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王忻都公神道碑
西寧王忻都公神道碑
西寧王忻都公神道碑,簡稱"西寧王碑",該碑位於武威城北15公里的永昌鎮石碑村,由碑座、碑身、碑首三部分組成,碑通高5.8米,高1.6米,厚0.45米,碑座為鬼跌,碑首刻蟠螭,上刻書"大元敕賜西寧王碑八字,碑正面為漢文,背面為回鶻文(蒙文),全文共32行,每行63字,碑文為元惠宗時參知政事危素撰寫,由於忻都及其先祖對元室建立過卓著功勛,加之忻都之子翰欒之父忻都為西寧王,特立此碑作為紀念,這是我省保存最大的漢、蒙文字碑刻,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目錄
碑文簡介
西寧王碑主要記敘元朝回鶻族忻都公家族在河西居住和發展的歷史,忻都公為西域回鶻阿台不花之子,阿台不花曾跟忽必烈的大臣火赤哈兒的斤都護保衛火州(故址在今新疆吐魯番東南)有功,火赤哈兒戰死沙場,此後,其子高昌王紐林的斤率都遷到永昌(今武威涼州區永昌鎮,元水昌路冶所)。阿台不花亦隨遷至永昌,以後其子孫忻都、翰欒也世居永昌,翰欒在元惠帝至正年間任中書平章政事(宰相副職)。至正二十二年(1362)十月惠帝追封翰欒之父忻都公為西寧王,並立《大元敕賜追封西寧王忻都公神道碑銘》於永昌。該碑用漢、蒙兩種文字敘述了翰欒的父親忻都公及其先輩"居官治世,克盡乃職,興利去害,屢獻嘉謀"的豐功業績,特別對翰欒之父忻都公生平事迹描述更為詳細。忻都,生於至元九年十月,其教育子女非常嚴格"若曹年少,不知稼檣之艱難,宜務農治生,當力行善事,毋染惡習,思父母生成養育之恩。與人交毋挾貴勢,毋海卑賤,擇勝也者而友之,出而仕也,也廉慎自持,盡忠於君,愛民如子,不陷刑辟,名垂後世“。至正二年(1362)正月卒,享年60年,死後追封為西寧王,葬於永昌府的石牌溝。關於忻都公為何遷至永昌,定居為永昌之事在1993年同出於些村的《高昌王世勛碑》(現藏武威市博物館)有詳細記載。
永昌府與西寧王碑
據《高昌王世勛碑》記載:元初,蒙古汗國皇子西路軍統帥闊端駐紮在涼州,為西涼王,公元1247年,闊端與薩班舉行了具有歷史意義的"涼州會談",使西藏正式納入中國版圖。此後,元至元九年(1272)闊端之子只必貼木兒在西涼府(今武威)城北三十里(現永昌鎮)築起了新城王宮,元世祖忽必烈賜名"永昌府",元在此設置永昌路,降西涼府為西涼州,隸屬永昌路。從此永昌路成為元朝在此統治的政治、經濟、軍事的中心。至元十二年(1275),都哇卜思邑作亂,火赤哈兒的斤率兵12萬圍攻火州,戰死沙場,其子高昌王紐林的斤請兵征報父仇,師出河西,路徑永昌,當時因吐魯脫思麻作亂,又奉詔擔任吐魯宣慰使平息叛亂,被仁宗封為高昌王,頒發亦都護之印,此後看到此地氣候溫和,土地沃饒,水草肥美,連年豐收,以為樂土,便定居下來,阿台不花也隨高昌王定居永昌,延祐五年(1318)高昌王卒於永昌。元文宗為了表彰其家族六世效中蒙古國的功勛,特詔命樹立漢、回鶻文合壁的《亦都護高昌王世勛碑》。重要的歷史價值西寧王與高昌王均為回鶻族,當時就駐紮在永昌路,死後又葬於此地,西寧王碑中提到的翰欒,在中書省任職期間,適逢元末戰亂,朝廷樓案不健全或散失嚴重,《元史》和《新元史》都沒有為他立傳,其生平事迹,很難稽考,現存的西寧王碑對研究斡欒家世及回鶻歷史具有重要的價值。《高昌王世勛碑》則詳細記敘了畏吾兒王室入屬蒙元后,因海都、都哇東侵逐次移居永昌和與蒙元皇室世為婚姻之事,是少數民族聯姻的珍貴碑刻,是武威境內民族融合的一個實物見證,解決了元代永昌路治所的一樁公案。《西寧王碑》和《高昌王世勛碑》內容所涉頗廣,關係到回鶻族的起源、流派、民族關係等多方面的史實,兩碑北面蒙文部分內容雖大體與正面漢文部分相同,但蒙文部分另具特色。所以對兩碑的蒙文翻譯,也引起了國內外專家的極大關注,近年來美國哈佛大學、日本東京大學等許多大學組團,專程前往此地進行研究,並用中、英、日等多種文字在許多報刊上發表研究文章。關於西寧王和高昌王墓葬究於何處,至今在考古學界,紛說不一,成為爭論的焦點,據我國著名考古學家宿白所著《藏傳佛教寺院考古》載?quot;永昌路城明清置永昌堡,現名永昌鎮,鎮內王宮城址近代猶存,城南2公里石碑溝,有火州畏元兒(高昌回鶻)君臣墓葬,墓冢已不顯露",考證西寧王墓和高昌王墓,就在此地,二碑對墓葬的發現具有十分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