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科技

1973年創辦的綜合技術期刊

《氣象科技》創刊於1973年,是由中國氣象局主管,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北京市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國家氣象信息中心聯合主辦的氣象綜合技術期刊。

據2018年9月《氣象科技》編輯部官網顯示,《氣象科技》第5屆編輯委員會委員有69人,顧問7人。

據2018年9月16日中國知網顯示,《氣象科技》共出版文獻6325篇、總被下載571170次、總被引38023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069、(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819。

辦刊歷史


1973年,《氣象科技》創刊,知網收錄八期。
1978年,為季刊。
1982年,由季刊改為雙月刊。
1993年,由雙月刊改為季刊。
2002年,由季刊改為雙月刊。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原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報道內容
《氣象科技》報道大氣科學各領域和相關科學各領域的新理論、新方法和新技術。
主要欄目
《氣象科技》主要欄目有大氣探測與信息技術、天氣氣候與數值預報、應用氣象與科學試驗、台站實用技術等。

人員編製

據2018年9月《氣象科技》編輯部官網顯示,《氣象科技》第5屆編審委員會委員有69人,顧問7人。
顧問周秀驥丑紀范李澤春許健民陳聯壽丁一匯張人禾
委員敖振浪畢寶貴卞林根陳德輝陳洪濱戴建華端義宏高太長高玉春郭建平
行鴻彥何建新何立富何平黃嘉佑黃興友雷小途李柏李昌興李巧萍
李慶祥李萬彪李維京李躍清劉健劉黎平劉樹華劉旭林劉一鳴羅兵
馬尚昌馬舒慶毛節泰孟昭林繆啟龍任國玉沙奕卓沈文海施進明施能
壽紹文孫繼松談建國湯潔唐國利陶祖鈺萬齊林王彬王斌王建捷
魏鳳英吳兌肖子牛熊安元楊雲楊志彪楊仲江姚振東俞小鼎張鵬
張強張義軍張志清趙立成鄭有飛鄭祖光周順武朱愛軍朱國富

資源保障

《氣象科技》以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為依託,據2018年9月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官網顯示,該院有5個職能處,設有6個科研機構,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中國氣象局部門級重點開放實驗室(雲霧物理開放實驗室、大氣化學開放實驗室);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還設雷電物理與防護工程實驗室和遙感與氣候信息開放研究實驗室;與北京師範大學、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聯合共建了遙感與氣候信息開放研究實驗室;擁有廬山雲霧試驗站和固城試驗站;聯合省級氣象局共建了10餘個野外科學試驗基地。

辦刊成果


出版發行

據2018年9月16日中國知網顯示,《氣象科技》共出版文獻6325篇。
據2018年9月16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氣象科技》載文量為2969篇。

收錄情況

《氣象科技》被中文科技期刊獻資料庫、CNKI數字圖書館萬方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CAJ-CD)、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1992、1996、2000、2008、2014)等收錄。

影響因子

據2018年9月16日中國知網顯示,《氣象科技》總被下載571170次、總被引38023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069、(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819。
據2018年9月16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氣象科技》被引量為24085次,下載量為62032次;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氣象科技》影響因子為1.15,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763名,在天文學、地球科學(226種)中排第66名。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氣象科技
氣象科技
圖中文字為該刊的中文名,英文是該刊的英文名。

辦刊宗旨

面向業務、面向發展、面向基層。

現任領導


第5屆編審委員會領導
職務姓名
主編徐祥德李良序
副主編趙平王迎春肖文名魏彩英曹曉鍾、郭志梅(專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