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村鄉

江西省興國縣下轄鄉

東村鄉位於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東部半山區,距縣城31公里,毗鄰興蓮、鼎龍、樟木、江背等鄉鎮。全鄉總面積85平方公里,轄7個村、110個村民小組,有人口1.9萬餘人。

該鄉基本實現組組通車、戶戶通電;有初級中學1所、小學9所、衛生院1所,村級醫療點15個,已開通手機通訊站台,信號覆蓋全鄉。

東村距興國火車站34公里,交通便利,319國道和新(開嶺)興(蓮)公路穿境而過。鄉村公路縱橫交錯。通訊快捷,程式控制電話、傳真電話、手機可直拔國內外。電力充足已併入華東大電網。青雲山、東龍庵是該縣有名的古寺建築名勝旅遊區、長岡水庫30平方公里水面大部分在東村鄉境內。

自然資源


東村鄉已初步形成建築、建材、採礦、食品加工、庫灣養魚、臍橙種植等地方支柱產業。
東村有黃金、煤、鐵、鉛鋅等多種地下礦藏,有800餘畝的庫灣,幾千畝的水庫水面,有松、杉、毛竹黃竹油茶林、果茶等地表資源,有生豬鮮魚灰鵝等大量農副產品。

經濟社會


2010年實現生產總值7600萬元,與2006相比年遞增20%以上;財政總收入達到300萬元,與2006年相比年遞增15%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186元,年人均增加200元以上。
(二)高度重視和諧平安創建工作,確保一方平安
我鄉深入開展了和諧平安創建活動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強化工作領導,創新工作機制,不斷健全完善工作網路,加大工作力度,強化工作措施,切實抓好各項維護社會穩定和安全生產工作的落實。由於方法得當,措施得力,處理及時,有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努力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杜絕了安全生產事故發生,保持了全鄉社會穩定,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維護了和諧安康的社會局面。2007-2010年連續四年被評為和諧平安建設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鄉鎮。
(三)突出重點抓好新農村建設,統籌城鄉協調發展
一是鄉村面貌大為改善。在完成“三清六改四普及”要求中,共建成新農村建設點47個,覆蓋農戶1000餘戶,人口 4600餘人,共完成農村改水或新建水井900戶,投資200萬元建設圩鎮自來水工程1個,投資100萬元完善我鄉保潔工程,改廁820個,100%的村實現了通村水泥路,新修通組公路120公里,硬化通組公路32公里,普及太陽能620戶,有線電視270戶,程式控制電話1300戶,寬頻網路200戶,實行了移動網路全覆蓋;二是塑造良好的村風民貌。全鄉各村制訂了村規民約,每年開展“信用農戶”、“文明農戶”評比活動。使村容村貌靚了,環境衛生好了,陳規陋習改了,人居環境美了,信息網路通了。
(四)因地制宜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力促農民增收
一是充分立足山地資源,一任接著一任干,做大做強富民產業。以臍橙、甜橙、油茶、茶葉、水產、仙人草為主要產業,發展勢頭強勁。2007以來,共開發臍橙3500畝,甜橙1000畝,油茶4500畝,茶葉600畝,水產1000畝,仙人草、黃花菜300畝,產業建設呈現一派喜人局面。二是農業合作社等新經濟組織蓬勃發展。目前全鄉共組建了“興國財富種養專業合作社”、“興國縣金鑫園種養專業合作社”、“興國小平種養合作社”和“興國縣敏江荸薺專業合作社”等6個農業合作社,是農產品銷售、農民致富的良好紐帶。三是組織農民技能培訓。鄉成立農民培訓中心1個,農民創業孵化基地1個,每年舉辦農業技術培訓4期以上,使廣大農民真正掌握1-2門實用技術,成為產業工人和種養能手、致富能手。2008年獲縣新產業發展先進獎,新農民培育先進獎;2009年被縣評為三類鄉鎮新產業發展第二名,新經濟組織組建第二名。
(五)全力以赴抓好招商招工工作,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我鄉主要圍繞農業產業和縣六大產業開展招商。2007-2010年共洽談項目18個,正式投產項目16個,實際進資4000萬元。另外我鄉充分發揮鄉勞務輸出服務中心的職能作用,認真做好縣工業園的招工服務工作,累計輸送工人700餘人,完成職業技能培訓50餘期。全面完成了縣下達給我鄉的招商招工任務。
(六)大力推進依法行政,努力提高計劃生育服務水平
一是加強隊伍建設,從根本上提高計劃生育工作服務水平;二是進一步加大“一法兩條例”的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服務環境;三是深入開展“三查四清三落實”工作,狠抓“四術”落實;四是加大了依法徵收社會撫養費的工作力度,做到依法行政;五是完善村民自治,提高工作水平;六是落實利導機制,引導婚育新風;七是加強制度考核,實行“人幫人”。通過上述措施的落實全鄉的計劃生育水平有了明顯提高,全鄉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5‰以內,出生政策符合率達到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