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徐家匯天文台
上海徐家匯天文台
徐家匯天文台科研成果有許多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其中,由田國柱、黃伯祿共同完成的《中國地震總表》載《徐家匯天文台觀測公報》(Bull. zi ka wei,1912年),整理出3700年中的6000多個地震記錄,反映了3322個地震。田國柱為此獲法科學院Stanislas Julian prize獎金。
鴉片戰爭以後,法國天主教會提出在南京或上海建立天文台的計劃,並得到法國經度局的支持。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天主教江南教區擬設立一個氣象中心,后因太平天國農民起義,江南地區變為戰場,所擬計劃被推遲實施。清同治四年(1865年)天主教會在上海董家渡設立氣象站,記錄每天的氣溫、氣壓和濕度等,這是上海近代科研機構的濫觴。
同治十一年2月,法國天主教耶穌會在上海徐家匯正式建立天文台,地址在明末科學家徐光啟墓附近,徐家匯肇家浜路西岸,今蒲西路221號。全台佔地百餘平方米,7月完工,12月正式開始天象觀測記錄。徐家匯天文台開始時的工作範圍,主要是進行黃道光和氣象要素的一般記錄,同治十三年又開始地磁要素的記錄。清光緒五年(1879年)7月31日上海遭到強颱風襲擊,艦船損失巨大,在公董局和外商輪船公司一致要求下,天文台籌設了航海服務部,採購儀器和擴建辦公樓房。光緒六年建立33米高的木塔,頂端裝有伯克利風向風速儀。光緒八年在上海報紙上刊登天氣預報。光緒十年使用巴黎高梯爾(Gautier)出品的小中星儀來測時,在外灘設信號塔,每日定時懸掛氣象符號標記,為黃浦江停舶的艦船服務。光緒十六年開始發布颱風警報。
光緒二十六年在上海西南離徐家匯天文台直線距離約25公里處的佘山山頂,原小教堂東側建立佘山天文台。佘山是突起在長江三角洲廣闊的沖積平原上的一個山頭。法國神甫在98米高的佘山山頂安裝了巴黎高梯爾(Gautier)廠生產的口徑40厘米的雙筒折射望遠鏡,圓頂東側有子午儀室,內裝為觀測對鍾用的中星儀。
光緒二十七年在徐台原址西側百米處另建新台。新大樓為3層,中央有磚木結構的塔,頂高40米,裝有風向風速儀,東側是子午儀室,院內有各種氣象儀器,並增添了地溫和井溫測量。
光緒三十年以後,增加了測量地震方面的工作。第一個地震儀是日本大森式傾斜儀。5年以後增加了維開式地震儀。東西向和南北向各一具,重1200公斤。民國3年(1914年)改用加利津地震儀,它帶有電流計和照相記錄設備,在當時是相當先進的。
授時部門早在光緒九年就籌購了一批儀器,光緒三十三年又購巴姆伯(Bamberg)中星儀一架,它附有測微器和掛水準。清宣統元年(1909年)除中午落球報時外,又增加21時的閃光報時。民國3年5月,開始以FFZ呼號,每日2次向海船發播氣象預報。
由於市內電車的發展對地磁工作有影響,光緒三十一年公董局同意把地磁台搬遷到140公裡外的江蘇崑山綠葭浜,建立專搞地磁工作的綠葭浜台。經2年多準備,光緒三十四年初拆遷儀器,在綠葭浜設絕對觀測室、記錄室和辦公宿舍樓。除地磁儀器外,還有小赤道儀1架、經緯儀2台及一些氣象儀器。授時工具為馬勒(muller)標準鍾,每天10點與徐台直通電話對時。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徐家匯天文台的設施和工作受到很大破壞,日軍經常出入天文台,隨意捕人打人。天文台經費來源斷絕,儀器得不到維修,刊物被迫停刊。戰爭結束以後,天文台工作仍不景氣。1949年上海解放以後,徐家匯天文台被人民政府接管。1950年,其天文部分劃歸紫金山天文台,1962年,徐家匯觀象台與佘山觀象台合併,建立天文台,隸屬於中國科學院。
天文台出版物有多種,教會在土山灣設有印刷所,大部分刊物都在這裡出版。計有:《徐家匯天文台觀測公報》,光緒八年至民國24年(1872~1935年),共出版61卷。不同時期,隨觀測項目,出版物亦有所不同。《地磁與氣象》,同治十一年至光緒三十年,共30卷。《地磁、氣象與地震》,光緒三十一年至三十三年,共4卷。《氣象與地震》,光緒三十四年至宣統三年,共4卷。《氣象》,民國元年至24年,共13卷。《佘山天文年刊》,光緒三十三年至民國31年,共出版27卷。《綠葭浜天文台地磁觀測報告》,光緒三十四年至民國24年,共出版20卷。《天文年曆》,光緒四年至民國21年,共出版30卷。《徐家匯天文台物理氣象記錄》,民國23~35年,共出版10冊。《徐家匯天文台地震記錄》,民國10~21年,共出版12冊。專題報告與學術論文單行本,共約百冊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