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發公安
曉發公安
《曉發公安》是唐代詩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詩。前四句寫景,連用擊柝、啟明星、鄰雞野哭來顯示拂曉景象,歸結到人生幾何,語意凄涼之至。后四句抒情,一抒浪跡天涯、江湖飄泊之情,一抒時光易逝,老病纏身的苦情。傷感已極。這首詩極真極純,感情沉重,對杜甫晚年的困苦處境,有所展示。
首聯,寫聞柝見星之感。,“北城擊柝”與“東方明星”,本不相屬,但卻有時問上的聯繫:“擊柝”,是報更之聲;“啟明”,是報曉之象。“復欲罷”,言朝朝聞柝,今日之柝聲又將停止,這就點明夜之已去,曉之將來。“亦不遲”,言啟明現於拂曉之東方,亦與柝聲同時隱沒而不肯稍遲。此聯感流光之易逝。
頷聯,亦聞見而有感。“鄰雞野哭如昨日”,寫聞時之感。既聞“鄰雞”,又聞“野哭”,人民苦難,盡在此聲中。“野哭”是戰爭強加於人民的災禍的反映,所謂“野哭初聞戰”(《刈稻了詠懷》)。“如昨日”,足見日日如此,尤為慘痛。“物色生態能幾時”,寫見時之感。時值暮冬,見百物之零落,感人事之凋喪,所以發出“能幾時”之嘆。
此兩聯寫曉景,點明題上“曉”字。
頸聯,寫題上的“發”字,也就是乘曉出發。“舟楫眇然自此去”,言乘舟而去。“去”上加“自此”,就含有一去不還之意;又加“眇然”二字,便籠上迷茫的氣氛。“江湖遠適無前期’’,言漂泊於江湖之止,不知何處是岸,何日底止。“江湖”之下,綴以“遠適”與“無前期",把漂泊江湖的生活擴展到無限空間與無限時間。可見這一“發”字,不是正常出發,而是不得不發,至於發往何處,亦非計劃中事。也就是從此一迷惘,發向另一迷惘。
末聯,寫題上“公安”,即離開公安漂泊他往。“出門轉眄已陳跡”,杜公晚年,處境日趨窮困,時時好作回顧。他在《大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唐峽久居夔府將適江陵漂泊有詩凡四十韻》中曾說:“轉眄拂宜都”,同時又說: “回首黎元病”。他之所以頻頻“轉眄”‘與“回首”,是緬懷盛世、憂嘆衰時的情態。“藥餌捷吾隨所之”,言老病漂泊的苦況,與《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絕筆詩中“轉蓬憂悄悄,行葯病涔涔"的境況已完全相同。“藥餌扶吾”,是全賴藥餌維持生命,這較“多病所須惟藥物”(《江村》)的病情更為沉重。
此詩寫漂泊公安時的心境,反照過去,預示未來,杜公晚景,於此寫盡。
此詩當作於唐代宗大曆三年(768年)冬末。杜甫由公安(今屬湖北)往岳陽(今屬湖南)時作。題下作者原註:“數月憩息此縣。”由此可知杜甫是在大曆三年秋到達公安的。住了幾個月之後,在這年的暮冬時節離公安赴岳陽。時年57歲。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男,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出生於河南鞏縣,原籍湖北襄陽。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後遊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後輾轉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杜甫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別”等名作。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大曆五年(770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歲。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