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樹二人轉
梨樹二人轉
梨樹二人轉是吉林省的傳統曲藝曲種之一,屬於二人轉的分支,史稱小秧歌、雙玩藝、蹦蹦,又稱過口、雙條邊曲、風柳、春歌、半班戲、東北地方戲等。
“二人轉”藝術之鄉--梨樹,在四平,有寧舍一頓飯,不舍“二人轉”之說,四平市梨樹縣被譽為“二人轉”之鄉。二人轉也叫“蹦蹦”,“雙玩藝”,屬曲藝曲種。約有200年的歷史。流行於東北三省和內蒙古部分地區。是在當地民歌、大秧歌的基礎上,吸收河北蓮花落及東北大鼓、太平鼓的成分而形成的。二人轉的表演,最初兩位演員均為男性化裝成一旦一丑。1920年前後出現女演員,現場為一男一女,二人轉在表演上講究“唱、說、做、舞”,以唱為主,結合舞蹈、身段、走場等進行表演。
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清代的梨樹二人轉,從清乾隆算起,梨樹的二人轉跨越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七代。乾隆為初期,有雙菊花的父親演出。嘉慶二十五年之後,有演員組班演唱,而且有了自己創作的節目。據梨樹縣文化館楊劍英同志收集整理的<二人轉舞蹈>記載,趙青山按師承關係排列,屬第七代藝人,<小兩口串門>就是他師爺的師爺雙菊花創作的。最初階段只有兩段共十三名唱詞,即:
清代的梨樹二人轉
夫妻雙雙去探親
用手打開青絲髮
象牙木梳拿在手心。
左梳左挽水摸魚。
南來官粉凈了面,
蘇州胭脂一點朱唇。
夫妻雙雙回家轉,
遠遠望見自家門。
夫妻二人喜在心,
丈夫他小男孩抱在手,
媳婦她小女孩抱在懷心,
貼個臉來親又親。
整齣戲是以大秧歌套路(舞蹈)為主,用在正戲演出之前墳場和等人。雙菊花單傳徒弟周興(周短子),周興能把這出只有十三句唱詞的戲表演一兩袋煙的工夫,可見他的表演技能和舞蹈語彙之高。後來,周興又傳給耿君(耿扣子),耿君傳給徒弟劉啟紅(劉豁牙子),劉啟紅在1935年又傳給徒弟趙青山(趙結實)。到這時,這齣戲經過幾代人的演出,唱詞已近百句,趙青山在50年代又傳給高春艷和董孝芳。
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發展,到1840——1850年,梨樹的二人轉在縣內已形成了相當的演出規模,其發展已影響了周圍各縣。這時已有著名藝人周興(周短子)在梨樹西部(今靠山鄉、劉家館、沈洋、榆樹台一帶)組班,吳廣金(1834——1919年,藝名吳三兒)在梨樹東部沿遼河(今東河、家、孟家嶺一帶)有時過河到懷德(今大榆樹、南崴子、放馬溝范家屯一帶)組班從藝。1852年(咸豐二年)懷德縣劉房子一帶的著名藝從“林大寡婦”和“周半拉子”等首次來梨樹,兩縣藝人聚會梨樹磋商技藝。
另據吳廣金之孫吳少先(1922年生人)及蔣志田(1924——1993年)、趙青山等人講,周短子站在羅起來的三張彩桌(飯桌)前只露個腦袋瓜兒。另看此人個小,肚囊可寬綽。當時二人轉藝人所唱的戲他沒有不會的。一次,從邊里(現在的遼源和西豐縣一帶)來一位很有名的唱上裝的,叫劉貨郎子,特地拜訪周短子,並想和周短子搭班。在下處(住宿處)上裝(化裝)時,劉貨郎子說:“咱們是不是把戲單對一對。”周短子無意地回答了一句:“那還對啥了,起調就唱唄。”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開戲后,劉貨郎唱壓軸,和他配戲的卻不是周短子,是另外一個唱下裝的。下場后連小帽都沒唱,就唱正戲。劉貨郎起調唱了頭一句。他明白了,這是上裝要“眼”他呀。當時下裝用行話讓上裝換個戲。可劉貨郎二次起唱還是那一句。下裝只好認輸,馬上跑到東院去找周短子。周短子一聽心裡明白了,說:“這是我惹的禍啊!”急忙下地穿鞋就往西院跑,進屋便向劉貨郎說:“起吧。”劉貨郎起的政黨是那一句,周短子接唱下一句,二人將這齣戲唱到雞叫時,劉貨郎要收戲了,周短子說:“別收呀,才進紫禁門呀,還沒奪槊呢。”原來他們唱的這齣戲叫《單鞭奪槊》,劉貨郎實在是被“擠干”了,便跪地認輸,天亮連早飯都沒吃就告辭了。臨行前對周短子說:“周大爺兒,你是咱這行的泰斗,你好好活著吧。都怨我學藝不高,我找我師傅去,三年以後回來找你。”果然三年頭上劉貨郎子真的來梨樹,遺憾的是這位一代名丑周光已謝世了。
又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到了1870年,梨樹的二人轉不僅遍及縣內全境,而且不時流入鄭家屯,或在茶園,或在農貿交易市場打場做藝。也到今天的雙山、新立一帶農村集鎮演聘任。其繁榮之勢,震驚了當年的官腐衙門。當年奉化(今梨樹)縣曾出示查拿蹦蹦戲告示。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編修的《奉化縣誌》中記述:“俗有之戲,淫褻尤甚,男女縱觀,實為傷教,亦經知縣錢先後查拿。”知縣錢開震,浙江杭縣人,前署鳳凰廳知義州知州,光緒三年來奉化,光緒四年試署奉化開創縣誌。光緒五年(1879年)出示縣令禁區演蹦蹦戲,而且還是先後不止一次出示查拿。
梨樹縣的二人轉雖然受到知縣先後查拿,然面“野火燒不盡”,這株“車軲轆菜”藝術依舊是“春風吹又生”。知縣大人不僅沒有查拿住,且愈查愈演,愈拿愈唱。當時的著名藝人周短子、吳三等人還常與懷德縣的於海、姜發(綽號姜疤拉)搭班演唱。同時也到“屋宇櫛比”,“生聚繁庶”的長春府演唱。常演的節目有《西廂》、《藍橋》、《狠毒記》等。
到清朝末期,周短子的高徒耿君、馮球子以及秧歌名手郭雲甲(藝名郭甲子)等,又將梨樹二人轉推向一個新階段。
這個時期,耿君把梨樹二人轉藝術推向一個新的高峰。在梨樹縣的二人轉史上,耿君把梨樹二人轉藝術推向一個新的高峰。在梨樹縣的二人轉史上,耿君可稱為一個承前啟後的人物。耿君,1881年生於梨樹縣今大房身鄉,偽滿州國時在通遼病故。他14歲拜名丑周短子為師,會唱150餘出二人轉段子,練了一副好嗓子,會了一套二人轉表演功夫,懂了一些二人轉做藝的道德。他嗓音宏亮,表演活潑,“口”,“相”出眾,說口有哏兒,還把戲曲里的“刀槍把子”,馬戲團里的“雜耍”,大秧歌進而的“彩棒”等,根據劇情揉進戲里,增添了演出氣氛,博得觀眾的喝彩。諸如:“走矮子”。耿君演的《寒江關》在進帳之前先“耍影人子”,進帳之後,便是一通走矮子。他的矮子比別人走得矮,看上去就象“膊羅蓋”著地;走得快,就象“野雞子”似的;走得穩,頭頂上放碗水,圍著上裝轉三圈,水不酒出一滴。有時他還邊走矮子邊賣丑相,他把彩棒放在嘴唇上,兩腮往裡一,圍著上裝走矮子。
“打梢子棒”(即彩棒)。當時丑角下場手持道具多數是一個彩棒。耿君的彩棒要比別人長一些,一頭拴個小銅晃鈴,另一頭系紅布條。演《雙鎖山》唱到高君保跟劉金定比武時,就以彩棒為兵器,大喝一聲“著打”!便舞動起彩棒。他除了將大秧歌中的“霸王鞭”打法全用上之外,自己還有發展,有刺殺,有輪旋,有迎,有擋,利用自己的全身各部位將彩棒磕得嘩嘩山響,耍得溜圓。
“單刀架”。耿君的演出道具還有一把單刀,這是和其他二人轉唱丑的最大的沒。耿君演《時遷偷雞》時,上場確實象“賊溜子”一般。配合他的“賊動作”先說幾句“黑話”為口:“呀!梆子響了(即狗吠了)。梆子一響,老壞種(打更的)出來了,秧子沒老呢(當家的沒睡覺呢)。車動鈴當響了(老娘們出屋孩子哭了)。呔!遠盾一片好水,有水必有魚。有魚沒魚搭上一網!”說著一個“翻身”,接著就耍一路單刀。
“耍脖套子。”耿君演《白蛇傳》的拿手功夫是“耍脖套子”。他在進入法海角色與白蛇對陣時,將鑔掛在脖子上,既當作佛珠,雙當作“流星”。擺身搖頭,耍得風雨不透,觀眾不給叫好不收。據他的徒孫姜國恩講,有一次演出《白蛇傳》,耿君又耍起“脖套子”,就在他興緻正濃亮絕活時,系鑔的麻繩斷了,那鑔飛到上門檻子上,將門檻子砍了一道手指深的豁口,險些發生人身事故。
耿君能將這些“雜耍”成功地納進二人轉,應該說對二人轉的發展是個較大的推動。就是今天,能象他那樣表演二人轉的丑角也較鮮見。
“上台有台緣,下場有人緣”。這是對耿君做藝和為人的真實寫照。當耿君步入二人轉劇場時,也正是清朝滅亡,民國興起時期,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一日光緒駕崩,僅隔一日慈禧太后死去。清政府布告天下,強令全國人民皆戴“雙國孝”百日。服孝之日,停止一切娛樂活動。梨樹早有“錢知縣查拿二人轉”的創傷和後來的“百日禁演”,也為梨樹且牟二人轉的新生培養了棟樑人材。諸如,梨樹縣民國時期二人轉著名藝人李財、傅生、劉啟紅等及他們的徒弟。這些人在民國時期把梨樹縣的二人轉演得遠近聞名。
1911年清朝被推翻。1912年建立中華民國,奉化縣因與蔣介石家鄉奉化縣重名,1914年改稱梨樹縣。
民國時期的梨樹二人轉到了民國時期,梨樹縣的二人轉發展已遠遠超出了1879年錢知縣查拿的規模。新人輩出,班伙濟濟。從藝人員超過百人,耿君及其四個徒弟李財、傅生、劉啟紅、郭雲甲,耿君師弟馮球子及其徒弟朱慶等人,還有從雙遼學藝回來的柴振海,從“山裡”(遼源)回來的洪國棟,還有各路“深山散仙”和“跑海穴”者先後挑起梨樹縣二人轉的大梁。他們各自組班,遠近聞名,唱遍了整個梨樹及四平、雙遼、懷德和遼寧北部諸縣。曾有“八大戲班鬧梨樹”之說。即岳永豐班、金鳳山班、李生班、洪國棟班、柴振海班、傅生班、畢永蓮班和孫家班。到後來,又出現“南柴北傅中間李”之說(即南邊柴振海,北邊傅生,中間李財)。
民國時期的梨樹二人轉
岳永豐班。班主岳永豐(1872——1976,尊稱岳八爺),本人不會演唱二人轉,全憑興趣於1902年以大秧歌形式組建季節性戲班,自命班主,並令其三個兒子都要學唱二人轉。並備全部服裝及樂器。戲班結束,藝人可任其留在岳家常年吃住。先後有上裝岳興華(藝名岳金舫)、岳興周(藝名岳金山)、高伯琛、蓋德玉(藝名蓋青山)、李貴(藝名南來觀)、施忠義(綽號施孩子)、金香水、楊大丫(男)、岳玲芝(女)、何艷霞(女)等人。下裝岳興堂、劉永勝(藝名劉三浪花)、張鳳玉、王群、劉忠、王金山、朱百順等人。演出的“戲單”以“四梁八柱”為主,共108出,經常活動在梨樹東部及懷德西部和遼寧的西豐、昌圖等縣。1958年被梨樹公社(梨樹鄉)全團接收,至此共活動56年。這個班值得一提的是一位很不著名的藝人——楊大丫。因他酷愛二人轉,妻子竟和他打了“把刀”,而他仍是“戲心”不死,自己背個孩子隨班演出。又因他吸煙用的是大煙袋,故而得名“楊大丫”。因對其叫常了,致使今日無人記著他的真實名字。
傅生班。前任班主是他的師傅耿君,組建於1900年左右,待傅生學藝出徒之後,便接任師傅班主之職。這個班的藝術聲譽一直保持在“八大戲班”之首。雖說是年年組班(季節班),藝人時常更換,便梨樹的“硬手”始終是雲集於此班。主要藝人有耿君、李財、韓財、韓榮、傅生、劉忠、高萬昌(綽號高麻子)、劉國才(劉小手)、孫廣學等。他們做藝特點以唱見功。經常下單的,唱功段子如《潯陽樓》、《綱鑒》、《盤道》等,唱情段子《西廂》、《開店》、《蘭橋》、《扎花帳》等。“大西廂唱一宿”的傳說就是這個班。唱手李財(李齙牙)或將觀畫一折唱兩小時。班主傅生更以唱功見長,講究“吞”、“吐”、“撒”、“放”。吞即是聲音縮小似乎不出嗓子眼兒,但卻聽得真切。吐是搶板奪字,成團吐出。撒是抑場結合,頓挫自在,如潑水一般將戲文送給觀眾。放是如噴水一般陡然提高,脫口甩出。解放前夕,戲班自散。班主傅生於1953年5月去吉林市地方戲隊。曾被選為吉林市政協委員,市人大代表。
畢永蓮班。號稱畢家班,以畢家長輩門婿辛中山(一名辛萬福)和辛的藝友常玉林為“教頭”,下有畢永蓮、畢永貴兄弟及他們的侄子壕流子。收徒張忠、孫國學、李玉弗、齊連山、周少先、陳貴、朱殿生、陳鳳蓮等人。“門裡”組班,佔領一方,紅極一時。“打人”的戲除《西廂》、《蘭橋》之外,拉場戲《狠毒記》可算畢家班的一個拿手戲。據偽滿時期曾在白山鄉小四棵樹屯當過屯長的老觀眾唐文民說,畢大下巴(畢永貴)演《狠毒記》去老太太角非常帶勁。他梳個長發,卸裝以後,有的老太太湊到跟前和他嘮喀,以為他是老太太,一搭話才知是個男的。
柴振海班。班主柴振海原是內蒙古人,1915年生於通遼縣。13歲在雙遼縣投師董長富(二排人),后又拜師長嶺的宋海(藝名六月鮮)。屬一徒多師,“空中鳥”南飛北轉。跟師傅董長富班,後來師傅嗓子“倒蒼”,柴振海接任班頭,久占梨樹,“外轄”雙遼半個縣。曾號稱“南柴北傅中間李”,三足鼎立。此班特點除了演那些“大道沿”上的戲之外,常有自編自演節目。如他們編的《打鬼子》、《勞工嘆》等節目,深受當時觀眾歡迎。建國后不久,柴振海千老“退役”,1958年在鄭家屯過世。
金鳳山班。班主金鳳山,一名金海勝,是畢家班的一個分枝。部分藝人原系畢家班台柱,後續李玉林、張連生平(十里香)、小金枝等人。演齣節目以“四梁”、“八柱”為主,演出風格屬“畢派”,曾名噪一時。
洪國棟班。洪國棟藝名洪寶子,少年時代在家鄉蘭家堡子讀書,後進“山裡”,拜段某學唱二人轉。滿徒帶藝回梨樹,組建戲班,收於興亞、王玉蘭(女)為徒(後來此二徒揚名四平、瀋陽),招來劉玉華(女)和上下裝“全拿”的韓奎文等人。活躍在梨樹的劉家館、靠山、沈洋、榆樹台一帶,並經常在懷德縣的八屋、十屋、周家窩堡演出。梨樹解放,班主洪國棟改行從政,參加革命,當上翻身大隊長,隨之戲班解散。
李生班。這是梨樹步岳永豐之後的第二個由外行領導的戲班。李生自幼由酷愛大秧歌而轉向酷愛二人轉。因嗓子缺五音少六律,便“揚長避短”投身秧歌隊伍,是個出名的領秧歌能手。借秧歌之便,辦起戲班,廣收能人。主要藝人有趙青山、段雲有、高萬昌、張寶子、紅菊花、齊連山乖人。李班主經常帶領戲班“遠征”。東征敦化、延吉,西入鄭家屯、通遼,北上榆樹、哈爾濱,南下營口、遼陽,解放后讓賢給趙青山。
孫家班。以孫老疙瘩牽頭,成員多數是“岳家班”和傅生班的富餘人員。活動在梨樹、團結、榆樹台一帶。此班純為季節班,即舊曆年前倆月,年後倆月。
除了八大戲班以外,還有五人一夥六七人一幫的臨時小戲班,這樣的戲班多數是隨著秧歌隊走。正月過去,秧歌隊解散,他們還要演出個把月,一到農時“拿活”即解散。
另外,還有一種“扎錮釘”戲班,即一旦一丑倆人一夥,外加一個伴奏人員。他們組班方便,行動靈活,但這樣的藝人多數是高手名家,在群眾中有一定名氣。
民國時期,梨樹的二人轉藝人約達一百多人,常演齣劇目約二百多出。小曲小調近一百八十個。會戲最多的是藝人王群,約會三百多出,其次是耿君,會戲一百五十多出,再次是李財、趙青山、韓榮、蕭永等,會戲均近百出。傅生會的小帽超百個。
新中國的梨樹二人轉1945年,東北民主聯軍進駐梨樹,十月,白城地委派周健來梨樹任縣長。將以李生為首的12人戲班接至部隊,用文藝形式做宣傳鼓勵工作。移植演出《兄妹開荒》及二人轉小段《婦女隊長快點名》等現代戲節目。唱上裝的有傅生、蘇利、李財、於興亞,唱下裝的有洪國棟、劉啟紅、蔣志田等人。第二年五月,部隊撤離梨樹,這個戲班隨之解散。接著,在梨樹縣組合四個戲班,以傅生為班主的15人班,以吳少先為班主的20人班,以段雲有為班主的7人和以於興亞為班主的9人班,這些班內藝人時而穿插演出。
新中國的梨樹二人轉
1948年,梨樹全境解散,一向被封建統治階級鄙視,打擊的蹦蹦,也隨之受到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重視,獲得了新的生命。全縣九個行政區(一區梨樹、二區十家堡、三區郭家店、四區萬發、五區小城子、六區榆樹台、七區孤家子、八區劉家館、九區喇嘛甸)相繼成立了以演出二人轉為主的區辦小劇團。名丑李財帶領一個小班進入縣城,在王家茶館演出。
1949年縣政府對全縣各戲班二人轉藝人進行調查登記,由梨樹縣文聯組織舉辦二人轉藝人學習班,約有30多人參加。而後,成立了職業劇團,團長由於興亞擔任,副團長由段雲有擔任。主要演員有:張勤、黃玉國(黃落子)、蔣志田、於興亞、傅生、李彥林、趙青山、劉玉芹(女)、王玉蘭(女)等人。
由著名藝人李財在大車店開辦二人轉小科班,招收的學員有董孝芳、郭玉芹、高春艷、徐桂清、姜國恩、騰占富等十多人。小科班後期,李財帶領這些學員在梨樹鎮周圍農村演出。部分學員滿徒之後充實到縣劇團。
1950年春,梨樹成立“梨樹藝人劇團”。負責人於興亞、吳少先。建團不久,為了加強對二轉劇團的領導,梨樹縣文者科派國家幹部趙崇和出任團長。演員有吳少先、李玉清、於興亞、畢永蓮、劉玉芹等人。演出收入全部捐獻,買飛機大炮,抗美援朝。演員不掙工資,供給制,除了吃飯不花錢外,每人每天供給一包香煙。演戲勁頭非常足,情緒也特別高漲,從來沒有儲較個人利益如何如何。
當年春節期間,梨樹縣藝人劇團奉命調長春演出,為蘇聯援畢專家獻藝。
1952年9月,傅生、吳少先、郭鳳(嗩吶)三人代表四平地區參加遼西省(當時梨樹縣隸屬遼西省管轄)首次二人轉匯演,參賽劇目《白蛇傳》、《密建游宮》,會場設在遼西省文工團排練室。匯演結束,又留在遼西省京劇院公演一周。
1955年劇團轉為民營,更名梨樹縣地方戲隊。段雲有、吳少先為負責人。主要演員有楊殿文、高春艷、郭玉芹、董孝芳、蔣志田等人。
1958年梨樹縣政府組織首屆全縣二人轉匯演。歷時五天,有十一個二人轉隊,150多人參加。匯演結束后,從業餘演出隊中選撥出尖子演員李海龍、劉興、李淑珍、宣玉和、孟繁榮、王鳳超、高國良、劉慶、岳成武九人充實進縣地方戲隊的體制轉為全民,隸屬於梨樹縣人民藝術劇院。
到了1962年,地方戲隊復歸民營,選派張樹棠任地方戲隊隊長。本年八月,梨樹縣地方戲隊在縣供銷合作社會議室向東北局第一書記宋任窮、吉林省委書記富振聲等領導同志彙報演出了《紅月娥做夢》、《秦香蓮》、《寒江》和《打碗勸婆》等劇目。演出后,宋任究、富振聲等領導同志上台接見全體演職員。宋任窮同志說:“聽說你們不錯,看了以後確實名不虛傳。”富振聲同志說:“《打碗勸婆》這個節目很好,要多演。”二年之後,排演了本縣自己創作的第一個二人轉《送年畫》(楊維宇編劇,孫玉琛編曲,董孝芳、高春艷演出)。在這齣戲里,兩位演員熟練地運用了手玉子,他們表演的“單點掐”、“顫點掐”、“飛板掐”等,打得又穩又美,表演了“拉扇”、“壓扇”、“指扇”、“掏扇”、“搖扇”、“顫扇”、“拋扇”、“拎扇”等扇子功。結尾處,他們又表演了大板的“遞板”、“扔板”、“換板”、“轉板”、“晃板”、“翻板”、“飛板”等多種絕活,在表演上又將梨樹縣二人轉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1964年5月5日至29日,吉林省第一次二人轉工作者學習會在梨樹縣召開,共有27個專業二人轉團隊,近600人參加。與會全體人員住在縣委黨校,這是吉林省二人轉藝術界有史以來,規模空前的盛會。會議歷紅25天,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學習黨的文藝方針和《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第二階段總結二人轉工作,交流經驗。第三階段觀摩演出。梨樹縣地方戲隊郭玉芹、李海龍演出的二人轉《李二嫂摔桃》(楊維宇編劇、孫玉琛編曲)和其他兄弟團隊演出的《鬧碾房》、《長松嶺上》、《兩個心眼》、《姑娘的心事》、《秀女放鴨》、《扒牆頭》、《接閨女>等八個劇目被定為推廣劇目。
5月15日,《吉林日報》婦表了本報記者文章《一支活躍在農村的文藝尖兵——記梨樹縣地方戲隊》。同時發表“短評”,題目是《二人轉必須革命化》。
會議之後,梨樹縣地方戲隊根據會議精神,抓了思想整頓,加強了政治思想工作,充實了業務骨幹。
本年,四平地區文教決定,在梨樹舉辦二人轉學員班。梨樹縣地方戲隊隊長張樹棠任黨支部書記,傅本生為班主任。調遼源市藝人欒繼承(藝名莜蘭芝)和梨樹的蔣志田任教師由全區各縣選送學員28名,班長劉俊生,學習班5月在梨樹開班,9月遷至四平地區黃梅戲劇團院內。經過培訓在區各市縣巡迴演出后結業,學員各回本市縣。
1965年為促進二人轉劇團表演水平的提高,縣財政撥專款一萬二千元,建築地方戲劇團排練廳及辦公室,宿舍共240平方米,自己獨門獨院。據可靠的統計,自59年末至65年底的五年多時間內,在本縣境內累計演出二人轉980轉,觀眾達367800多人次。另外在東北三省28個市縣共演出1445場,觀眾達675000人次,曾有唱紅全東北之說,吉林省定為梨樹為全省二人轉“排頭兵”。
正當梨樹縣二人轉藝術向新的里程起步之際,1966年5月16日文化大革命的寒流來了。二人轉劇團解散,演職員經過一番“橫掃”之後,上幹校、下農村、進工廠。
梨樹二人轉這簇鮮花並未因此枯竭,它仍以車軲轆萊的頑強生命力散發著野味芳香。梨樹縣專業二人轉團隊解散了,群眾業餘小分隊卻還活動在梨樹縣廣大農村。首先拉起隊伍的是民國時期的“岳家班”的骨幹岳興華(藝名岳金舫)。該班先期演員有張玉英、騰振富、黃淑霞、黃淑芳、李玉芹等人,陸續接納的有斐玉珍、趙貴陽市、付本泉等人,再後有吳小飛(世名大奔髏)加入。文革搞了十年,這個班堅持演出十年。梨樹“造反派”對他們進行“查拿”、“掃蕩”,他們則輾轉到黑龍江省甘南縣、本省的東豐縣沙河鎮和德惠縣農村。著名二人轉藝人楊殿文(藝名楊老抻、小白菜)採取軟硬兼施,你來我變,你走我演的招術對著干。一次他在榆樹台鎮東窪子屯以大鼓書的形式,二人轉的調,演唱《大西廂》。正唱到沒有橫批有塊匾,三個大字“大西廂”,“大西廂”三個字未出口,就見“群專”走進來,他馬上改詞,原腔原調地唱到:“三個大學——‘雷鋒精神放光芒’。”接著往下唱:“雷鋒走出火車站,身後背著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大娘。”“群專”見此情景一聲怒喝:“別唱了!”楊老抻不緊不慢地:“嘿嘿,我給咱革命造反派作宣傳呢。”弄得“群專”無法“定罪”。大房身鄉二人轉老藝人李榮組班“打游擊”式的演唱。一次在白山鄉的董家溝屯演出,剛唱完“胡胡腔”,就覺著后襖領子被人抓住,回頭一看,是該大隊黨支部書記一生,他“媽呀”一聲使了個“千斤墜”,破窗逃井青紗帳,北下董家窩堡,在當地群眾的嚴密保護下,他們又唱上了。王殿書(藝名電驢子)和江湖等人在太平鄉李家圍子演出二人轉,一造反頭聞訊前去“圍剿”。由於崗哨只顧看戲,結果全班被俘。全部演出服裝、道具及樂器被繳械。正當這位領導懷著喜悅班師回府之際,他們的“戰利品”被當地群眾搶劫一空,而後完璧歸趙。
三家子公社何家大隊黨支部在大隊“軟禁”了一個王淑英(藝名大英子)二人轉小班。白天叫他們吃飽三頓飯,並以睡覺代為“反省”不許他們亂唱亂動。可到晚上夜深人靜卻把他們帶到大隊部,關門閉戶,不敲鑼打鼓不吹嗩吶,只拉胡琴讓他們清唱二人轉。就這樣,隨著文革的“深入開展”,全縣的業餘二人轉小班也就愈來愈多,到文革後期,全縣三十二個社鎮基本都有小劇團了。這些小劇團,就是在學“小靳庄”活動中,也不忘演唱二人轉,一得機會就是“青一色”二人轉。
縣城的專業人員也並未因“文革”摧殘而罷休。他們借紅色戰宣隊之“屍”,還二人轉之“魂”。1970年劉忠等人就創作了一批二人轉劇本,企圖恢復二人轉演出,但被縣“革委會”扣下。1973年2月,四平地區在梨樹召開全區創作會議。創作人員劉忠、吳濟舟、黃萬庫、蘇景春等創作的《一條鯉魚》、《支農新歌》、《心在槽頭》、《補麻袋》等節目陸續交劇團排演。接著,由楊維宇、蘇景春創作的二轉《慧蘭闖關》,楊金旺、木井西、劉忠移植的二人轉《情深如海》在地、省公演,創二人轉開禁之先例。
1976年10月,“四人幫”被粉碎,宣篝“文革”結束。1978年12月18日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召開,1979年全國第四次交代會召開,文代會召開,文藝春天到來。梨樹縣二人轉劇團重新組建,被下放到農村和工廠的二人轉演員董孝芳、郭玉芹、高春艷、李海龍等人陸續回團,1978年10月重新組建起9人的戲劇創作組,主要任務是二人轉創作。
戲劇創作組1985年更名為梨樹縣戲劇創作室。自1979年組建以來,共創作二人轉劇目130部,其中有9部省級劇團排演,65部縣級劇團排演,部分劇目農民業餘劇團排演。有17部劇目在國家級出版社出版或在國家級刊物發表,有40部劇目在省級出版或發表,有43部傷口次獲國家、省、市創作獎。在全省推廣的劇目11部。有35個劇目在省級電台、電視台錄音、錄相播放。
與此同時,業餘二人轉小劇團也由“黑班”地下演出轉為合法的農民業餘劇團。1979年7月14日,梨樹縣文化館以“農忙務農,農閑演戲”為宗旨,組建兩個二人轉演出隊,人員有姜國恩、劉淑賢、劉振和、王殿書、王殿富、郭新幫、劉金榮、李榮、裴玉珍、蔣樹榮、杜玉芹、孟昭榮、騰占富、王青山、付丙權、劉才等30多人,全縣劃為南北兩片,兩個演出隊各包一片。
1979年5月5日,吉林省二人轉工作者第二次學習會在梨樹召開。會議開幕時間正是15年前第一次學習會的開幕時間。5月28日閉幕。30個二人轉團隊人員860多人。會議日程仍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學習中央文件,梨樹、榆樹、海龍三個地方戲團隊介紹經驗。第二階段,學習觀摩。第三階段,推廣劇目,梨樹縣二人轉劇團演出的二人轉《兩路分兵》列為學習會8個推廣劇目之一。
自此,梨樹縣二人轉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時期。1980年初恢復“梨樹縣地方戲團”建制后,相繼創作排演了新劇目單出頭《南郭學藝》,二人轉《姜須搬兵》、《倒牽牛》,拉場以《代替不了》等劇目,使梨樹的二人轉呈現出嶄新的局面。1981年6月,東北三省二人轉理論研討會全體與會人員在梨樹看了演員邢國庫與張景慧演出《姜須搬兵》,邢國庫被贊為二人轉典型男丑。1984年12月,演員董孝芳隨吉林省民間藝術團進京,在懷仁堂向中央領導彙報演出單出頭《南郭學藝》,深受領導及專家的讚揚,後於北京長安大戲院公演,首都報紙曾作了高度的評論報道,這使梨樹的二人轉俠上首都大雅之堂,終在藝苑中獲得一席之地。接著,1987年,梨樹縣地方戲曲劇團演出的二人轉《美人杯》做為吉林省唯一的劇目代表吉林參加在北京舉辦的首屆中國藝術節,引起轟動。在此基礎上,繼續向高峰攀登。拉場戲《寫情書》代表吉林省出席揚州戲劇節,二人轉《放金龜》代表吉林省參加全國首屆二人轉會演。《寫情書》又奪得國家第二屆“文華”劇目獎。
縣戲曲劇團二人轉演員白晶、陳淑新被評為高級職稱。另有16名演員為中級職稱和5名中級職稱演奏員。新時期14年中,縣劇團共上演劇目百餘出,其中本縣創作劇目65出,有5個劇目獲國家獎,有32個劇目獲省級獎。劇團連續9次被吉林省評為藝術建設、經營管理一等獎,二次二等獎。
據自79年至85年的8年時間內統計,梨樹縣二人轉劇團在縣內累計演出1610場,平均每年演出2百場之外,觀眾累計達102萬多人次。此外,還在東北三省29個市縣演出一千九百多場,觀眾累計達147萬多人次。
梨樹縣又很注意抓二人轉藝術的普及和基礎建設。1978年成立梨樹縣文工團學員班,招收學員17人。負責人陶秋然,由郭玉琴、高春艷、崔和平任舞蹈教師,郭殿發、王世安任音樂教師主要開設舞蹈身段、唱腔和樂理等專業課程。該班將戲曲表演常用動作綜合整理出32套基本功身段組合,並按正規教材進行樂理教學。學員還排演了“開坯子戲”《送年畫》、《雙飛燕》等劇目。1979年5月在吉林省二人轉工作者學習會上作了基功、唱腔彙報表演,受到與會的有關領導和二人轉專家的肯定。1979年10月,學員班的學員結業后,均充實到本縣的吉劇和二人轉隊參加舞台藝術實踐。白晶、杜娟、邢國庫、張冠英等人成了梨樹戲劇舞台的台柱子。縣文化館自1982年至1992年共開辦39期二人轉演員學習班,累計有793人參加學習。經過學習班培訓,有8人充實到本縣專業二人轉劇團當演員,29人分別被黑龍江、遼寧、內蒙古和吉林省專業二人轉團隊招聘當賞。另有6人進吉林省戲曲學校深造。
縣文化館1985年開開始決定每兩年舉行一次農民小劇團匯演,現已舉辦四期。農村業餘小劇團曾三次代表四平市參加全省專業、業餘二人轉匯演。
二人轉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為三種。一種是二人化裝成一丑一旦的對唱形式,邊說邊唱,邊唱邊舞,這是名副其實的“二人轉”;一種是一人且唱且舞,稱為單出頭;一種是演員以各種角色出現在舞台上唱戲,這種形式稱“拉場戲”。
對於演員的表現手法,有“四功一絕”之說。“四功”即唱、說、做、舞;“一絕”指用手絹、扇子、大板子、手玉子等道具的特技動作。四功“唱”為首,講究味、字、句、板、調、勁;“說”指說口,以插科打諢為主;“做”講究以虛代實;而“舞”主要指“三場舞”。二人轉的“一絕”,以手絹花和扇花較為常見,這部分與東北大秧歌相似;持大板子和手玉子的舞者倒是別具一格。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風擺柳”,“仙人摘豆”,“金龍盤玉柱”,“黑虎出山”,“金鼠歸洞”,“纏頭裹腦”等高難動作。有的舞者雙手持手玉子,這是小竹板,握在手中,每手兩塊,有“雙臂旁平伸打扭”,“胸前打扭”,“輪腔打扭”及“碎抖花”等多種打法。
二人轉的唱腔音樂大致可分為以下五類:
主要曲調(簡稱主調)
輔助曲調(簡稱輔調)
專腔專調(簡稱專調)
曲小帽(簡稱小調)
雜曲雜調(簡稱雜調)
一、十大主調
胡、牌、文、武、抱、紅、縻、四、翻、靠
1.胡胡腔
二人轉主要曲調,節奏歡快、紅火,旋律跳躍性大、高亢、豪放。大多數用於二人轉節目的開頭,適於交待故事的
時間,地點,背景,環境以及主題。胡胡腔是上、下曲體結構帶行腔的曲調,上句尾音落“2”,下句尾音落“1”,適
於七字句和十字句唱詞。胡胡腔曲調豐富,頓板頗多,有[頭板胡胡腔][二板胡胡腔][三板胡胡腔][快板胡胡腔][南邊
道胡胡腔][大尾巴胡胡腔][對花胡胡腔][干板擂胡胡腔]等多種變化形式。
2.喇叭牌子
又名[車趟子]二人轉常用曲調,它有三種板腔:
4/4節拍(擊三節板)通常稱之為[喇叭牌子]
2/4節拍(擊一頂一)通常稱之為[二流水喇叭牌子]
1/4節拍稱為[快板喇叭牌子]
喇叭牌子上下兩句唱腔後面均有由喇叭為主奏樂器的過門,由此得名,它的曲調喜慶,明朗,過門節奏鮮明,動性
感較強,長於刻化趕車,走路等活動。
3.文嗨嗨
二人轉主要曲調,上、下句曲體結構帶行腔。文嗨嗨旋律性強,抒情,落音固定,上句-2-1,下句-6-5,文嗨嗨分
慢板,中板,快板三種。
4.武嗨嗨
二人轉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曲調,是二人轉節目的支撐曲調。武嗨嗨曲調平穩舒緩,節奏變化豐富,甩腔稜角大,
過門規範,紅火,長於演唱大段唱詞。
5.抱板
也稱[流水]是一種朗誦調,絕大多數是歸“6”調式沒有樂隊伴奏,其中還包括一種旋律性較強的曲調稱[抱板腔]
6.紅柳子
是單出頭和拉場戲的支撐性曲調,落音規範,上句-1,下句-3,甩腔-6。它旋律樸素,是說唱性和戲劇性並存的曲
調,紅柳子是4/4節拍,擊三節板,節奏平穩,舒緩,長於表達莊重,深沉的情緒和氣氛。紅柳子中還有一種板腔叫[硬
口柳子]往往用在一個節目的最後段落。
7.哭縻子
是一種悲調、哭腔,一些悲劇、苦戲里經常使用。縻子是慢板曲調,上句落“5”,下句落“1”,一號縻子即是
[還陽篇],二號縻子稱[哭縻子],三號縻子即[小悲調],四號縻子為[英雄悲]。
8.四平調
又叫[東北大鼓調],它是從東北大鼓移植到二人轉里來的,它節奏緩慢,旋律抒情細膩,長於演唱大段唱詞,詞格
十字句為最佳,多個字顯得好唱,俏皮靈活。
9.小翻車
又名[句句歡],屬於激情板腔,大多數用在一個劇目的最後段落,結尾處,它的腔格,詞格適應性廣,節奏自由,
擺字靈活,抻一抻,緊一緊都行,1/4節拍。
10.靠山調
又名[窮棒子調][盤家鄉調][擀麵調],其節奏平緩,常於敘事,拉場戲的支撐曲調,靠山調旋律樸素,憨實,規律
性較強,從而易記,上口,頗具戲劇性音樂語彙特點。
二、十大輔調
1.秧歌柳子
又稱[春歌調][拜廟調],是我國東北春節時鬧秧歌唱的曲調,大多是無文場樂器伴奏,只配以鑼鼓,它曲調高亢,
紅火,奔放,爽朗,風格韻味濃郁,長於表現歡慶,讚頌的情節和場面。
2.大救駕
是個兩句體的腔格,上下句都有較長的行腔,大救駕在二人轉節目里只演唱一、二番,也可男女演員合唱一番。
3.打棗
此曲調頗為抒情,腔格詞格較為特殊,適於演唱三條腿的唱詞。
4.三節板
又名[三節腔]是上下句曲體結構帶甩腔的曲調。落音規範:上句-3,下句-1(變化音6、3),甩腔5(變化音6),
節奏特點是黑板起唱,尾字落中眼每小節的第三拍,旋律音符多,行腔較少,韻味軟濃,是抒情板腔,演唱三節板講究
“慢板升味兒”,“慢而不斷”。
5.羊調
全稱[扯羊尾巴調],此曲調多是一替一句或一替半句唱,以俏口“哪啦伊呼咳呼咳”代替過門,它節奏適中,旋律
跳躍性大,明快,爽朗,而且幽默風趣。
6.西口韻
又名[五字錦],是帶有抒情性的敘事板腔。長於對人物形象,衣著打扮,舉止動作的刻畫和描寫。二人轉的“誇獎
篇”“觀街景”多用此曲調,是四段體的曲體結構,第一段--五字錦,第二段--三字聯,第三段--五字疊句高潮,第四
段--甩腔,四段體不是完全套曲,而是可以拆,選使用。
7.慢西城
佔據二人轉唱腔的主要領地,演員愛唱,編曲愛用,聽眾愛聽,演奏員也愛伴奏,其特點是:
旋律好聽;韻味迷人;便於塑造音樂形象;上下句都有行腔;便於抒發感情;一句唱;一個過門;便於表演;過門
色彩鮮明;樂匯對稱;便於掌握;唱腔;過門規範;好學;好唱;好聽;好使;行腔可高可低;便於男女分腔;兩句唱
腔和過門尾音落里;外敞弦;便於伴奏;移植;借鑒二人轉里不生搬硬套;風格統一;
8.小悲調
是一種哭腔、悲調,有時還有風趣,幽默感,從而形成悲劇喜唱的特點。上句落“2”音,下句落“5”音。
9.英雄悲
又叫[公子悲][四號縻子],有行腔還有垛句,旋律舒展,節奏平緩,詞格多為七字句和十字句。
10.鋸缸調
它是我國很多劇(曲)種都使用的曲調,曲調旋律通俗,落音規範,上句落“5”,下句落“1”,一句一過門,便
於表演,拉場戲多愛使用此調。
三、專用曲調
1.慢中緊
又叫[訴情調]是一個激情板,抒情板和敘事板三種板腔並存的曲調,表現力豐富,可塑性強。
2.思情調
3.哭樓調
4.紗窗外
曲體是由四個樂句16小節組成的歌謠體結構。
5.對菱花
由東北民歌發展而來。
6.三不
7.正
8.佛調
適於表現思念,感傷,期待等情緒。
9.小下樓
這個曲牌由東北民歌[媽媽好糊塗]演變而來。
10.鴛鴦扣
11.反西涼
又叫[唐王領兵調]或[得兒嗨調]曲調結構嚴謹,旋律流暢,跳躍性強。
12.攔馬正
又叫[十愛調]是由[靠山調]演變而來,上句落“6”,下句落“5”,甩腔落“3”。
13.姜須進帳調
又叫[反影調]
14.樊梨花五更
又叫[補汗榻調]
15.三不
16.格
又叫[八不合]由民歌《茉莉花》發展而來。
17.報花名
18.《王美蓉觀花》中專用曲調
19.上北樓
《上北樓》中專用曲調。
20.譚香哭瓜調
《譚香哭瓜》中專用曲調,上句落“5”音,下句落“2”音。
21.茨兒山
《茨兒山》專調,曲調流暢,歌唱性,敘述性兼備,適應邊唱邊舞。
22.西口靠山調
《鴛鴦嫁老雕》專用曲調
23.開嚎調
《小老媽開嚎》專調,由[喇叭牌子]發展而來。
四、小曲小帽
1.微調式曲調:[瞧情郎][放風箏][打鞦韆]
2.宮調式曲調:[綉雲肩][小看戲][下盤棋]
3.商調式曲調:[茉莉花][小拜年][探書房]
4.羽調式曲調:[九反朝陽][綉燈籠][對花]
5.角調式曲調:[綉占布]
五、雜曲雜調
1.神調
2.十三嗨
3.傳令調
5.壓巴生
6.仿西河
7.垛口大鼓
8.評劇調
9.京東大鼓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