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學化工學院
西北大學二級學院
西北大學化工學院,是我國西部地區最早建立的化工院系之一。1937年抗戰爆發,由國立北平大學、北洋工學院、國立北平師範大學遷至西安與西北大學聯合組成國立西安臨時大學,國立西安臨時大學設文理、法商、教育、工、農、醫六大學院,其中工學院設土木工程、礦冶工程、機械工程、電機工程、化學工程、紡織工程六個系。
1938年3月國立西安臨時大學遷往陝西城固縣,同年4月,國立西安臨時大學更名為國立西北聯合大學,同年7月,西北聯大工學院與東北工學院、焦作工學院合併成立西北工學院。同年8月,國立西北聯合大學改名為國立西北大學。
1949年,國立西北工學院更名為西北工學院。
1960年,西安化工學院及西安交通大學的紡織系、水利系合併成立了陝西工業大學。
1972年,陝西的高等院校調整,陝西工業大學的化工系併入西北大學。
2002年,根據國家經濟建設和化工系發展的實際需要,成立了西北大學化工學院,下設化學工程系、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系、生物工程系、製藥工程系、食品工程系。在西北大學黨政領導的關懷、支持下,化工學院師生團結一致,努力拚搏,在學科建設、隊伍建設、教學工作、科研工作和管理工作等方面得到了迅速發展,取得了豐碩成果。
西北大學化工學院
院系設置 | |
院系名稱 | |
西北大學化工學院 | 生物工程系 |
食品工程系 | |
製藥工程系 | |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系 | |
化學工程系 | |
食品科學與工程系 |
生物工程系
生物工程系由“生物工程”專業教研室組建,現有教師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講師4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及在讀博士6人。本教研室除承擔“生物工程”專業的所有課程教學任務外,還承擔“製藥工程”,“食品工程”等專業開設生物化學等基礎課。本教研室廣泛開展生物工程領域的研究工作,承擔了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及多項省科技攻關、省教委重點、博士后科研基金、兩大重點科研基金等重大科研項目,科研特色突出,已取得一批重大科研成果,有的已經實現了產業化。
食品工程系
食品工程系現有教職工1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博導2人,講師3人,實驗技術人員3人。承擔本專業十餘門基礎課、專業課和全系四大基礎化學課程的教學工作。有專用教室、常規及大型分析測試儀器,科研實力雄厚,承擔國家級,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20餘項,橫向科研課題10餘項,多項成果通過中試和鑒定,經濟效益顯著。獲得發明專利2項,出版學術專著6部,多次獲得省部級獎勵。近5年在國內外刊物上公開發表論文近百篇,被權威期刊SCI、EI收錄10餘篇。
製藥工程系
製藥工程系現有教職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講師1人,實驗技術人員1人。承擔本專業十餘門基礎課和專業課的教學工作。有專業實驗室,常規及大型分析測試儀器,科研實力雄厚。承擔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20餘項,多項成果通過中試,並實現了工業化生產過程,經濟效益顯著。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項。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系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系由化工機械與機械基礎兩個教研室合併而成,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9名、講師2名、副研究員和工程師各1名,主要承擔本科專業課及全系公共基礎課的教學,還從事材料表面防腐、壓力容器設計及檢驗、振動理論及應用、機械CAD、攪拌工程技術及設備等科學研究、研製開發的新型高效節能攪拌設備--中心龍捲攪拌器已通過陝西省科技廳鑒定,並已在有關工廠使用。
化學工程系
西北大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源於1938年成立的西北工學院化學工程專業,直到1978年,該系仍是西北地區唯一的化工院系,並開設化學工程、有機化工、無機化工、精細化工等四個專業,為新中國的建設培養了大量人才。在1999年的專業調整中,由化學工程、有機化工、無機化工、精細化工、煤化工、石油煉製等6個專業(含方向)合併為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它是西北地區成立最早、畢業生屆數及人數最多的化工專業。1985年,獲得“化學工程”專業碩士點,這是當時西北地區高校中唯一的、也是我國首批“化學工程”碩士學位的授權點單位之一。在以後的20年中,又陸續取得生物化工、應用化學、化學工藝、工業催化等化工學科所有的二級學科碩士授權點。2001年獲得“化學工程”二級學科博士點,並開始招收培養“化學工程”博士生。2006年獲得“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點,2007年獲得“化學工程與技術”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是西北地區高校中唯一擁有“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的單位;2005年被評為陝西省名牌專業,2006年本專業的基礎課程“化工原理”被評為陝西省精品課程,2009年成為陝西省國家重點學科培育學科。這些成果標誌著西北大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已擠身到國內知名化工院校與專業的行列。
西北大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培養具備化學工程與化學工藝的基本原理和工程設計等基本技能,能在化工、煉油、冶金、能源、輕工、醫藥、環保和軍工等部門從事工程設計、新產品開發、生產技術管理和科學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術人才;為碩士研究生輸送優秀生源。在實現西北大學培養研究型人才的大目標下,並體現出我校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的人才特色和品牌,西北大學化學工程與工藝特色專業的建設目標為:建成以化學工程、工業催化和化學工藝為知識結構的三大支撐點,以多相流反應器、新型催化劑開發、能源化工為主要研究方向,形成特色鮮明、優勢明顯的化學工程與工藝學科;為我國化學工業培養具有自主研究能力和創新精神,具有從事新產品及新工藝的研製開發能力,承擔工程設計和生產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專業技能,熟悉化學技術和工程原理的高層次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並通過特色專業的建設,匯聚一批學風嚴謹、富有創新精神的學術骨幹,在學科建設、師資建設、科學研究等方面取得標誌性成果,使西北大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進入全國知名專業行列。
食品科學與工程系
西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系成立於2002年3月,現有食品科學與工程本科專業1個,食品科學碩士點1個。已畢業本科生150名,研究生15人,其中多名優秀學生到英、美、法等國的著名大學留學深造。畢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遍布全國的大中型食品企業、食品檢測機構、食品監督機構、政府部門及事業單位,其中很多學生到沿海大中型城市工作,成為工作單位的技術骨幹。
在校本科生120名,碩士生13名。現有專職教師2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講師7人,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10人,實驗技術人員5人。食品科學與工程系自成立以來,先後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20餘項,橫向課題30餘項,13項成果通過中試和鑒定,多項成果在企業中轉化為生產力,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了加快科研成果的轉化,食品工程系先後獨立或與企業聯合組建了“西北大學超臨界流體技術實驗室”、“西北大學蜂產品研究中心”、“陝西蜂產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西北大學紅棗深加工研究室”和“西北大學食品安全與質量控制研究室”等科研平台。共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0餘項,出版專著5部,教材6部,獲省部級獎勵10餘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300餘篇,被SCI、EI收錄60餘篇。
本專業培養具備較強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知識及實踐能力,掌握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等各方面綜合知識,能夠從事食品科學與工程領域的研究、設計、生產、管理和新產品開發和經營,能在食品工業企業、生物工程企業、農產品安全監督檢驗機構、海關檢驗檢疫、食品衛生監督等企事業單位從事相關工作的高級食品工程技術人才。
教學規模
學院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帶動學院各項工作的開展,實現了學科建設的跨越式發展。學院重視師資隊伍建設,通過自主培養和積極引進相結合,不斷充實師資隊伍,匯聚高層次創新人才,已獲和在讀博士學位的教師比例達到60%;我院堅持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求發展,不斷提高科學技術創新和社會服務能力,承擔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發改委科技產業化項目等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獲得了多項省部級的科研獎項,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學院積極改善教學條件,優化育人環境,努力提高教學水平。學院注重加強與國內、國外同行之間的學術交流和科研協作,並派出有發展潛力的中青年業務骨幹進修和提高,經常參加國內、國際學術會議,聘請國內外的知名學者、專家為我院的客座教授和兼職教授,加強了學院與外部的聯繫,促進了學院學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的不斷增強,擴大了學院在國內外的影響。
化工學院(含省化學所)現有教職工93人,其中教師57人。教師中有教授19人(其中博士生導師8人),副教授/高級工程師31人。學院現有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有化學工程、生物化工、化學工藝、應用化學、工業催化、能源化工和製藥工程七個博士學位授權點;有化學工程、能源化工、生物化工、化學工藝、工業催化、應用化學、製藥工程、化工過程機械和食品科學九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和化學工程領域及製藥工程領域兩個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有化學工程與工藝、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生物工程、製藥工程和食品科學與工程五個本科專業;有一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兩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一個陝西省重點實驗室和七個省級重點學科。已經形成了由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后組成的較完整的科學育人體系。
學院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更快的發展階段,全院師生員工團結一致,齊心協力,為建設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化工院系而努力奮鬥。
西北大學化工學院師資隊伍 | |||
惠俊峰 | 朱晨輝 | 米鈺 | 馬沛 |
范代娣 | 馬曉軒 | 李偉娜 | 段志廣 |
傅容湛 | 趙亞玲 | 鄧建軍 | 王盼 |
楊靜 | 曾丹 | 吳峰 | 王玉琪 |
趙彬俠 | 馬曉迅 | 管玉雷 | 於秋碩 |
吳樂 | 陳立宇 | 田忠社 | 宋一鳴 |
姚瑞清 | 褚易興 | 韓小龍 | 陳匯勇 |
劉恩周 | 閆淵 | 危仁波 | 時孟琪 |
李若松 | 趙帥南 | 吳冬 | 滕海鵬 |
淡勇 | 鄭茂盛 | 李冬 | 鄭化安 |
劉新寶 | 楊斌 | 陸鏑萊 | 朱劍波 |
胡軍 | 魏利平 | 楊陽 | 李西蒙 |
周曉斯 | 武瑋 | 劉姣姣 | 孔新 |
王怡 | 肖航 | 裴夢琛 | 朱亮亮 |
朱麟 | 劉慶超 | 薛偉明 | 溫惠雲 |
黃潔 | 郝紅 | 陳斌 | 黃賽鵬 |
宋曉萍 | 郭鵬琦 | 王譯晨 | 徐龍 |
孫鳴 | 張建波 | 焦林郁 | 王晨 |
朱燕燕 | 郝青青 | 趙彬然 | 代成義 |
李卓 | 聶艷 | 田斌 | 李晶瑩 |
趙煒 | 羅群興 | 劉大偉 | 徐抗震 |
馬政生 | 馬海霞 | 李蓉 | 呂興強 |
王飛利 | 王小剛 | 郭兆琦 | 任瑩輝 |
李爽 | 鄭嵐 | 趙君民 | 陳博 |
高婷 | 楊建武 | 劉林學 | 張娟 |
張亞洲 | 王向旭 | 張瓊 | 李力 |
舒立鸞 | 蔡雯 | 張寧 | 張悅 |
牛少軒 | 周少荷 | 王君睿 | 樊安 |
丁莉 | 馬瑞 | 王利濤 | 李錕雨 |
學院現有化學工程系、生物工程系、能源化學工程系、製藥工程系、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系五個系;有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006年)及7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7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有化學工程與技術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07年);有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國家級特色專業。現有在校本科生797人,碩士生418人,博士生67人,總人數1282人。擁有各類儀器設備4320台套,價值6900餘萬元,形成了由學士、碩士、博士、博土后組成的完整的科學育人體系,成為西北地區培養化學工程與技術高層次人才的重要基地。
近五年,學院共培養本科生1455人,碩士生750人,博士生78人,留學生21人。2017年,化學工程與工藝、製藥工程、生物工程與能源化學工程四個本科專業入選陝西省一流專業(培育)建設專業。2019年,化學工程與工藝、製藥工程、生物工程3個專業首批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共獲得各類教學項目44項,其中省部級8項,校級36項,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1項、校級3項。獲批設立陝西省化工過程教學示範中心,獲批陝西省示範性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化工原理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共投入教學實驗室建設資金570萬元。出版《化學化工數據處理與實驗設計》、《化工環保與安全技術概論》等教材及著作10餘部。
目前,在延長集團、陝煤集團、榆林煉油廠、渭化、興化、陝化、鴻瑞集團、天鴻石化、黑貓石化、東科葯業、豐源油田、海欣製藥、麗彩葯業、康龍化成、西安楊森、陝鼓動力、長慶石化、大眾鍋爐、恆旭裝備、省特種設備檢測檢驗研究院、204所、165所、771所等企業建立產學研基地和專業碩士實踐基地。
近年來,本科生連續在全國化工設計大賽、全國化工實驗大賽、Chem-ECar、網際網路+創新創業大賽等各項活動中取得佳績。其中本科生代表隊連續11年奪得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全國總決賽一等獎;第三屆“全國大學生化工實驗大賽”中,獲得全國一等獎;連續三年獲得中國大學生Chem-E-Car競賽兩冠一亞的優異成績,並作為中國代表隊取得全球第九名的成績;“國葯工程-東富龍杯”全國大學生製藥工程設計競賽獲得國家級二等獎1項、國家級三等獎2項;第四屆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創新創業大賽獲得兩項國家級二等獎2項;第八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獲得國家級二等獎1項;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獲國家銀獎1項、國家銅獎1項;第三屆中國航空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獲國家三等獎1項;陝西省第一屆工程製圖及3D建模大賽獲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
專業培養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化學工程與化學工藝的基本原理、工藝技術和工程設計等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知識、能在化工、煉油、冶金、能源、輕工、醫藥、環保和軍工等部門從事工程設計、新產品開發、生產技術管理和科學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術人才;同時為培養碩士研究生輸送優秀人才。
二、培養規格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化學工程、化學工藝、應用化學、化工裝置與設備、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化學與化工實驗技能、工程實踐、計算機應用、科學研究與工程設計方法的基本訓練,具有對生產過程進行模擬優化、革新改造,對新過程進行開發設計和對新產品進行研製的基本能力。
三、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化學工程、化學工藝、應用化學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化工工藝與設備設計方法,掌握化工過程模擬優化方法;
3.具有對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和新設備進行研究、開發和設計的初步能力;
4.熟悉國家對於化工生產、設計、研究與開發、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化學工程學的理論前沿,了解新工藝新技術與新設備的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與開發的工作能力;
7.具有創新意識和獨立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四、主幹課程
五、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國防教育、金工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論文(設計)、化學與工程基礎實驗、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實驗等。
六、學分要求
本專業學生畢業時應修夠167學分,其中全校通修課程50學分,學科核心課程36學分,學科方向課程18.5學分,選修課29.5學分,通識課12學分,實踐教學環節21學分。
七、修業年限與授予學位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學位
西北大學化工學院
學院現有國家級科研平台1個,省部級科研平台11個。具體為碳氫資源清潔利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陝北能源化工產業發展協同創新中心、陝北能源先進化工利用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陝西省潔凈煤技術工程研究中心、陝西省能源化工示範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陝西省生物材料與發酵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陝西省可降解生物材料重點實驗室、生物材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陝西省資源化工應用技術工程研究中心、西安市能源高效清潔化工利用工程實驗室、西安市新型生物醫用材料創新研發重大科研平台等。建成並運行化工學院大型儀器共享平台,包括XPS、SEM、XRD、BET、FTIR等大型儀器10餘台,價值1100餘萬元,極大改善了學院科研教學條件。設有院士工作室2個,國家級教學名師工作室1個,起到名師引領作用。
化學所技術力量雄厚,科研設備先進,具有很強的科技開發能力。全所現有職工11人,其中教授1人,研究員2人,副研究員2人,博士生導師2人。獲得國家基金委、省、部、市級科研主管部門經費資助項目二十多項,獲得技術鑒定成果十餘項,獲得國家發明獎、省科技進步獎、省發明專利金獎、市科技進步獎等多項獎勵;發表論文300餘篇,被《SCI》、《EI》收錄的論文數十篇,出版專著多部。
教學工作方面,化學所擁有一個有機化學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培養了數十名有機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做出了積極地貢獻。
近五年學院共發表各類科研論文684篇,其中SCI論文258篇,出版學術專著11部。申請國家發明專利66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47項。獲得各類科研獎勵17項,其中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陝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項,其它省部級獎勵14項。先後承辦了第五屆全國化學工程與生物化工年會、第五屆中日化工學術研討會和第五屆全球華人化工學者研討會,積極開展學術交流、技術交流和人才交流;開拓了教師的科研視野,培養鍛煉了研究生,擴大了學科的學術影響。
西北大學化工學院
職位名 | 姓名 |
執行院長 | 淡勇 |
教學副院長 | 王玉琪 |
科研副院長 | 徐抗震 |
行政副院長 | 張瓊 |
黨委書記 | 王向旭 |
黨委副書記 | 李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