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涅水村

長治市沁縣牛寺鄉下轄村

南涅水村,坐落於縣城東北30公里處,屬牛寺鄉管轄。此村與武鄉縣故城村隔河相望,南靠華山,北依涅河,山環水繞,實為山水形勝之地。南涅水,古為皋狼之地。約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武王滅商后,遷商之遺民於此,繁衍生息。在“百里為王”、“天下萬國”時代,在此地置甲氏國。漢高帝七年(前200),劉邦坐鎮閼與聚大破韓王信主力后,析銅鞮,建涅氏縣北魏時改為陽城縣。隋開皇十八年(598),陽城縣改稱甲水縣,縣城仍設南涅水。唐武德九年(626)省甲水入銅鞮、鄉縣,甲水則廢城為村,歷史遺留下的是千年古邑遺址、古建和文物。1963年南涅水村成為人民公社所在地,1984年改設鄉政府,2001年撤鄉為村,歸屬牛寺鄉

村情概況


歷史悠久的南涅水雖已廢城千餘年,但舊城遺址猶在。城北水閣涼亭,泉水平地湧出,冬暖夏涼,長流不息;城中的洪教院創建於金代,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城東數里有二仙弈棋的爛柯山;城南有銅鞮八景之首的“華山疊翠”,都是旅遊觀光之好去處。
古老的南涅水歷史上不僅是政治、經濟、文化繁榮之處所,而且是建寺蓄僧、佛事活動的活躍地。北魏皇家對佛教十分崇信,文成帝親自下詔大興佛事,建寺造像,現存城南二郎山石刻館的南涅水石刻就是這個時代的產物。這些石刻於1959年從南涅水村古寺廟遺址內被挖出,計1100餘件,雕鑿於北魏太和元年至北宋天聖九年(447~1031),歷時六個朝代554年。
石刻中有造像、石塔、單體造像、造像碑銘、碑文等形制。其中造像石塔分疊壘式五、七節不等,塔四面開鑿佛龕,龕內雕刻以佛教故事,內容豐富,造形生動,雕刻精湛,為全國罕見。單體造像多為佛、菩薩、羅漢,或坐或立,體態各異,展現了不同時代的造像風格。造像碑、銘文碑大都有紀年題字,是研究北魏至北宋後期500多年歷史和社會情況的珍貴資料。
南涅水石刻與大同雲崗石窟為同時代作品,它充分彰顯了南涅水村悠久的歷史文明和精湛的民間藝術。
南涅水 戲台
南涅水 戲台
望各位關注 南涅水村 的各位朋友 更新 指正 編輯。
南涅水村 水閣涼亭
南涅水村 水閣涼亭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84畝,人均耕地1.1畝,主要種植玉米小麥等作物;擁有林地252.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39畝,主要種植泡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8.5畝,其中草地60畝;荒山荒地135畝,其他面積6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12戶通自來水,有5戶飲用井水,有2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20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9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9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9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4戶(分別佔總數的95%和70%)。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5公里。全村共擁有摩托車1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戶;建有小水窖4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戶。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有2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萬元,佔總收入的27%;畜牧業收入10萬元,佔總收入的4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57頭,肉牛20頭,肉羊70頭);林業收入6萬元,佔總收入的27%;工資性收入3萬元,佔總收入的13%。農民人均純收入1591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8人,在省內務工4人,到省外務工1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 24%。該村發展泡核桃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有農戶20戶,鄉村人口77人,其中男性36人,女性41人。其中農業人口77人,勞動力52人。該村有彝族77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75人,享受低保7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5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20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新村小學,中學生就讀到東鎮中學。該村距離小學校5公里,距離中學16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4 人,其中小學生9人,中學生5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2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62.28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有固定資產13.5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4人,黨員中男黨員3 人,女黨員1人,有團員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