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抗58

禾本科小麥屬植物

百農矮抗58是由河南科技學院小麥育種中心用周麥11x溫麥6號X鄭州8960選育而成的小麥品種,2003年開始開發經營的劃時代小麥新品種。適宜在河北邢台、山東濟南以南、湖北隨州、安徽懷遠以北的陝西、河南、安徽、江蘇、河北、山東等區域的中高等肥力田廣泛種植。2010年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基本概況


綜述

該品種屬半冬性中熟品種。幼苗匍匐,冬季葉色淡綠,分櫱多,抗凍性強,春季生長穩健,櫱多稈壯。株高70cm左右,高抗倒伏,飽滿度好。產量三要素協調,畝成穗45萬左右,穗粒數38-40粒,千粒重42-45g。高抗白粉病,條鏽病,葉枯病,中抗紋枯病,根系活力強,成熟落黃好。一般畝產500-550kg,最高可達700kg。

高產優勢

百農矮抗58平均畝穗數40.5萬穗,穗粒數32.4粒,千粒重43.9g,畝產530~570kg,屬高產品種。2003~2004年參加國家黃淮南片區試(冬水B組),平均畝產574kg,較對照(豫麥49號)增產5.36%,達極顯著標準,居第2位。2004~2005年參加國家黃淮區試(冬水B組),平均畝產532.68kg,比對照(豫麥49號)增產7.66%,達極顯著水平,居第1位。

抗寒優勢

苗期長勢壯,抗寒性好,在-16℃條件下不受凍害。經過三年的試驗、示範,百農矮抗58沒有受到任何凍害,是老百姓首選的抗凍品種。

抗倒優勢

百農矮抗58莖稈堅韌,彈性好,強抗倒伏。2004年5月,在新鄉、漯河試驗,示範點雨後大風,其他品種均有倒伏發生,唯有百農矮抗58不倒;2005年5月底,在陝西涇陽颳起了八級大風,百農矮抗58仍然沒有倒伏,實收產量600kg/畝。說明百農矮抗58畝產600kg遇八級大風不倒。

抗病優勢

2003~2005年經中國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兩年接種抗病鑒定,百農矮抗58表現高抗條銹(1-5R)、白粉病(1-2R)、稈鏽病(10R),中感紋枯病(45MS),高感葉鏽病(90S)、赤霉病(3.38MS)。田間自然鑒定,中抗葉枯病。

品質優勢

2003~2004年經農業部穀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試,百農矮抗58(樣品編號,區040014)容重811g/L,蛋白質14.48%,濕麵筋30.7%,沉降值29.9ml,吸水率60.8%,形成時間3.3min,穩定時間4.0min,最大抗延阻力212E.U.,拉伸面積40平方厘米。2008年農業部在河南、安徽、江蘇三省11個地市抽樣檢測。容重819g/L,硬度指數65,麵糰穩定時間6.3min,在優質麵條小麥品種評比中名列首位。屬優質中筋品種。栽培技術

適宜早播密植

百農矮抗58為半冬性矮稈、多穗型品種,抗寒性極強,在9月底早播亦無凍害,適宜早播密植。播期試驗結果表明,百農矮抗58在10月30日前播種,其產量變化較小,以10月10日播種的產量為最高;在10月30日以後播種的產量明顯下降。從高產角度看,最適宜播期為10月上中旬,最佳播期為10月10日前後。
播量試驗表明,百農矮抗58播量彈性大,不同播量對產量的影響不明顯。畝基本苗從14萬到21萬,分櫱成穗數基本相同,畝產徘徊在491~505kg之間。這說明百農矮抗58自身的調節能力強,不同基本苗都能獲得較高的產量。但畝基本苗為20萬時,產量最高;畝基本苗為10萬時畝穗數最少,穗粒數較多,產量最低。隨著播量的增加,畝基本苗和畝穗數相應提高,但穗粒數有所下降。故畝產500kg以上產量水平,畝基本苗以15~20萬為適宜播量,18~20萬基本苗為最佳。同時,在出苗后應檢查麥苗均勻程度,及時進行催芽補種和疏密補稀。

適宜高中肥田種植

百農矮抗58株高偏低,比較適宜在高肥田和中肥田種植。多施種肥、適當追肥是奪取高產的基礎。從施肥試驗(純氮量分別設為0、4、8、12、16、20、24、28、32kg/畝,肥料在拔節期和抽穗期分別按70%和30%的比例施用)表明,隨著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產量也在增加,當施氮量為28kg/畝時產量達到最高,隨後略有下降。氮肥施用量在20~28kg/畝之間時,其產量明顯高於其他幾種不同肥力水平。施肥試驗表明,種植百農矮抗58氮肥施用量以20~28kg/畝為適宜用量。同時,在12月冬灌后應及時划鋤,破除板結,鬆土保墒;同時澆好返青拔節水和抽穗揚花水。

注意病蟲害防治

百農矮抗58高抗條鏽病、稈鏽病、白粉病。病蟲害防治重點是蚜蟲、葉鏽病與赤霉病。在抽穗前後噴氧化樂果或其他藥劑防治蚜蟲,灌漿期噴粉銹寧等預防葉鏽病與赤霉病。

栽培技術


百農矮抗58屬半冬性中熟小麥品種,普遍表現高產穩產、抗凍耐旱、抗倒抗病。一般畝穗數42萬~48萬,穗粒數32粒~35粒,千粒重42克~45克。為使百農矮抗58大面積畝產達到600公斤,研究總結出一套超高產優質配套栽培技術,現介紹如下:
1.精細整地,科學施肥。
根據不同的地塊採取不同的耕翻措施,無論何種地塊均應深耕細耙,保證畦平土碎。全生育期施尿素34公斤、普鈣62公斤、氯化鉀30公斤;或者每畝施二銨50公斤、氯化鉀30公斤;若每畝施有機肥1000公斤,化肥施用量應適當減少,一般施尿素25公斤~30公斤、普鈣45公斤~50公斤、氯化鉀20公斤。磷鉀肥做基肥一次性施入,氮肥的基追比為2∶1。
2.精選種子。
播種前要精選種子,去掉病粒、秕粒、爛粒、霉變粒等不合格種子,選晴天曬種1~2d。播種用的種子純度不低於99.0%,凈度不低於99.0%,發芽率不低於85%,水分不高於13%。
3.適期早播。
豫北最佳播期為10月5日,豫南最佳播期為10月10日,行距5寸~6寸,播量為每畝18萬基本苗,摺合種子每畝9公斤~10公斤。
4.澆越冬水。
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間持水量的70%~80%,土壤封凍前澆越冬水。
5.雜草防治。
麥田雜草要及早防治,小麥三葉期或返青期選用75%巨星干懸浮劑1克/畝或10%噻磺隆可濕性粉劑10克/畝,加水常量噴霧,可有效防除麥田主要闊葉雜草。防除禾本科雜草,每畝用6.9%驃馬膠懸劑40毫升~60毫升。噴葯時在晴天(白天最高氣溫10℃以上)且最低氣溫不低於3℃時進行。
6.澆返青水,施返青肥。
土壤解凍后,結合施肥(每畝施尿素10公斤~15公斤或二銨10公斤~12公斤)進行一次透灌。
7.以促為主,促控結合。
百農矮抗58在拔節至抽穗期(拔節中期、孕穗期)結合噴葯應進行葉面噴肥,每畝每次噴0.2%~0.3%濃度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50公斤~75公斤,加用尿素0.75公斤~l公斤。百農矮抗58抗倒性強,不需要噴灑抗倒藥劑。
8.澆揚花水。
根據天氣情況適時適量在孕穗末期澆抽穗揚花水。
9.綜合防治病蟲害。
拔節中期可用5%蚜虱凈(吡蟲啉)乳油1500倍~2000倍,或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4000倍,或3%莫比朗(啶蟲脒)乳油2000倍噴霧。防治蚜蟲也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800倍液噴霧,小麥抽穗揚花期防治赤霉病每畝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5克~100克兌水40公斤噴霧。
10.及時收穫。
百農矮抗58適宜於機收,適宜收穫期在蠟熟末期,此時小麥的莖稈全部為黃色,葉片枯黃,莖稈尚有彈性,子粒外觀呈現本品種應有的特色,牙咬子粒發硬,達此標準后應趁天及時收穫。

適宜種植區域

該品種廣泛適應於河北、山東濟南以南,湖北襄陽(原襄樊),安徽懷遠以北的陝南、河南、安徽、江蘇、河北、山東、湖北等區域種植

主要價值


所獲榮譽

小麥新品種——百農矮抗58選育及應用獲得2013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百農矮抗58是河南科技學院教授茹振剛和他帶領的團隊,歷經30年嘔心瀝血培育成功的小麥優良品種。百農矮抗58成功地解決了小麥高產大群易倒伏、矮稈品種易早衰、高產品種品質不優和穩定性差、穩產性與廣適性難結合等種子培育的諸多技術難題,實現了高產穩產、矮稈抗倒不早衰、抗逆抗病適應性廣、優質中筋、穩定性好等品種優勢,其總體技術達到了行業全國領先水平。該品種已經是黃淮小麥主產區的特大小麥品種,年種植面積在267億平方米以上,被業界譽為“中國第一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