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李中孚書
與李中孚書
作品名稱:與李中孚書
創作年代:清代
作者:顧炎武
作品體裁:散文
華令遲君謀為朱子祠堂(4),卜於雲台觀觀之右(5),捐俸百金,弟亦以四十金佐之。七月四日買地,十日開土,中秋后即百堵皆作(6)。然堂廬門垣,備制而已(7),不欲再起書院。惟祠中用主像(8),遵足下前論,主題曰:“太師徽國文公朱子神位”,像合用林下冠服(9),敢祈足下考訂,明確示之。
太夫人祠已建立否(10)?委作記文,豈敢固辭以自外於知己?顧先妣以貞孝受旌(11),頃使舍侄於墓旁建一小祠,尚未得立,日夜痛心。若使不立母祠,而為足下之母作祠文,是為不敬其親而敬他人矣,足下亦何取其人乎?貴地高人逸士,甚不乏人,似不須弟;若謂非弟不可,則時乎有待,必鄙願已就,方可泚筆耳(12)。
(1)秦晉:秦,陝西。晉,山西。作者所居的華陰縣在陝西與山西交界地帶。
(3)囊橐(tuó):裝物的口袋,此指作者的積蓄。
(5)卜:選擇。
(6)堵:牆。一重牆稱一堵。
(7)備制:具備起碼的體制。備,聊備,充數。
(8)主像:祠堂里祭祀的牌位稱“主”,被祭祀者的肖像稱“主像”,又稱“神像”。
(9)林下:幽僻之境,引申為隱居或退隱之處。
(10)太夫人:對別人母親的稱呼。
(11)顧先妣以貞孝受旌:作者在《與葉訒庵書》中有介紹。
(12)泚(cǐ):以筆蘸墨。
顧炎武(1613—1682),初名絳,字忠清,自署蔣山佣,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寧人,號亭林,江蘇崑山人。出身江南大族,少年時有大志,不與人苟同,耿介絕俗,與同鄉歸庄友善,共同參加復社活動,有“歸奇顧怪”之稱。清兵南下,他遍游南北各省,結納各地愛國志士,圖謀匡複明朝。多次險遭陷害,並曾被捕入獄,得友人營救,才得出獄。他也多次拒絕與清朝合作,願以身殉國。晚年卜居陝西華陰,死於曲沃。他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啟蒙思想家,愛國學者,在經學、音韻、史地、文學等諸多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被推為乾嘉學派的開山祖師。其著作極豐,著名的有《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韻補正》、《日知錄》、《顧亭林詩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