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馬站鄉的結果 展開
- 馬站鄉
- 雲南省騰衝縣馬站鄉
馬站鄉
馬站鄉
馬站鄉是1984年3月在體制改革中組建的新鄉,位於雲南騰衝市區北部,東連曲石,南接北海、小西,西與中和、猴橋相連,北鄰固東。鄉政府駐地馬站街,距市區23公里,騰固路以及新修的騰板路從境內通過,是通往滇灘、自治兩個邊境口岸的咽喉要道,也是該市北部片區的“門戶”。境內海拔1870米,年平均氣溫14℃,有霜期132天,年平均降雨量1700毫米,年日照1646小時,平均日照4.5小時,人口23889人(2020年)。
全鄉國土面積119.03平方公里,50%以上為火山熔岩地貌,轄8個村民委員會,123個村民小組,全鄉農民以外出勞務收入為主,2007年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8641.7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86元。
馬站鄉屬1984年由固東的三聯、保家、興龍與雲華公社的8個大隊新組建的鄉。屬全縣地處海拔最高的一個半山半壩鄉。鄉政府駐地地處東徑98°29′,北緯25°10′海拔1870米,鄉內最高海拔的大籠聳山2873m,最低海拔1820m。
年均氣溫14℃,有霜期132天,年降雨量1700mm。年日照時數1646小時,平均日照4.5小時,鄉政府所在地距市區23公里,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全鄉共轄打雲、雲華、興華、朝雲、和睦、興龍、保家、三聯8個村委會、123個村民小組。
馬站鄉有中、小學20所,校舍建築面積 95860.9 平方米,擁有教師 220 人,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人數4012人,其中小學生人數 2512 人,中學生人數1500人。其中有鄉級中學兩所,小學18所。
馬站歷史悠久,顧名思義,馬站就是運輸馬幫歇腳的站口,古代南方陸上絲綢之路在祖國境內的最後一站就在騰衝,而馱運絲綢的馬幫翻越高黎貢山,經向陽橋從曲石進入馬站。
那時的馬站市場活躍,生意興隆,當地百姓以從事交易活動為主,民眾豐衣足食,中原文化與西方文化、科技在這裡形成了騰衝早期文化、經濟發達的重地。
馬站旅遊資源豐富,風光奇特,以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蓋世絕倫。印度洋板塊的特殊結構加上地球的內應力,形成了氣勢雄偉的橫斷山系,孕育了祖國西南境內的第四紀新生代火山形成的黑空山、大空山和小空山等三座火山呈三足鼎立之狀,
四周幾十公里在火山錐達九十多座,其中馬站火山群保存最完整,形態最壯觀,最具科考和觀賞價值,被國土資源部命名為“騰衝火山地熱國家地質公園”,隨著時光流逝,當年火山噴發的熔岩已被充滿生機的綠色所掩蓋。火山爆發和劇烈的地殼運動,塑造了“中國之最”的自然奇觀:
火山口、火山湖、柱狀節理、火山岩洞……在藍天的映襯下,蔚為壯觀,春天白色杜鵑燦爛如雪,秋天雲霧似玉帶纏繞,令遊人嘆為觀止。而正是這些豐富的旅遊資源,為馬站的發展帶來了機遇,馬站鄉以此為契機,積極爭取省建設廳的支持,被列為全省20個重點小集鎮建設示範鄉之一,
在省建設廳掛鉤試點的前提下,鄉黨委、政府狠抓集鎮建設,完善集鎮功能,積極支持“騰衝火山地熱國家地質公園”的開發,以優美的環境、文明的風尚贏得了眾多遊客的讚譽。
馬站鄉
還有“紅花油茶之鄉”、水月古剎、松峰道觀、大河水庫水上景點等,都是馬站鄉的旅遊勝地,而紅花油茶作為觀賞花卉,不但花美,又是優良的木本油料作物,茶油對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等心腦血管疾病有很好的療效,全國已以馬站雲華為中心,
建成了十幾萬畝的紅花油茶基地。此外,馬站還有一種生態大樹蔬菜——香椿,它性喜高寒,成片生長於馬站,具有明目清肝、清火瀉滯之功效,在人們渴求無污染天然綠色食品的今天,馬站優勢得到極大的展現。馬站鄉充分利用山葵種植的特殊條件,將本鄉海拔高、氣溫低的劣勢變為優勢,積極與保山山葵公司簽訂許家田山葵種植合同,力爭把本鄉許家田建成保山地區山葵的育苗基地,將山葵種植作為全鄉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列為全鄉探索經濟發展的新途徑來抓。可以說,這一切不僅哺育了馬站人,而且又是馬站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馬站鄉
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各項事業穩步發展。其中,教育管理措施不斷完善,小學入學率達100%、初中鞏固率達99%,“普九”工作穩步發展,教學質量穩步上升,學校德育工作成績突出,教師隊伍建設效果顯著。得天獨厚的區位,使旅遊、交通運輸、加工、餐飲服務、進出口貿易、商業文化以及電力、通訊等在這裡都有得到了較快發展,鄉黨委、政府以發展外向型經濟為目標,努力營造了與客觀條件相協調的內部環境,投巨資進一步加強水、電、路、教育和通訊設施建設,增強集鎮功能,並已實現村村通水、通電、通電話、通電視。同時大力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治理整頓社會秩序,營造了一個寬鬆、和諧、文明祥和的環境,使每一個到馬站的人都感到賞心悅目、安全舒適。新的形式催人奮進,新的目標重在踐行,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鄉黨委、政府集思廣益,提出了全鄉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十六大和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省興邊富民會議、縣委十屆三次會議部署,樹立科學的發展觀,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以實為先、干字當頭,矢志不移地強化基礎設施建設,以科教為動力,立足市場,整合資源,穩妥優化產業結構,全力提升產業效益,協調發展社會事業,促進全鄉經濟社會全面和諧發展。
全面實現上述目標,必須立足鄉情,堅持苦幹,務實創新,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緊扣群眾增收,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富民為主線,以科技為動力,認真實施農業科技“進村入戶”工程,緊抓機遇,加大結構調整力度。
(二)整合優勢資源,創新投資環境,加快非農產業發展。一是全力做好石材加工工業園區的建設工作,積極召商引資,深層次開發火山石。二是進一步壯大骨幹企業,提升骨幹企業的經營水平和質量效益。三是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積極支持“騰衝火山地熱國家公園”的進一步開發,依託集鎮功能的完善,重點建設火山旅遊精品工程,帶動該鄉本地特色旅遊產品的開發和商店、餐飲、娛樂等服務行業的發展。
(三)興建骨幹工程,全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從改善教育、集鎮、交通、水利、文化、衛生設施和產業發展上著眼,準確把握中央、省、市、縣扶持政策,搶抓機遇,積極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加快該鄉基礎設施建設步伐。
(四)堅持統籌兼顧,全面推動社會事業進步強化科技服務,大力弘揚先進文化,不斷提高教育、醫療保健水平,促進各項社會事業共同進步。
(五)構建和諧社會,深入推進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為該鄉經濟社會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六)立足提高執政能力,不斷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樹立起一個高效、精幹的講實情、說實話、干實事的政府形象。
2015年實現生產總值4.5億元,比2010年增2.5億元,年均增長17.6%。完成財政總收入839萬元,比2010年增435萬元,年均增長15.7%,其中,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73萬元,比2010年增312萬元,年均增長17%。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5億元。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9580元,比2010年增6037元,年均增長21.83%。2015年金融機構各項存貸款餘額分別為3.65億元、2.25億元,比2010年增1.9億元、1.3億元,年均增長16.1%、18.4%。
特色農業穩步提質。“十二五”期間,圍繞市委、市政府“農業做特色”的工作措施,以“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為要求,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重點發展紅花油茶、泡核桃、烏龍茶、淮山藥、畜牧等高原特色產業。2015年實現農業總產值13872萬元,比2010年增7273萬元,年均增長16%。五年來,糧食產量由1.3萬噸增至2.11萬噸,持續穩步增長;茶園總面積由214畝增至11477.6畝,茶葉產量由33噸增至240噸,茶農收入從24萬元增至330萬元;特色經濟林累計種植8.7萬畝(其中:泡核桃3.955萬畝,紅花油茶4.785萬畝);肉類總產從1915噸增至3925噸。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成效明顯,培植各類專業合作社21個,發展肉牛養殖場2個,生豬規模化養殖場6個、畜禽專業養殖大戶達46戶,建成正大模式養雞場4個、6000隻以上蛋雞養殖場2個,建成奶水牛養殖小區1個。
工業經濟克難前行。2015年實現工業總產值2.9億元,比2010年增0.9億元,年均增長7.7%,規模以下企業達到430戶。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雲南騰衝極邊茶業股份有限公司、騰衝石工建築公司、騰衝馬站璽永勝火山石材加工有限公司等企業逐漸發展壯大。其中:石材加工業健康發展,經營秩序進一步完善;烏龍茶產業做強做大,雲南騰衝極邊茶業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3953萬元。招商引資工作初顯成效,先後引進祥華物流公司、打雲地毯廠等企業,財稅收入帶動效益逐步顯現。電子商務發展迅速,烏龍茶、土陶、火山石成為網路銷售的熱點,2015年實現電商銷售收入415萬元。
旅遊產業穩中求新。“十二五”期間,全力加快旅遊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鄉域經濟更具活力。五年來,火山“5A”級景區通過國家級景觀質量評審,軟硬體設施得到提升;烏龍茶觀光園區“2A”級景區成功獲批,馬站旅遊的內涵進一步豐富。“十二五”期間共接待遊客212.9萬人次,比“十一五”期間增166%,實現旅遊總收入7200多萬元,比“十一五”期間增148%。2015年,馬站火山休閑度假小鎮建設步伐加快,依託和睦、朝雲紅花油茶、傳統古村落等資源優勢,傾力打造“中國紅花油茶第一村”和鄉村旅遊;成功舉辦和睦花海節、和睦茶花村攝影展;結合高原特色農業打造王家壩烏龍茶莊園經濟示範點,積極引導農戶發展農家餐飲業,進一步提升了馬站旅遊小鎮的內涵;通過加大對外宣傳、強化服務意識、提升服務水平、創新服務方式,逐步完善集鎮功能,提高馬站旅遊承載力。2015年,全鄉接待遊客55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2116萬元。
馬站鄉
馬站鄉屬典型的農業鄉,主要產業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主要包穀、水稻、啤飼大麥、馬鈴薯為主,糧食可保自足。馬鈴薯主要以鮮薯銷往縣內及德宏;養殖業:主要是生豬、黃山羊為主,主要銷於省內外,無完善的銷售渠道。特色產業和支柱產業主要有石材加工、果脯加工。經濟林果有梅子、香椿樹、椿頭、紅花油茶(含觀賞型)等。
馬站鄉
在馬站鄉南面,王家壩附近,有一座雙孔火山,錐體大小,形態幾乎一模一樣,兩孔火山口的深度均約50米,兩孔火山之間僅隔一條三四米寬的過道,像是在山頂上並排放著兩口大鐵鍋,稱“鐵鍋山”。因東南側,有一火山湖,是一火山噴口的泉水湧出形成。湖水深約10米,直徑約100多米。這個火山湖旱年不幹,雨年不溢,水色四時變化,景色秀麗。湖在公路邊,來往方便,吸引了不少遊客。
馬站鄉
火山群周圍有強烈的水熱活動。騰衝的汽泉、溫泉群有80多處。是全國溫泉最多的縣。著名的有火山群北端的瑞滇熱田、石牆熱泉,南端的硫磺塘、黃瓜菁、澡塘河泉群等。縣城東北曲石附近有一汽泉,叫“扯雀塘”。鳥飛過這裡,往往被“扯”下來跌死。
“熱海”位於騰衝市區南18公里處清水、荷花兩鄉交界處的澡塘河谷,分佈範圍約8平方公里,有大量熱泉、沸泉、噴泉,還有地熱蒸氣噴孔出露。其溫度之高、蒸氣之盛、水熱活動之強烈,國內罕見。具體景點有佛騰的“大滾鍋”,有神秘的“懷胎井”,有鼓聲咚咚的“鼓鳴泉”,有晶瑩吐珠的“珍珠泉”,有仙女鍾情的“美女池”、“仙女池”,還有有似眼鏡的“眼鏡泉”,有冰熱水交融的瀑布,有噴水不止的“蛤蟆嘴”等。澡塘河邊的巨石上、地面上,處處冒著氣,身臨其境,如進入雲霧之中。
馬站鄉
“熱海”泉水中含有氯、鈣、鎂、鉬、鉀、氫、硫等多種元素,有特殊的醫療價值。有兩家醫院在這裡建了理療室。室內有著干床,就是在墊高的地面上鋪一層厚厚的沙,沙上鋪薄席。人躲在席上的熱氣蒸,蒸得大汗淋漓,再到溫泉池裡浸泡,淋浴沖洗。據說,對腰疼、風濕性關節炎和中風後遺症有奇特療效。有些癱瘓病人抬著進來,自己走回家去。每年冬春時節,群眾成群結隊,來黃瓜菁休息療養。據說“來時騎馬人抬拐棍等,走時穩步挺胸健步邁”。
澡塘河谷兩岸遍布的熱泉、沸泉、氣泉,一個個像吞雲吐霧,熱氣蒸騰,直衝雲霄。遙望河谷,陣陣熱氣升騰,如炊煙,如濃霧,噴發出來的蒸氣遮天蔽日。是世間罕見的自然奇觀。
2021年6月25日,騰衝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發布,馬站鄉人口數為23889人。
加快全市特色經濟林發展,騰衝縣在馬站鄉王家壩建成了全縣第一個千畝連片的紅花油茶、泡核桃特色經濟林大樹移栽示範園。為大大提高該示範園的土地利用率,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特色經濟林持續健康發展,馬站農業技術推廣站結合該區域的氣候特點在示範園內推出了林下間套種馬鈴薯、黃豆、魔芋、黑麥草等這一新模式,並於2010年3月26日在該示範園內組織召開了林下套種現場會。參加會議的有該鄉人大主席、縣農業局的技術指導專家、馬站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技術指導員、該區域4個行政村的支書、主任及相關農戶等共計220餘人。
會上,馬站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就推廣林下間套種多元化栽培模式、栽培技術、栽培的目的等向農戶作了詳細地講解;技術指導員一邊做栽培示範,一邊強調相關栽培技術要領,現場會上共發放各種技術資料300 余份。
通過召開此次現場會,充分調動了廣大農戶的種植積極性,為今後全縣擴大推廣林下間套種模式起到了較好的示範帶動作用,為廣大農民擴大種植規模、增加經濟收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馬站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