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特謝安

貝特謝安

貝特謝安為以色列東北部一重要城市之一,以色列重要農業區。歷史上此地屢易其主,留下了非常豐富的歷史遺跡。

簡介


Beit she'an,以色列北部區( North District)主要城市之一。人口16,900(2009),城市面積7.33 km2。由於處於約旦河谷和耶斯列谷( Jezreel Valley,海拔為-120m,以色列最大的農業區)的交合處,是內陸的沿海的必經之地,同時也耶路撒冷加利利(Galilee)的必經之地,歷史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城市名稱來源於迦南語( Canaanite),意思為“安息之所(house of tranquility)”。現在是貝特謝安河谷地區的中心城市。

歷史


1921-1923年,賓夕法尼亞大學歷史博物館曾對貝特謝安古城遺址進行發考古發掘,發現了大量埃及時期的珍貴文物,大部分現藏於耶路撒冷的洛克菲勒歷史博物館和賓夕法尼亞大學歷史博物館。1983年、1989-1996年耶路撒冷希伯萊大學又再次對其發進行了發掘,發現了至少18年古城遺址,現在這裡已經是以色列最完整的古羅馬時期和拜占庭時期的遺址,每年吸引超過30萬的旅客到此觀光旅遊。

埃及時期

埃及統治時期(第十八王朝至第二十王朝)這裡曾一度成為區域行政中心,埃及官員和軍人大量遷入,獲得很大的發展。公元前15世紀法老圖特摩斯三世(Thutmose III)時期佔領此地(在卡爾奈克石柱上有記載)后,此地即成為行政中心。第十九王朝(19th dynasty)時期,貝特謝安從一個小城市被重新規劃建造,並因此留下的大量的埃及時期的遺址,其中最為有名的一座39米長的大型的迦南人寺廟,供奉迦南人的神米加(Mekal),寺廟附近還發現了珍貴的獅狗相鬥的石柱。第二十王朝時期,又新建了大量的行政官邸,包括著名的第1500號宮殿(Building 1500,為埃及官員的駐地)。后隨著海上民族的侵襲,埃及漸漸失去了對地中海東部地區的控制,貝特謝安也在約公元前1150年被徹底摧毀,埃及人再也沒有進行重建。

后埃及時期

埃及人離開不久,迦南人佔領此地,興建成為一個軍事要點,以抵禦海上民族尤其是菲利士人的侵襲(philistine)。大衛所羅門時期,貝特謝安成為以色列人領土的一部分(見載於聖經中)。之後,提革拉·毗列色三世( Tiglath-Pileser III,新亞述帝國的締造者,745–727 BC)佔領此地並將其夷為平地。希臘城邦時期(Hellenistic period),此地又漸漸有了少量重建,並更名為斯基台波力斯(Scythopolis),源於居此在此地的斯基台商人(Scythian ),希臘人留下的遺址不多,最重要的是公元前三世紀時的一座神廟,之後在羅馬帝國時期仍繼續存在並使用著。公元前301-前189年間,貝特謝安處於托勒密王朝統治之下(Ptolemies),並見載於公元前三到二世紀的關於托勒密王朝與塞琉士王朝(Seleucid dynasties)的戰爭的歷史資料中。公元189年塞琉士人佔領此地,公元前一世紀末期,貝特謝安再次毀於戰火。

羅馬時期

公元前63年,龐培(Pompey )將軍佔領巴勒斯坦,貝特謝安進入羅馬共和國時期,在執政官加比紐斯時期( Gabinius),該城得到重建,城中心由特爾山(the summit of the Tel )遷移到山腰上,是時城市名稱仍為斯基台波利斯,成為德卡波利斯地區(Decapolis,十個城市組成的鬆散的聯盟,歷史上為希臘-羅馬文化的交匯中心之一)的中心城市。

拜占庭時期

第一次考古發掘中,賓州大學博物館發現了大量拜占庭統治時期(330 CE – 636 CE)的遺址,包括建於特爾山頂的一座圓形基督教堂和整個城市的城牆。城中心的所有異教徒的教堂都被拆毀,同時羅馬式的下水道和澡室被大量重建。公元363年,加利利的大地震損毀了大量建築,重建后,公元409年斯基台波利斯成為整個巴勒斯坦地區的行政中心。

阿拉伯時期

公元634年拜占庭帝國在與阿拉伯帝國的戰爭中戰敗,斯基台波利斯被阿拉伯人佔領,並更名為貝珊(Beisan),阿拉伯人佔領后,完好的保存了城市面貌,且一直與當地的基督徒和平共處了一百多年,不過城市地位日益衰落。公元749年戈蘭大地震完全摧毀了這座城市,此後再也沒能再現它的輝煌。震后城市在特爾山南麓重建,在公元1140年前後,十字軍佔領此地,更名為比弗( Belvoir),興建了城堡,成為封地之一,1190年前後又重新被阿拉伯軍隊佔領。現在這片遺址成為一處國家公園。
馬穆魯克(Mamluk,9-19世紀時阿拉伯國家的軍人階層,在政治上發揮著重要影響力)時期,貝珊是大馬士革地區重要的城市之一,開羅與大馬士革之間通信的中繼站(relay station)。阿拉伯人統治時期,這裡是猶太人的聚居地,14世紀著名的法國猶太人地理學家Ishtori Haparchi 曾在此定居於此。

奧斯曼帝國時期

公元16世紀開始的奧斯曼帝國的近400年統治時期,貝珊失去了其地區重要性,特別是蘇丹阿布杜勒·哈米德二世(Abdul Hamid II,1876–1909),海法-大馬士革鐵路的修建,使貝珊再無復興的可能,且諸多歷史記載,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貝珊的居民受到殘酷剝削,生活極其困苦。

近現代史

1934年時貝珊還完全是一個阿拉伯人居住的小鎮,同時也有周邊有許多游牧的貝都因人(Bedouin )。1936-39年貝珊是阿拉伯人與猶太人衝突的中心之一,1936年時當地一個95人的米茲拉希猶太人(Mizrahi Jewish )村莊被驅逐。1938年時英屬巴勒斯坦委任政府統計,當地城區總人口5540,其中阿拉伯人有5080,佔92%,余為基督徒。這那次民族衝突中,猶太領導人Haim Sturmann被殺,激起了其友人英國軍官奧德·溫蓋特(Orde Wingate)對貝珊的阿拉伯人的鎮壓。
1945年統計資料顯示,貝珊及周邊地區共有穆斯林16,660人,佔總人口的67%,余為猶太人7590人,佔30%,基督徒680人,佔3%,阿拉伯人佔有44%的土地,猶太人點34%,其它為公共土地。在1947年的聯合國分治協議中,貝珊及周邊大部分地區被划入以色列。第一次阿以戰爭中,猶太人和貝都因人(阿拉伯人的一支,以游牧為主)在1948年3月第一次發生交火,在英屬巴勒斯坦解散的前三天,貝珊被哈格納(猶太人地下軍事組織)佔領,同年5月以色列獨立后,此地遭受鄰近的敘利亞的猛烈炮擊,阿拉伯人大量逃往敘利亞,當地阿拉伯基督徒則逃往拿撒勒(Nazareth)。五十年代時,北非猶太移民的進入大量充實了當地的人口,使貝珊開始有了發展。

現狀


現在貝特謝安是以色列主要的產棉區之一,當地交通以公路為主,目前正規劃在2011年動工興建新的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