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落子
武安落子
“武安落子”還稱“落子劇”,又稱落兒腔。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屬於河北省的地方劇種之一。武安落子屬於板腔體,流行於邯鄲廣大地區,及北至邢台沙河,西至長治黎城、潞城、左徠權以及南至安陽的內黃、林縣、湯陰等地。流行在邯鄲漳河以西的稱武安落子(又稱沙西落子),漳河以東的稱沙東落子;在河南省內黃縣的稱內黃落子,在山西省黎城縣的稱上黨落子。
在清代,武安等地民間“花會”中有說唱故事的落子,初為撂地攤演出,晚清逐漸搬上舞台。根據民國二十四年(1935)至民國二十六年續《武安春秋志》卷九記載:“武俗好戲,酬神演唱無日無之,甚至有一日數台者,農民喜平調(本地土戲),紳商以皮簧梆子為宜,村夫、愚婦最迷落子腔,惟其戲有傷風化,歷來禁演。”
清道光、咸豐年間,武安藝人喜順,流落到山西黎城,適逢此縣有個李鎖柱,喜編戲文,兩人合作,喜順遂將武安落子傳入上黨,形成了上黨落子。
清同治三年(1864)武安有位叫“假媳婦”的藝人去河南內黃縣唱落子,與當地一位姓趙的藝人共同組班唱戲,後來發展成為內黃落子。
落子《端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河北省邯鄲專區曾對武安 平調、落子兩個劇種進行了重點扶植,先後派遣一批新文藝工作者和戲曲專業幹部到邯鄲地區平調落子劇團,對平調落子的劇目和音樂進行挖掘整理。在政府的領導下對平調落子專業劇團進行了一系列“改戲”、“改人”、“改制”為主的改編、加工新創工作,從此是平調落子唱腔由舊革新的分水嶺。
1956年河北省第一屆戲曲觀摩大會上,武安落子《借髢髢》獲得好評,並整理改編了落子《端花》,創作了落子《高山流水》等一批有影響的劇目。1958年邯鄲地區戲校開設了平調落子班,培養了房志彬、李淑蘭等一批新演員。
1959年6月周總理來邯鄲視察工作時,在邯鄲地委禮堂看了落子《借髢髢》、平調《盤坡》后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後來國慶節前毛主席視察邯鄲時,看了落子《端花》之後說:“打破了清規戒律,是一個好戲,可以參加國慶10周年演出”。慶祝國慶10周年時,赴北京懷仁堂演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郭沫若等中央領導人看后十分高興。當時的《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北京晚報》均作了整版報道。
落子戲在邯鄲十分流行,歷史上有過許多專業班社,僅武安縣境內最多時專業和半職業落子班社達一百二十多個,幾乎村村有落子班。至1982年武安縣業餘平調落子劇團尚有八十多個,其中尤以“白官班”、“興盛班”、“梁紅班”最有影響。沙東落子則多為半職業班社。
武安落子著名演員有賈泉城、王麥喜、胡文亮、任耀華(文志的)、杜更會、李鳳鳴、魏洪昌(藝名如意的)、王銀倉(藝名紅薯蔓)、路鴻貞、孫富琴(藝名山疙瘩)、黃培生(藝名水仙花)、卜錫林、秦崇德、李魁元、陳素珍、韓小芝、王秋榮、王秀芹、李淑蘭、杜潤田、杜銀方、李愛華、王太河、王雲河、賈恩梅、李雙鳳、李喜如、李晉軍、劉桂茹、溫巧雲等。沙東落子著名演員有頭把盒子、二把盒子等。
落子戲的劇目約有一百五十餘出,多為反映當地民間生活故事的“三小”、“兩小”戲,如《借髢髢》、《端花》、《呂蒙正趕齋》、《賣布》、《對繡鞋》、《小過年》、《何文秀私訪》、《秦雪梅》、《老少換》、《賣秒郎》、《李彥貴賣水》、《皮秀英告狀》、《梁山伯與祝英台》、《小二姐做夢》、《藍橋會》、《小姑賢》、《安安送米》、《三進士》、《桃公子投親》、《訪崑山》、《打丁僧》、《杭州失印》、《王小趕腳》、《鬧驢》、《頂燈》、《狀元打更》、《李慧娘》、《福壽圖》等。其中《端花》一戲曾拍攝成舞台紀錄片。新中國成立后也上演了現代現代劇目,如《高山流水》、《鎖不住的人》、《雄關紅哨》、《姑娘的心》、《迎春曲》、《朝陽溝》、《賣油郎與水仙花》、《洞房讓妻》等。
平調《桃花庵》
落子戲音樂唱腔有曲牌和板腔兩類,曲牌有[耍孩兒]、[山坡羊]、[贊子]等;板式有[流水板]、[慢板]、[散板]、[哭迷子]、[悲腔]、[老二板]、[數板]等。
平調落子是河北省邯鄲市獨一無二的兩個劇種,是邯鄲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平調由豫北一帶流傳的梆子戲演變而來,落子由河北武安一帶民間所流行的“花唱”發展而來。因多在一團內“兩開箱”演出,故叫“兩下鍋”,一般平調落子劇團演員,都能兼演平調和落子。
2006年5月20日,平調落子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武安平調”也稱“平調劇”、“平調”,流傳於河北省南部的邯鄲、邢台,河南省北部的安陽、新鄉及山西省東南部的長治等地區。
平調音樂屬於梆子系統的板腔體。唱腔板式主要慢板、二八板、栽板、散板以及二回頭、倒三梆、一串玲等近二十個板頭。音樂伴奏有嗩吶曲牌和絲弦曲牌百餘個。從前主要伴奏樂器以軋琴(平調特有樂器,有七、八條弦,用秫秸桿拉奏)為主、板胡、土琵琶等;現已二弦為主樂器,和板胡、二胡、琵琶、三弦、月琴、梆子、笙、笛子、嗩吶等。武場有板鼓、戰鼓、小鑼、饒、鈸等。專業劇團還增加了電子琴、大提琴等。平調演唱風格和特點是:曲調優美、細膩委婉、高亢明亮,表演粗獷豪放。
平調的起源不詳,有以下幾種說法:其一,平調藝人有“平(調)懷(調)不分家”之說,意即平調、懷調兩個劇種十分近似,藝人們在一起可互相駐班演戲,吃喝不分。其二,據有些老藝人傳說,明朝時武安有兩個落魄文人,分別創造了武安平調與開州平調。其三,據民國二十四年(1935)至二十六年續嘉靖二十四年(1545)纂寫的《武安春秋志》藝文部分記載:“武安平調,地方土戲。”武安縣在歷史上曾歸河南省,河南省大平調興起之後,又有大、小平調之說。據現健在的藝人譜系推算,平調藝人可知者可上溯到一百五十餘年以前,可見在清中葉,平調在邯鄲地區已流行。
清末民初,平調、落子合班演出,后形成平調落子不分家的局面,持續至今。此時,平調落子已有正式科班,武安、涉縣、磁縣等地的科班和班社多達三十多個。
1942年,八路軍一二九師進駐太行山區,隨軍而來的部隊文工團,與當地平調落子劇團相結合,引導一批藝人參加革命工作,許多藝人在此期間,還學演了話劇、歌劇,創作演出了一批現代戲,為平調落子反映現代生活打下了良好基礎。同時,也豐富了平調落子劇目,擴大了平調的藝術表演力。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在人民政府的扶植下,平調得到了發展。至五十年代初,先後建立了武安縣人民劇團、峰峰礦區平調劇團、邯鄲縣平調劇團、涉縣平調劇團、邯鄲地區平調劇團、武安縣平調劇團。1951年,毛澤東主席題詞“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明確了戲改的指導方針,1954年,武安縣人民劇團,在省劇目組、省音樂工作組的幫助下,對平調落子傳統劇目進行了加工整理,並以平調《兩狼山》、《天仙配》等,參加了河北省首屆戲曲觀摩演出,獲得好評。河北省政府決定將平調落子列為重點劇種,予以扶植。邯鄲專區將武安縣人民劇團上調成立邯鄲專區平調落子劇團。1958年,河北省文化局撥專款建立學員班,培養平調落子演員,后該班轉為邯鄲地區戲校。1959年,平調《盤坡》,參加河北省第二屆戲曲會演,獲好評。此後,一些主要演員的唱段還灌制了唱片,使平調劇種的影響進一步擴大。平調傳統劇目有二百多出,多為反映歷史故事、神話、民間傳說的大型劇目,反映民間生活的小戲為數很少。以紅臉、黑臉、旦角和小生的劇目為主。劇本富有民間文學特色,絕少雕琢,鄉土氣息濃郁。
平調的傳統劇目有200餘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影響較大的傳統劇目有《桃花庵》、《鍘趙王》、《盤坡》、《三進帳》、《三上轎》、《兩狼山》、《徐策跑城》、《天仙配》、《寇準背靴》、《楊八姐游春》、《打金枝》、《恩仇記》、《蝴蝶杯》、《反西唐》、《姚剛征南》、《審馬榮》、《血濺烏紗》、《十五貫》、《雷振海征北》等;現代戲有《紅嫂》、《江姐》、《劉胡蘭》、《洪湖赤衛隊》、《紅燈記》、《沙家浜》等。
平調歷代著名演員有李秀奇、郭金、王忙來、劉連發、劉守堂、黃培生、楊發全、白增的、秦崇德、秦尚德、卜錫林、劉天順、武鴻鳳、李魁元、韓小芝、杜潤田、袁錫章、樊艷芳、李愛華、杜銀方、房志彬、王雲河、張德起、李淑蘭、周華華、王雲峰、易果田、李喜如、李雙鳳、李晉軍、溫巧雲等。
2006年5月20日,平調落子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武安平調、武安落子是邯鄲獨有的兩個劇種,且能同台演出。
武安 平調落子影響深遠,與寧海平調、通化落子、上黨落子、內黃落子等聲腔之間存在血緣關係。其主要樂器二弦、軋琴在全國絕無僅有,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武安平調落子劇種雖然在武安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做了許多搶救保護工作,但仍然存在著不少的困難和問題:
1、平調落子各專業劇團受大氣候影響,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開始步入低谷,工資沒有保障,人員流失過多,演出無法正常進行。
2、專業劇團服裝道具陳舊,傳統劇目和傳統演唱技藝瀕臨失傳。
3、專業劇團人才斷層,中年演員紛紛改行,青少年演員缺乏,後繼無人。
4、隨著一些平調落子老藝人的相繼去世,使許多珍貴的影像資料沒有保留下來,急需搶救這些資料。
抗日戰爭勝利后,在人民政府的扶植下,平調落子得到了發展,當時專業劇團就有18個,業餘劇團百餘個之多。文化大革命時期,平調落子再一次發展遲緩。恢復時期,從1977年至今,平調落子得以恢復生機。
現今國營平調落子專業劇團只剩下三個分別為:
邯鄲市平調落子劇團 | 河北省邯鄲市叢台區東風路8號 |
武安市平調落子劇團 | 河北省邯鄲市武安市塔南街7號 |
涉縣平調落子劇團 | 河北省邯鄲市涉縣涉城鎮城西街383號 |
河北省冀南地區,現今除了這三個專業劇團以外,還流傳著一些平調落子半專業劇團,這些劇團分部在武安、邯鄲、涉縣、峰峰、磁縣、永年、沙河等部分地區。
屆別 | 姓名 | 單位 |
第二十六屆 | 王紅 | 邯鄲市平調落子劇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