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靜脈

下腔靜脈的屬支

肝靜脈系下腔靜脈的屬支。肝靜脈有2~3個大幹收集肝動脈和門靜脈運到肝內的全部血液,在下腔靜脈窩內注入下腔靜脈。肝靜脈的主要靜脈支為肝右靜脈、肝中靜脈、肝左靜脈;此外還有數個肝小靜脈直接收集肝臟的靜脈血注入下腔靜脈。在肝裂中均有肝靜脈的分支走行,因此在作肝葉切除時,要特別注意切口應離開肝裂一定距離,以免傷及肝靜脈而引起出血。

解剖結構


1、肝靜脈:
收集肝實質而來的血液,包括門靜脈和肝固有動脈迴流的血液,經過肝毛細血管后逐漸彙集成2~3條肝靜脈干。來自肝右葉的靜脈彙集成肝右靜脈,肝方葉和尾葉的彙集成肝中靜脈,肝左葉的彙集成肝左靜脈。它們從肝的后緣出肝后,立即注入下腔靜脈。除以上三條肝靜脈主幹外,尚有許多來自肝尾葉或附近肝組織的小靜脈,出肝后直接注入下腔靜脈。肝靜脈無瓣膜,但在注入下腔靜脈的入口處下緣有一小的半月形皺襞存在。
2、肝臟: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位於人體右上腹部,成人重約1500克,分為左右兩葉。肝臟下部右縱溝前是膽囊。肝門是血管、肝管、神經和淋巴管出入肝臟之處。其功能十分複雜、多樣,在機體的物質代謝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主要功能是:①分泌膽汁。膽汁能乳化脂肪,增加酶對脂肪分解作用的面積,促進脂肪的消化吸收;②參與物質代謝。肝臟對糖代謝的主要作用是維持血糖濃度的恆定;由消化道吸收的氨基酸通過肝臟時,其中80%的氨基酸在肝內進行蛋白質合成、脫氨和轉氨基等作用;肝臟是脂肪運輸的樞紐,還能利用糖和某些氨基酸合成脂肪、膽固醇和磷脂;③與紅細胞的生成和破壞有關。肝內可合成為紅細胞發育成熟所必需的維生素B12,肝參與促紅細胞生成素的合成。在胎兒時期,肝是紅細胞的生成場所之一,嬰兒出生后,肝成為破壞紅細胞的重要場所,肝內的巨噬細胞能吞噬衰老、受損或形態異常的紅細胞;④與血漿蛋白及多種凝血因子的合成有關。血漿蛋白中的全部白蛋白和80%的球蛋白在肝內合成;多種凝血因子如纖維蛋白原、凝血酶原等也在肝內合成。與凝血有關的維生素K及抗凝血肝素也全部或部分地在肝內合成;⑤與血液循環有關。肝臟血管經常貯存相當分量的血液,是體內貯血庫之一,當肝靜脈出口受阻時,肝內會淤積大量血液,嚴重時會影響回心血量,造成血液循環功能困難;⑥與激素代謝有關。肝是多種內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失活的主要器官,如腎上腺皮質激素和性腺激素等都在肝內失活;⑦解毒作用。肝臟是人體主要的解毒器官。外來的或體內代謝產生的有毒物質都要經肝臟處理,變成毒性較小或溶解度大的物質,隨膽汁或尿液排出體外。肝細胞內有許多與氨基酸代謝有關的酶,如谷丙轉氨酶(簡稱GPT)等,正常情況下,這些細胞內的酶很少進入血液,但當肝臟病變時,細胞的通透性增加或細胞遭破壞,這些酶就大量進入血液,使血液中GPT等的活性增高,臨床上醫生常利用測定血清谷丙轉氨酶活性的高低來幫助診斷肝炎。

疾病


肝靜脈閉塞病:
概述:
肝中央靜脈(終末肝靜脈)內膜病變所致部分或完全閉塞引起的疾病。病因很多。最早牙買加報道因食用含有pyrrolizidine的千里光屬植物及Crotalaria屬植物所制的飲料引起。肝臟放射性損傷、酒精性肝損傷、某些抗癌藥及免疫抑製藥也可以誘發。病變主要引起肝終末靜脈內膜水腫、細胞滲出、膠原化等。其周圍肝細胞壞死、纖維化及充血。繼續發展可形成充血性肝硬化。臨床表現肝大、液體瀦留、腹水黃疸、腹痛和腦病等。確診有賴於肝活檢發現肝靜脈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