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城遺址

平城遺址

平城遺址(Site of Pingcheng City),主要指北魏都城平城遺址,中國北魏中期都城遺址,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城區及其附近。1987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城牆及城內遺址(宮殿群、明堂)、白登山遺址、房山永固陵遺址三部分組成。

洛陽平城門是孝文帝遷都前正對皇宮的正南城門,相當於北京天安門。

在日本奈良市有古都平城京遺址,是日本第一個世界文化遺產。

遺址概況


平城遺址
平城遺址
拓跋硅戲於天興元年(398)七月遷都平城,至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遷都洛陽,在平城建都97年,歷經六帝七世,一直成為我國北方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擁有百萬人口。當時平城分皇城、外城、郭城。外城方二十里,外郭周圍三十二里,有門十二,“其郭城繞宮城南,悉築為坊。坊開巷,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京畿範圍東至代郡(河北蔚縣暖泉鎮西),西及善無(右玉縣南古城村),南及陰館(朔縣東南夏官村),北盡參合(陽高縣東北)。其京甸“東至上谷軍都關(昌平縣北),西至黃河,南至中山隘門塞(靈丘縣東南),北至五原(包頭市西)”。其外又設四方四維,置八部帥統兵鎮守。北魏在平城建都后“始營宮室,建宗廟,立社稷”,進行了一系列的首都建設,先後建天文、天華、中天軍殿24座;建西宮、北宮、南宮、東宮、寧宮等宮15處;建東苑、西苑、北苑、鹿苑四處;建華林、永林、永興等國3處;建鴻雁、天淵等池6處;建雲母、金華等堂6處;建蓬台、白台等台7處;建玄武、無武等樓3處;建涼風、臨望、東明等觀3處;還建有郊壇、方壇、五精帝壇三處;建太廟、太社、太稷帝社、孔子廟、虎圈、圓丘、方澤、明堂、靈台、辟雍等。其建築規模、數目之繁多、布局之道嚴、規劃之完整是前所未有的。北魏佛教鼎盛,神圖妙塔,對峙相望,京都內寺廟上百所,僧尼三千餘,除“冠於一世”的雲岡外,尚有“天下第一”的永寧寺,“京華壯觀”的天宮寺及五級大寺等。
為了改善城市環境,從城北引如渾水,從城西引武州川水入城,使魏都大街西岸有潺潺流水,東西魚池有游魚嬉戲,水旁弱柳、絲楊、雜樹交蔭,利用水和樹把城市打扮得清新雅緻,配上巍峨的宮殿樓閣,真是花團錦簇一般。確實是“靈台山立,壁水池園,雙闕萬仞,九衢四達,羽旌林森,堂殿膠葛”。平城遺址在今大同城北、大同火車站以西到陳庄一帶,北依方山,外靠長城。今大同城北上皇莊之東和白馬城村北的板築城基,當即郭城的北牆遺跡。大同車站附近曾發現有排列整齊的大型石礎、磚瓦殘片、“富貴萬歲”隸書瓦當等。在南門外工農路北側,曾出土大型石柱礎、筒瓦和臼等。可推測這是一座北魏大型建築遺址。其東部曾出土石雕方硯一方,硯首雕有耳環形水池及騎獸、角抵、舞蹈、沐猴圖案四組。
平城遺址
平城遺址
硯側雲龍、朱雀、水禽、銜魚的紋飾和下部壺門保存方形樣等,為北魏石雕藝術的孤品。遺址還出土八曲銀流、刻花銀碗和鎏金高足鋼杯等文物,具有伊朗薩桑王朝金銀器特徵。是北魏時與西域交往的實物見證,平城遺址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平城遺址
平城遺址
據《魏書·莫含傳附孫題傳》記載:“太祖欲廣宮室,規度平城四方數十里,將模鄴、洛、長安之制。運材數百萬根,以題機巧,徵令監之。”由此可見,當時道武皇帝心目中之平城建築規劃是仿照中原的安陽,洛陽和長安為藍圖的。據《魏書·太祖紀》記載:“天興元年(公元件398年)秋七月,遷都平城。始營宮室,建宗廟,立社稷……二年增啟京師十二門……冬十月太廟成。“天興元年八月”詔有司正封畿(御定京畿轄區),制效甸(規劃郊區建設),端經術(開闢各地通道),標道里(標號各地里程碑)。“天錫三年發八部人,自五百里內繕修都城,魏於是始有邑居之制度。”“規立外城方二十里,分置市裡,經塗洞達。”以後才陸續建築宮殿和陵苑,正如有關象料所載:“神瑞元年二月乙卯起豐宮於平城東北。”豐宮即為道武皇帝、華陰公主等建立之別廟。“泰常元年十一月築蓬台於北苑。“泰常二年秋七月作白台於城南,高二十丈。”“泰常六年春正月發京師六千人築苑。起自舊苑,東包白登,周加三十餘里。”“泰常七年秋九月築平城外郭周回三十二里”“泰常八年十月,廣西宮,起外垣牆,周回二十里。”“其郭城繞宮城南,悉築為坊。坊開巷,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每南坊搜檢,以備奸巧。”“又有懸食瓦屋數十間,置尚方,作鐵及木。”和平初年於城西開始建造雲崗石窟;皇興元年起永寧寺,構七級佛圖,太和五年造永固陵。
北魏王朝自道武帝天興元年(公元398年)在平城定都開始,到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遷都洛陽為止的96年時間裡,前後經歷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文成帝、獻文帝、孝文帝共六位皇帝,他們都對京都平城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建設,主要抓了六項工程:一、建有宮城、外城和城廓;二、建有太和殿、安昌殿,坤德六合殿、乾象六合殿等十餘座宮殿;三、開鑿了雲岡、方山鹿野苑等處石窟和豐宮太廟等寺廟;四、修築了西起雷公山,東至采涼山和白登山的皇家園林;五、營造了永固陵、萬年堂等規模龐大的皇家陵墓;六、為一百多萬的城市居民興建了里坊式住宅。通過以上六項工程,使平城發展為擁有百萬人口的宏大帝都,堪當中國北方政治、軍事、文化、經濟、文化和佛教中心。後來,經歷代風雲變幻,時過境遷,平城淪為廢墟一片,僅存土台東西對峙,後來此自建有天王寺,來往行人無不瞻仰,弔古憑今感慨萬千。明朝代王朱桂次子廣靈王來此遊覽,賦詩名曰“魏陵煙雨”,曾被譽為古雲中郡八景之一:“魏陵兀兀倚郊圻,草樹蓊森過客稀。疏雨淡煙春色里,清風明月夜闌時。兩朝事業三更夢,百代興亡一局棋。弔古漫勞回首處,不堪駐馬讀殘碑。 ”

北魏平城


北魏平城是在漢朝平城縣之基礎擴建而成,它包括宮城、外城和城廓三個組成部分。根據考古調查發現,今城北上皇莊、白馬城和安家小村一帶有斷斷續續板築夯打的土牆遺址,高處五米多,低處一二米,底部約十幾米,這正是外城之北牆,東城牆則在御河之西,南城牆在大同城北操場城一帶,西城牆在上皇莊以南,此區面積約有60多平方里。火車站東北處曾經出土有排列整齊的覆盆礎石,這些遺跡可以說明北魏宮城和官府衙署之範圍。

文物保護


平城遺址
平城遺址
新中國成立以後,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文物保護,平城遺址於1987年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平城當時原貌,還有等專家學者進一步考察發現。

實用信息


最佳旅遊時間

大同市地處黃土高原,地形地貌複雜多樣,基本上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只有6.8度。大同冬季非常寒冷,夏季天氣較涼爽,是避暑的好去處。每年的春夏兩季是旅遊的最佳時間。

衣著用品

平城遺址最顯著的特點是晝夜溫差很大,注意多穿衣服,以抵禦早晚的寒氣。

交通信息


平城遺址風光圖冊
平城遺址風光圖冊
平城遺址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城區東馬路。周圍交通便利,有多個公交站點,最近的公交站是北苑路操場城街口,此外附近還有嘉鑫園小區、北環路武定北路口、公交三公司(嘉鑫園小區)北環路武定北路口、武定北路安益街前街口等。
自駕:大同市走魏都大道—清遠西街—雲中路—擁軍東路—擁軍西路—北環路—平城遺址。

特色小吃


和山西的其它地方相似,大同的飲食特色仍以各種麵食為主,這裡飯菜質量非常不錯,而且價格低 廉,你可以去市內的紅旗美食城,裝潢、服務、菜品俱佳,只需幾十元就可以大快朵頤。大同市有名的風味小吃有大同刀削麵、豌豆面、羊雜粉湯、莜面、蕎面圪坨、陽高杏脯、廣靈豆腐乾、大同黃糕、渾源炒酥大豆等,頗值得一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