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旋灸

迴旋灸

迴旋灸法又稱熨熱灸法。是指將燃著的艾條在穴區上方作往複迴旋的移動的一種艾條懸起灸法。本法能給以較大範圍的溫熱刺激。迴旋灸的艾條,一般以純艾條即清艾條為主,近年來,臨床上也有用藥艾條施灸,取得較好的療效。其中,報道較多的為趙氏雷火灸法,以獨特的配方研製成的葯艾條作迴旋灸,用於治療某些五官科及婦科病證。

簡介


灸法中懸起灸之一種。指將艾條燃著的一端在施灸部位上方一定距離處作迴旋運動,給患者以較大範圍的溫熱刺激。適用於風濕痛,神經麻痹等。

操作方法


迴旋灸的灸條分為清艾條(包括無煙艾條)和葯艾條。迴旋灸的操作法有二種:一種為平面迴旋灸。將艾條點燃端先在選定的穴區或患部熏灸測試,至局部有灼熱感時,即在此距離作平行往複迴旋施灸,每次灸20~30min。視病灶範圍,尚可延長灸治時間。以局部潮紅為度。此法灸療面積較大之病灶;一種為螺旋式迴旋灸,即將灸條燃著端反覆從離穴區或病灶最近處,由近及遠呈螺旋式施灸,本法適用於病灶較小的痛點以及治療急性病證,其熱力較強,以局部出現深色紅暈為宜。

主治病證


本法適於病損表淺而面積大者,如神經性皮炎、牛皮癬、股外側皮神經炎、皮膚淺表潰瘍、帶狀皰疹、褥瘡等,對風濕痹症及周圍性面神經麻痹也有效果。另可用於近視眼、白內障、慢性鼻炎、以及排卵障礙等。

注意事項


1.灸治時,應注意艾條與皮膚之間既要保持一定距離。又要達到足夠的熱力。特別要注意不同病證與患者之間的差異。
2.溫和灸不宜用於急重病證或慢性病證的急性發作期。

臨床應用


1.咳嗽
取穴:風門肺俞
治法:上穴均取,雙側同用。囑患者取伏卧位,用30號1~1.5寸毫針。從上至下取穴針刺,刺風門0.5~1寸深,刺肺俞0.5~0.8寸深。上述腧穴進針得氣后施用瀉法,每隔3~5min行針一次,留針30min后出針。出針後點燃艾條一端,溫和灸風門、肺俞二腧穴,使患者施灸部位有較強的溫熱感而無灼痛感。施灸時間為半小時。每日上下午各治療1次,3日為一療程。
療效:共治療60例,結果:顯效40例,好轉19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8.32%。
2.冠心病
取穴:內關、膻中、心俞、至陽。
治法:上穴均取,雙側同用。患者取平卧位,充分暴露腧穴部位。用藥艾條作灸材。點燃艾條一端后,先施灸一側內關穴,灸火約離皮膚0.5~1寸。採用溫和懸灸法,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施灸5min,以局部皮膚呈紅暈為度。然後再以同樣方法施灸另一側內關穴,施灸5min。再依次以同樣方法施灸膻中、心俞(雙),各灸5min。至陽穴施以溫和灸,每次30min.每日灸治一次,灸治6次為一療程,休息一日後再繼續進行第二療程治療。治療療程一般為5~10個療程。治療時間在1~2個月之間。
療效:所有病例在治療期間均停服任何中西藥物,僅心絞痛發作時給服硝酸甘油片。
(1)改善癥狀(包括心絞痛、胸悶、短氣、心慌、頭暈等)療效,共觀察643例:總有效率為86.2%~87.4%。
(2)改善心電圖療效共觀察200例:顯效率為29.7%,其總有效率為63%~67.7%。另有心肌缺血患者40例,僅灸至陽穴,l療程后19例痊癒,21例有效。總有效率100%。
另外,灸治對降低血脂、免疫功能、改善甲皺微循環都有一定作用。
3.降血脂
取穴:
主穴:關元。
配穴:足三里、豐隆。
治法:每次取一主穴,加一配穴。採用清艾條或藥物灸條(以決明子、紅花、公丁香、硫磺等七味葯加艾絨組成),行溫和灸。距穴區一定距離,以感溫熱而不灼燙為宜。每次灸15min,至局部出現紅暈為度。每日1次,連續4周為一療程。本法可由患者自我操作。
療效:共觀察了40例,結果臨床控制6例,顯效12例,有效16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85.0%。
取穴:
主穴:百會
配穴:關元、氣海、足三里。
治法:主穴為主,療效不顯時加配穴。取卧位或坐位,右手持點燃艾條在距百會3cm處以溫和灸療施灸,左手食、中指置於百會穴兩側,按壓頭髮並可自感溫度,以便於隨時調節施灸距離。每次施灸15~20min。在關元、氣海、足三里穴以艾炷施直接灸,每穴灸5~7壯,灸至穴位局部皮膚出現輕度紅暈。灸時施用補法,即不吹火,待其燃盡後去之,然後手按其孔穴。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療效:共治49例,經灸1~2療程,其總有效率為93%~95.4%。
5.胃下垂
取穴:分為二組。①神闕、足三里;②關元、三陰交。
治法:兩組交替,點燃艾條在距穴位5~8cm處作點灸或懸灸,每穴灸15~45min,見皮膚潮紅即可。每日治療1~2次,10日為1個療程。可將上述灸治教給患者,自行施灸。
療效:共治113例,結果:痊癒101例,好轉11例,無效1例。療程最長64日,最短10日。總有效率為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