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庄村

山東省濟南市歸德鎮下轄村

翟庄村,地名,比較著名的有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歸德鎮翟庄村、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沙堰鎮翟庄村和山東省棗莊市滕州市級索鎮翟庄村。

鄉村簡介


明朝洪武年間(~),翟氏一族由山西省洪洞縣遷居此地,遂得名為翟家莊。明中葉,由於擴建房舍,與毗鄰之李家莊、后李家莊連在一起,統稱為翟家莊,今名翟庄。翟庄現由前李庄、后李庄、西街、寓首4個自然村組成,位於濟南市西南35公里處,西距黃河約2公里,東與前封村相連,南與著名的漢濟北王陵(又名福祿山)為鄰,北與前劉村、曹樓村接壤,隸屬濟南市長清縣歸德鎮翟庄辦事處管轄,全村轄區總面積321公頃,其中可耕地187公頃,山地、平原、澇窪地各佔三分之一,林木覆蓋率為41.7%。
翟庄村交,濟(南)(陰)穿村,村即220國道,西有黃河浮橋,濟南市郊車直通村頭,交通四通八達。境內有長清縣第二水泥廠、綜合福利廠(鎮屬)等企業和福祿山漢墓、前李古文化遺址等旅遊點,是投資辦廠和進行農副產品深加工的理想地段。

農業人口


村泰山西北余脈小平原地帶,地勢平坦,土質肥沃,水源充足,具有發展農林業的良好條件,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紅薯、穀子、花生、大蒜、菠菜等。林木主要種植楊樹、柳樹、國槐和柏樹等。
至2000年底,全村共有700戶,總人口2664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7.3‰,現有李、曹、張、楊、董、房、王、趙、魏、侯等23個姓氏,均為漢族。其中以李姓人口最多。
1949年全村農村經濟總收入7.5萬元, 197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為66萬元。2000年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為308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1850萬元。第一、二、三產業所佔之比分別為45∶36∶19。

鄉村榮譽


翟庄村是長清縣經濟強村,也是具有六百年歷史的行政大村,民情淳樸,村風端正,村內有三百年歷史的三八大集,糧食、蔬菜和畜牧交易市場遠近聞名。該村還是有名的石雕藝術和民間藝術之鄉,曾派專人參加北京人民大會堂等國家大型工程建設。自50年代以來,由於翟庄的各項工作成績突出,多次受到表彰獎勵。1994年2月,村調解委員會被濟南市司法局授予“優秀人民調解委員會”;2000年12月,被濟南市文物事業管理局授予“文物保護工作先進單位”;1986~2000年,被授予縣級以上“先進村黨支部”“五好紅旗單位”等榮譽稱號達18次,年年被評為縣級文明村莊。

歷史大事記


光緒十七年(1891年),修建翟庄耶穌教堂,為長清境內建築較早的教堂之一。
1938年,李連德、李柏林、曹善祿、趙長珍、曾連銀、趙連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該村第一批黨員。9月,建立中共翟庄村第一屆黨支部委員會,李連德任支部書記。
1947年12月,趙友舜在坦山被國民黨殺害,被授予革命烈士稱號。
1950年,趙魯光在李家祠堂辦起了第一所小學。
1952年,李連珠、李本元成立了第一個互助組。
1955年,成立4個初級農業合作社
是年,成立石業社、鐵業社、木工組。
1957年,建立彈花坊、油坊。
1967年,建立翟庄中學。
是年,成立第一個建築隊。
是年,安裝50千伏安、30千伏安變壓器各1台,全村實現戶戶通電。
1974年,辦起電鍍磨光廠。
1984年,翟庄村成立黨總支,下設4個黨支部。
1985年9月,翟庄村撤黨總支,恢復村黨支部。
1988年,翟庄村被濟南市授予“林業先進單位”稱號。
1988~1990年,打出第一批深井3眼,擴大灌溉面積100公頃。
1989年,翟庄村投資50萬元,重建佔地2公頃的翟庄中學。
1991年,綠化荒山4座,植樹造林67公頃。
1992年,建起3000平方米的村辦公大院,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
1994年,對舊村進行了改造,形成了“三縱四橫”的新格局,拓寬硬化集市街道,拆除舊房108間,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
是年,被濟南市文化局授予“濟南市民間藝術村”稱號。
1995年,建立輕騎配件廠。
1997年,組建濟南“福祿集團”。
1999年,新建變壓樓3座,上200千伏安、100千伏安變壓器各1台。
2000年1月,村人民調解委員會被濟南市司法局授予“優秀人民調解委員會”稱號。
是年,在該村世界銀行節水灌溉項目區安裝PVC管道1.4萬米。

經濟發展


經濟發展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 建國初期,糧食平均畝產80公斤。1952年,由李本元、李連珠成立本村第一個互助組,隨後 互助組迅速發展。至1955年,成立4個初級農業合作社,糧食平均畝產提高到160公斤左右。之後糧食畝產維持在160~180公斤之間。1973年開始平整土地, 1977年村南建起“紅旗渠”和3個蓄水方塘,走出了靠天吃飯的困境。1978年大規模搞農田基本建設,村南分散小塊地連為一片,生產條件有了較大改善。同年糧食平均畝產增長至250公斤,總產70萬公斤。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全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了村民生產積極性,1982年糧食單產上升至350公斤左右。從1994年起,全村又先後打井25眼,修建石渠3000米,排水溝5000米,極大地改善了水利條件,水澆地由解放初不足2公頃,增長至147公頃。在此基礎上,村黨支部和村委會又大力抓了農業科技工作,建立起千畝省級良種基地,同時大力推進菜籃子工程,擴大蔬菜種植面積13公頃,果園7公頃。2000年全村糧食平均畝產750公斤,總產2 10萬公斤。建國初期農業總產值僅42萬元,1978年為70萬元,2000年達210萬元。20 00年全村經濟作物總收入30萬元,林業收入10萬元,畜牧業收入15萬元。
第二產業 解放初期,翟庄村有石匠60人,年產值僅為0.54萬元。1950年,成立集體生產性質的“石工會”,人員發展至90人。1955年成立“石業合作社”“鐵業合作社”和“木業合作社” ,工人總數為150餘人,1958年年產值為30萬元。自此至1973年,村工業沒有什麼發展,多數石匠被合入縣辦石料廠(縣第二水泥廠前身),木工全部解散,鐵工調入歸德修配廠,全村第二產業產值為零。至1974年,始辦電鍍磨光廠和村建築工程隊,1978年總產值12萬元,從業人員為40人。村辦工業迅速發展,先後建立起金屬加工廠、工藝美術廠、水泥構件廠、輕騎配件廠、塑料編織加工廠及塑料製鞋廠等企業。 2000年,總產值800萬元,實現利稅60萬元,第二產業從業人員增至550人(其中建築業從業人員130人)。
第三產業 解放初期,翟庄村有旅店、小雜貨店、食品製作、茶館等,共50餘戶,從業人員約70人,收入僅可滿足溫飽。50年代中期略有發展,但成效甚微。1958年後,三產從業人員全部停止經營活動,生產設施悉被拆除。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村黨支部為加快集體經濟發展步伐,帶領全村人民致富,注重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充分利用交通便利,距省會城市較近的有利條件,調整了翟庄大集位置,修建了沿街經營房屋,開始辦起飯店、理髮店、幼兒園、商店和食品加工點等,主要經營糧油、食品、日用百貨和從事維修、加工等,年創收260萬元。
翟庄在搞好農業生產,辦好二、三產業的基礎上,注重發展自身特色產業,如鋼砂生產、塑料編製品加工、水泥預製件生產等,產品遠銷省內外十幾個地區。翟庄村還被濟南輕騎廠定為零部件加工點,產品合格率為100%,保證按數、按質交貨,具有很高的信譽。

社會事業


文教科技 建國前,翟庄文化比較落後,全村1800人,初中文化程度者僅有1人,學齡兒童入學率不足 20%。1950年,趙魯光在李家祠堂辦起村有史以來第一所小學,之後,辦學條件不斷改善,小學校址曾經兩次遷移,至60年代末,在校學生達500多名。1967年建起翟庄中學(現為翟庄小學校址),校舍、課桌凳全部更新。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 1989年村委會劃出2公頃地,投資30萬元,重建翟庄中學,修築高標準的教學樓4座。至2000年,又先後投資100多萬元用於教育事業,購置了微機和大量先進教學設備,新建了校圖書館。教學手段和辦學條件有了根本性改觀,村民對教育工作普遍重視,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先後有230名學生考入大中專院校,本科生13名,研究生2名, 《大眾日報》《濟南日報》做了專題報道,成了遠近聞名的“狀元村”。文化教育事業發展后,村民科技意識明顯增強,自1993年開始,全村普遍開展了小麥、玉米科技育種和葡萄育苗工作,翟庄村被國家農業部定為小麥原種場,被省農業科學院作為定點育種單位。同時在農業用水方面開展節約試驗,被世界銀行選為“節水灌溉項目區”,安裝PVC管道1.4萬米。在養殖方面,改變了小生產的落後局面,實現規模化飼養,已有30多家養殖豬、雞、羊、鴿的專業戶,並建起高標準的種兔繁殖場。此外,還與省林科所合作,並建立起試驗林基地,新植了系列楊樹新品種,均長勢良好,已經成材。

歷史文化


翟庄村歷史文物資源豐富,境內有福祿山漢墓、前李古文化遺址,村西有漢墓群。村黨支部、村委會派專人守護看管,為妥善保護這些文物資源做了經常性的、富有成效的工作。2001年5月7日晚,村治保主任李志海獨身與盜墓分子進行了殊死搏鬥,被砍傷多處,經搶救脫險,被省市分別評為“見義勇為先進個人”,多家新聞媒體曾予報道。村內業餘劇團活躍,元宵燈會熱鬧紅火,其中踩高蹺、舞獅、疊羅漢等10多個傳統民間藝術項目很有名氣。1994年,被濟南市文化局授予“濟南民間藝術村”。

群眾生活


解放前,翟庄村頻頻遭受旱、澇、蝗災,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年人均糧食70公斤,人均純收入不到40元。建國后,村黨支部帶領村民積極發展生產,生活水平日漸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糧食150公斤,人均純收入70元;1978年人均糧食200公斤,人均純收入110元。1982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生產獲得迅速發展,村民生活狀況大大改善。 2000年人均純收入3600元,全村擁有各種機動車534輛,其中轎車7輛、卡車17輛,農用三輪車和大中型拖拉機510輛,此外有多種型號摩托車310輛,程式控制電話382部,手機110部,彩色電視機440餘台,家用電冰箱90餘台。村民從傳統的繁重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生活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村莊建設


翟庄是個集合型的老村,原來的環境條件較差。建國前,村街道歪斜狹窄,村民住房擁擠雜亂,房屋結構多以土石為主,人均居住面積不足4平方米。建國后,村民住房條件逐漸得到改善,土坯房屋大大減少。至60年代末,房屋基本為磚石結構,70年代後期,普遍用鋼筋水泥預製件為主建房。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新建房屋8萬平方米,其中樓房5200平方米,有87%的農戶新建了房屋,人均住房面積已達25平方米以上。從1994年開始,進行舊村改造,制定了“三縱四橫”建設規劃,新開通街道3條,硬化街道路面1.1萬平方米,有3條街道新裝了路燈,現有臨街商品房3600平方米,修建了高標準衛生所1處、幼兒園2所。還投資30萬元對原有電力設施進行改造,新增變電樓3座,並有8名專職環衛人員負責村容村貌管理工作,村莊環境優雅,治安秩序良好,建國以來未發生過大的案件和事故。

組織建設


中共地方組織建設 抗日戰爭爆發前,翟庄已有中共黨員進行秘密宣傳組織活動,1938年,李連德、李柏林、曹善祿、趙長珍、曹連銀、趙連貴加入中共黨組織,成為翟庄第一批黨員。 1938年9月建立第一屆村黨支部,李連德任支部書記。共產黨員李民(原名李連河)、房澤山於1937年奔赴大峰山參加抗日游擊隊,后成為解放軍高級領導幹部。解放戰爭期間,曹連銀任村黨支部書記,黨員數量增至10餘人。在村黨支部的領導下,全村50名青年參軍參戰,80名民工參加了長清、濟南、淮海等戰鬥、戰役支前隊伍,在殘酷的對敵鬥爭中,趙友舜、曹連順、曹修蓮、曹修東、李壽洪、李連登、李連坤、李壽華、李連波等9人壯烈犧牲。建國后,首任村支部書記為曹連銀。1956~1985年,張秋林、李連炳、曹修明、趙延生先後任村支部書記;1984年2月,翟庄村設黨總支,下轄4個黨支部,趙延生任總支書記,魏建泉任副書記。1985年7月起,魏建泉任村支部書記至今。黨員人數由解放初期的12名現已發展到80名。黨支部下轄5個黨小組。在歷屆黨支部的領導下,村黨組織自身建設不斷加強。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發揮得較好,尤其近十幾年來,村黨支部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績。自1986年至今,村黨支部獲縣以上表彰獎勵近20次;支部書記魏建泉先後獲得長清縣“模範共產黨員”“計劃生育先進個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個人”等多項榮譽稱號。

基層建設


1939年9月縣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翟庄村屬二區區公所管轄,同時建立村農民協會和村農救會、自衛隊、青救會、婦救會等。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期間,趙連貴任村長,村政權在組織帶領村民實行生產自救、參軍參戰支前,穩定生活秩序,克服艱難困苦,積極創造條件,很好地完成了各項任務。1956年成立初級農業合作社,1957年發展為翟庄高級農業合作社(又名宏偉高級農業合作社),張秋林任社長。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翟庄屬第三生產大隊,大隊長為張秋林,下轄8個生產小隊; 1961年改為翟庄生產大隊,生產小隊也分解為16個。1968年9月成立翟庄大隊革命委員會,張宗元、李連信先後任主任。1985年歸德設區公所,翟庄設鄉,翟庄村設黨總支,此時村民委員會主任空缺。恢復翟庄黨支部后,翟庄村主任為趙洪祥。 1988年初起,楊興寶任村民委員會主任至今已連任五屆,本屆村民委員會由9人組成。主任楊興寶,副主任曹善岱、宋成武,委員侯兆圻、張玉寶、李連敏、李壽河、李壽水、張廣華。民兵連長盧金龍,治保主任李志海,調解主任楊興旺,婦女主任曹德蘭。

著名人物


房澤山 1926年12月生, 1937年8月參加革命,1945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建國后,曾任貴州省都勻軍分區政委。
魏建泉 1956年3月7日生,大專文化程度,經濟師。1975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9年被選入村黨支部,分管村辦企業工作, 1985年7月起任翟庄村黨支部書記,1992年任翟庄辦事處黨總支副書記兼翟庄村黨支部書記至今。他團結支部一班人,帶領村民走強村富民的路子,先後建起了6處集體企業,1997年組建市級福祿集團,任董事長兼總經理。把一個負債纍纍的窮村變為一個富裕文明的強村。魏建泉先後獲縣“優秀黨務工作者”“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個人”“計劃生育先進個人”等光榮稱號,2000年4月被濟南市政府授予勞動模範稱號。系中共長清縣第九屆黨代會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