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砒霜的結果 展開

砒霜

中藥

砒霜,中藥名。為砒石經升華而成的三氧化二砷精製品。砒霜分佈於湖南、江西、貴州。具有蝕瘡去腐,殺蟲,劫痰,截瘧之功效。常用於痔瘡,瘰癧,癰疽惡瘡,走馬牙疳,癬瘡,寒痰哮喘,瘧疾,休息痢。

主要價值


入葯部位

砒石經升華而成的三氧化二砷精製品。

性味

味辛、酸,性熱。

歸經

歸肺、脾、胃、大腸經。

功效

蝕瘡去腐,殺蟲,劫痰,截瘧。

主治

用於痔瘡,瘰癧,癰疽惡瘡,走馬牙疳,癬瘡,寒痰哮喘,瘧疾,休息痢。

相關配伍

1、治哮嗽:砒霜、面、海螵蛸各一錢。為末,水調作餅子,慢火炙黃,再研令細。每服一字,用井花水作一呷,服良久,吐出為度。小兒減半。忌食熱物。(《赤水玄珠》)
2、治瘧百方不瘥者:砒霜一錢,乳香五錢,半夏十錢。為細末,用棕子尖和為丸,如皂角子大。大發時以醋湯下一丸。(《奇效良方》)
3、治雞眼:砒霜9.4g,地骨皮63g,紅花31.25g,桃仁15.6g,蓖麻油適量,澱粉適量,製成軟膏。外用,用膠布固定,2-3d換藥1次。(《全國醫藥產品大全》砒紅雞眼膏)
4、治頸淋巴結核:砒霜22.5g,蟾蜍、巴豆、白鬍椒各15g。分別研粉和勻,入紅棗11枚(去核),蔥白24g,共搗,混合,製成400丸,晾乾備用。取藥丸1粒用兩層紗布包好,兩端用線紮緊,一端留線10cm。將紮好的藥丸慢慢塞入患側中鼻道,留線用膠布固定鼻翼旁,每次8-10h,每星期2次為1療程。已潰者,用此丸油浸液外搽,每1-3d換藥1次,直至癒合。瘺管形成者,可用油紗條浸藥油后,塞入管腔內。切勿內服,孕婦禁用。(《浙江中醫雜誌》1983,18(8):352)

主要用途

● ● 用於提煉元素砷。是冶鍊砷合金和製造半導體的原料。 
● ● 玻璃工業用作澄清劑和脫色劑,以增強玻璃製品透光性。 
● ● 農業上用作防治病蟲害的消毒劑和除銹劑,也用作其他含砷殺蟲農藥的原料。 
● ● 用於塗料和染料的製造。可作化學試劑。還用於氣體脫硫、木材防腐、鍋爐防垢以及陶瓷和搪瓷等方面。 
● ● 用作分析試劑,如作基準試劑,還原劑。氯氣吸收劑。還用於亞砷酸鹽的製備,用作防腐劑。 
● ● 用於玻璃、搪瓷、顏料工業和製備藥物、殺蟲劑、皮革保存劑等。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敷。內服:入丸、散,每日量1-3mg。

使用注意

本品大毒,內服宜慎。體虛及孕婦禁服,肝、腎功能不全者禁用。外用面積不宜過大。
慢性中毒能造成胃腸功能紊亂,導致周期性結腸炎、慢性肝炎,重者可肝硬變。
對黏膜、皮膚、神經系統、腎和心臟有損害。
操作時要戴防毒口罩,佩戴防護眼鏡,穿防塵工作服和貼身內衣,戴橡皮、塑料或結實布做的手套,嚴格遵守個人衛生措施。

炮製方法

砒石搗碎,放在陽城罐內,灌口用鐵碗底蓋住,碗和罐的接合處用鹽泥封固,鐵碗內裝滿水,將罐放在爐上用慢火燒2-3h,使其產生升華附著在鐵碗底部,涼后揭開取下,併除去罐里殘留的雜質,將升華物再入罐內反覆燒煉2-3次,即得極凈的砒霜。

主要危害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主要影響神經系統和毛細血管通透性,對皮膚和粘膜有刺激作用。
急性中毒:口服中毒出現噁心,嘔吐,腹痛,大便有時混有血液,四肢痛性痙攣,少尿,無尿昏迷,抽搐,呼吸麻痹而死亡。可在急性中毒的1-3周內發生周圍神經病。可發生中毒性心肌炎、肝炎。大量吸入亦可引起急性中毒,但消化道癥狀輕,指(趾)甲上出現m氏紋。
慢性中毒:消化系統癥狀,肝腎損害,皮膚色素沉著、角化過度疣狀增生,以及多發性周圍神經炎。可致肺癌、皮膚癌。

毒理學資料

急性毒性:LD50:10mg/kg(大鼠經口);20mg/kg(小鼠經口)。
亞急性與慢性毒性:大鼠攝取本品150mg/(kg·d),共6.5個月,對動物生長發育有輕度影響,肝腎重量明顯增加,但肝腎功能及血常規均正常;30mg/kg以下,動物各主要臟器無病理改變。
致突變性:DNA抑制:人Hela細胞500μmol/L。
細胞遺傳學分析:人白細胞1200nmol/L。
致畸性:小鼠孕9~12d吸入最低中毒劑量28500μg/m(4h),致肌肉骨骼系統發育畸形。小鼠孕7~17d經口染毒最低中毒劑量1650μg/kg,致中樞神經系統發育畸形。小鼠孕7~17d經口染毒最低中毒劑量8250μg/kg,致免疫和網狀內皮組織系統發育畸形。
致癌性:IARC致癌性評論:G1,確認人類致癌物。
其他:小鼠吸入最低中毒濃度(TCLo):28500μg/m(4h)(孕9~12d),引起細胞學改變和肌肉骨骼發育正常。
危險特性:若遇高熱,升華產生劇毒的氣體。
燃燒(分解)產物:氧化砷。

生態學資料

生態毒性:
LC50:8.33mg/L(48h)(大馬哈魚);0.038mg/L(24h)(水蚤)。
EC50:31.43~73.73mg/L(5,15,30min)(發光菌,Microtox測試)。
其他有害作用:
該物質對環境有危害,對魚類和哺乳動物應給予特別注意。

防治方法


泄漏處理

隔離泄漏污染區,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揚塵,用潔凈的鏟子收集於乾燥、潔凈、有蓋的容器中。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蓋,減少飛散。然後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其粉塵時,應該佩戴頭罩型電動送風過濾式防塵呼吸器。必要時,佩戴空氣呼吸器
眼睛防護:呼吸系統防護中已作防護。
身體防護:穿連衣式膠布防毒衣。
手防護:戴橡膠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畢,徹底清洗。單獨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後備用。實行就業前和定期的體檢。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就醫。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催吐。洗胃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滅火方法:消防人員必須穿戴全身專用防護服。滅火劑:乾粉、水、砂土。

性狀鑒別


本品為塊片或粉末狀。白色,體重,無臭,無味,極毒,不可口嘗。

藥理作用


1、三氧化二砷是毒性較大的砷化物,口服吸收后可隨血流分佈到全身各臟器,以骨和毛髮貯存量最多,時間亦長,即使脫離接觸數月至數年仍可測得。主要由腎臟和消化道,部分由皮膚、毛髮和指甲排出。哺乳婦女可由乳汁排出。
2、三氧化二砷為原漿毒,對蛋白質的巰基有巨大親和力,能抑制在代謝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許多含巰基的酶,如抑制丙酮酸氧化酶,影響細胞的正常代謝;抑制磷酸酯酶,損害細胞的染色體,阻礙細胞的有絲分裂;抑制葡糖-6磷酸脫氫酶、乳酸脫氫酶細胞色素氧化酶等,使細胞呼吸和氧化過程發生障礙。
3、三氧化二砷還直接損害小動脈和毛細血管壁,也可抑制血管舒縮中樞,使血管平滑肌麻痹,毛細血管擴張,血管滲透性增加;砷劑能使肝臟脂肪變性、肝小葉中心壞死,心、肝、腎、腸充血,上皮細胞壞死。
4、抗腫瘤作用。

環境管理


環境標準

中國(TJ36-79):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最高容許濃度0.287mg/m。
前蘇聯(1975))水體中有害物質最高允許濃度0.05mg/L(以As計)。

監測方法

實驗室監測方法: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銀比色法《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測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編。
氫化物原子吸收法《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測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編。
貯存方法
儲存於陰涼、通風良好的專用庫房內,實行“雙人收發、雙人保管”制度。遠離火種、熱源。包裝密封。應與氧化劑、酸類、鹵素、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歷史論述


1、論砒霜熱毒甚於砒石,非瘧疾所宜。謬希雍:“砒霜,稟火之毒氣,復兼煅煉,《本經》雖雲味苦酸,而其氣則大熱,性有大毒也。酸苦涌泄,故能吐諸瘧風痰在胸膈間。大熱大毒之物,故不可久服,能傷人也。”“砒黃既已有毒,見火則毒愈甚,而世人多用砒霜以治瘧,不知《內經》雲夏傷於暑,秋必痎瘧,法當清暑、益氣、健脾,是為正治,豈宜用此大熱大毒之葯。如果元氣壯實,有痰者服之,必大吐,雖暫獲安,而所損真氣實多矣。”(《本草經巰》)
2、論砒霜雖有大毒,又為治病之必需。張石頑:“砒霜瘧家常用,入口吐利兼作,吐后大渴,則與綠豆湯飲之。砒性大毒,誤食必死。然狂痴之病,又所必需,勝金丹用之無不應者。枯痔散白礬同用,七日痔枯自落,取熱毒之性以枯歹肉也。”(《本經逢原》)

常見謠言


對應於三氧化二砷的悠久歷史,銀針探毒的方法在我國古代斷案中被廣為採用。三氧化二砷真的可以與銀反應嗎?答案是:否。
由於古代冶鍊技術差,工藝粗糙,製成的砒霜中往往含有大量硫化物。硫化物與銀反應,生成的黑色硫化銀(Ag2S)附著在銀針表面,銀針就這樣變黑了。也就是說,銀針試毒的方法實際上是檢測出了砒霜中的含硫雜質而已,並不是檢測出三氧化二砷本身。所以,銀針探毒在古代的成功應用純屬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