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德

書法家、《青春歲月》雜誌社原主編

張洪德,書法家,《青春歲月》雜誌社原主編。

個人簡介


齋號:守拙齋,守拙齋洞室。
參加2007年9月29日至10月6日,與河北省書法家趙耀華、潘學聰、趙國友、徐建設、李路智6人聯袂在石家莊舉行“愛我中華”大型書法聯展。
張洪德[書法家、《青春歲月》雜誌社原主編]
張洪德[書法家、《青春歲月》雜誌社原主編]
2008年1月19日至23日,“盛世中國·和諧河北”迎春名家書畫展。

臨池經歷


張洪德先生的的臨池經歷,算來已有半個多世紀了。上小學時,用毛筆習字是必修課,他由此養成了紮實的“童子功”。“文革”時期在大學讀書。“文革”無疑是應該否定的,但也因此讓他重新拿起了毛筆,從而使日漸荒疏的“童子功”得到“複習”和恢復,並進而生髮了對書法的愛好。

書法入門


書法作品
書法作品
真正步入書法之門,則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那時他任《青春歲月》雜誌社總編。一天,他路過河北省高院門口時,在一個賣過期書刊的地攤上,看到一本香港出版的刊物——《書譜》。他拂去封面上厚厚的塵土,讀到了一篇關於“顏體”書法的分期及其演變的文章,此文不僅介紹了顏真卿的書法,還有各個時期“顏體”書法的代表人物的簡介及其作品,幾乎涉及了三分之二的書法史。其中五代時期大書法家楊凝式的作品《盧鴻草堂十志圖跋》讓張洪德十分震驚。當晚,他用鋼筆在稿紙上臨寫了一遍,臨寫過程中就感覺自己的字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而且僅臨了一遍就幾乎達到了形似的程度。這件事似乎使他發現了自己的一種潛質,對自身的模仿能力和悟性有了信心,並對書法藝術產生了很大的熱情。從此一發而不可收,他再也沒有放下手中的毛筆。這些年來,他從顏楊入手,下及宋四家,再上溯鍾王,然後又遍習明、清及民國諸家,後來又下功夫臨習了金文大篆魏碑,由轉益多師而漸成自家面目。二十多年過去,他現在的真實感受是:習書越久,越覺書道之難。唯其難,才有動力。真正的書法家應擁有自己獨特的美學結構和書法語言。按照這一標準,他覺得自己還相差甚遠。因此,今後更要不務虛名,臨池不輟,不斷自我超越,不斷使自己達到新的高度。

習書心得


詠春古詩二首
詠春古詩二首
談起自己多年習書的心得,張洪德先生認為有以下三點:

下苦功臨帖

晨興聽報曉,驚蟄待春雷
晨興聽報曉,驚蟄待春雷
首先,下苦功臨帖是一個書家成功的不二法門。書法家的造就是一個經過嚴格系統的訓練,不斷從規則到自由的過程。這一過程和生物界幼蟲吐絲成蛹,再由蛹破繭化蝶的過程相彷彿。而規則就蘊含於先賢傳世的碑帖之中。首先要“入”帖,學習先賢的字法、筆法、墨法和章法,掌握規則。然後“出”帖、“化”帖,集諸家之長,形成自家面目,逐漸進入“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的境界。同時,還要研讀古書論,吸收現、當代的優秀研究成果。不能一味埋頭苦寫,要特別注重於“悟”。

學養至關重要

其次,文化底蘊 ( 或稱作學養 ) 對書家至關重要。學養不深在書法上就難有大的造就。對於書家而言,他所能取得的成就是“魚”,而文化底蘊就是“魚”得以生存和長成的“水”,“水”有多深,“魚”就會有多大。

字為心畫

錄太史公李將軍列傳
錄太史公李將軍列傳
張洪德認為字為心畫,書家的每件作品都是唯一的,因為書法家的不同作品不可能在完全相同的時空里完成。真正的書法家決不滿足於一個凝固不變的高度。他們終身都在求新、求變,追求更高的境界。當然,不同的書家由於文化積澱及對書“道”的理解不同,求變的結果也不盡相同。而書家最好的狀態是每天都在進步。六十歲以後更當如此。

退休生活


世說新語二則
世說新語二則
退休后的張洪德先生一點也不感覺寂寞,他說自己現在是“如魚得水”,因為有更多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去思考許多感興趣的問題。儘管在書壇上耕耘了這麼多年,他仍不自詡為“書法家”,說自己還是一個地道的學生。眼下書法圈浮躁、虛誇、急功近利的風氣隨處可見,真正懂書法的人還不夠多,但他對此並不悲觀。強勢經濟決定強勢文化,隨著我國國力日益增強,全民族文化素質的提高,人們對書法藝術的鑒賞能力也一定會不斷提升。中華民族所獨有的傳統的書法藝術,一定能薪火相傳,不斷發揚光大。對此他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