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第十一中學
1895年創辦的公立高級高中
成都市第十一中學 為全國體育傳統學校、全國素質教育基地校、四川省高中課程改革綜合實踐活動實驗基地、成都市示範性高中、成都市文明單位標兵、青羊區現代學校制度建設設試點校。2010年與四川師範大學和成都七中聯合辦學,學校為“四川師範大學高中藝術教育基地校”、“成都七中網校十一中分校”。
成都市第十一中學始創於1895年,其前身系“成都華英女子中學”。1952年由成都人民政府接辦,定名為“四川省成都市第十一中學”。1993年由市教育局掛牌為“成都市科技創造(發明)學校” ,2000年4月由成都人民政府加掛“四川省成都市女子實驗中學”校牌。

成都市第十一中學
學校有先進的教學設備,除了與其它中學相同的教學設施外,我校還有科技手工室、60台數碼鋼琴、形體教室、畫室、體操房、心理調劑室等。圖書館藏書50000餘冊,閱覽室百餘種雜誌為學生的成長、學習提供了保證。擁有4500平方米的全塑膠田徑運動場,雙層學生就餐廳,安裝空調的女生宿舍,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住宿、生活條件。遍布校園的IC卡電話亭,方便學生與家長的聯繫。
學校以教改促教研,教研促教學。幾年來承擔了全國、省、市教育科研課題,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達到了鍛煉隊伍的目的。學校有市級以上的優秀教師和教育工作者32人,有市級學科帶頭人和青年骨幹教師後備人選15人,中高級職稱教師佔75%。學校設備精良,有人造草坪操場,有標準的電教室、實驗室,有突出女生特色教育的形體房、鋼琴房等。
一個多世紀以來,學校厚德重育,承載著使命,孕育著新生,伴隨著輝煌,培養出了眾多的卓越人才,他們有:1、中共中央候補委員,共和國女將軍之一廖文海;蜚聲國內外的婦產科專家樂以成和眼科專家毛文書(連續五屆為全國人大代表和主席團成員);
3、著名演員趙亮;
4、中央音樂家協會理事,法國文化藝術勳章獲得者,新中國第一位音樂女指揮家鄭小瑛;
5、著名教育家,留美博士,對我校辦學有突出貢獻和在學生中有很高威望的鄭元英教授;
還有許許多多的專家、學者、管理幹部、企業家遍布祖國大江南北。
二十世紀:
五、六十年代高考成績位列全市前茅,1961年和1962年更是為全市第一,學校在各種競賽中,也多次獲得省市級獎勵;
七十年代以孫傳琪、巫方安為代表的大批熱血青年,響應黨的號召,到最艱苦的地方插隊落戶,其行動響譽省內外;
文革后,八十年代前期,教學高考成績超許多省級重點中學;
九十年代,學校工作全面發展,被列為市級“游泳重點學校”,游泳成績突出,有專門的游泳場地,為全國、省、市各級輸送出了大批的專業人才,1985年學校被授予“全國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先進集體”。
學校以創造教育和女性教育為特色,不斷創新,勇於探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多次被評為全國、省、市先進單位,是國家級和省級創造教育實驗基地,榮獲全國中學創造教育先進集體,被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授予先進集體,為成都市“校風示範學校”、市民主管理“先進集體”。被市教育局黨組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四好班子”。
新形式下,學校不斷探索教育規律,做到與時俱進,堅持以“特色立校,質量興校,科研促校”的辦學理念,加強隊伍建設。通過承擔全國“九.五”科研課題子課題和市級“十.五”規劃課題,鍛鍊出了一支具有創新精神和現代教育意識的師資隊伍,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高,成績突出,為社會信得過的學校,學校高初、中連續十多年受到成都市教育局表彰,近十多年來,初中教學成績超同類學校和部分省級重點中學,高考成績也一直位居市級重點中學前列,2005年中考平均分列全市第六名。承擔國家級課題2個、市級1個,校級課題結題107個。學校還獲得“全國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先進集體”、“素質教育全國先進集體”、“全國中小學創造教育先進集體”稱號、“成都市文明單位標兵”、市級“模範教工之家”、市級“工會先進集體”、青羊區“青年文明號”,被市教育局市教育工會授予民主管理“先進集體”,獲市教育局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