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克鎮

內蒙古呼倫貝爾海拉爾區下轄鎮

哈克鎮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東郊,距市區30公里,總面積527.5平方公里,有耕地5萬畝,草場60萬畝,轄6 個行政村,全鎮總戶數2319戶,其中農牧戶1189 戶,總人口8046人,農牧民人口4216人,據2003年度統計,全鎮實現社會總產值1.4萬元,總收入12961萬元,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63元。哈克鎮經濟結構中,畜牧業占主導地位奶牛業尤其發達,2003年全鎮大小牲畜4.03萬頭(只),其中牛22700頭,產奶牛 10000頭,年產鮮奶38700萬噸,牛奶產量約佔全市 1/11,是呼倫貝爾市重要的奶源基地。

社會事業發展


一、基本情況
哈克鎮位於海拉爾區東郊,距市區30公里,東經199°52' 30"-120°35'50",北緯49°8' 20"-49°17' 45",東西長約60公里、南北平均寬近9公里,總面積96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0萬畝,草場100萬畝,林地10萬畝,水面7萬畝,東南部與鄂溫克旗接壤,西部與海拉爾區建設鎮相鄰,北與陳巴爾虎旗交界,總戶數4741戶,其中農牧戶1220戶,總人13247人,其中農業人4003人。轄六個行政村、一個農牧業有限責任公司、一個謝爾塔拉種牛場,鎮區具有較為完整的交通、金融、郵政、通訊、商業、旅遊等服務體系,301國道濱洲鐵路東西貫穿全境,轄區實現通路、通車(汽車、火車)通電、通話、通郵。基礎設施較完善。
哈克鎮
哈克鎮
哈克鎮草場占呼倫貝爾市草場的3%0,飼養著呼倫貝爾奶牛總頭數的5%,年產鮮奶量占呼倫貝爾市的11%。近年來,哈克鎮團結帶領全鎮廣大幹部群眾,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凝聚全鎮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審時度勢,搶抓機遇,求實創新,克服困難,以打造生態效益型畜牧業、自治區奶牛第一鎮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目標,強力推進“六大體系”、“三大工程”,“牧業大鎮、工業強鎮、旅遊文化名鎮、新農村科技示範鎮、環境優美鄉鎮”五位一體發展戰略初見成效,全鎮經濟發展平穩較快,多項經濟指標超過歷史同期最好水平,發展成效好於預期,傳統產業、旅遊業、城鎮建設取得新成效,民生工作取得較大進展。2012年哈克鎮牲畜頭數達87042頭(只),其中:牛65589頭,奶牛54001頭,產奶牛37598頭,農民人均奶牛9頭,人均鮮奶佔有量18噸、20.3萬噸,農民人均可支配收達17100元,地區生產總值11.6億元。
在物質文明快速發展的同時,哈克鎮大力加強政治、精神文明建設,積極開展思想道德教育,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舉辦各種培訓班加強文明市民教育活動,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抓好文明單位創建與管理。努力提高農牧民的科學文化素質,積極倡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加快農民市民化,農村城市化進程,在各村開展以增強文明意識和衛生意識、改變不良習俗和嗜好的“十星級”小康文明戶競賽評比活動,全鎮共有小康文明戶1196戶,佔總農戶96%。廣泛開展豐富多彩健康有意義的文化活動,在節日期間農民自發組織秧歌隊進行表演,春季舉辦大型農民運動會,活躍了農牧民的業餘文化生活,在全鎮形成了良好的社會主義新風貌,計生、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哈克鎮三個文明建設呈現出良好發展局面。
二、規劃編製情況
哈克鎮
哈克鎮
哈克鎮區域作為呼倫貝爾中心城區建設的一部分,目前已列入呼倫貝爾中心城區規劃的範圍內,哈克鎮積極協調呼倫貝爾市規劃局專業人員對哈克鎮實地規劃勘測,編製了《哈克鎮總體規劃》。並聘請呼倫貝爾市規劃設計院及呼倫貝爾市的相關人員進行了論證,並按專家提出的相關意見進行了修改。在此同時哈克鎮克服資金等諸多困難完成了哈克濱河新區項目規劃,目前哈克濱河新區項目地形測繪、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整體規劃、奶牛文化廣場修建性詳規及場地清理平整等前期工作已經完成,配套供電、通訊線路已經入場,預計今年開工建設。
三、2012年城鎮建設情況
哈克鎮以“環境優美鄉鎮”創建為契機,基礎設施和公益事業得到了有效配套和改善,城鎮面貌和城鎮環境有了明顯改觀。著手解決樹、路、溝、牆、房問題,加大對村屯建設力度,分別從基礎設施、房地產業、建築業等方面進行投資,具體如下:
在培育發展新興產業方面,集中力量打造“牛家部落”重點景區和生態牧戶為代表的生態旅遊產品,全年累計接待遊客達到1.6萬人次。組織旅遊接待戶6戶參加業務培訓活動,聯繫區旅遊局為哈克生態休閑度假區和哈克生態園在海拉爾旅遊地圖上進行了標點和廣告製作,進一步提升了哈克旅遊品牌。
按照城鄉統籌發展的要求,重點實施了農村安全飲水、危房改造、村村通道路等項目建設,在一五窯建77平方米水廠一座,水處理設備一套,飲用水井1口,鋪設管線1800延長米,解決了村民的安全飲水;投資420萬元的哈克鎮區供水工程,已完成水廠水處理設備建設,完成後將使鎮區居民人畜飲水安全問題得到緩解;完成危舊房改造210餘戶;修建油路10400延長米、砼路4342米,硬化道路已覆蓋各村;在扎羅木得村修築了3200米防洪壩,消除了多年來水災隱患,村民過上了有安全保障的生活;建設面積4000餘平方米的多功能文化廣場,使村民和城裡人一樣享受到最基本公共服務,填補了哈克鎮沒有文化廣場的空白,為村民休閑、運動提供了便利條件。為迎接自治區文明城公共文明指數測評,栽種松樹500餘株,各村開展義務勞動清理垃圾1.5萬立方米,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明顯縮短了城鄉差距,促進了城鄉一體化發展。2012年8月份經過近一個月的精心籌備,成功的在扎羅木得村召開了新農村建設經驗交流會,區四大班子主要領導及各科局、鎮、村領導200餘人參加了交流會,自治區媒體進行現場連線,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各大媒體進行充分詳細的報道。交流會展示了近年來哈克鎮各行政村建設新農村的成果,為海拉爾區的新農村建設提供了交流、總結、提升的經驗,鼓舞了士氣,有力助推了海拉爾區新農村建設進程。
四、2013年城鎮建設計劃
建設寬10米,長1900米混凝土硬化道路哈克村村內砼路修築工程項目;在全村東西走向6條街道建設雙側排水溝共計25200米,在南北走向4條街道建設雙側排水溝6560米哈克村排水系統項目,排水主幹渠始起原哈克火車站到現301國道止,全長2300米;建設寬6米,長2000延長米水泥路一條的孫家屯村村屯道路硬化項目;建設寬5米,長1600延長米的砼路的十六號村村屯道路硬化項目;扎羅木得村自來水工程新建日產200噸水廠一處,鋪設管線1200延長米及相關配套設施;聯合村自來水工程項目新建日產200噸水廠一處,鋪設管線1200延長米及相關配套設施;扎羅木得村生態村基礎設施建設工程購置300個路燈(太陽能或風能)、100個垃圾箱、2輛垃圾運輸車;哈克村垃圾填埋場項目建設長200米,寬200米,深30米,總體120萬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場;團結村文體活動廣場建設項目新建400㎡活動室一座(其中包括衛生室100㎡)、680㎡籃球場一座、文化廣場鐵藝圍牆320 延長米、硬化地面470㎡、室外健身活動場所硬化地面1000㎡。
五、經濟社會發展優勢
改革開放以來,全鎮經濟社會事業快速發展。牲畜頭數達87042頭(只),其中:牛65589頭,奶牛54001頭,產奶牛37598頭,農民人均奶牛9頭,鮮奶總產量20.3萬噸,人均鮮奶佔有量18噸、,農民人均可支配收達17100元,地區生產總值11.6億元。人均奶牛頭數及人均鮮奶佔有量、人均可支配收入據諮詢自治區產業化辦公室,以上三項指標在自治區位於前列,為此2005年提出“打造自治區奶牛第一鎮”的戰略目標。
一一農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到2012年,全鎮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7100元,年遞增10%;,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達到5000元;農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2平方米,住房條件明顯改善;農村全面小康綜合實現程度達到70%。
一一農村社會事業和公用設施建設邁出較大步伐。到2012年,基本普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農村社會保障和社會救助體系初步形成,社會福利事業全面發展;農村體育、商貿服務、醫療衛生等公共設施和道路、電力、通訊、廣播電視、農村信息化及給排水等基設施建設有長足發展。全鎮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65%以上,100%的行政村通水泥(柏油)路。
一一村容村貌實現較大改觀。到2012年,採取舊村整治、新村建設等辦法,2/3村完成“三改四清”(改水、改廁、改路和清理圍牆院落、清理垃圾糞便、清理邊溝污泥、清理亂堆亂建)建設任務。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45%,生活飲用水衛生合格率力爭達到100%,生活垃圾清運率達到90%。
哈克鎮
哈克鎮
一一農村科技教育達到新水平。到2012年,農村教育事業快速發展,農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9年以上。農村小學適齡人口入學率保持在100%,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保持在100%,九年義務教育完成率保持在95%以上,青壯年非文盲率達到,100%。初步形成基礎教育、高中階段教育、青年農民培訓和農村勞動力轉 移培訓等多形式、多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
一一農村文化建設得到加強。到2012年,各村文化基礎設施基本完備,公共文化服務切實加強。鄉村文化工作體制機制逐步理順,現有文化資源得到有效利用。文化隊伍不斷壯大,農村自辦文化更加活躍。文化產業較快發展,看書難、看戲難、看電影難、收聽收看廣播電視難的問題基本解決。
一一人口、資源和環境協調發展。到2012年,農村人口增長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0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0以內;出生人口缺陷率明顯下降;婚育觀念得到改變,出生人口性別比趨於正常;初步建成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村社會。
一一農村民主法制建設不斷深入。到2012年,農村基層政權和自治組織建設有新提高,民主選舉、民土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能力明顯增強;鎮政府職能明顯轉變,農村公共服務、公共產品供給能力明顯增強;農村“五五”普法建設逐步深化,違法犯罪現象明顯減少,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形成,農村社會穩定。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成效明顯。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得到明顯加強。
哈克鎮
哈克鎮
近些年哈克鎮本著以人為本的方針,把改善人民的生產、生活環境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經上下共同努力,哈克鎮目前已建設成環境優美,百姓生活安逸;村屯規劃更加合理,與生態環境相處更加和諧,管理更加民主,達到了現代新農村“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要求,更適合人類生存發展。

新型城鎮建設


哈克鎮
哈克鎮
村村有硬化路面,道路兩側有排水邊溝,路邊屋旁樹木成行,路燈照亮每個角落,標準化住宅小區高樓林立,各村有環衛工人打掃衛生,鎮區有垃圾、污水、養殖糞便處理設施。伴隨著哈克鎮城鎮一體化建設的推進,這些場景將出現在哈克鎮的多數村屯中,讓越來越多的村民享受著城鎮化發展帶來的實惠。哈克鎮位於海拉爾城區東郊,鎮政府駐地距市區30公里。在這個奶牛養殖產業為主導產業的鎮里,村民的經濟收入90%來源於飼養奶牛出售鮮奶所得。隨著農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現代化牧場相繼建設,積極推進人畜分離、高度重視和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以新型城鎮化推動城鄉一體化成為了哈克鎮科學良性發展的重要內容。
哈克村村民石磊120平方米的家中乾淨整潔。擁有廚房、衛生間、客廳、餐廳,液晶電視、電腦、冰箱樣樣俱全,即使在冬季,溫暖的房間里也散發著陣陣花香。女主人高興地對記者說:“現在村裡的環境越來越好了,路修得越來越寬了,標準化的樓房一棟棟地建起來,村民已經逐漸告別‘房前屋后水靴子、生產生活一件衣’的舊時面貌,取而代之的是和城鎮居民一樣的生產生活方式。”
正如村民所感受的一樣,今年哈克鎮積極建設村屯道路,推進“萬米油路、砼路”工程,解決農民出行難題。今年總投資680餘萬元的哈克鎮18條村屯道路目前已全部竣工通車,修建總里程達10公里。其中,哈克村修建水泥路5條共3300米,孫家屯村修建兩條水泥路共1219米,聯合村修建11條砂石路共5200米。道路配套設施建設方面,投資130萬元,修建哈克村排水渠1350延長米,已全部完工。村民的出行難問題得到了解決,哈克鎮下一步實現村屯道路硬化全覆蓋。為提高村農居住質量,哈克鎮推進“牛進圈、人上樓”工程,建設現代化養殖牧場、標準化住宅小區從根源上解決困擾哈克鎮村民多年來的房前草垛、房后牛圈的髒亂差居住環境。該鎮啟動濱河新區項目,今年完成投資570萬元,建設總面積3172.5平方米的濱河新區寫字樓,主體已經封頂;總投資4000萬元,佔地面積13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9000平方米的扎羅木得村安康小區四棟標準化樓房住宅樓全部封頂;總投資1400萬元,建築面積7350平方米的哈克村興牧家園,今年完成投資270萬元,兩棟住宅樓全部開工建設。總投資2.2億元,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的謝爾塔拉農牧場農墾盛世嘉園小區已開工建設,今年完成投資7000萬元。
同時,路燈照明、林木綠化、管網鋪設等一系列改善村居環境的工程項目也都將相繼實施。一條因地制宜的經濟、產業、環境統一協調發展的新型城鎮化道路,逐步實現著哈克鎮城鄉一體化的發展目標,讓村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幸福感日益增強。
“十個全覆蓋”工程帶來的變化
一條條平坦潔凈的水泥路通到村裡,一座座磚瓦房掩映在綠樹間,一股股甘甜的自來水引進農家……海拉爾區堅持把“十個全覆蓋”工程與保障民生和發展經濟相結合,大力改善農村牧區生產生活條件,讓老百姓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海拉爾區哈克鎮的村民感受“十個全覆蓋”工程帶來的變化尤為明顯。過去的哈克鎮人畜混居,改善人居環境迫在眉睫。2015年,海拉爾區將改善哈克鎮村屯環境,提升村屯品位作為工作重點,全面開展舊村改造整治。截至目前,哈克鎮共種樹6692株、安裝網圍欄1400延長米、平整路肩48263平方米、粉刷房屋10400平方米、拆除違章建築和違規佔地70畝、拆遷危舊房屋和圈舍12棟,清理60畝的垃圾轉運站場地,村容村貌實現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而“十個全覆蓋”工程為海拉爾區帶來更為深刻的變革是生產生活方式上的變化。
為解決失地農民就業,緩解城市蔬菜供應壓力,海拉爾區在2012年先期開展的“菜籃子”基地建設基礎上,疊加“十個全覆蓋”工程,規劃在3—5年內逐漸恢復和擴大蔬菜種植規模。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資兩億元,建成蔬菜鋼架大棚1600畝、溫室350棟、育苗車間21棟,完成倉儲庫5萬平方米。
這些變化只是海拉爾區下力氣實施“十個全覆蓋”的典型註腳。截至目前,海拉爾區村村通電工程、村村通廣播電視通訊工程和標準化衛生室建設工程已達到全覆蓋,飲水工程建設將在今年年內完成,7961人將因此受益;新建兩所村小學已全部開工;新建9處文化室,完成年計劃任務的100%;已完成便民連鎖超市建設6個;享受農村養老保險提高標準4467人,完成年計劃任務90.4%,農村低保80歲以上高齡津貼完成發放172人,完成全年計劃任務100%

旅遊


哈克遺址博物館
距今約7000至5000年的哈克遺址以及根據這一文化遺存命名的“哈克文化”,被認為是與長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和遼河流域的紅山文化同一歷史時期的文化遺存。如今在這個文化遺址上建立的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個古遺址博物館——佔地面積超過2.5萬平方米、總投資近5000萬元人民幣的哈克遺址博物館,於2000年7月2日正式開館。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劉國祥教授介紹說,從舊石器向新石器過渡期間,有一個中石器時代,海拉爾的西山(也稱松山)細石器正是中石器時代的代表。當中原進入新石器時代,生活在海拉爾的原始人也步入了新的歷史時期,創造了輝煌的哈克文化,玉器的出現、手工石器的工藝嫻熟程度都達到了細石器的頂峰,標誌著北方草原原始人類告別野蠻開始走向文明。
哈克鎮
哈克鎮
香港中文大學設在該館的東北亞考古工作室同時揭牌成立。這是香港中文大學在祖國內地設立的第一個考古研究工作室,也是香港高校與內地合建的第一個考古研究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