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優16

遼優16

審定編號:國審稻2004057

品種名稱:遼優16(原名:遼優3072)

選育單位:遼寧省稻作研究所

品種來源:遼30A×C272

特徵特性


該品種屬旱作粳型三系雜交稻,在黃淮地區麥茬旱直播全生育期平均為116天,比對照鄭州早粳晚熟6天,株高89.7厘米,株型較緊湊,分櫱力強,穗長15.7厘米,每穗總粒數97.1粒,結實率74.9%,千粒重24.6克。抗性:抗旱性5級,稻瘟病5級,胡麻葉斑病1級。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66%,長寬比1.8,堊白米率15%,堊白度0.8%,膠稠度85毫米,直鏈澱粉含量15.40%。

產量表現


2002年參加黃淮海麥茬稻區中晚熟組旱稻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92.2公斤,比對照鄭州早粳增產14.7%;2003年續試,平均畝產282.5公斤,比對照鄭州早粳增產29.3%(極顯著),比對照旱稻277增產13.9%(顯著)。2003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311.6公斤,比對照鄭州早粳和旱稻277增產。

栽培技術


1、種子處理:播種前曬種,採用種衣劑包衣或用多菌靈浸種;2、整地:選有灌溉條件的土地整平耙細並作畦,結合整地畝施農家肥1000公斤,隨種施肥二銨10公斤,硫酸鉀10公斤,硫銨15公斤並施少量微肥;3、除草:出苗前用除草劑清除雜草,出苗後用快殺稗進行“莖葉處理”;4、灌水與追肥:旱稻一生主要靠自然降水,但在生長關鍵階段如遇乾旱應及時灌水。追肥應選擇在灌水或雨前,在拔節期、孕穗至抽穗期視苗情分別追施硫酸銨10公斤左右;5、防治病蟲:注意防治稻瘟病及粘蟲二化螟等蟲害。

審定意見


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國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抗旱性中等,生育期適中,產量較高,中感稻瘟病,抗胡麻葉斑病,米質優。適宜在河南、山東、江蘇、安徽的黃淮地區接麥茬或油菜茬旱作種植。

粳型三系雜交旱稻


親本來源:遼30A(♀) C272(♂)
選育單位:遼寧省稻作研究所
品種類型:粳型三系雜交旱稻
適種地區:適宜在河南、山東、江蘇、安徽的黃淮地區接麥茬或油菜茬旱作種植。

遼審稻[2005]126號


·2005年遼寧審定,編號:遼審稻[2005]126號
品種來源:遼寧省稻作研究所於2000年以不育系遼30A為母本,以恢復系C272為父本,人工雜交而成。
特徵特性:生育期160天左右,屬中晚熟品種,幼苗葉色淺綠,株高116cm,分櫱力強,穗長20cm ,半散穗,每穗粒數120粒,結實率85%,千粒重26-27g。糙米率81.7%,精米率75.5%,整精米率74.7%,粒長5.1 mm,長寬比1.9,堊白粒率4%,堊白度0.7%,透明度1級,鹼消值7.0級,膠稠度76mm,直鏈澱粉18.2%,蛋白質7.5%,米質優。抗穗頸瘟病。
產量表現:2002-2003兩年參加省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59.2kg,比對照遼粳294增產17.4%,2003年參加省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53.4kg,比對照遼粳294增產14.4%。
栽培技術要點:培育帶櫱壯秧,適宜播種期為4月上旬。5月中旬左右插秧,採取適當稀植攻大穗的栽培方式,行株距為33.3×16.6cm或36.6×13.6cm,每穴插2-3苗。畝施硫酸銨45公斤,磷酸二銨15公斤,硫酸鉀10公斤,鋅肥1.5公斤,分期施用,採取淺-濕-干交替灌溉,6月下旬夠苗曬田,延遲斷水,注意防治二化螟,特殊年份注意預防稻曲病
適宜地區:適宜在瀋陽以南中晚熟稻區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