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八卷。唐·般若譯。略稱《本生心地觀經》《心地觀經》。收在《大正藏》第三冊。內容敘述佛陀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為文殊等諸大菩薩開示出家住阿蘭若者,如何觀心地、滅妄想,而成佛道之事。

簡介


全書計分序品、報恩品、厭舍品、無垢性品、阿蘭若品、離世間品、厭身品、波羅蜜多品、功德莊嚴品、觀心品、發菩提心品、成佛品、囑累品等十三品。
本經的成立系以《般若》《維摩》《法華》《華嚴》《涅盤》等大乘佛教思想為基礎,而建立三界唯心唯識說。在實踐方面,本經主張彌勒信仰,按經中所述也可隨意往生十分方凈土,教人應持守瑜伽、梵網等大乘戒,並勸修《真實經》等所說的三密修行。保留部分以慾望克慾望的勸解理念。是佛教歷史上的一部經典著作。
關於本經的成立年代,從經中的內容看來,應是在世親之後。又根據本經的御制序文所載,其原典系唐高宗時,師子國所獻。其製作年代應是在西元五、六百年左右。此經梵本系唐高宗時代之師子國王所獻,逮元和年間,始由般若三藏等八人奉詔譯之,復由諫議大夫孟蘭等四人修飾而成。
本經自古以來,即以經中有關於四恩之思想而馳名。在此之前,雖也有若干報恩說,但都只是片斷的。像本經這麼有系統敘述的,尚不多見。但本經並不只是述說實際道德的四恩而已,經中也含有甚深的教理,以及修道生活上的主張。又,經中不僅教示在無人之靜處,持戒及修十度,並勸勉應依禪定觀心;此亦正是本經所以名為《心地觀經》的原因。如〈觀心品〉雲(大正3·327a):‘善男子!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沉淪。眾生之心猶如大地,五穀五果從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惡五趣,有學無學獨覺菩薩及於如來。以是因緣,三界唯心,心名為地。’

心地觀


當知一切諸法皆從心地而生,皆從心地而起。在攝境歸心、攝用歸體、攝事歸理、攝相歸性的看法上,無論那項事,他的出發點都歸於心。‘一切唯心造’,三界之中無一法而不以心為主的。本經的〈觀心品〉里說:‘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譬如萬物皆從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惡五趣、有學無學、獨覺、菩薩及於如來,以是因緣三界唯心。’成佛果是此心,迷於生死苦海也是此心。總之,三界上下法,唯此一心作。此心普遍於一切諸法之中,能有變生轉現的功能,所以以地喻心,而心名為地。
然在此中以地喻心者,可有兩種意義:
(1)能生:此心能生一切世出世間善惡因果,乃至菩薩一切無漏諸法,如大地之一切草木叢林,皆依大地而生長。
(2)所依:如江河漢海一切之水,五嶽千巒一切之山,及動物、植物與人類所應用之器具種種,一切皆以大地為所依而住;心亦如是,能為一切法之所依止。有此能生、所依二義,所以喻心以地,曰心地。
依此,可以明白觀察心地是怎樣的緊要了。假若觀心而了知即心自性之諸法實相者,則了知心心所法,無內無外亦無中間,於諸法中求不可得,故心性本空,不生不滅,無來無去,無有上下差別之相,平等平等。以善觀不善觀之不同,於是有佛與異生的差別,以諸差別之事由心而起,依心而住,若能善觀心者,則能通達諸法之相,亦能究竟解脫。如經云:‘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若能如此如實觀察,名之曰心地觀。所以若人善觀於心,了知心之本性,即能如實了知一切諸法實性,所謂不生不滅,不垢不凈,本來寂靜,自性涅盤。若人善觀於心,亦即能了達世出世間一切因果邪正;能了達世出世間一切因果邪正,即能了知諸法法相;若了知諸法法相,即能依如實了解而修集福智,乃至即能證得究竟之涅盤,依此義故說心地觀。此心地觀即是本經之宗旨,亦即是觀大乘之境,修大乘之行,乃至證大乘之果。也就是釋迦牟尼佛本生諸事之說明。

實踐法門


(一)大乘戒
關於戒律思想方面,本經說三聚凈戒,勸懺悔,教以事理二門的滅罪法(卷第三國王恩之後)。《瑜伽論》《瓔珞經》亦曾提到三聚凈戒,故並非本經獨特的說法。惟值得注意的是大乘戒授受的形式,以釋迦為菩薩戒和上,文殊為凈戒阿闍梨,彌勒為清凈證戒師,十方諸菩薩為修戒伴侶等,不採所謂三師七證說,而明顯地取大乘戒師;此種授受的形式應當是依據法華系的《觀普賢行法經》,因除了該經之外,無此作法者。(中略)此外,三聚凈戒是《瑜伽論》《持地經》《善戒經》《瓔珞經》《梵網經》諸經共通的戒法。後來三乘唯識宗傳承的是《瑜伽論》、《持地經》《善戒經》三經,一乘天台、華嚴宗傳承《瓔珞經》《梵網經》二經,雖同是繼承《華嚴經》的唯心說,但在戒律系統是相異的。
由前舉之本經與《唯識論》間的關係言,本經的三聚凈戒似乎應該是繼承《瑜伽論》而來的;然而在印度應該尚未分歧為一乘戒和三乘戒,故應不僅與《瑜伽論》相關而已。事實上,本經成立的背景還有《梵網經》,因經中屢屢提及蓮華藏世界,例如卷第二說明佛身,說一一華葉各各形成一大千世界,各有百億的妙高山王和四洲日月星辰等,大小化佛一時證菩提,此乃依據《梵網經》(大正 24·997b)而來的。本經〈報恩品〉中說明眾恩的理由在於眾生不斷的輪迴時互為父母,一切男子即慈父,一切女子即悲母,與《梵網經》中說放生業,謂一切男子是父,一切女子是母的說法符合(大正24·1006b)。卷第三記國王恩,說國王之所以得到如此的地位,是因為過去持戒的關係,此與《梵網經》的記述類似(大正24·1005a)。綜觀以上,可知本經與《梵網經》是有所關聯的。如此,單由戒律言,本經也包含許多足以闡明當時印度戒律的資料。
(二)兜率往生
本經的信仰是彌勒往生。此種傾向經中隨處可見,例如卷第二末尾云:‘若命終時即得往生彌勒內宮,睹白毫相超越生死;龍華三會當得解脫。’所謂諦觀眉間白毫相光,可超越九十億劫生死之罪,或是生天,未來世於龍華菩提樹下成佛等,正是《彌勒上生經》所宣說之經義。
(三)密教的修法
同屬實踐部門的經文中,卷第八比較特異,屬於密教的內容,與前七卷相異。惟密教的部分實際上只是引用《諸佛境界攝真實經》的內容。
本經〈觀心品第十〉末所說觀心陀羅尼(唵室佗波羅底吠憚迦盧弭,Om% cittaprati vedham% karomi),與《真實經》卷中(大正18·273c)之法身求心真言(陀羅尼)大體一致;惟前者雲吠憚(vedham%),後者則刪去吠,作馱你(dham%);此陀羅尼在《金剛頂經》卷一的陀羅尼中也作‘微騰’,故《真實經》中法身求心真言可能是脫落了吠(微)(ve)字。其次,本經於〈發菩提心品第十一〉說心法不可得之理與說菩提心,也與《真實經》(大正18·273c)一致。(中略)次說初發心清凈陀羅尼(唵菩地室多牟致波陀邪弭,Om% bodhi cittam utpada-yami),亦與《真實經》(大正18·274a)中大菩提心陀羅尼一致。其次云:‘若有凡夫修此觀者,所起五逆、四重、十惡及一闡提,如是等罪盡皆消滅,即獲五種三摩地門。’然後說明剎那三昧、微塵三昧、白縷三昧、起伏三昧、安住三昧,但《真實經》〈金剛大道場品〉幾乎沒有說明,僅提及‘雖造五逆一闡提等極重惡業,皆悉消滅應時便獲五種三昧……’之語,未詳細說明五種三昧(大正18·276c)。至〈成佛品第十二〉,說心、語、身三密,觀滿月中出生金色五鈷金剛,光明煥然猶如鎔金,口唱陀羅尼(唵地室多婆爾羅),手結引導無上菩提最第一印;其中除印相以外,皆與《真實經》中堅固菩提心真言一致(大正18·274b)。此外,〈成佛品第十二〉又提及‘我今首上有大寶冠,其天冠中五佛如來結跏趺坐,我是毗盧遮那如來’之記述,在《真實經》中則是作‘我身即是金剛薩埵,頂有寶冠,寶冠之中五方化佛結跏趺坐’
依比較上述經文來考察兩經的關係,會令人覺得《心地觀經》的密法形式只是局部性的,直到《真實經》以後密法形式才完備,尤其是《真實經》卷下所云(大正18·280a):‘若有國土、城邑、聚落,有一凈信男子、女人起大悲心,為報四恩,建立道場修是法者,於其國中無有七難,國王、王子日夜增長廣大福聚。所以者何?是道場地至金剛際,乃至微塵,屬國王故’及‘第一國王、第二父母、第三施主、第四法界一切眾生’似乎即是根據《心地觀經》而成立的。但是,如果《真實經》的密法是由《心地觀經》衍生出的,那又為什麼《心地觀經》前七卷都沒有提到密法,而是在第八卷才以非常專門的姿態出現呢?《心地觀經》的密教成分雖僅是部分性的,然其所理解的密教已相當深入,因此,或許可以認為《心地觀經》是依《真實經》而成立的。
上述見解是站在絕對信賴兩經的譯者(般若三藏)而成立的,但若對譯者的忠實度持疑,則本經的密教色彩將只不過是被附加上去的而已。事實上,前七卷經文全無密教色彩,但至卷第八卻唐突地出現;而本經與《真實經》具有甚多似點,故此二經是否出自同一譯者,有重新考慮的必要。此外,本經中曾二次論及迦樓羅秘密觀門(〈厭舍品第三〉〈成佛品第十二〉),若此觀門系依據《迦樓羅及諸天密言經》而成立,且二經同是由般若三藏翻譯的推斷正確(請參照《昭和法寶目錄》六八二中),則不得不令人懷疑此處的經咒是否也是插入的。但由於缺乏確實的證據,只好信賴譯者的良心,斷定《心地觀經》是依據《真實經》之經義內容而成立。
此外,附帶一提的是本經有三個陀羅尼也出現於《金剛頂經》卷一中,且有其他類似點,但二者類似的程度比不上《真實經》,故在此不作進一步的探討。
以上,大略探討本經的思想背景。此外,在卷第四末尾有本生經中的故事,卷第一內可見到《金光明經》、《本生鬘論》(Ja^taka-ma^la^)的見解,若要清楚核定審查,甚至可找到《楞伽》、《瓔珞》等經痕迹,但因這些並非重要的論題,故且置不談。
要言之,本經是以《般若》《維摩》《法華》《華嚴》《涅盤》為基礎,以《攝論》的唯心說和《唯識》的唯識說立三界唯心唯識的理論。在實踐方面,立彌勒信仰,教人應守《瑜伽》《梵網》等大乘戒,勸以《真實經》等所說的三密修行。
由內容言,本經成立的年代應在世親之後。若依據本經御制的序文所記,其原典是在唐高宗(650~683)時由獅子國所獻。若此事屬實,其製作年代應約於西元五、六百年左右。不過,尚無充分證據,必須經更廣泛深入的研究才能確定。總之,本經是屬於大乘佛教末期的經典。

根本主張


自古以來,《心地觀經》是以說四恩著名的經典。在本經之前,雖有種種片斷的報恩說,但皆不如本經有系統。此即是本經中心思想歸於四恩說的理由。本經雖說四恩,但並不僅止於實際道德面向,還包含深奧的教理問題及修道生活上的論議、主張。
本經對修道生活的根本主張,即是大乘的出家修行論;而其思想的根據則歸於唯心論,其理由如下所述。
〈序品第一〉無特別的記述,故暫且不述。〈報恩品第二〉佛首先說:‘一切眾生遠離大乘菩薩行願。’其次,五百長者言:‘我等不樂大乘諸菩薩行,亦不喜聞苦行音聲,所以者何?一切菩薩所修行願,皆悉不是知恩報恩。……不如趣向二乘道果。’於是,佛為有退轉心的眾生示一切有恩之德,說四恩。既聞得四恩之趣,則應如何報之?這就要行三種波羅蜜。因此,卷第二的結論必待於〈波羅蜜品第八〉才出現。卷第三不過是以偈頌重覆卷第二的長行,因此無特別可記之事。唯一附加上的內容是提及王者乃是於過去世修三聚凈戒的結果,故每個人必須懺悔滅罪,作一個持戒的人。
〈厭舍品第三〉提及:‘汝無垢稱以清凈心為善業根,以不善心為惡業根;心清凈故世界清凈,心雜穢故世界雜穢;我佛法中以心為主,一切諸法無不由心’與羅什譯的《維摩經》〈佛國品第一〉之文一致(大正14·538c)。本品又舉維摩之德如下:‘如是白衣雖不出家,已具無量無邊功德’,這相當於《維摩經》〈方便品第二〉所述(大正14·539a)。除沿用《維摩經》的經義外,尚沿用佛對六群惡性比丘的說法,說即使身居聚落,若行大慈,則是真遠離。
引用這些經文意義何在?值得注意的是本經引用此二文並非當作肯定的材料,實際上是為了要破在家修行論。即為了說明過去時,佛雖贊維摩在家佛教,但事實上在家修行是具有很多缺點的,終究必須走出家修行之路。那麼,出家修行為何?於是整部經大半致力於詳述出家修行的殊勝。
此處簡述本經的大要:〈報恩品〉的使命是卻小乘,闡明大乘。〈厭舍品〉的主旨在說明在家佛教的缺點,傾向於出家佛教。後面各品內容經義均在禮讚教導出家佛教。由此可知本經的根本立足點在於大乘的出家修行論。
蓋《維摩經》等在家修行論的新大乘運動勃興,年代既久,《維摩經》中所見的新鮮的生命力很快就喪失,形成藉著在家佛教之名但實際卻呈現腐敗墮落的狀態,這時新的反動運動──出家修行論或戒律信仰抬頭是很自然的事,本經就是此潮流中的一產物。
本經既立基於大乘的出家修行論,在實際修行上則教人要住阿蘭若無人僻靜之處,依持戒、十度及禪定觀心。此即《心地觀經》立名之由來。至於要如何觀心呢?就形成了所詮空不可得之心外無物的唯心論。如〈觀心品第十〉所述:‘善男子!三界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心者究竟沉淪。眾生之心猶如大地,五穀五果從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惡五趣、有學、無學、獨覺、菩薩及於如來。以是因緣,三界唯心,心名為地。’如虛空心、如猿猴心、無內無外無中間心,即三界之地,離此無菩提心,也無身口意三密的修行。(中略)

包含問題


由某一角度言,本經的根本主張在於鼓勵出家修行、戒律信仰及觀心論。然而換另一個觀點而言,則整部經均論述報恩之事。〈功德莊嚴品〉云:‘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以清凈心供養如是住阿蘭若真善佛子,所獲福德無量無邊。若復有人以眾珍寶供養悲母,所獲功德亦無差別。’由此可知,實際上貫穿本經首尾的理論歸結於報恩說。那麼,出家與在家修行兩說如何調和呢?基於唯心唯識思想的基礎,勸令出家眾實修戒、定、慧三學;對在家眾勸令供養悲母,二者立場不同卻可並存不悖。
總之,本經含有《般若》《維摩》《法華》《華嚴》《涅盤》《賢劫》《觀普賢行法》《諸佛境界攝真實》《梵網》《首楞嚴三昧》《彌勒上生》等諸經的思想觀點,並以《瑜伽》《攝大乘》《唯識》諸論為其基礎。此外,本生譚中也含有不少的經典。例如,〈流水長者的本生〉系依據《金光明經》,〈九劫超越〉依據《婆沙論》,〈屍毗王〉〈薩埵王子〉〈金色大鹿王〉〈慈力王〉等依據《六度集經》《本生鬘論》等,可見本經系成立於印度大乘佛教末期,是以一切佛教為背景。
由以後的佛教來看,本經中不管是法華系、華嚴系、唯識系、唯心繫、一乘或三乘、大乘或小乘、顯教或密教、瑜伽戒或梵網戒、如來藏或阿賴耶識、真如或無漏種子皆無滯礙地相接。即使就印度末期的大乘思想而言,也是極好的範本。其中有關本有無漏種子的問題或是大乘戒授受作法的問題也有更充分的資料。

部分經文節錄


· 爾時佛告五百長者。善哉善哉。汝等聞於讚歎大乘。心生退轉發起妙義。利益安樂未來世中。不知恩德一切眾生。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我今為汝分別演說世出世間有恩之處。善男子。汝等所言未可正理。何以故。世出世恩有其四種。一父母恩。二眾生恩。三國王恩。四三寶恩。如是四恩。一切眾生平等荷負。
· 善男子。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於一劫中說不能盡。我今為汝宣說少分。假使有人為福德故。恭敬供養一百凈行大婆羅門。一百五通諸大神仙。一百善友。安置七寶上妙堂內。以百千種上妙珍膳。垂諸瓔珞眾寶衣服。栴檀沉香立諸房舍。百寶莊嚴床卧敷具。療治眾病百種湯藥。一心供養滿百千劫。不如一念住孝順心。以微少物色養悲母。隨所供侍。比前功德。百千萬分不可校量。
· 慈父恩高如山王 悲母恩深如大海 若我住世於一劫 說悲母恩不能盡。
· 世間悲母念子無比。恩及未形。始自受胎終於十月。行住坐卧受諸苦惱非口所宣。雖得欲樂飲食衣服而不生愛。憂念之心恆無休息。但自思惟將欲生產。漸受諸苦晝夜愁惱。若產難時如百千刃競來屠割。或致無常。若無苦惱諸親眷屬喜樂無盡。猶如貧女得如意珠。其子發聲如聞音樂。以母胸臆而為寢處。左右膝上常為游履。於胸臆中出甘露泉。長養之恩彌於普天。憐愍之德廣大無比。世間所高莫過山嶽。悲母之恩逾於須彌。世間之重大地為先。悲母之恩亦過於彼。若有男女背恩不順。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發惡言子即隨墮。或在地獄餓鬼畜生。世間之疾莫過猛風。怨念之徵復速於彼。一切如來金剛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護。若善男子善女人。依悲母教承順無違。諸天護念福樂無盡。如是男女即名尊貴天人種類。或是菩薩為度眾生。現為男女饒益父母。若善男子善女人。為報母恩經於一劫。每日三時割自身肉以養父母。而未能報一日之恩。
· 善男子。於諸世間何者最富。何者最貧。悲母在堂名之為富。悲母不在名之為貧。悲母在時名為日中。悲母死時名為日沒。悲母在時名為月明。悲母亡時名為闇夜。是故汝等。勤加修習孝養父母若人供佛福等無異。應當如是報父母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