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春暄
於春暄
於春暄,山東省威海市東澇台人,他生而穎悟,小時候即知讀書,以報國為本,但生長鄉曲,無入新學門徑,只得攻詩文,以為進身之階,17歲赴童子試,屢列前茅。24歲入煙台毓材學堂,始習科學。清光緒二十八年入泮宮補弟子員。1904年春東渡日本,入東京洪大學校就讀法律。
目錄
同盟會成立后,許多革命志士紛紛入盟,形成了一支強大的有組織的革命力量,他們在日本集會、結社、遊行、發傳單、出報紙、出刊物,宣傳同盟會的綱領和宗旨,宣傳革命,揭露清政府的腐敗和無能。留日學生的革命行動極大地動搖了清政府的封建統治,於是,清廷住日公使楊樞串通日本政府頒布了“取締中國留學生規則”,激起了留日學生的強烈反抗。1906年春,於春暄與同志徐鏡心、謝鴻燾、陳命官等憤而歸國,秘設同盟會分部於煙台,並經常赴各縣聯絡,發展會員。為了培育革命力量,於春暄在煙台參與徐鏡心、謝鴻濤、鄒秉綬等創辦的東牟公學,並充當教員,專以宣傳革命為職志。東牟公學對外是學校,對內則是同盟會會員南來北往的聯絡點。它問世三載,推動了煙台商埠和鄰近各縣的革命風潮蓬勃發展,以致引起了清政府兩江總督端方的警覺,下令“緝查亂黨”,東牟公學被扼殺在搖籃之中。後來,於春暄在本村創辦了初等小學,又在本鄉洪智寺創立高等小學,並擔任文登師範傳習所所長。
隨著反清民主思想的傳播,資產階級革命派和社會下層群眾的反抗鬥爭日益高漲,內外交困的清朝統治者危機四伏,不得不變換手法,推行所謂“新政”,企圖繼續維護其封建統治,於1907年宣布在中央籌備資政院,在各省籌設咨議局。這是清王朝垂死掙扎中的一場政治大騙局。他們的這一舉動,無非是對外表示要實現“立憲”,繼續謀求帝國主義的支持;對內則抵制日益興起的反清革命,收買資產階級立憲派,欺騙人民群眾,緩和社會矛盾。山東咨議局經過自下而上半年多的選舉,於1909年10月14日成立,於春暄是全省103位議員中的一員,也是文登縣(當時威海衛屬文登縣管轄)唯一的一位省咨議局議員。
山東咨議局成員成份複雜,派系很多,政見不一,主要是進步勢力和封建頑固派及保皇派之間的矛盾。據史料記載:“十分難得的是,山東咨議局當中,有 5人主張以武裝力量推翻滿清政府,即濮州的彭占元、蓬萊的陳命官、文登的於春暄、黃縣的王學錦和壽光的王志勛。他們在咨議局內部以及在反清鬥爭中均發揮了重要作用。”另據史料記載:“清政府推行‘新政’后,萊陽地區人民除繳納正稅外,還要繳納附加地畝稅和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從而使人民負擔‘驟增數十倍’。1910年春,又逢歉年春荒,人民缺食者十之八九。而縣令不顧人民死活,與地方劣紳相互勾結,魚肉鄉里,人民被逼得走投無路,鋌而走險,於5月,由曲詩文組織聯庄會發起武裝抗稅運動,村民聞風而起。5月21日,5000多人集會,紛紛要求清算積穀,追回捐款。在曲詩文的帶領下,農民衝進萊陽縣城,包圍了縣署。當地官府誣稱‘土匪造反’,力主對農民進行鎮壓剿滅,殘酷血洗。省諮詢局召開會議討論此案,丁佛言、周健龍、於春暄、張公制、王厚庵等六人在會上力持異議,認為是‘官逼民反,罪在鄉紳’,堅決要求懲治貪官劣紳,同封建官府和頑固勢力的觀點尖銳對立。後來兩種意見相持不下,於春暄等六人憤而以辭職抗議,被時人譽為‘六君子’。”
1911年10月10日,孫中山先生在武昌發起武昌起義,各省紛紛響應,山東革命黨人積極活動,遂於11月初在省咨議局開會,預備獨立。在革命黨人推動下,11月13日公舉山東巡撫孫寶琦為臨時都督,宣告山東獨立。就在山東獨立的前夕,11月12日革命黨人在煙台發動了武裝起義,一夜間光復煙台,大街小巷鼓角齊鳴,各商戶易幟歡迎,並召開群眾大會,慶祝煙台獨立,成立了煙台革命軍政府。於春暄積極參與了煙台獨立的鬥爭,並在煙台革命軍政府供職。
1911年11月底,於春暄奉煙台革命軍政府委派,率諸同志光復了文登、榮成,建立了文登、榮成革命軍分政府。
革命軍政府的建立和一些民主政治措施的實施,必然觸及到封建頑固勢力的利益,激起了他們的強烈仇恨,不肯退出歷史舞台的清朝舊官僚,則在幕後密謀策劃,以地主武裝葛呂團練總局的名義散發傳單,製造謠言,說什麼“城內之事,系孫文亂黨所為,濟南獨立已被鎮壓,革命黨人均系亡命之徒,若不除此輩,必有附逆連坐、洗縣之禍”。這些蠱惑人心的反革命宣傳使當時尚處閉塞狀態的廣大封建農村大為驚懼,各村竟形成聯防,按戶出丁,不幾日就集聚萬人以上,並於12月21日包圍了文城,大批革命黨人慘遭殺害。這時,正在石島整頓商埠的於春暄也被榮成暴亂匪徒重兵包圍,因寡不敵眾,也在石島被捕,后被系送文登囚獄中。民國元年二月,於春暄與文登被捕的革命黨人共59人就義於城西門外。據1960年尚健在的辛亥革命老人趙泮馨回憶,當時他動員於春暄離開石島,到威海英租界躲避,他堅決不走。於春暄被捕后,在文登城西門外被匪徒凌遲處死,狀甚慘。臨刑時,他慷慨陳詞,氣不稍餒,十分壯烈。真可謂為革命粉身碎骨,在所不辭。
慘案發生后約半月,新任山東都督胡瑛派營長宮錫德率民軍百餘赴文登,將城內團匪驅散。暴亂平息后,經民軍提名,會議通過,由參與文登舉義的倖存者趙泮馨暫任民政長。民國元年4月,為辛亥革命文登59烈士舉行了追悼大會,將暴亂頭目之一、綽號王五雞屎拖至北門外刀砍數塊,以祭烈士英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