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海
潘德海
潘德海潘德海 (1956.3—)吉林四平人。擅長油畫、水彩。1982年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藝術系油畫專業。曾在深圳大學藝術中心從事藝術設計。雲南省地礦局中學美術教師。作品有《掰開的苞米—凝結了的粒子》、《掰開的苞米—後山》、《掰開的苞米—八月 》等。論文有《想象與行動的對話》。
2007年 潘德海個人畫展北京保利博物館
2001年“頭髮越來越少”潘德海個人畫展香港少勵畫廊
1994年“潘德海個展”北京歌德學院
2007年“藝術與收藏”北京保利博物館
“從新具像到新繪畫”北京唐人藝術中心
“從西南出發”廣東美術館
“遠眺”上海望東藝集
2006年“共享之土—雲南當代藝術邀請展”南京四方美術館
“共同連線”北京華藝沙藝術中心
“雲南創造”昆明翠湖會
“國際藝術博覽會”北京
2005年“溫暖—中國當代藝術精英展”上海虹橋畫廊
“緣分的天空”深圳美術館
“聞香識女人”北京、上海、香港
“激醒—中法藝術的碰撞與融合”北京中國美術館
2004年“貴州雙年展”貴州師大美術館
2002年-2004年“中國當代藝術巡展”德國杜依欺斯堡美術館、義大利羅馬的“當代藝術博物館”等。
2001年“男孩女孩”新加坡斯民藝苑
2000年“亞洲藝術展”倫敦亞洲當代藝術畫廊
1999年“2000年藝術展”法國亞克迪爾
1996年“現在,今天和明天”北京國際藝苑美術館
1993年“毛”走向“波普”展
澳大利亞美術館及墨爾本美術館
潘德海作品
1992年“油畫年展”中國歷史博物館
1991年“當代藝術文獻展”北京中國畫研究院
1989年“第七屆全國美展”並獲獎 北京美術館
“中國現代藝術展”北京中國美術館
1988年“88年中國現代藝術展”成都美術館
1986年 組織並參與“西南藝術研究群體”
1985年“新具象畫展”上海、南京、重慶
潘德海
客廳及大部牆體都是在原色水泥的基礎上,直接塗塗料而成,塗抹手法盡量自然。溫暖的土黃,大地的泥土的感覺,一方面與自然相親相融,一方面其暖暖的調子最適宜做家居底色。客廳處阿拉伯風格的壁爐是潘德海親手設計的,用水泥純手工拍出來,再塗上塗料,其紋理效果比牆體要粗獷得多,就是要表現它的原始、自然,還有一股遙遠、神秘的氣息。
首先定好底色,土黃色調子暖,就是最好的選擇;客廳宜掛大一點的油畫,因為油畫的質感與帶天然紋理的牆面最搭配,在這裡特別適合天然感覺的,廚房較休閑,可放簡單輕鬆
潘德海在作畫
大概是1982年開始,潘德海的繪畫語言受到抽象表現主義的影響,這個偉大的主義影響了很多中國的藝術家,他們的經歷大都相似,只能從整個學校都沒有幾冊的畫冊中看看他們景仰的大師作品,潘德海也不例外,雖然當年沒有機會出國看真跡,但是1983年中國美術館舉行的畢加索的油畫展還是極大激勵了潘德海。當年潘德海借了一百元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車奔向了北京,一路上過得非常拮据,但看到了真跡后,潘德海異常興奮,他覺得自已的繪畫是正確的。回到昆明后,潘德海異常興奮,生產能力超強這個時期他繪畫是典型的抽象表現主義,在我看來,這算是一個練就技術的好時期,要說嚴格的觀念產生,應該是被學術經常拿出來評論的“苞米”系列。可是任何一種變化都不是突然的,仔細看
潘德海作品: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