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瑛

民國桃源三傑之一

胡瑛(1884年—1933年),湖南桃源人。黃興的弟子,興中會,同盟會會員,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的組織者之一,武昌臨時政府外交部長,南京臨時政府山東都督,與宋教仁覃振並稱桃源三傑。民國後任參議員,二次革命后參加歐事研究會,21條事件後主張一致對外,奉黃興命回北京聯絡袁世凱,后列名籌安會六君子之一。護法戰爭時在湘西起兵,為靖國軍第三軍軍長,失敗後去廣州。奉命入北方活動軍閥,聯絡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擔任國民軍第二軍總參議,北伐軍駐晉總代表,中原大戰的時候為閻錫山第十路軍總指揮,失敗后被通緝,九一八事變后病死。

生平簡介


胡瑛畫像
胡瑛畫像
民國初年,並稱為龍虎狗的有兩組人,一組是北洋三傑、另一組是桃源三傑宋教仁、胡瑛、覃振。這裡說的就是桃源胡瑛,1903年在長沙經政學堂讀書,在黃興影響下傾向革命,后赴武昌,入湖北新軍第八鎮工程營當兵。1904年2月加入華興會,與呂大森等發起組織科學補習所,並任總幹事。同年因該所被封,赴日留學,次年加入同盟會,任評議部評議員,曾與楊篤生等研製炸彈,進行暗殺活動。1906年冬,萍瀏醴起義爆發時,被派往湖北,聯絡日知會舉義響應,因姦細告密被捕入獄,被判無期徒刑。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獲救出獄后即被推為湖北軍政府外交部長,同年冬代表湖北軍政府參加各省都督府代表會議。南北議和時,被推為議和代表。1912年1月20日,由南京臨時政府任命為山東軍政府都督,駐節煙台,兩個月後辭職。后改任新疆青海屯墾使。1913年當選為眾議院議員。二次革命時,在日本考察農政,遂滯留日本以靜觀事態之變化。1915年8月,與楊度等人在京組織籌安會,被稱為籌安會六君子之一。1916年袁世凱死後,以辛亥元勛未被列為懲治對象,遂避居湖南桃源縣。1917年被推為護法軍湘西招撫使。1918年任靖國軍第三軍軍長,1919年11月6日被中華民國廣州軍政府授予陸軍少將加中將銜。1920年參與湘軍驅逐張敬堯之役,後任湖南礦務局協理。1928年後活動於滬寧間,為閻錫山駐南京代表。后病死於南京。

人物生平


胡瑛原籍浙江紹興,原名祖懋,字敬吾,后改名瑛,字經武,號宗琬。其父以知縣候補湖南,遂遷居桃源,胡瑛幼年時,父兄先後去世,家境貧寒,靠母親雷氏女紅洗衣為生,戊戌變法前夕,胡瑛去省城讀書,接觸到維新思想,不久變法流產,他目睹國家主權橫遭外國列強踐踏,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產生了救亡圖存的愛國思想。
1903年夏,黃興從日本留學回國,在長沙明德、經正學堂執教,課餘之暇,時向學生灌輸革命思想。胡瑛這年以優異成績考入經正學堂,受黃興影響,宣傳革命甚力,遂為黃克強高徒。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冬,胡瑛結黨暗殺劣紳王先謙未遂,被開除學籍,得曹亞伯之助,逃赴武昌,由於認識到革命非運動軍隊不可,運動軍隊,非親身加入軍隊不可,遂經黃興介紹到武昌第八鎮當兵,展開軍運工作,在士兵中散發《革命軍》、《猛回頭》等進步書籍。光緒三十年(1904年)2月,年方20的胡瑛參加黃興、宋教仁組建的華興會。7月,胡追隨劉靜庵、宋教仁等組建革命機關“科學補習所”,又與宋教仁在武昌成立華興會支部。預定當年10月10日起義的消息泄露,機關被查封后,他避居鸚鵡洲,任漢口《大江報》和《日報》主筆。次年初,胡與湖北籍王漢偵知排漢幹將鐵良(滿族人)即將離開漢口北返,遂約刺鐵良於大智門車站。不料兩人抵車站時火車已開出,行刺未遂,王漢被巡邏兵緊追而投井身亡。胡瑛募金收其遺骨殮葬后,旋潛赴日本東京求學。
入日本士官學校不成,轉考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系,仍積極進行革命活動,被選為中國留學生學會會長。8月,同盟會成立,胡瑛入盟。《民報》創刊后,他協助主編張繼,常為之撰稿,同年11月,中國留日學生在東京集會,抗議日本政府頒布《取締清韓留學生規則》。會上,胡瑛慷慨激昂,痛陳日本政府橫暴無理,並和秋瑾、陳天華提出全體同學退學歸國的主張,后經辯論,為在日本進行革命活動之便,繼續留日學習。
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12月,胡瑛奉孫中山之命回國,擬到長江中、下游流域醞釀起事,以聲援萍瀏醴起義。剛抵武昌,正值湖廣總督張之洞懸賞緝捕起義者,胡和張難先被逮捕,他在獄中做絕命詩:“崑崙紫氣鬱青蒼,種禍無端竟白黃;仗劍十年悲祖國,橫刀一笑即仙鄉。河山寂寂人何在,歲月悠悠恨更長;我自乘風歸去也,眾生前路苦茫茫。”此案一直拖到1909年才宣判,被判終身監禁,當時的典獄長談國華看他一表人才,善言辭,能詩文,就把女兒許配給他,這樣獄中成婚,岳父大人考慮到女兒的夫妻生活,專門在監獄里給女兒女婿設了個單間,據說單間里有書有報,還有先進的抽水馬桶,老胡就在這種條件下,繼續堅持革命,廣泛會晤外界革命志士,策劃武昌起義活動。
宣統三年(1911年)1月,蔣翊武詹大悲等在武昌組織革命團體“文學社”,身陷囹圄的胡瑛參加該組織,並為其領導人之一。10月10日武昌起義后,胡瑛12日出獄受命為軍政府外交部長。胡瑛親臨漢口各租界,宣傳中國革命宗旨和軍政府的對外政策,贏得友邦的理解與支持。當時長江中、下游流域各省雖已響應起義,但東北各省猶存觀望。膠東一帶海口如青島、煙台、威海等處,外僑雲集,地處東北咽喉渤海灣一側,若不促其據守勢力倒戈,則可能導致清王朝龜縮東北,負隅頑抗。於是,孫中山任胡瑛為山東都督,率海軍赴煙台,遂使青島、威海等埠相繼易幟,歸向革命,清廷益為震驚。但這時山東的廣大地區仍在清朝巡撫張廣建手中,南北和談后,張廣建拒不承認胡為都督,向袁世凱建議:“胡瑛才氣有名於時,與黃興為至戚,其佔據煙台,本意牽制直隸、東北,只以宣布共和后,不得顯呈其雄圖,其心恐有不甘,請調京以控制。”袁世凱遂免去胡的都督職務,調到北京,又發表他為新疆青海屯墾使。
民國元年(1912年)8月,中國國民黨組建於北京,胡瑛為該黨黨員,並於不久的國會選舉中當選為參議員。宋教仁被刺后,他棄職赴上海,參加孫中山發動的“二次革命”,贛寧之役失敗后逃亡日本。民國3年9月,胡瑛的岳父饒智元及其親友被袁世凱的軍警以“亂黨”罪名殺害,胡瑛的妻女逃亡日本避難。是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胡瑛參與黃興、覃振等人組建的歐事研究會。該會主張在歐戰的形勢下,應把“首在維護國家,願政府一意對外”作為宗旨,甚至認為必要時可以“聯袁對外”。黃興亦主張派人回國摸底,以期與袁談判。此時,袁世凱稱帝活動緊鑼密鼓,楊度等人到日本活動,勸說國民黨人回國。黃興利用這個機會,商請胡瑛回國,並告以乘機幫助蔡鍔脫險以及討袁計劃。胡瑛不顧家仇和本身利害,於民國4年春回國。到京后,便與蔡鍔暗中聯絡,常密會於八埠,時人以為其二人放浪形骸,同為“靴友”。為了不讓袁世凱懷疑,在帝制活動中,蔡鍔在將校團簽名,表示贊成帝制。胡瑛為應付局面,參加了籌安會。胡瑛與日公使館取得聯繫,為蔡鍔脫身進行安排。一夕晚間,蔡鍔在小風仙處請客,胡瑛藉機送蔡鍔赴崇文門車站,由日本使館人員送蔡至天津,乘輪赴日本。胡瑛引參加籌安會為最大憾事,曾說:“鬍子(指黃興)要我回國設法脫蔡出險,任務雖屬完成,然不善自處,致蹈鑠金之誚,謂之胡哉!”
民國6年,孫中山揭起護法旗幟,各省接踵響應。徵得孫中山同意,胡瑛應邀與張學濟、周則范、田應詔和林德軒等人組建湘西軍政府,后與唐繼堯取得聯繫,胡瑛為靖國軍第三軍司令。該軍后被王正雅聯合劉承烈的部隊所擊潰,胡瑛僅以身免。趙恆惕主政湖南,任命胡瑛為水口山礦務局協理,但未到任,請人代理。譚延闓主政后,胡瑛辭職赴粵。第二次直奉戰爭前,孫中山令胡瑛北上,聯繫馮玉祥、胡景翼,並觀察北方大局情勢,聯合發動北京政變,使得曹錕、吳佩孚的統治迅速瓦解。事後馮玉祥任命胡瑛為國民第一軍高級參議。民國14年1月,胡景翼都豫,胡瑛應胡景翼邀請赴汴,任過短期的第二軍總參議。北伐在即,胡瑛赴粵后,被委任為廣東政府駐晉代表。胡瑛住太原,做閻錫山的工作響應北伐。民國17年7月至次年1月,胡瑛任北運河局局長。蔣、馮、閻中原大戰爆發,胡瑛支持馮玉祥、閻錫山倒蔣,策動蔣系熊式輝錢大鈞駐蘇浙第五師師長劉世鈞起義,胡瑛被任為第十路軍總指揮,后因閻錫山承諾的軍費未兌現,起義未成功。馮、閻失敗,蔣介石偵知胡瑛、劉世鈞密謀,下令逮捕了劉世鈞。胡瑛得到南京友人的通知,離南京到湖南何鍵處避難。何鍵畏蔣,給胡瑛一筆錢,令避他處。民國20年夏,胡瑛赴漢口租界彭淵恂家。是年長江大水,胡瑛住的地方亦被大水所浸,他在樓上數月,熱濕氣熏蒸,加上經濟拮据,營養不良,患肝腹水病,愁苦不堪。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淞滬戰起,各方人士呼籲共赴國難,覃振、傅汝霖趁機向蔣介石為胡瑛進行疏解,取消逮捕令。
覃振邀胡瑛到南京。胡瑛因與日首相犬養毅相識,並有不少朋友是在野黨或知名人士,願意赴日本做工作,阻遏其侵華政策。蔣介石同意撥給經費,助成此行。但胡瑛終因病情惡化,住進中央醫院治療,只得以待時日。不料手術消毒不良,手術后第7天在南京溘然長逝。年僅48歲。身後囊空如洗,賴國民黨耆舊覃振等人為之請恤,方得成殮。胡瑛遺著有《胡都督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