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齶窩

翼齶窩

翼齶窩位於顳下窩前內側,上頜骨(或者說是上頜竇後壁)與翼突之間,為一狹窄的骨性間隙。

解剖結構


翼齶窩後方經圓孔通顱腔,經翼管通破裂孔,前方經眶下裂通眶,內側經蝶齶孔通鼻腔,外側與顳下窩相通,向下經翼齶管出齶大孔和齶小孔通口腔。窩內主要有三叉神經第二支(上頜神經)及其分支和血管通過。
翼齶窩向外經翼上頜裂通顳下窩,向內上經蝶齶孔通鼻腔,向前經眶下裂通眼眶,向後上經圓孔通顱中窩,借翼管通顱底外面,向下移行於齶大管、齶大孔通口腔。翼齶窩是經上頜入路至顱底中央區的必經之處,了解該區各結構的解剖形態及毗鄰關係,對於指導上頜及顱底手術的實施、提高手術成功率、減少術后併發症具有重要意義。

疾病


顱內轉移瘤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身體其他系統或部位的腫瘤,經不同途徑轉移至顱內;另一種是頭顱周圍組織器官發生的腫瘤,位置相鄰,腫瘤的增殖,直接侵入顱內。前者為轉移瘤,後者為侵入瘤。
【病病例
腦轉移瘤的原發器官,男性以肺癌最多,女性以乳腺癌為多。皮膚黑色素瘤,泌尿、消化、子宮卵巢前列腺甲狀腺及骨骼等系統或器官有腫瘤,均可轉移顱內。腦內轉移瘤究竟多發亦或單發,現如今分歧較大。一種認為單發佔80%,一種統計為單發只佔40%。總的病例男多於女,年齡40~60歲。
癌瘤轉移途徑:
①經動脈播散,腦內轉移瘤大多是經過此途徑;②直接轉移(侵犯)至顱內,如鼻咽癌、顳部翼顎窩橫紋肌肉瘤、中耳癌,常見由顱底侵入顱內蝶鞍區、蝶骨大翼、顱中窩及眶尖部乃至斜坡;③經淋巴系統轉移;④經靜脈;⑤椎旁腫瘤沿神經根鞘侵入脊髓;⑥中樞神經系統內腫瘤沿腦脊液流動傳播,如成神經管細胞瘤、松果體生殖源性細胞瘤。
癌細胞轉移顱內的部位,視途徑不同而略有區別,如動脈途徑轉移,在頂枕枕葉上見。腦脊液轉移,以脊髓和腦表面多見。
轉移瘤的形態,表面呈灰紅色,高低不平,質地較脆,切面呈魚餌狀或粟粒狀。小的瘤多為實性,大的腫瘤中心常有壞死、液化。病理檢查見瘤組織呈侵襲性生長,沿血管侵入壞死腦組織中,顯微鏡下表現與原發腫瘤結構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