推廣示範80萬畝次,解決茶葉、蔬菜農藥殘留問題,使茶葉產品合格率從過去的28%提高到98%,使福州市無公害蔬菜面積增加5%,目前全省萬畝以上的綠色蔬菜基地有70%使用該產品,經濟、生態、社會效益均十分顯著。2001年先後在全國19個省推廣應用605萬畝(次),創經濟效益9000萬元。
動物飼養以及疫病防治
動物飼養以及疫病防治技術和疫苗研製效益顯著。動物飼料科學配方及產業化進展成效明顯,已組建跨地區的飼料集團。在國內首先發現並分離到偽狂犬病病毒,研製成功偽狂犬病滅能苗和弱毒疫苗;在國內首先研製成功禽霍亂亞單位疫苗,解決了禽霍亂常規疫苗的毒、副作用和嚴重影響蛋禽產蛋率問題;在世界上率先發現並分離番鴨細小病毒,研製成功番鴨細小病毒病快速診斷試劑和活疫苗,已有4.2億多羽雛番鴨免疫注射該疫苗,保護率達到95%以上。番鴨細小病毒病活疫苗和診斷試劑2000年獲國家一類新獸葯證書,是由我國首創、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也是建國以來福建省包括人葯、獸葯唯一獲得的兩項國家一類新葯證書,成果居國內外同類研究領先水平,2001年獲福建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成功地應用單克隆抗體建立了多種病毒快速檢測方法,準確率95%以上。以上成果和技術已在全國九個省、市應用,年創社會經濟效益2億元。
魚類核酸疫苗研究
魚類核酸疫苗研究取得可喜進展。我國水產養殖仍以化學藥物治療為主,化學藥物的濫用不僅可使致病原產生產耐藥性,同時,藥物殘留還嚴重危害消費者的健康。為了水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該院魚病中心與美國康奈爾大學、喬治亞大學合作,對魚類疫苗展開了深入的研究,除了研製常規疫苗外,還構建了小瓜蟲核酸疫苗和含嗜水單胞菌保護性抗原的表達質粒,已進入免疫實驗階段,核酸疫苗的成功運用,將有效減少化學藥品的使用,降低藥物殘留,實現水產的健康養殖。
捕食蟎工廠化
捕食蟎工廠化生產正在推廣。我院經過長期摸索與分析,從農業蟎類分類、生物學特性及害蟎綜合治理開始,現已成功地研究出捕食蟎人工飼料配方,解決了長期困擾我國“捕食蟎工廠化生產的學科發展難題”,飼養方法與技術接近國際同類研究水平,形成測試→生產→包裝→貯存→釋放應用生產線,建成我國第一個年生產能力達50億隻捕食蟎工廠化生產基地。在全國20多個縣市推廣30多萬畝次,在蔬菜、瓜果、柑桔、毛竹、茶葉上應用,平均控制害蟎效果89.6%-92.7%,1998年、2000年分別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一等獎。2001年被國家科技部列入《2001-2005年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指南項目》,被省科技廳列入重大推廣項目和支援新疆建設項目。
烏龍茶育種
烏龍茶育種居國內先進水平。茶葉是福建省傳統出口創匯大宗商品,也山區(山地佔土地總面積的80%以上)人民脫貧致富奔小康、地方財政收入的主導產業之一,維繫著福建三分之一的農民的生計。當前,存在著急待解決的問題,如主栽品種退化、品種結構不合理;茶園土壤衰退,部分茶葉農殘超標;中低檔茶多而滯銷,符合出口的有機茶貨源緊缺等。我院歷經近20年努力,收集保存了800多個品種資源,4000多份茶種質。為烏龍茶品種資源收集保存與利和研究中心。先後育成了“丹桂、九龍袍、黃觀音”等3個國優良種、9個省級良種。茶樹資源“金牡丹”、“黃玖瑰”被農業部評為2001年農作物壹級種質。還有10餘個高香優質烏龍茶新品(株)系正在或即將進入省級品比與區試。茶樹主要病蟲害測報及生物防治技術也正在全省推廣。
食藥用菌栽培技術
食藥用菌栽培技術促進了我省食用菌生產上台階。1988年首次從日本引進靈芝栽培種,研究出“赤芝6號”,建立了靈芝優質高產栽培模式,通過良種和技術配套,在全省建立多個珍稀食藥用菌應用推廣基地,推廣覆蓋面達 70%以上,使福建成為全國最大的靈芝生產出口基地。1992年又首次引進姬松茸新菌種,建立了一套規範化的姬松茸商品化栽培技術,使姬松茸栽培成為我省食用菌業新的增長點,也使我省成為全國最大的姬松茸商品化生產和出口基地。近年來開展了“珍稀食藥用菌工廠化栽培和產期調控技術”以及姬松茸低鉻品種選育及無公害栽培技術研究,收集、培育可供工廠化栽培的杏鮑菇、純白金針菇、白靈菇、姬松茸、灰樹花等多個食藥用菌菌種;進行了可調控設施栽培基地建設,研究提出菌株工廠化栽培條件及技術,可為食用菌生產帶來高產、優質、高效的綜合效益。如金針菇工廠化生產,單位面積生產量是傳統金針菇生產方式的50倍,作業人員的實物勞動生產量是普通農戶手工種植的20倍。通過該項目的應用推廣有利於推動我省食用菌工廠化栽培,保持我省食用菌大省的地位,並使我省食用菌栽培技術上一個新的台階。
綠色食品技術
綠色食品技術研究邁出新步伐。為貫徹落實省政府提出要解決“餐桌污染”的要求,滿足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食物的安全、食療保健的迫切需要,我院加強了綠色技術的研究工作,尤其在生防、生態農業技術研究方面,研製出青枯病生物殺劑Anti8098等生物農藥,應用效果良好。進行生物防治作物病蟲害研究取得成效。綠色食品蔬菜關鍵生產技術研究開展菜田生態系統中有益與有害生物種群結構、動態平衡研究,提出綠色食品蔬菜病蟲害防治技術控制有害物質含量。生態農業技術研究取得明顯社會經濟效益。2001年進行了丘陵山地生態果園模式與紅壤綜合保育技術研究,從單一的紅壤生態果園的生態保護及草畜利用到侵蝕荒山的生態恢復、經濟綠肥與觀光生態農業多種模式。拓展篩選出適應山地紅壤種植的園月決明品系等生態牧草,加工草粉配合飼料養肉牛,降低飼養成本10~20%,種植三年減少水土流失60~70%、土壤肥力提高30~50%,取得經濟和社會效益的統一。此外還開展了“畜牧場污水治理及高效綜合利用”、“藥用菌工程發酵茶的研製和藥性藥效”等研究工作,取得較好進展。

科研條件


人員編製

根據2020年2月科學院官網顯示,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有職工1060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國家級專家6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69人,在職高級職稱科技人員397人。
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謝華安(專職)。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不全):謝華安、劉波、翁啟勇、鄭家團、黃庭旭、張艷璇、陳福如、陳慶河、黃瑜、陳少鶯、胡奇林、黃勤樓、鄭少泉、王鋒、陳君琛、何志剛。
國家"百千萬"人才計劃專家(5人):劉波、張艷璇、陳慶河、黃瑜、鄭少泉。
福建省科技創新領軍人才(6人):王鋒、黃勤樓、陳君琛、陳慶河、陳常頌、黃庭旭。
福建省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6人):鄭少泉、黃瑜、廖建華、何志剛、鄭開斌、曾輝。
福建省青年拔尖創新人才(1人):萬春和。
福建省科技創業領軍人才(1人):林長光、曾麗莉。
福建省傑出人才(6人):謝華安、劉波、鄭家團、張艷璇、鄭少泉、何志剛。

科研部門

根據2020年2月科學院官網顯示,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設有16個專業研究所,建有77個各類國家級、省級科技創新平台。
國家級重點(工程)實驗室(4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福建省作物種質創新與分子育種重點實驗室、農業部閩台農作物種質資源利用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華南雜交水稻種質創新與分子育種重點實驗室、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福州)實驗室。
省級重點實驗室(9個):福建省農業遺傳工程重點實驗室、福建省精密儀器農業測試重點實驗室、福建省水稻材料分子育種實驗室、福建省水稻分子育種重點實驗室、福建省農產品(食品)加工重點實驗室、福建省紅壤山地農業生態過程重點實驗室、福建省獸醫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福建省作物分子育種工程實驗室、福建省畜禽分子遺傳育種實驗室。
農業部農作物改良中心(4個):國家水稻改良中心福州分中心、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食用菌專業分中心、福建省農業科學院國家熱帶水果改良中心福州龍眼分中心、國家茶樹改良中心福建分中心
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5個):福建省水稻轉基因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省果樹(枇杷、龍眼)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省畜禽疫病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省雜交水稻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省農作物品種抗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省山地草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省特色花卉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省農作物害蟲天敵資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省水產病害防治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食用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省丘陵地區循環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省農業生物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省蔬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省生物農藥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雙孢蘑菇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院屬研究所(16個):亞熱帶農業研究所、水稻研究所、茶葉研究所、植物保護研究所、畜牧獸醫研究所、果樹研究所、作物研究所、土壤肥料研究所、農業生態研究所、生物技術研究所、農業工程技術研究所、農業經濟與科技信息研究所、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農業生物資源研究所、食用菌研究所、科技幹部培訓中心(數字所)

合作交流

海峽兩岸生命科學發展論壇
2010年10月,海峽兩岸生命科學發展論壇”在福州舉行。250多位兩岸生命科學界的專家學者參加,其中台灣專家學者近百位,該次論壇以“生命科學與人類未來”為主題。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根據2020年2月科學院官網顯示,福建省農業科學院取得國家、部省級科技獎勵成果502項,其中省部級二等獎以上重大成果165項。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2018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個人)
序號獎勵類別獎勵等級項目名稱
1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張艷㻢(個人)
2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小菜蛾抗藥性適合度代價及藥劑減量增效技術研究與應用
3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番鴨呼腸孤病毒病活疫苗創製及應用
4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蓮霧良種選育及產業化配套技術研究與應用
5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絲瓜耐褐變育種技術創新與新品種選育
6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黃秋葵種質資源挖掘與創新利用
7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高優低鎘姬松茸新品種“福姬77”選育與產業化關鍵技術
8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長粒優質雜交水稻泰豐優2098等7個品種選育與應用
9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杏鮑菇高值化加工及綜合利用技術創新與應用
10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養殖污水的安全利用閾值與調控關鍵技術研究及集成應用
11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鮮食黃桃品種選育及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與集成推廣
12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鶴望蘭種質創新與產業化應用
13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無患子種質資源收集評價與產業化關鍵技術應用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2018年度福建省標準貢獻獎獲獎項目
序號獲獎等級標準項目名稱/標準號
1二等獎煙葉和煙葉提取物中茄尼醇的測定高效液相色譜法(GB/T31758-2015)
2二等獎茶樹主要害蟲測報與生態防控技術規程(DB35/T1497-2015)
3三等獎微生物發酵床大欄養豬技術規範(DB35/T1543-2015)

學術期刊

《福建農業學報》是由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主管、主辦的綜合性農業學術期刊,月刊;系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A),被CA(美國化學文摘)、CABI(國際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資料庫)、GH(全球健康文摘)、ZR(英國動物學記錄)、AGRIS(聯合國糧農組織農業文摘)等國際檢索資料庫收錄;先後獲全國優秀農業期刊二等獎(3次)、華東區優秀期刊獎、福建省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CAJ-CD規範執行優秀獎、科學出版社期刊出版質量優秀獎等榮譽。
《福建農業科技》,月刊,創辦於1970年(原名《農業科技簡報》),1979年起中國國內公開發行,是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主管、福建省農業科學院和福建省農學會主辦的綜合性農業科技期刊;先後獲得首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獎,首屆福建省十佳期刊,連續四屆全國優秀農業期刊獎,連續兩屆福建省優秀科技期刊獎及華東地區優秀期刊獎,歷屆福建省科協優秀科技期刊等多項殊榮;該刊出版后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CNKI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美國農業圖書館、國際農業與生物科學中心、聯合國糧農組織等11種中國國內外資料庫、期刊網收錄。
《台灣農業探索》,雙月刊,創辦於1979年,1985年公開發行,是由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主管,福建省台灣農業研究中心和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科技信息研究所主辦,科學出版社出版的綜合性農業科技期刊;曾獲“福建省第二屆科技情報成果一等獎”、“第五屆全國農業期刊金犁獎綜合類二等獎”、“2014年華東地區科技情報成果二等獎(成果之一)”等榮譽;被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CHSSCD)、人文複印報刊資料、台灣華藝中文電子期刊(CEPS)、中國知網(CNKI)、萬方數據、維普資料庫、龍源期刊網、超星資料庫、中教數據等10餘種期刊資料庫、期刊網收錄。
《茶葉學報》原名《茶葉科學技術》,季刊;主管單位為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主辦單位為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已列入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中國知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
《福建畜牧獸醫》雜誌是由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主管,由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福建省畜牧獸醫學會、福建省農業廳畜牧獸醫局、福建農林大學動物科學學院、福建省畜牧獸醫總站聯合主辦;該刊1996年被省新聞出版局、省科委評為優秀科技期刊,2002年獲全國畜牧獸醫優秀期刊二等獎。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陳永共
院長、黨委副書記翁啟勇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陳世奎
黨委委員、副院長余文權、湯浩、黃勤樓

社會評價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在農業良種選育、關鍵技術攻關、對台農業合作、服務“三農”、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銳意進取,一大批創新成果和良種良法廣泛應用於生產實踐,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的引領和支撐作用。省農科院一代又一代的科技人員以服務國家和人民為己任,把論文寫在了八閩大地,把成果留在了千家萬戶,以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繪就了福建農業科技發展的輝煌篇章。(時任福建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昌平評)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始終與黨一條心,與農民同呼吸;高歌奮進,始終不辱使命,牢記責任,從“為農民吃飽飯”到“為推動農業科技進步、支撐三農發展”,追求的腳步永不停歇,讓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上下求索的創新意識、百折不撓的實踐精神、順勢有為的進取品格在閩山閩水傳唱。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不等、不靠、不慢、不折騰,堅持科研主旋律,堅持應用研究和開發研究主題,茁壯成長為一個研究領域布局合理、科研體系日趨完善的綜合性研究機構,已然具備了審視世界的眼光,具備了屹立國際國內農業科研最前沿的能力。

獲得榮譽


2018年5月28日,入選中共福建省委文明辦“第十三屆福建省文明單位”候選名單,並向社會公示,接受群眾監督。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形象標識由兩個同心圓組成,外側為科學院的中文以及英文簡稱“FAAS”,環繞以金色的麥穗象徵其屬性;內部為綠色的變相標識,由“FAAS”四個字母的變形組成,綠色象徵農業的屬性。

精神文化

科學院精神:求實、創新、協作、奉獻。
科研方向:一以貫之地堅持科技服務三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