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佩秋

上海中國畫院畫師

陳佩秋,字健碧,女,1922年12月出生,河南南陽人,畢業於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兼職教授,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1956年憑藉《天目山杜鵑》參加上海青年美展並獲得一等獎,參加全國青年美展獲得二等獎;1984年憑藉《紅滿枝頭》參加全國六屆美展並獲銅獎;2020年11月榮登2020年度畫家100人榜單。

2020年6月26日凌晨三點仙逝,享年98歲。

人物經歷


陳佩秋 中國國畫家
陳佩秋 中國國畫家

教育經歷

時間院校專業學位
1942-xx西南聯合大學
1944-xx重慶國立藝術專科學校

個人生活


2020年6月26日凌晨三點仙逝,享年98歲。

社會活動


1950年國立藝專畢業,入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工作,開始大量接觸古代字畫,臨摹宋人團扇。
1955年上海中國畫院成立,被聘為畫師。
1978年任上海美術家協會理事;11月杭州西泠印社恢復,與謝稚柳應邀前往參加慶祝活動;12月與謝稚柳一起應邀赴杭州參加西泠印社成立75周年慶祝大會。
1980年3月8日至15日朵雲軒、香港集古齋在香港集古齋畫廊聯合舉辦“謝稚柳、陳佩秋畫展”,《謝稚柳、陳佩秋畫集》由香港美術家出版社出版。
1981年應香港中文大學邀請訪問講學,在港期間,觀看香港收藏家的字畫;5月20日上海友誼商店舉辦“謝稚柳、陳佩秋畫展”;11月11日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和上海博物館在上海工業展覽館聯合舉辦“謝稚柳、陳佩秋書畫展”;12月於南京江蘇省美術館舉行“謝稚柳、陳佩秋書畫展覽”。
1982年4月12日香港《文匯報》中國書畫專版刊登謝稚柳、陳佩秋作品;12月《陳佩秋畫集》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1983年夏初與謝稚柳一起赴京,為中南海紫光閣作畫,出訪日本,進行書法交流。
1984年任上海書法家協會理事。作品《紅滿枝頭》參加全國六屆美展並獲銅獎;4月27日至5月16日“謝稚柳、陳佩秋書畫展覽”在山東省美術館展出,作品100餘幅。
1985年任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參加“日中全國精選水墨畫展”;9月前往敦煌,為謝稚柳補充《敦煌藝術敘錄》作實地勘察;9月30日“謝稚柳、陳佩秋書畫展”在安徽合肥開幕,參加開幕式;10月2日為采石磯太白樓作畫;10月4日登黃山;10月7日參觀歙縣墨廠及硯廠並作畫。
1986年5月應香港中文大學邀請,與謝稚柳前往參加當代中國畫展和學術討論會;12月18日“謝稚柳、陳佩秋畫展”在香港展覽中心舉行。陳佩秋作品75幅,多為近作,謝稚柳作品85幅,香港各大報刊、電視台皆作報道。《謝稚柳、陳佩秋畫集》由香港博雅藝術公司、深圳博雅藝術公司出版,所選作品為展品。
1988年7月“謝稚柳、陳佩秋書畫展”於遼寧省博物館舉行;任南京大學中國畫藝術中心客座教授。
1990年於香港舉辦書畫大展,出版《陳佩秋畫集》。
1992年5月應美國堪薩斯博物館邀請,與謝稚柳一起參加"董其昌世紀"學術研討會;在澳門舉行“謝稚柳、陳佩秋書畫展”。
1993年4月去杭州參加中國美術學院(原浙江美術學院)成立65周年紀念活動;10月參加上海市代表團去東京、大阪進行文化交流。
1994年5月受台灣太平洋文化基金會邀請,與謝稚柳、程十發劉旦宅在台北舉辦“上海當代水墨四大名家聯展”,同時出版展覽畫冊,江兆申為展覽作序;7月《陳佩秋書畫集》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選登作品為1952年至
1996年11月參觀美國舊金山博物館舉辦的台北故宮博物院藏中華瑰寶展;12月20日與謝稚柳一起在舊金山講課,內容為“從舊金山中華瑰寶展談古書畫鑒定”,陳佩秋對宋、元、明各流派和各家作品作詳細分析,並將西方18世紀的風景畫和中國山水畫作了比較說明。
1997年8月30日飛西安,參觀乾陵、茂陵、法門寺兵馬俑華山、碑林、陝西歷史博物館
1998年4月10日在杭州參加中國美術學院70周年慶祝大會;11日作《松之壽》贈母校;5月“上海中國畫院畫家叢書”《陳佩秋》由上海畫報出版社出版;8月11日至11月15日由香港臨時市政局主辦、香港藝術館策劃的“謝稚柳、陳佩秋畫展”於香港藝術館展出,此次展覽對藝術界影響甚大。同時出版大型畫冊《謝稚柳·陳佩秋的藝術》。香港藝術館館長朱錦鸞作序《延續中的拓展--陳佩秋的繪畫》。
1999受聘為朵雲軒顧問。
2000年1月1日參加朵雲軒100周年慶祝活動;1月8日陳佩秋畫展於上海中國畫院開幕;5月《陳佩秋山水花卉扇冊》由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6月謝稚柳、陳佩秋畫展於朵雲軒開幕,作為朵雲軒百年慶典活動內容之一,同時由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謝稚柳·陳佩秋的藝術》;作品青綠山水一組參加2000年上海雙年展(海上·上海);受聘為上海文史研究館館員。
2001年5月就董源《溪岸圖》接受文匯報記者採訪,認為《溪岸圖》是董源傳世真跡,而《夏山圖》、《瀟湘圖》、《夏景山口待渡圖》可以重新研究,"由於這三件作品原來是作為中國繪畫史上的'標準器'而存在的,如果這三件作品不是董源真跡,那麼,中國水墨山水畫的五代部分,就要重新認識。同時,與此相關的南北宋問題、元四家的師承等中國繪畫史上的重大問題,也都要重新認識。中國山水畫歷史中有相當部分內容要重寫了。"
2002年2月8日“陳佩秋藝術展”於在上海美術館開幕。
2019年1月7日由宜興利永紫砂博物館和上海雲間美術館聯合主辦的“顧景舟、陳佩秋藝術成就雙聯展”在上海環球金融中心雲間美術館開幕。

人物評論


陳佩秋畫作
陳佩秋畫作
1923年,陳佩秋出生於河南南陽,於昆明度過她的青少年時期。她年幼時已愛好藝術,學習成績優異,尤精於數學科。她成長於動蕩不安的時局,高中畢業時適逢抗日戰爭,為了響應"科技救國"的呼喚,於1942年入西南聯大。基於對藝術的熱忱始終未滅,陳氏決意轉讀藝術,並於1944年考入重慶國立藝術專科學校。
當時在國立藝專的學生均對西方藝術非常嚮往,憧憬著西方的寫實主義為中國未來藝術發展的唯一途徑。然而,陳佩秋卻不為同輩所影響,她早已醉心於傳統的中國繪畫,專註於鑽研古代大師的藝術,並深信前人的藝術能啟發她的藝術創作。
陳佩秋在國立藝專攻讀時期,潘天壽黃賓虹均是校內院系的教員,她得以隨潘天壽學習花鳥畫。然而,她認為宋代是中國藝術發展的巔峰時期,故決心仿效前人步履並追隨古代大師之藝術路向。她由宋代花鳥及山水畫開始,無論是工筆或寫意的風格皆細心探究。
1950年畢業后,陳佩秋開始在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工作。當時的工作給予她大量機會瀏覽古代畫作,甚至可以借出宋代的花鳥扇畫以便臨摹。《花鳥雜冊》展現了陳佩秋的宋代工筆花鳥畫的技法,而當中所畫的都是宋畫中常見的題材。
在用心揣摩了工筆技巧后,陳佩秋轉向探究較為粗放、寫意的風格。一般來說,畫家的情感和精神較能以寫意畫法表白及發放出來。她汲取明代徐渭概括簡約的造型與富於情感的水墨運用技巧。
數年後,她的潑墨技巧配合了新的技巧組合,她以生動的筆觸和潑墨去描寫大自然的每一景物,而最成功之處莫過於她能夠混合工筆和寫意的技法,令作品更呈儒雅優美。
陳佩秋在中國改革開放后,對周遭的新事情有了新的觀察和感應。除了依舊堅持臨摹古畫,她開始關注西方的藝術。陳佩秋不斷地改變自己的風格,她欣賞馬奈雷諾阿及德加閃爍的顏色和精鍊明確的筆觸,並參照了印象派的用色於中國傳統畫上。在陳佩秋成熟時期的作品中,西方藝術帶來的影響益發明顯見於山水畫和用色方面。
陳佩秋認為藝術創造貴乎“新”和“難”。她本身的藝術根基立足於傳統,她對創新的觀念是相對而言的――沒有舊就沒有新。她細心鑽研國畫的繪畫元素,用精鍊的線條和傳統的筆墨,配合啟發自西方繪畫的色彩運用去描繪景象的質感、體積和動感。她認為“新”是要經過知識和技巧的累積,而經驗的累積和駕馭技巧是費時費力的,這曲折艱難的過程就是“難”。
作為一個傳統中國畫的繼承者,她賦予自己一個使命――對傳統國畫在現代藝術發展的貢獻作重新的定位。

獲得榮譽


時間獎項全稱具體獎項獲獎作品頒獎機構
2020-112020年度畫家100人榜單
1984全國六屆美展銅獎《紅滿枝頭》
1956全國青年美展二等獎二等獎《天目山杜鵑》
1956上海青年美展一等獎一等獎
《天目山杜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