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苞茅膏菜
茅膏菜科茅膏菜屬的植物
寬苞茅膏菜 Drosera peltata Sin.var.lunata(Buch.-Ham.)Clarke 別名落地珍珠、捕蟲草、食蟲草、草立珠、一粒金丹、蒼蠅草、山胡椒。多年生柔弱小草本。
植物都是依靠葉綠素的光合作用製造營養物質而生存,然而也有少量植物卻能捕食小昆蟲以吸取營養物質,茅膏菜便是這一類食蟲植物,這種植物可捕捉昆蟲,然後分泌液體消化吸收蟲體的營養物質。
寬苞茅膏菜
寬苞茅膏菜,多年生柔弱小草本,高6~25厘米。根球形。莖直立,纖細,單一或上部分枝。根生葉較小,圓形,
寬苞茅膏菜
茅膏菜 利用編輯本段本植物的塊根(茅膏菜根)亦供藥用。5~6月采,鮮用或曬乾。化學成分:全草含磯松素、茅膏醌、羥萘醌、氫化萘醌等多種醌類成分。腺毛分泌物含類似胰酶的蛋白酶。藥理作用:磯松素的藥理作用參見"白花丹"條。
寬苞茅膏菜
開普茅膏菜俗稱好望角茅膏菜,是生長在南非的食肉植物。它的莖通常會長到幾厘米高,上面長著細長的葉子。這種植物上會漸漸開出許多誘人的花朵和粘性觸鬚,等待捕捉獵物。此特別植物原產於南非的好望角省。
寬苞茅膏菜
長葉茅膏菜 台灣可見到的食蟲植物若扣除掉花市所販賣的種類,可能就只剩下幾種如小毛氈苔,以及狸藻科的黃花狸藻等,茅膏菜科的長葉茅膏菜也是其中的一種,而且瀕臨絕種的命運,由於它的棲息地只局限在□地,而台灣的□地卻在人類過度開發後漸漸消失了。台灣的許多植物,也都與長葉茅膏菜一樣,面臨了絕種的命運,我們不禁要問,人類的慾望,究竟有沒有極限?長葉茅膏菜為茅膏菜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植株相當的特別,葉子細細長長的,像極了外星人,而葉子上布滿了一根根的腺點,就是它吸引小蟲的地方。由於它的植株相對比起小毛氈苔大了許多,所以它能夠捕食的昆蟲也相當的大,一些小蛾都可能是它的捕食對象
寬苞茅膏菜
種中文名:寬苞茅膏菜種拉丁名:Drosera spathulata Labill. var. loureirii (Hk.et Arn.) Y.Z.Ruan科中文名:茅膏菜科科拉丁名:Droseraceae屬中文名茅膏菜屬屬拉丁名:Drosera國內分佈:產廣東中部至要西南部及其沿海島嶼、廣西南部。命名來源:(植物分類學報)[植物分類學報19: 341. 1981]中國植物志:34(1):021
甘辛,平,有毒。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草有毒,葉的水浸液觸及皮膚,可引起灼痛、發炎;家畜誤食可出現氫氰酸中毒癥狀。球莖局部外敷,有止痛作用,可治風濕和跌打傷,但久敷易起泡。口服後有耳鳴、思睡現象。
寬苞茅膏菜
②《四川中藥志》:"性溫,味辛,無毒。"
功用主治:
治胃痛,赤白痢,小兒疳積,跌打損傷。
① 《本草拾遺》 :"主赤白久痢。"
② 《分類草藥性》 :"下氣。治跌打損傷。"
③《江蘇藥材志》:"止血、鎮痛。"
寬苞茅膏菜
選方:
①治感冒發熱:鮮茅膏菜十株。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②治吐血及胃氣痛:滴水不幹一把。煎湯服。( 《江蘇藥材志》 )
③治咽喉痛,痢疾:茅膏菜三至五錢。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④治刀砍斧傷:茅膏菜、白花草研粉調開水服。(《四川中藥志》)
⑤治瘰癧:鮮茅膏菜搗爛,敷患處。( 《福建中草藥》 )
⑥治小兒疳積:茅膏菜三至四分。水煎服。(《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寬苞茅膏菜 | 寬苞茅膏菜 |
寬苞茅膏菜 | 寬苞茅膏菜 |
寬苞茅膏菜 | 寬苞茅膏菜 |
寬苞茅膏菜
將茅膏菜全草曬乾研末,用水調和,做成綠豆或黃豆大小的丸子敷患處(痛點),外加膠布固定,24小時后取去。敷藥后局部有輕微灼痛感,並可出現水泡,此為正常反應。曾治40例,均獲一定效果。
②治療神經性皮炎
菔柿康防猛獠粱即(無鮮品可用乾草加白酒適量搗爛)。治療神經性皮炎8例,經3~4次治療后,局部癢止,鱗屑脫落,收到近期療效。
茅膏菜 捕蟲特性編輯本段茅膏菜是著名的食蟲植物,它的葉片不再含葉綠素,當然不會營光合作用製造營養。葉片小勺狀,長滿腺狀長毛,當小蟲落入勺內,腺毛合攏小蟲被黏住,小蟲體內的營養物質被葉片分解吸收。
吃蟲的茅膏菜 踞石齋
我小時候就愛好植物。20世紀60年代末“備戰備荒”時,草醫草藥大行其道,父親找了許多草藥書按圖索驥,到處采草藥。我也跟著去,因而認識了許多草藥。孩提時愛好植物帶有很大的獵奇性,總愛尋找一些有著神奇本領的植物,比如吃蟲植物。豬籠草是著名的吃蟲植物,但它生於熱帶,贛西不可能有。而另一種吃蟲植物茅膏菜,卻在贛西可尋蹤跡。於時,有一段時間我最大的願望就是找到茅膏菜,親眼見識它吃蟲的本領。我尋找茅膏菜很費了一段波折。每次到了山上,我都睜大著眼睛,在草叢中搜索,希望能驚喜地發現茅膏菜,卻每次都失望而歸。這樣找了許久,我都幾乎絕望了。有一次,我與幾個同學上山採藥回家時,坐在半山腰的路邊休息,發現身
寬苞茅膏菜
1.http://article.hongxiu.com/a/2008-4-28/264538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