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湯劑
中藥湯劑
中藥湯劑系指將藥材飲片或粗顆粒加水煎煮或沸水浸泡后,去渣取汁而得到的液體製劑。
中藥湯劑為液體複合分散體系,是我國應用最早、最多的一種劑型,目前中醫臨床仍然廣泛使用。
中藥湯劑之所以數千年延用至今,是因為該劑型組方靈活,適應中醫辨證施治的需要;同時製法簡便,以水為溶劑,價廉易得,起效又較為迅速,但也存在著味苦量大,必須臨時製備等缺點。
中藥湯劑是中藥最為古老的劑型之一,在中醫臨床應用中也最為廣泛。湯劑能夠充分適應中醫辨證施治的需要,並具有療效快,易吸收,作用強等幾大特點。正確服用中藥湯劑可以加速病情的好轉,而錯誤的服用方法會使病情惡化。
服藥時間應根據病情來決定。病在上焦的(心、肺部),欲使藥力停留較久,宜飯後服;病在下焦的(膀胱、腸),欲使藥力迅速下達,宜飯前服;清熱解毒藥、潤腸瀉下藥、滋補藥宜空腹服,此時胃中空虛容易吸收。所謂空腹服即指早飯前一小時或晚飯後一小時服藥。特殊藥物應特殊服用,如助消化葯在服藥前應少量進食以助藥效;驅蟲葯應在早晨空腹服,服藥前應喝點兒糖水,這樣可以提高殺蟲的效果;攻下藥在得大便后應立即停服;安神葯、滋補藥、延緩衰老的藥物都宜睡前服用;安眠藥應在睡前2小時服用;急診用藥則不拘時間,慢性病多服丸、散、膏、酒者,應定時服用。
湯劑在治療一般疾病時均宜採用溫服法,對有特殊治療需要的情況應按特殊的服法服用。凡屬理氣類葯,熱則易舒,涼則增滯;活血、補血、涼血、止血類葯,寒則瘀結,熱則沸溢。凡服解毒劑,俱宜冷服,可使毒物之淤滯易於排出,熱服則增毒物之宜散。凡熱性病宜冷服(如四虎湯),而寒性病則宜熱服,發散攻下,以助藥力。行血脈通絡達筋骨者宜熱服,收澀固精止血之劑則宜冷服。解表葯多屬辛散之品,功能疏散肌表,宜熱服;清熱葯和消暑葯宜冷服。大熱病用寒葯應溫服;大寒病用熱葯應冷服。對於不應冷服的湯劑在服用後會引起胃腸刺激,出現腹痛或嘔吐,可用生薑擦舌即止。
中藥湯劑均是煎煮2~3次后的合併液,再按臨床需要分次服藥,一般來講,每次以服用150毫升為宜,但有的病症也有例外。發熱病人服清熱解毒劑時,藥液可稍多些以助藥力;生津止渴葯,藥液量也應多,並可代茶頻服。身強者服藥多些,身弱者如兒童和重病人,服藥量應少些。一般兒童1歲以內用成人藥量的五分之一,1~3歲用成人藥量的四分之一;4~7歲用成人藥量的三分之一;8~10歲用成人藥量的一半;10歲以上就可以用成人藥量了。一般湯劑一日分早晚兩次服用,清熱解毒藥可每日服3~4次。補液葯應早晚各服1次,發汗藥可加服2~3次,含咽葯汁可少量多服幾次。
掌握了這些方法之後,就能夠更好地利用藥性,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如果直接用熱水煎煮,中藥材表層的澱粉、蛋白質等成分會突然受熱而糊化或凝固,妨礙澱粉、蛋白質本身的浸出,也阻礙中藥材內部其他有效成分的浸出。正確的做法是先把藥物用涼開水浸泡一段時間后(30分鐘左右)再煎,這樣有利於中藥材所含有效成分的浸潤、溶解、浸出。現在城鎮居民的生活用水,多是自來水,它既不是天水類(雨霧雪水),也不同於地水類(江湖河水),而是經過化學處理的水。為了保證對水的消毒。自來水必須含一定量的余氯,而水質較差的地區,余氯含量更大。氯是較強的氧化劑,同許多有機物可發生氧化作用。由於涼開水已煮沸過,余氯都已揮發,這就避免了余氯對有效成分的破壞作用。同時,在水的加熱過程中,由於生水中鈣和鎂的重碳酸鹽分解沉澱,降低了水中鈣、鎂離子的含量,從而減少藥材中有效成分與鈣鎂離子結合沉澱的機會,使葯汁中有效成分濃度提高。所以煎煮中藥以涼開水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