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淮地區
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源頭之一
廣義的黃淮地區包括河南、安徽、江蘇、山東等省的30餘個地級市;狹義的黃淮地區一般包括河南中部、江蘇北部、安徽北部,主要城市有徐州、連雲港、宿遷、淮安、亳州、阜陽、宿州、淮南、淮北、蚌埠、棗莊、商丘、許昌、周口、平頂山、漯河、駐馬店、信陽等地。
黃淮,古代或稱為“河南(黃河以南)”、或稱為“淮北”,亦有稱為“河南淮北”的,元朝曾設置“河南淮北蒙古軍都萬戶府”,秩正三品(《元史·百官二》),對這一地區進行管轄。從廣義上說,它是指黃河以南、淮河以北之間的所有地區。而我們所要研究的黃淮地區,在範圍上要比廣義上的黃淮地區稍小一些,主要指河南中南部、安徽北部的廣大地區,但亦包括伏牛山區、桐柏山區在內。也就是說,我們所要研究的黃淮地區,主要包括河南中南部(不含信陽地區)、安徽北部,即狹義的黃淮地區。
第一,這裡的自然條件基本相同。這一地區大致位於北緯33°至35.5°之間,氣候濕潤,陽光充足,加上這裡又地處平原,灌溉條件便利,因而非常適宜農作物生長。大約從新石器時代起,直至隋唐北宋,這裡都是重要的產糧大區,也是歷代封建王朝的主要稅源地之一。
第二,這裡的文明發展程度基本相同。黃淮地區自西向東,從南到北,大多留有中華民族祖先們活動的印跡。1981年在山東沂源縣土門鎮騎子鞍山發現了一批猿人化石,被稱之為“沂源人”,距今約四五十萬年。1954年在江蘇泗洪縣下草灣發現了新人類化石,被稱之為“泗洪人”或“下草灣人”,距今約四五萬年。這一南一北的發現,表明了黃淮地區也是中華民族的文明發祥地之一。進入新石器時代之後,河南地區的裴李崗文化,山東地區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江蘇地區的青蓮崗文化等都具有典型意義,標誌著黃淮地區是首先步入農業文明的地區之一。夏、商、周時期,淮河流域的居民統稱為淮夷或東夷,他們與中原地區人民不斷交往,最終融和到中華民族的主體漢族中去。從此,黃淮地區便成為漢族聚集區,在中國歷史上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第三,這裡的歷史命運基本相同。歷史上黃淮地區的經濟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第二階段起於漢文帝前元十六年(前164年),終於東漢明帝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歷時230多年。在這一階段內,黃河多次決口奪淮入海,給黃淮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但由於大多是時決時堵,儘管損失很大,卻並未造成太大的環境破壞,因而黃淮地區的經濟還是曲折地向前發展的。
第三階段起於東漢永平十三年(70年),終於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歷時1000多年。在這一階段內,由於王景治河、治汴的成功,使黃河、汴水各行其道,黃河奪淮之勢得到有效控制。於是,黃淮地區就基本解除了黃河水患的威脅,可以大力發展經濟生產了。梁、晉、漢、周及北宋王朝的定都開封,充分說明黃淮地區的經濟發展已取得長足進步,且在全國居於領先地區。
第四階段起於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終於清咸豐五年(1855年),歷時700多年。在這一階段內,由於南宋東京(今河南開封)留守杜充為阻止金兵南下,竟然在今河南滑縣扒開黃河,從而導致了黃河奪淮700多年的嚴重後果,使黃淮地區的生態環境遭受到無可挽回的破壞。
第五階段起於清咸豐五年(1855年),終於新中國成立(1949年),歷時90多年。在這個階段內,由於黃河改道北行奪大清河道入海,黃淮地區免去了黃河奪淮的苦難,人民開始休養生息,整治土地,改善環境。不過好景不長,1938年國民黨政府為阻止日軍南下進攻,竟然下令炸開花園口黃河大堤,滾滾的洪水淹沒了河南、安徽、江蘇三省44個縣、市,也殃及了魯南地區。這次黃河奪淮歷時9年,不僅將前幾十年黃淮人民辛辛苦苦改造家園的成果毀於一旦,而且形成了面積更大的黃泛區,進一步惡化了這裡的生態環境,使這裡的經濟發展更加落後於周邊地區。由此可見,黃淮地區各地的歷史命運大致相同,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正是由於上述諸多原因,我們才突破省級行政界限,將橫跨四省的黃淮地區作為一個整體來加以研究。必須指出,早在十多年前,學術界已經開始將黃淮地區作為研究對象。江蘇師範大學專門成立了“淮海發展研究院”,商丘師範專科學校的學報定名為《黃淮學刊》,另有百餘篇專門研究黃淮地區經濟發展的學術論文公開發表,內容涉及農業、氣候、土壤、麥棉、山藥、甜菜、水文地理、玉米、蜂群、大豆、韭菜、石榴、岩層礦產、辣椒和區域文化等方面。應當吸收他們的研究成果,將這一研究不斷引向深入。
黃淮地區的中心城市為江蘇省徐州市。
徐州市,簡稱徐,古稱“彭城”,別名“硅都”、“天府之州”。是江蘇省第二大城市,東隴海線第一大城市,淮海經濟區第一大城市,蘇北第一大城市,也是中國第二大鐵路樞紐,江蘇省的“北大門”。徐州是國家重要的交通要道、軍事戰略要地,享有較高的歷史地位和政治地位。作為華東地區的門戶城市,現為蘇北重要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交通、旅遊、工業、金融和對外貿易中心。
徐州市的行政級別雖為地級市,但其經濟實力已經超越了部分省會城市。2011年全年實現GDP經濟總量為3551.65億元,繼續超過南昌、昆明等省會城市。
黃淮地區(淮河以北)處於溫帶季風氣候帶。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冬冷夏熱,雨熱同期。溫帶季風氣候;冬季氣溫低於0度,夏季雨水最多。冬季這裡受來自高緯內陸偏北風的影響,盛行極地大陸氣團,寒冷乾燥。夏季受極地海洋氣團或變性熱帶海洋氣團影響,盛行東和東南風,暖熱多雨,雨熱同季。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約有三分之二集中於夏季(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四季分明,冬夏季風方向變化顯著。
黃淮地區,屬於中國南北過渡地帶,歷史上的兵荒戰亂、黃河改道、今天淮河-沂沭泗水系的澇旱自然災害、沿海地段的鹽鹼地、基礎設施薄弱、人才外流相當嚴重,使得淮海地區未得到充分開發,成了東部的欠發達地區。而淮海又因欠發達,無法發揮它應具備做南北紐帶和向中西部的輻射作用。
淮河流經河南、安徽、江蘇、山東等省,“走千走萬,抵不上淮河兩岸”這句流傳甚廣的民諺,是淮河流域遠古富庶文明史的最好概括。由於黃河多沙善淤,變遷無常,改道十分頻繁,奪淮入海頻頻打亂了淮河水系,特別是老蔣扒開花園口、形成黃泛區,使淮河出現了“大雨大災、小雨小災、無雨旱災”的局面,沿淮人民飽受了無盡的苦難。
淮河全長1000多公里,“兩頭翹中間窪”。平原低洼易澇區範圍較大,總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其中耕地約1億畝。以安徽省為主的數千萬畝肥沃低洼土地,平均3-4年就要發生一次澇災,一般一次災害就長達2-3個月。低洼地“關門淹”現象致使淮河流域大面積土地農業生產波動很大,遇到中小災害,糧食生產即會明顯減產。新中國,淮河流域人工挖了幾千公里河道,如新沂河,蘇北灌溉總渠,淮羨新河。就是為了排澇,但坡度太小了,效果不大。
一首“討飯歌”:說鳳陽,唱鳳陽,鳳陽本是個好地方,自從出了個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其實,朱元璋對家鄉是不錯的,不但下聖旨優待家鄉。還大興土木在家鄉風陽建新都,但朱皇帝也管不了黃河,黃河把淮河塞住又跑了,留下一個洪澤湖把朱元璋的祖墳和泗州城都淹了,真龍天子朱元璋也拿淮河沒有辦法。
毛澤東主席1951年發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偉大號召;周恩來總理親自部署召開第一次治淮會議;劉少奇、朱德、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也多次視察淮河。1991年淮河大水,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李鵬、朱鎔基多次親臨現場視察,對淮河救災和治理作出指示,經過多年治理,淮河具備了一定的防洪抗災能力,但總體排澇標準仍然偏低。1991年、2003年和2007年洪水造成的澇災損失佔全國洪澇災害損失的2/3以上。
第一,黃淮地區在歷史上曾是文明發達較早的先進地區,徐州漢文化與西安隋唐文化、北京明清文化,同為我國古代三大鼎盛時期的代表性文化。黃淮地區的中心城市徐州四周保存有極其豐富的漢文化資源,如聞名遐邇的小龜山漢墓、獅子山楚王陵及漢兵馬俑、漢畫像石等,堪稱全國之最。而強盛的漢朝又是漢族這一族名產生的淵源。而至今為止,徐州官話仍是這一地區典型方言。深入研究黃淮地區的歷史文化,特別是漢文化,無疑將會增強以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第二,黃淮地區在歷史上曾是一個環境十分優美、富庶的產糧大區和朝廷主要的賦稅來源地之一。宋朝以後,由於黃河奪淮700多年的影響,嚴重破壞了這裡的生態自然環境,才使這一地區落後下來。時至今日,環境惡化問題仍然制約著黃淮地區的經濟發展。因此,總結黃淮地區由盛轉衰的歷史變化及其形成原因,將會極大地提高人們保護環境、愛護自然的思想意識,並為社會規劃與開發建設提供歷史的借鑒。
第三,在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區域化、一體化成為潮流之際,黃淮地區一些地市為了加強橫向經濟聯繫,於1986年3月自發建立了以徐州為中心,以連雲港和石臼港為窗口的淮海經濟區,並成立淮海經濟區經濟開發聯合會。這是黃淮地區人民為了改變落後面貌,努力趕上東部其他先進地區而採取的一項重大舉措。在這種時候,深入研究黃淮地區經濟發展的全過程,總結其先進與落後的經濟教訓,無疑會促進淮海經濟區的運作,使其發揮出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