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鎧甲
廝殺時用來保護身體的防護衣飾
日本武士廝殺時用來保護身體的防護衣飾,有實用價值和藝術價值。
日本鎧甲分為四個階段:上古時期~平安時代前期,平安中期~鎌倉時代,日本南北朝~室町時代,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類型分為大鎧,腹卷,胴丸,當世具足,掛甲等。
日本鎧甲
上古時期~平安時代前期(——10世紀),受制於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主要以短甲、掛甲等形制簡單樸素的甲胄為主。所謂掛甲,是指用繩索穿連並且層疊甲片,下面的甲片覆蓋上一片的底端,從而形成下層寬於上層的鎧甲樣式。奈良時代的兩檔式掛甲更是日後大鎧的前身。而短甲則是將皮革或金屬的札片連綴成整體,以保護住胴體主要部分的甲胄。這一時期橫跨上千年,但是因為距今過遠,所以保存下來的原物並不多。
平安中期~鎌倉時代(11——13世紀),大鎧、胴丸、腹當這些有著濃郁日本特色的甲胄開始發展除了。當時是武士們佩戴著帶有鏟形前立的嚴星兜、小星兜或筋兜,腳穿毛沓,騎在馬上使用弓箭作戰的時代。
日本南北朝~室町時代(13-16世紀),是一個政權交替混亂,地方勢力膨脹的時代。胴丸、腹卷在這一時期得到了廣泛的運用,這些防具較為輕便實用,適合於徒步作戰。在這個足輕逐漸代替騎馬武士成為戰爭中主力的時代里,甲胄發展的變革也在醞釀。
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16-17世紀),在這個輝煌而混亂的年代中,具有堅固,輕便特點的當世具足廣受歡迎,成為了主流的甲胄。隨著被稱為“鐵炮”的火繩槍的使用,甲胄的樣式和性能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而受西洋盔甲影響而產生的南蠻胴也開始出現。樣式各異的胴與兜的都在這個年代並存,乃是甲胄的大繁榮時代。
江戶時代初期~幕末,在德川家康開創了幕府的太平盛世中,甲胄的實用價值逐漸讓位於儀式和裝飾作用了。在文化、文政年間(1804~1830)復古調大鎧盛行,而在江戶末期,生牛皮塗漆製作較輕便的煉具足開始在低級武士中流行。在江戶時代也產生了很多的豪華甲胄並保存至今,乃是重要的文化遺產。
在日本的甲胄體系中,最為重要的甲胄類型要算大鎧,腹卷,胴丸,當世具足。這幾種鎧甲也是日本甲胄中的典型代表。
大鎧示意圖
在日語中,鎧甲軀幹部分稱為“胴”。大鎧的胸甲也是由小片的甲葉紮成的,其光滑的外表是因為在其上包有一層主要為鹿皮所制的皮革,用以在鎧身形成較光滑的表面,以防止武士在射箭的時候弓弦被甲片刮斷。這個結構也被稱為弦走韋。大鎧的另一個重要特徵是在胸口位置安裝的“栴檀板”與“鳩尾板”。較為寬大的“栴檀板”在右胸上,一般採用甲片外露的樣式。而較為短小的“鳩尾板”則多數採用類似於弦走韋的樣式,這兩片板的材料主要為鐵,牛皮和鹿皮。這兩片甲板的頂端與胴甲主體相連,鳩尾板用於在射箭的時候為左胸口提供保護,而栴檀板則用於在右手揮舞武器的時候保護右胸。在胴的側面,則是被稱作肋楯的結果,也就是肋甲的意思,主要結構即為一片叫做壺板的甲片,在胴的左部因為開口以穿戴的需要,還有做蝙蝠付的結構。
胴的前後部分在肩膀部位由緒連接,在鎧甲的左右肩膀部位上還有兩個帶孔的甲片,叫做幛子板,用於防止緒在武士拉弓的時候被割壞。胴甲下面連綴草折,分為前草折、左面的馬手草折,右面的射向草折,和後部的引敷三個部分。(在大鎧中,左手被稱為馬手,右手被稱為射手)。
大鎧
袖的固定結構主要是在大鎧的背面,袖板上部的繩子叫做懸緒,而袖板中部的繩子叫做水吞之緒(其固定處往往採用金具作為裝飾),兩者在背面打成一個十字形,叫做總角的結,還具有裝飾性,非常美麗。而這個總角則穿過一個在胴背面的總角付之環(俗稱大座之環)來固定。
日本人將肩甲稱之為“袖”會引起很多國人的誤會,因為會讓人不自覺地聯想到袖子。那麼,袖子的結構在甲胄中被稱為什麼呢?在日本甲胄中相當於袖子的部件被稱作籠手。在其上還覆有甲片以起到保護作用。很多大鎧籠手的都使用絲綢面料製成,可以說是相當的豪華。但是為了便於拉弓射箭,早期的大鎧中往往只有左臂才有籠手的結構,而右臂則採用寬鬆的絲綢袖子。
根據上文的介紹可以看出,大鎧這樣的設計是適合於當時的日本古代戰爭形式的,即以騎馬武士作為戰爭的主體,而將弓箭作為主戰武器之一。
大鎧在胴的下部還懸掛有防護用的草折,一般為四間四段。在大鎧最早出現於平安時代的時候其實是沒有佩楯,即大腿甲的。因為這樣的設計並不適合在馬上騎射。佩楯最早出現於南北朝時期南北朝時代,作為大鎧的可選用部件使用。但是受到當世具足的影響,在江戶時代的大鎧則往往也配有佩楯。佩楯通過帶子綁在大腿上來提供防護。
在日本甲胄中,小腿部位的護甲叫做臑當。在大鎧剛出現的平安時代,臑當的結構往往比較簡單,在一些資料上顯示出武士在穿戴大鎧的同時只使用布制護腿。隨著時代的變遷,臑當也發展出了很多不同的形式,從最簡單的只保護脛骨正面到包裹整個小腿的式樣筒型臑當。而到了江戶時期,一直延伸到膝蓋的大立拳(舉)形臑當非常的流行,這種臑當的樣式與西方甲胄中的護腿甲類似,顯得使用者孔武有力。
室町時代 的「腹巻」
腹當誕生於徒步作戰佔據主體的鎌倉時代後期,作為步卒的簡單護具而廣泛使用,並被一直使用到室町中期。簡單的來說,腹當其實可以理解為鎧甲化的肚兜。在黑澤明的[七武士]中,有一個胖胖的山賊在涉水的時候被一箭射死,他所穿的就是腹當。這種主要保護腹部的的鎧甲組成比較簡單,包括一塊胸腹甲,其左右兩邊各有一片叫做長側的甲片,沒有袖,也沒有背部的防護。腹當的固定靠兩片長側上的索帶,索帶在背後交叉並搭過肩頭固定在胸板上。
腹當與腹卷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它的三間草折很短,甚至乾脆沒有草折,乃是完全的步卒用輕武裝,而腹卷往往有六到八間的草折。到了室町後期,隨著逐年戰亂對鎧甲的需求進一步上升,腹當的製作工藝也進一步簡化,直接使用大片的皮革連綴成甲,而不再用較小的札片以便於大規模的生產。下圖中,左為腹卷,右為腹當。
腹卷是腹當的進化式樣。在現代日語中,腹卷就是圍在腹部的衣物的意思。腹當和腹卷最大的特點在於其開口的位置,這也是其與其它日本甲胄間主要的不同之處。因為這兩者是作為步卒用的輕型甲胄而產生的,其設計思想就是追求最大限度的輕便,所以早期的腹當和是沒有後部防護的,直接通過緒綁起來。腹卷作為一種輕便鎧甲,其使用價值也受到了很多武士的肯定,據說毛利元就當年所用過的腹卷就一直保留至今。
松平家緋糸威胴丸具足
胴丸也被稱為丸胴,兩者都是包裹胴體的意思。胴丸的胴,即軀幹甲部分主要由肩部的押付和高紐、軀幹的身甲,以及腰下的草折和菱縫板所組成的。由圖看來也可以發現胴丸的結構比大鎧要簡單很多,但是因為胴丸和大鎧源頭相同,所以兩者之間也存在著很多相同之處。兩者的開口都位於胴的左側,通過引合緒進行固定,而且也都是主要靠肩膀來承受整幅鎧甲的重量(類似於腹卷的固定方式,即通過固定在背部甲板上的引合緒和固定在胸板上的高紐來固定)。
胴丸的甲片數量是固定的,一般為前立舉(拳)二段、后立舉三段、長側四段、草折八間四段。其材質主要為竹和皮,一般不使用鐵材料,這也是符合其定位的,即提供給那些下級的武士和步卒所使用。到鎌倉時期和南北朝時期,隨著日本的戰爭形式從以騎射發展成了以集團近身作戰為主,胴丸也在這一時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並搭配上了一些原屬於大鎧的配件,比如帶鍬形前立的星兜,袖,籠手,臑當等等。胴丸的地位也因此上升,一躍而成了高級武士的常用甲胄樣式之一。
在[蒙古襲來繪詞]中,也出現了穿著胴丸的步卒。在這張圖中剛好可以同時看見胴丸的正面和背面。圖中作為騎馬武士侍從的步卒頭戴烏帽子,腿套脛巾,赤足扛槍,乃是日後足輕階級的前身。由圖可以看出,當時的胴丸製作的很是粗糙,而且也沒有後世中所增添的各種配件。腹卷和胴丸的全盛時期是在室町中期,下克上風潮的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了對甲胄的需求。
胴丸的特點之一是杏葉板,出現於南北朝時代,用來在胸前固定引合緒。鎌倉時代以後,杏葉板上也往往採用銅製的家徽作為。不過在江戶時代的時候,有些其它的甲胄出於美觀的目的也配備了杏葉板,這也造成了一些混亂。
至於胴丸的防禦力,曾經有日本人在幾年前做過相關的實驗,利用火繩槍可以射穿五十米外的胴丸。在戰國時代的某些大名甚至會發給手下的軍隊配發紙質的胴丸,雖然號稱也有一定的防護力,不過具體功能如何,那就不好說了。
所謂的御貨具足,指的是那些要上戰場的足輕臨時租賃來的甲胄。不過其中也有很大的一部分乃是胴丸,而非具足。
1.胴(仏胴)2.草折3.佩楯4.立挙5.臑當(筱臑當)6.甲懸7.袖(當世袖)8.籠手(筱籠手)9.手甲(摘手甲)10.兜缽(日根野頭形)11.腰巻12.眉庇13.吹返14.錏(護頸,日根野式)15.立物(水牛肋立)16.立物(日輪前立)17.面頰(目下頰)18.垂19.襟回(系兜的帶子)
當世具足細部分解示意圖
成熟的佩楯最早出現在具足上面,起到防護大腿的作用。佩楯作為具足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上面常常也會繪有特色的圖案,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紅色的“日之丸”圖案。這種圖案在很多的具足上都能看到,也有使用“永樂通寶”圖案的佩楯,這些圖案一般都是以圓形為基調。
森蘭丸所用 當世具足
本多忠勝所用 當世具足
當世具足中最早出現的足輕具足,一般都是侍者、下人、雜役、這些人等以及足輕所使用的所得。一般來說其上也少有裝飾性的成分,作為純粹的實戰甲胄而使用。具足的發展在安土-桃山時代達到了最高峰,作為堅固耐用的實戰甲胄成為當時的主流。在這個戰國爭霸的時代也發展出了各種複雜的樣式。以桶川胴為基礎,發展出來二枚胴,五枚胴,雪下胴等諸多樣式。而隨著高級武士們對具足這種甲式的認同,一部份的具足也逐漸向豪華化,裝飾化的方向發展。各種樣式的前立,肋立,頂立也紛紛出現,為戰國亂世增添了絢爛景象。
在鐵炮傳來之後,具足為了防彈的需要也作了一些改進。比如所謂的鳩胸胴,就在胸甲的中部形成了一個突出以造成一個防彈的斜面,非常類似於同時代的歐洲胸甲的做法。在歐洲式的鎧甲進入日本之後,當時具足也受到了的影響,產生出了被稱為南蠻具足的新型具足,將在下面的章節中進行專文的介紹。
加藤清正用 當世具足
在漫長的上古時代中日本人也探索過很多的甲胄樣式,發展出了很多相態各異的甲胄。正是經過了這些早期甲式的鋪墊,最後發展成了上述這些成熟而具有日本特色的鎧甲。在這些上古甲胄中,最為重要的就是下文中將要介紹的短甲和掛甲。
短甲和掛甲
根據考古發掘的結果顯示,日本甲胄誕生於三世紀後半開始的古墳時代。其中以短甲和掛甲為主要代表,而保存下來的文物多為鐵質的短甲較多。這兩種都已經是比較成熟的甲式,因此推測在此之前應該也有其它的甲胄種類,但是可能因為其材料選用竹木的原因而在無法保存到現代。
短甲是利用較大的條形甲片製成的軀幹甲,因其體積較小而被稱為短甲,其樣式類似於某種希臘胸甲。短甲的開口在胸前,利用甲胄自身的彈性來使甲胄包裹住軀幹,然後利用繩索或鐵制的釘扣來固定。短甲的胸甲板成三角形,主要防護腹部,胸部則相對較為缺少防護。因此為了增強防護作用往往還搭配有獨立的頸甲,多為皮質。在出土的短甲中,鐵制和皮製都有,而且鐵制短甲較多。但考慮到當時的社會生產水平的話,短甲的製作應該是以皮質為主。
短甲
的出土的數量很多,在韓國也有出土。這是因為自4世紀60年代,日本奈良朝廷出兵侵略新羅,征服弁韓之地(今韓國慶尚南道),設“日本府”進行統治,在朝鮮建立了殖民地統治。在韓國出土的短甲應該就是從當時的日本所輸入的。
掛甲主要是用皮革或金屬的小片連綴而成,因此相對短甲而言其靈活性較高,便於使用者的運動。掛甲的開口在正面中央,通過引合緒固定。在肩膀部位則通過正面的懸緒和背面的受緒系在一起,整幅甲胄的重量主要由肩膀來承受。
掛甲
東京國立博物館所收藏的鐵制鋲留短甲與兜
日本鎧甲
直到近代仍為阿依努人所使用。左圖即為伊東信雄教授在樺太地區(樺太為阿依努語對庫頁島的稱呼)所收集到的皮製掛甲。其製作方式類似小札,使用很小的皮質札片連綴而成,樣式則有些像古希臘的邁錫尼青銅甲,可能活動起來並不方便。與短甲不同,因為掛甲多數採用皮革或竹木的結構,因此出土的實物很少,人們主要通過在古墳中出土的各種土器上面的形象來認識掛甲。上面右圖是一件身披掛甲的武士埴輪立象(埴輪指出土於日本古墳的人形、馬形等土器)。這尊立像的武器及鎧甲的表現極為精巧,是理解古墳時代後期東國武士裝束的重要資料。立像頭上戴的是一種前額部有棱脊形造形,稱為沖角付胄的頭盔,並附有保護臉部的護頰,以及稱為錣,保護後腦的護板。並且,在盔甲上貼上黏土的小土粒,表示盔甲是以鉚釘接合鐵板製成的,而關於沖角付胄將在下文中進行詳細的介紹。立像所穿的是由小片鐵板接合而成的掛甲,還有肩甲、膝甲、護臂、護腿及鞋等。左手手腕上纏卷了用來保護手部不被弓弦傷到的皮套,背上背著箭袋,箭矢的箭鏃朝上放置(這一點是古墳時代所特有的現象)。此外,在整個埴輪立象上,可以發現有十多個地方黏貼有蝴蝶結,由此可知,鎧甲是先用繩帶系綁后再穿上的。掛甲以右袵方式拉合左右並以繩帶系住,護膝及護腿則在腿後用繩子挽結。另外,肩甲下部露出短袖的衣袖,可知護臂是直接套在手臂上。埴輪立象臉部五官造型沈穩,整體製作亦可稱勻整,應是技術熟練之工人所製作的。在群馬縣東部的太田市周圍,也出土了數件具有相同特色、製作精良的武士埴輪,由此可以推知,當時在該地有著很多的埴輪製作者。
中國古代曾經廣泛的使用掛甲,因此這種甲式也較為容易為國人所理解。掛甲所用的頭盔一般為眉庇護胄或沖角付胄,將在第二章進行介紹。在奈良時代(710-794),掛甲進一步進化為裲襠式掛甲,其特點為肩上的緒不分懸、受,而是合為一體,套頭穿著,開叉和引合的緒在兩邊肋部。
一般來說,本州島島(大和朝廷)所出土的上古甲胄以掛甲為主,而短甲則在九州島島地區比較流行。因為日本向朝鮮派出的侵略軍多是從九州島島出發的緣故,所以在朝鮮半島發現的日本甲胄中也主要為短甲。在平安時代的甲胄中,除了短甲和掛甲以外還有從中國傳來的棉襖甲。所謂棉襖甲就是指將甲片直接縫在衣物的內層裡面,甲片不直接暴露在外的甲式。這種甲有利於防禦弓箭,因而在當時得到了廣泛的使用。相應的,中國棉襖甲的發展則是隨著火器的廣泛使用而在明清期間達到最盛。但是因為棉襖甲材質的原因使得其保存很是困難,所以很難見到實物。
日本在大化革新(645年發生的古代日本政變。其主要內容是廢除大豪族壟斷政權的體制,向中國皇帝體制學習,成立古代中央集權國家)以後,逐年向中國派遣遣唐使,廣泛的向中國學習各方面的文化知識。在奈良,平安時代的雕塑中也往往能見到身著明光鎧等中國式樣甲胄的人物形象。從這一時期開始,日本的甲胄逐漸地接受了中國甲胄的影響,並且最終逐漸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甲胄。比如大鎧的兜上所帶有的大型吹返就帶有當時唐朝甲胄的特點,而裲襠式掛甲就是大鎧的前身。
除此以外還有一些特殊的甲胄,他們並不適於歸入上述的四大類之中,比如忍者的甲胄,海賊的甲胄等等。不過這些甲胄也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其當時所流行的甲胄樣式的影響,而且多數採取了輕量化的措施。
進入江戶時期之後,原有的甲胄類型逐漸向裝飾化的方向發展,實用性日益下降。而到了幕府末期的時候,對實用性甲胄的需求又有了很大的上升。面對這種情況所發展出的具足同時具備輕便的意義。而且也出現了在具足的基礎上進行改進所發展出來的防具。例如通過只保留五片短小的草褶,對胴進行小型化的做法來減輕重量。此外還有在其中廣泛的運用了厚布來起到防刀劍的作用。據說宮本武藏在京都所打敗的的吉岡家除了開設道場以外,還以生產能防刀斬的布料而聞名。不過從個人角度來說比較懷疑其實際的效果。
所用的兜也往往採用布料來代替了傳統日本兜中的。每每在很多反映幕末風雲的大河劇中也都有所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