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果
胡頹子科沙棘果屬植物
沙棘果為胡頹子科沙棘屬植物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的果實,又名醋柳果,酸刺果。沙棘果是一種小漿果植物,落葉灌木或小喬木。
沙棘是目前世界上含有天然維生素種類最多的珍貴經濟林樹種,其維生素C的含量遠遠高於鮮棗和獼猴桃,從而被譽為天然維生素的寶庫。
沙棘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尤其是在“三北”防護林建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落葉灌木或喬木,高1~5米,高山溝谷可達18米,棘刺較多,粗壯,頂生或側生;嫩枝褐綠色,密被銀白色而帶褐色鱗片或有時具白色星狀柔毛,老枝灰黑色,粗糙;芽大,金黃色或銹色。單葉通常近對生,與枝條著生相似,紙質,狹披針形或矩圓狀披針形,長30~80毫米,寬4~10(~13)毫米,兩端鈍形或基部近圓形,基部最寬,上面綠色,初被白色盾形毛或星狀柔毛,下面銀白色或淡白色,被鱗片,無星狀毛;葉柄極短,幾無或長1~1.5毫米。果實圓球形,直徑4~6毫米,橙黃色或桔紅色;果梗長1~2.5毫米;種子小,闊橢圓形至卵形,有時稍扁,長3~4.2毫米,黑色或紫黑色,具光澤。花期4~5月,果期9~10月。
1、沙棘是陽性樹種,喜光照,在疏林下可以生長,但對鬱閉度大的林區不能適應。沙棘對於土壤的要求不很嚴格,在粟鈣土、灰鈣土、棕鈣土、草甸土、黑護土上都有分佈,在礫石土、輕度鹽鹼土、沙土、甚至在砒砂岩和半石半土地區也可以生長但不喜過於粘重的土壤。
2、沙棘對降水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應在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上,如果降水量不足400毫米,但屬河漫灘地、丘陵溝谷等地亦可生長,但不喜積水。沙棘對溫度要求不很嚴格,極端最低溫度可達-50℃,極端最高溫度可達50℃,年日照時數1500~3300小時。
3、沙棘幼苗期比較嬌嫩,畏強光、高溫和曝晒,也畏積水。但一旦苗根伸展開來,則適應性增強。5~8厘米高的1年生幼苗,可以安全越冬。沙棘生長從第二年起加速,第一次生長高峰在4~6年之間,此後生長轉緩。間隔4~6年,又出現第二個生長高峰。但不同地區因環境有別,生長高峰期也有不同,如祁連山地區第一次生長高峰期在8~10年間,間隔8~10年出現第二個生長高峰期。
4、沙棘通常3年生開始結果,至5年生時進入盛果期,大約維持4~5年,往後枝條部分乾枯,內膛空虛,樹勢轉弱。待隔3年左右,枝條更新,樹勢轉旺,又可迎來新的結果盛期。沙棘的單株產果量隨各地區條件不同變幅很大,在盛果期間株產2~5千克。
經人工選育的優良品種可達20千克以上。沙棘樹的壽命在不同地區不同環境下,變動幅度也很大。在有些地區,樹齡20多年就因多種原因而枯死;在有些地區,樹齡可達幾十年甚至上百年。
產新疆、河北、內蒙古、遼寧、山西、陝西、甘肅、青海、四川西部。常生於海拔800~3600米溫帶地區向陽的山嵴、谷地、乾涸河床地或山坡,多礫石或沙質土壤或黃土上。中國黃土高原極為普遍。
沙棘果中富含豐富的維生素,此外,果實中也有黃酮類化合物、三萜、有機酸類、多糖、色素、色胺、揮髮油、蛋白質等營養物質。沙棘籽中有十分豐富的維生素、脂類、糖類、氨基酸、揮髮油、原花青素、黃酮類化合物、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沙棘果渣與籽粕中有非常豐富的蛋白質、無氮浸出物、糖類、脂類、色素、揮髮油、氨基酸、原花青素、磷脂等物質,其中蛋白質含量在20%左右。
每100g沙棘果汁中含維生素C500mg~400mg、維生素E250mg~400mg、維生素B1含0.05mg~0.3mg、維生素B2含0.03,g~0.15,g、維生素B12含0.2mg~0.88mg、維生素K族化合物115、P族維生素20mg~350mg。
沙棘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中藥大字典》記載,沙棘具有活血散淤、化痰寬胸、補脾健胃、生津止渴、清熱止瀉之效,同時對多種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止咳祛痰,消食化滯,活血散瘀。用於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食積腹痛、跌扑瘀腫、瘀血經閉
1、在沙棘果中包含了β-胡蘿蔔素、不飽和脂肪酸、氨基酸、黃酮類、維生素、微量元素等,能夠降低人體內膽固醇,合理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1沙棘果保健品
2沙棘果油
製作沙棘果油需要選擇優質的沙棘果,榨汁之後使用離心分離以及板框壓濾等製作工藝獲得棕紅色透明油狀液體,也就是所謂的沙棘果油。沙棘果油內包含了豐富的棕櫚烯酸、棕櫚酸、油酸、亞油酸、亞麻酸有益脂肪酸,其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可達70%左右,沙棘果油其中還包含了類胡蘿蔔素、維生素E等物質,此外,還含有人體中必不可少的維生素A、鐵、錳等,也可以製作沙棘油軟膠囊。
3護膚養膚品
沙棘籽油本身蘊含非常高的遊離脂肪酸以及碳氫化合物、多種維生素等,這一類物質非常容易被人體皮膚吸收,形成一種皮脂,從而起到護膚的作用。而且在沙棘籽油當中,皮脂成分可以和其中所蘊含的多種維生素融為一體,進而發揮非常好的護膚、養膚作用。
4飼料
沙棘根系發達,並有著生固氮根瘤的特性。極具耐旱、耐瘠薄、耐鹽鹼的特性,因此被作為防風固沙、保水保土、改良土壤的優良樹種,已在全國許多地區推廣種植。現分佈於中國19個省、區,總面積約有120萬公頃。凡經沙棘覆蓋的土地,地表徑流減少80%,表土流失減少75%,風蝕減少85%。栽植沙棘,會取得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效益。自20世紀80年代起,可以將沙棘產業作為加速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一個突破口來抓。
1、沙棘果汁
沙棘果實要求新鮮、完全成熟、無病蟲害及霉爛現名象,並且有優良的風味、香氣和豐富的汁液。原料挑選后應用機械或手工洗滌乾淨。鮮果可不經破碎,直接用螺旋壓榨機壓榨。第1次壓榨后,將果渣拌勻疏鬆,再進行第2次壓榨。採用自然澄清法將榨汁在澄清池內靜置一段時間,使果汁中懸浮物沉澱到底部。然後用塑桶提取上層清汁,用板框壓濾后的清汁可不經過殺菌,直接盛入塑料桶內,添加質量分數為0.04%的苯甲酸鈉,送入冷藏庫中,保持庫溫4℃-5℃。
2、沙棘醋
將選好的15kg沙棘果倒入缸內,加22.5kg大麴,用木耙上下攪勻,在室溫20℃發酵15天。將發酵后的沙棘果實摻入175kg麩皮,用粉碎機打碎,放放缸內攪拌均勻,進行第二次發酵,此時溫度不得超過40℃。為避免溫度過高,每天倒缸1次,約經10天發酵完畢。將發酵好的沙棘果實裝入淋醋缸內淋醋,將頭醋淋過後的醋渣再浸泡10h,進行第2次淋醋。成品棕黃色,稍混濁,味芳香、酸而微澀。
3、沙棘果醬
選擇八九成熟、品質好的沙棘果實作原料,先用清水沖凈,瀝干水分后,剔皮去籽,剩下果肉,每50kg果肉汁加過濾的75%糖水66.5kg(砂糖50kg、水16.5kg)。糖水可分兩次加入,即先將一半糖果水倒入耐酸特製鍋內煮沸,后加入果肉,煮制20min,待果肉透明時,再加剩餘的糖水,繼續煮25min~30min,直至果漿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68%以上時,裝罐。裝好后最好用封口機冗密封,產苛在100℃蒸汽或水中殺菌5min~20min。冷卻后擦乾水分,檢查合格后入庫。成品果肉橙黃色,授明有光澤,漿體均勻,無砂糖結晶,無果柄等雜物,具沙棘風味,無異味。將採摘下來的沙棘嫩葉立即進行加工,如不能立即全部加工完畢,可平攤在陰涼、清潔、缺溫低於25℃的室內,平攤厚度以下不超過10cm為宜。用手工殺青,炒鍋傾斜式,要炒得快、翻得勻、撈得透、抖得散,鍋溫在200℃左右,殺青10min,使青草氣味消失。殺青茶葉緊稍作攤晾,然後利用葉的餘熱,用手將葉子緊握成團,向前方推滾,使葉成條。揉捻時要按輕、重、輕順序用力,並向一個方向推滾。揉捻25min~30min,手握工序即完成。將揉捻過的葉子投入鍋內,雙手壓在鍋內滾炒,並幾次散開葉子,使其均勻受熱,要反覆進行20min。初炒至葉子有彈性並感到刺手時,即可取出攤晾,使其回潮變軟,再將攤晾后的葉倒入鍋中復炒,溫度90℃左右。著手要輕,用力要勻,至葉燙手為止。最後,將葉裝袋,貯存於乾燥、無異味的室內。
4、沙棘酒
選用完全成熟的沙棘果,最好在12月份~次年3月份採收,采后應分選去雜,不能堆積太厚。用破碎機破碎,不要壓破種子,否則會影響沙棘酒質時。果漿放池,裝量為容器的80%,然後一次性加入50mg/L二氧化硫。接種人工酵母,攪拌均勻。發酵溫度控制在18℃~23℃,發酵過程中如糖分低,可加入10%的糖液,14天後主發酵結束。主發酵原酒分離后入池,容量為容器的90%,發酵溫度控制在23℃左右,直到發酵中止,然後換桶將容器裝滿。為了防止氧化,應將池口封好,轉入陳釀階段,時間地半年以上。然後加入0.015%的下膠劑、80mg/L的二氧化硫,在冬季低溫下自然冷凍7天~15天即成。將澄清的上層酒,用泵抽到其他容器里,因上層沙棘原酒中含有沙棘油,可用高速分離機提油或作酒腳蒸餾。經理化指標檢驗后,再用硅藻土過濾機串棉餅過濾,即得成品。沙棘酒成品呈金黃色,清亮透明,無懸浮物和沉澱物,味道甘潤醇厚,酸甜爽口,具有獨特的典型沙棘果酒風味。
5、複合果醬
選擇八九成熟的果實作原料,將挑出的合格沙棘果用流動水沖洗泥沙和雜質后,瀝干水分,用篩孔徑為1mm~2mm的雙層打漿機打漿,去除皮籽即為沙棘醬。選用新鮮、成熟適度、組織緊密而脆弱、嫩、不萎縮、無糠心和萌芽抽薹、無凍傷、無病蟲害、無機械傷的胡蘿蔔為原料,去掉須和根基綠色部分,用流動水充分洗滌。將洗凈的胡蘿蔔送入切菜機切成0.5cm左右的薄片,用沸水熱燙1min~2min,冷卻、磨漿,即得胡蘿蔔醬。對黃紅色的干橘皮進行選料,剔除有霉斑橘皮、橘絡、雜質和其他不合格的橘皮,用水洗運河泥沙。用80℃的熱水燙漂1min~2min使其復軟,冷卻、磨漿備用。按配方要求將原輔料在不在銹鋼容器中混勻,置於不鏽鋼濃縮蒸汽壓力為0.2MPa左右,真空濃縮為0.085MPa~0.09MPa(溫度為50℃~60℃),濃縮至可溶性固形物為57%~50%時,迅速出鍋。在濃縮過程中應不斷攪拌,以防焦煳。其成品色澤為均勻一致的金黃色,酸甜適口,肯有淡橘香味。
沙棘作為一種落葉喬木或灌木,其苗木的繁殖方法與其他落葉喬木類似,一般採用扦插法、插根繁殖法以及嫁接法等進行苗木的培養。對沙棘苗木的繁殖培養首先要做的是要找到適合沙棘繁殖的土壤地,沙棘繁殖地突然應當酸鹼中和,或具有較弱的酸鹼性,雖然沙棘的適應能力非常強,能在酸鹼度不平衡的地方生存,但是考慮到是進行苗木的繁殖,因此必須保證沙棘繁殖地的土壤中性,且富含無機鹽以及沙棘生長需要的微量元素。在沙棘苗木培養期間,要注意對沙棘苗木進行施肥,在距離沙棘8cm到10cm的地方進行施肥,化肥應當選擇富含N元素和P元素的肥料,也可以根據時間對苗木進行農家肥的施肥措施。另外一個重要步驟是對沙棘進行做床,做床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通常在雨水量足的南方地區應當採用高床,在乾旱、空氣濕度小的地區應當做低床。
沙棘的繁殖主要為嫁接法、插根法、扦插法三種繁殖方法。針對不同的情況可以採取不同的繁殖方法。
1.扦插法
扦插法是指在沙棘樹上選擇新生的嫩枝進行扦插的方法。扦插法取枝一般是在7月份左右,選擇適合的枝條,修剪為長度8-12cm的接穗,應當注意的是,上切面與下切面與嫩芽之間的距離應保持在3mm左右。在對枝條進行相關修枝剪葉處理后,將需要扦插的枝條進行保濕,在扦插前15小時內應當用IBA進行處理,保持溶液的溫度與扦插密度(3cmx7cm),扦插法的重點在於對沙棘樹苗接穗的處理。
2.插根法又稱插根繁殖法
顧名思義,插根法就是指選擇沙棘數周圍新生的沙棘苗木進行挖根培養。插根法是沙棘苗木繁殖方法中成活率較高的一種繁殖方法,應當注意的是,新生沙棘苗的選取應當距離母樹一定距離,這可以保證在對新生沙棘苗木進行挖根處理的時候不傷害到母樹。
3.嫁接法
嫁接繁殖法是沙棘苗木繁殖中經常用到的一種方法。沙棘苗木的嫁接一般在早春時節,在沙棘樹上尋找一些沒有蟲害、生長健康的樹枝,一般採用樹冠中上部的嫩枝進行收集,因為新生的嫩枝沒有將樹液流失,有利於沙棘在嫁接后的培養。一般在4月中旬以後進行對沙棘樹苗的嫁接,沙棘腹接需要保證沙棘樹液沒有流失,接穗上保留2-3個嫩芽,在進行嫁接的時候要保證剪砧的切口平滑,不能傷害到接穗的表層。另外,接穗的上表面應用漆塗抹,防止水分的蒸發以及體液的流失。在嫁接后的半個月之內,接穗上的嫩芽一般會萌發生長,此時要注意去除較小的嫩芽,嫩芽的去除更有利於沙棘接穗水分以及營養物質的運輸,進而促進苗木的生長發育。
沙棘苗木在生長過程中,每隔一段時間需要對其進行施肥,施肥的目的在於保持沙棘苗木土壤中的K、N、Mg等元素含量。另一方面,沙棘苗木的施肥應在適宜的時間,如春耕之後可以採用農家肥對沙棘苗木進行施肥。在沙棘苗木生長到一定階段,對其枝葉進行修剪,枝葉修剪一般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在夏天修剪,一是在冬天修剪。夏天進行沙棘苗木的修剪目的在於減少枝葉汲取營養進而促進果實的生長發育;冬天進行沙棘苗木的修剪目的在於減少沙棘樹苗水分以及營養物質的流失。沙棘苗木修剪的主要方法為對沙棘樹苗新生嫩枝的枝梢進行摘除,剪去主枝附近新生枝條,有利於主枝的生長發育。
由於沙棘自身的抗性較強,所以蟲害對沙棘樹苗造成的影響較小,而苗木病害的防治一般在於對沙棘苗木凋萎病等病害的處理。沙棘苗木在遭遇凋萎病后表現為樹葉逐漸枯萎,果實表層變色以及果實幹癟,樹頂的嫩葉開始泛黃並且開始出現捲縮癥狀。對於沙棘苗木的蟲害以及病害的防治是沙棘苗木發育培養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沙棘苗木的防治一般使用波爾多液對沙棘苗木進行噴灑,根據苗木不同程度的受害情況使用濃度不同的波爾多液,對於沙棘苗木的預防一般噴灑200倍的波爾多液,對於沙棘苗木的病害治療一般採用1000-1200倍的50%撲海因試劑液進行噴灑。在對沙棘樹苗病害治理過後,應當對發病、生長狀態不良好的枝條進行修剪,避免發病枝條對整體樹苗產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