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峽山村的結果 展開
- 河南省桐柏縣大河鎮下轄村
- 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強蛟鎮峽山社區下轄村
- 2、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福全鎮下轄村
- 湖北咸寧市赤壁市茶庵嶺鎮峽山村
- 安徽省懷寧縣茶嶺鎮峽山村
峽山村
2、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福全鎮下轄村
峽山村,村東南沿海一帶長山,由南向北延伸到下攔頭,其西北與西山間原有一寬約150米之下攔港,稱峽口。峽口東、西各一小島,西稱西山,東稱峽山,村坐峽山,即以命名。
峽山村村貌
村黨支部村委會從這一實際情況出發,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舊村改造和生態環境建設,把新農村建設工作納入村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內容之一。以人為本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提高村民素質,推進新農村建設,逐步形成遵紀守法,家庭和睦,鄰居團結,敬老愛幼,愛護環境,安居樂業的好風氣。活躍群眾文化娛樂生活。建立了閱報欄,閱覽室、乒乓球室、桌球室、棋牌室、電視室籃球場、羽毛球場等活動中心。同時,反對封建迷信,反對聚眾賭博,提倡科學文化,使村民樹立生態保護意識,自覺養成文明衛生、環境保護的習慣。
福全鎮峽山村
古時,峽山漁業生產單一從事漁洋捕撈,以流網作業為主。據傳,明代以竹筏在象山港沿海捕撈,清時改用木帆船,才赴三門灣蛇盤洋生產,至民國時擴大到韭山洋、岱巨洋一帶作業。1949年後,峽山漁業不斷發展。海洋捕撈由近海單一流網和沿岸遊絲、拉釣等作業,逐步發展為流網、張網、對網、拖網以及70年代出現的燈光圍網等多種作業;近海漁船由載重8~10噸木帆船,從1958年始陸續改為載重40~120噸、120~250馬力的機動船;網具由傳統薴麻織制,自1964年起逐漸改為聚乙烯、尼龍錦綸製作;捕撈區域由原來在韭山洋、岱巨洋,70年代開始擴大到北至黃海、渤海,南達閩東,東及水深100餘米的漁外、台外漁場;助航助漁設備由原僅有簡單的羅盤(指南針),從60年代起發展到普遍使用磁羅經、報話機、對講機、定位儀、魚探儀等。捕撈魚類,原以黃魚、鰳魚、帶魚、馬鮫、鯧魚、墨魚等為大宗,至70年代大黃魚資源枯竭,鰳魚減少,除繼續捕帶魚、鯧魚、黑魚等外,燈光圍捕的青鯰魚、黃鯰魚、沙丁魚、馬面魚等中上層魚類增多。70年代,峽山被列為中國重點群眾漁港之一。1979年和1985年,峽山機帆船燈光誘圍技術分別獲省和農牧漁業部技術進步三等獎。
峽山海水養殖始於1958年的海帶生產。當年試養,次年從大連運來種海帶在峽山自然人工育苗成功。1960年放養200畝,1970年增至2700畝。隨後通過技術革新,海帶生產基本實現機械化和半機械化,使每個勞力從管理24畝提高到40畝。70年代,海帶收入一度超過海洋捕撈收入。1980年海帶發展至3825畝,創最高紀錄。此後海帶滯銷,價格下降,加之1985年遇赤潮危害,所養1444畝海帶棵株無收,導致1986年暫停生產。1987年恢復海帶生產330畝,同時養蟶子51畝、牡蠣32畝、蚶子30畝。1992年,養海帶550畝、牡蠣315畝、蚶子126畝、蟶子22畝。
漁業產量逐步提高。1952年,全村有漁船126艘,水產品總產量532噸,並捕獲體重3噸大鯊魚一條,受寧波專署獎勵。1957年有漁船178艘,總產量首次突破千噸關,為1105噸。1970年海帶養殖面積擴大,水產總產量增至1922噸,其中捕撈1111噸,養殖(海帶)811噸。此後,近海捕撈向遠海深海擴展,並實行對、拖、網結合,1979年尤全根單位產魚528噸,領先突破萬擔關。1980年,全村總產達4921.9噸,其中捕撈3582.4噸,養殖(海帶)1339.5噸,均為歷史最高紀錄。1992年,全村有漁業機動船73艘,2447噸位,6132馬力;非機動船14艘,40噸位。從事漁業勞動力597人。捕撈產量2472噸,養殖產量316噸,全年總產量2788噸,總產值935.8萬元。
福全鎮峽山村
峽山村歷來四季靠一春,即靠春季從事海洋捕撈,其餘時間均搞海上運輸,主要為商賈運竹木柴炭至寧波、舟山、上海。50年代初,全村有專業運輸木帆船7艘,總噸位700噸左右。至1979年全部改為機動運輸船。1987年,有專業機動運輸船33艘,計2104噸位,2209馬
福全鎮峽山村
村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1986年全村人均收入886元,1992年達1285元。90%左右的居民蓋了新房,高樓聳立,設施配套,村容村貌煥然一新。1982年,浙江電視台曾來峽山拍攝了電視新聞紀錄片《海島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