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體

古體

古體,作為辭彙有兩個義項,一是指古人作品的體式和風格,二是指“古體詩”。作為“古體詩”的同義詞,是指相對於“近體詩”而言的一種詩歌體裁。

含義


拼音:ɡǔ tǐ
1.古人詩歌、文章的體式和風格。南朝 梁 鍾嶸 《詩品》卷下:“元瑜 堅石 七君詩,並平典不失古體。”《梁書·劉之遴傳》:“之遴 好屬文,多學古體。”《南史·蕭藻傳》:“善屬文,尤好古體。”
2.指古體詩。相對近體詩而言。清 趙翼 《甌北詩話·陸放翁詩》:“(放翁﹞律詩之工,人皆見之;而古體則莫有言及者。”參見“古體詩”。

古體詩歌


簡介

古體詩歌也稱為古詩。作為當代人,說起“古詩”,可以包含自《詩經》以來風雅頌體、楚辭中的騷體詩、古詩十九首為代表的漢魏六朝詩、體裁多樣的唐詩、流派紛紜的宋詞、元明清的詩詞曲、現當代的仿古詩詞曲等等。但是作為專有名詞“古體詩”,則專指形式比較自由、不受格律束縛、也不講求對仗的一種詩歌體裁。

古體詩

雖然唐宋以來把格律森嚴、對仗工整的詩體叫做“近體詩”,把形式比較自由、不受格律束縛、也不講求對仗的詩歌叫做“古體詩”,但是唐宋之人寫近體也寫古體,就如同今天的人們既寫現代詩也寫仿古詩(既仿古體也仿近體,更有填詞寫曲的)。
所以“古體詩”是與“近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唐以前的詩,除了所謂齊梁體,就被稱為古體詩。唐以後不合近體的詩,也稱為古體。古體和近體在句法、用韻、平仄上都有區別。古體每句字數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雜言(句子參差不齊)都有,每首的句數也不定,少則兩句,多則幾十、幾百句。它是近體詩形成前,除楚辭外的各種詩歌體裁的總稱。也稱古詩(“古詩十九首”就是由此得名)。但得注意“古體詩”和“古風”的區別:古風只有“歌”、“行”、“吟”三種載體,古體詩則形式多樣,它涵蓋“古風”。古體詩格律自由,不拘對仗、平仄,押韻較寬,篇幅長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體和雜言體。四言是四個字一句,五言是五個字一句,七言是七個字一句。唐代以後,四言詩很少見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兩類。五言古體詩簡稱五古;七言古體詩簡稱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用集合的概念來表述這些詩體的關係,應該是:詩(內含古詩、現代詩、仿古詩等)>古詩(內含騷體詩、古體詩、近體詩、詞、曲等)> 古體詩(內含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雜言古詩、古風、古絕等)>古風。
四言詩。四言詩在近體詩中已經不存在了,雖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體詩。《詩經》中收集的上古詩歌以四言詩為主。兩漢、魏、晉仍有人寫四言詩,曹操的《觀滄海》、陶淵明的《停雲》都是四言詩的典型例子。
五古、七古。五言和七言古體詩作較多,簡稱五古、七古。五古最早產生於漢代。《古詩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詩。漢代以後,寫五言古詩的人很多。南北朝時的詩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其以後的古體詩中五言的也較多。而七古的產生可能早於五古。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見。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現,唐人又稱七古為長句。
古體
古體
雜言詩。雜言詩也是古體詩所獨有的。詩句長短不齊,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為三、四、五、七言相雜,而以七言為主,故習慣上歸入七古一類。《詩經》和漢樂府民歌中雜言詩較多。漢魏以來樂府詩配合音樂,有歌、行、曲、辭等。唐人樂府詩多不合樂。唐宋時代的雜言詩形式多種多樣:有七言中雜五言的,如李白的《行路難》;有七言中雜三言的,如張耒的《牧牛兒》;有七言中雜三、五言的,如李白的《將進酒》;有七言中雜二、三、四五言至十言以上的,如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有以四、六、八言為主雜以五、七言的,如李白的《蜀道難》。
古絕句。古體詩在發展過程中與近體詩有交互關係,南北朝後期出現了講求聲律、對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介乎古體、近體之間的新體詩。都屬古體詩範圍。唐以前即有以四句為單位的絕句,或稱“古絕句”,唐時也有作者,與講究平仄的近體絕句不同,也屬古體詩一種。唐代一部分古詩有律化傾向,乃至古體作品中常融入近體句式。但也有些古詩作者有意識與近體相區別,多用拗句,間或散文化來避律。如果不按照格律寫夠句數,也屬於古絕句。例如孟郊的《遊子吟》。

近體詩

唐朝前的詩一般稱為古體詩。而格律詩,包括律詩和絕句,被稱為近體詩或今體詩,古人這麼叫,我們現在也跟著這麼叫,雖然它其實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齊梁時期就已發端,到唐初成熟。之所以不把齊梁體歸為古體詩,就是因為它是近體詩的源頭。近體只有五言、七言兩種,律詩規定為八句,絕句規定為四句,多於八句的為排律,也叫長律。在用韻上:古體每首可用一個韻,也可以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韻,允許換韻;近體每首隻能用一個韻,即使是長達數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換韻。古體可以在偶數句押韻,也可以奇數句偶數句都押韻。近體只在偶數句押韻,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聲收尾則押韻,以仄聲收尾則不押韻。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餘的奇數句都不能押韻;古體可用平聲韻,也可用仄聲韻;近體一般只用平聲韻。在平仄上:古、近體最大的區別,是古體不講平仄,而近體講究平仄。唐以後,古體也有講究平仄,不過未成規律,其實有一些特殊性,初學者可以不管。
唐代一部分古詩有律化傾向,如王勃滕王閣》為古體詩,但它平仄合律,全篇八句,在聲律上近似分押仄、平兩韻的兩首七言絕句。唐代律詩格律定型之後,詩人們的古體作品中更常溶入近體句式。如王維、李頎王昌齡孟浩然等人的五古中頗有律句、律聯。歌行體如白居易《長恨歌》、《琵琶行》等名篇中,也有不少句子是入律的。而有的詩作者則有意識與近體相區別,多用拗句,間或散文化,李白、杜甫、韓愈等均有所創造。後來明、清學者自覺注意到古詩溶入律句和用拗句避律的現象。清代王士□更認為古詩有平仄,於是趙執信翁方綱等人專門研究古詩聲調。他們的研究,對於詩歌創作時自覺區別古體、近體聲律不無貢獻,但由於忽視古詩實以自然音節為主,因此頗有牽強,以至被譏為“不見以為秘訣,見之則無用”。

古體文章


先秦散文

從儒家經典《尚書》中,可以讀到中國最古老的文本。所謂“周誥殷盤,詰屈聱牙”,就是指古體文章的特點。而《易經》、《禮記》、《春秋》更是千年流傳的古體文章的代表,歷代研究者皓首窮經,研究的就是這些經典。幾乎同樣古老而不屬於儒家的經典還有《老子》、《莊子》、《列子》、《管子》、《孫子》等,除了思想性,其中的文學性更是突出。作為漢語的沃土,這些散文提供了大量的辭彙和成語,歷久而彌新。

秦漢散文

李斯諫逐客書》開始的秦漢散文,一開始就具有擺脫文學性而趨向實用的努力。司馬遷寫《史記》更是無意在文學上取名。但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它們都成為後世經典、文化絕唱。而班氏《漢書》更有佐酒的美談。這種古體文章成為唐朝“古文運動”的取法標準,更是我們今天文體的學習對象。

辭賦

從辭賦發源於楚辭,所以也是有韻的。但是隨著漢代辭賦的大型化,辭賦演變成一種文體。由於創作者本身的局限,其中具有的思想性很有限,幾乎就成了辭藻和典故的堆砌。倒是東漢抒情小賦漸漸有了一些思想性。隨著建安風骨的崛起,辭賦衰落。但是南北朝時期也有一些辭賦佳作,如庾信的《枯樹賦》、《竹杖賦》、《小園賦》和《傷心賦》等,都是傳誦的名作,著名的《哀江南賦》更是其代表作。唐宋也有仿做,如《阿房宮賦》、《秋聲賦》等名篇,但是更近於散文。當代隨著“百城賦”的徵集,辭賦體裁又有漸興趨勢。

駢文

也稱“駢體文”、“駢儷文”或“駢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稱“四六文”或“駢四儷六”。全篇以雙句(儷句、偶句)為主,講究對仗的工整和聲律的鏗鏘。起源於漢魏,形成於南北朝,盛行於隋唐。其以四字六字相間定句,世稱“四六文”。駢文由於遷就句式,堆砌詞藻,往往影響內容表達,韓愈、柳宗元提倡古文運動之後,駢文漸衰。但是,作為一種古體文章,駢文也有應該肯定的地方。尤其是一些優秀的作品,例如庾信的《哀江南賦序》,陶弘景的《答謝中書書》,吳均與朱元思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