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倉節

傳統節日

農曆正月廿五,民間傳說是倉神的生日,稱為填倉節,又稱"添倉節"或"天倉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宋代時就已有記載。

節日由來


正月二十被稱為小填倉,正月二十五稱為大填倉。嚴格來說,過完填倉節,整個春節才算完全結束了。滿族農村家家講究煮黏高粱米飯,放在倉庫,用秸稈棍編製一匹小馬插在飯盆上,意思是馬在往家托糧食,豐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飯,連著添3回,也有用高粱秸做兩把鋤頭插在飯上,這個節至在東北的一些農村依舊保留著。

史料

這個節日其實在宋代就已經有了相關的記載,宋人孟元老東京夢華錄》雲:“正月二十五日,人家市牛、羊、豕肉,恣饗竟日。客至苦留,必盡而去。名曰填倉
清代潘榮陛《帝京歲時記勝》亦云:“每年正月二十五日,全家加菜盛餐;有客來,必苦留,使之醉飽而去。俗稱填倉,取預祝填滿穀倉之吉兆。”

傳說

關於填倉節的由來。相傳在很早以前,我國北方遇到連年旱災,赤地千里,顆粒未收。可是封建帝主不顧黎民百姓死活,同往年一樣,橫徵暴斂,弄得怨聲載道,餓殍遍野。卻說有個看守糧倉的官吏,目睹這一慘景,於心不忍,便將糧倉打開,救濟了百姓。他知道這觸犯了王法,皇帝絕不會饒恕他。於是他讓百姓把糧食運走後,就放把大火把倉庫燒了,自己也活活燒死。這件事正發生在正月二十五。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個好心的官吏,重補被燒壞的“天倉”,就決定這一天為填倉節。後人為了紀念這名倉官,每年這天清晨,就用草木灰撒成圓圓的囤形的糧倉,有的還鑲上花邊、吉慶字樣,並在囤中撒以五穀,象徵五穀豐登,來表達人們填滿倉谷救倉官的深情厚意。現在這些習俗已經消失,但填倉佳話卻世世代代流傳下來,提醒人們從這天起清倉掃囤,晾曬種子,整修農具,準備春耕

節日習俗


其實,真正的“填倉”活動是在農村進行。在我國華北農村及北京郊區,這種大吃大喝的現象已不多見,但還有在填倉節吃乾飯、喝麵湯的習俗,就是民諺所說的:“天倉,天倉,小米乾飯雜麵湯。”香噴噴的小米飯,滑溜溜的雜麵湯,是北方人家的美餐,勝過佳肴盛宴,反映了北方人家勤勞儉樸的良好風氣。
填倉節分為小填倉、大填倉兩個節日。小填倉為正月二十,大填倉為正月二十五。不少地方,如今不分大小,在正月二十三一併過填倉節。
老北京習俗正月二十三為“小填倉”,二十五為“大填倉”。清代,京師各大糧商米販均祭祀倉神,鞭炮很盛。一般人家雖不祭神,但都要買些米面、煤炭來充實自家的生活儲備。
所謂填倉活動就是於正月二十五黎明,家家戶戶都在院里或打穀場上,用篩過的炊灰撒出一個個大小不等的圓圈,象徵著糧囤。在裡邊放些五穀雜糧,再將鞭炮點燃,在圈內爆響,取意糧食爆滿糧倉。這是祈望五穀豐登、糧食滿囤的意思。
總的來說,滿倉節是一個中國的傳統節日,隨著唐宋的開明政策,文化傳播,使得當時中原周邊地區也都開始過著中原的傳統節日。這個節日直到現代,依舊在中國的廣大農村存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