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扎縣
青海省東南部藏族人民聚居地
尖扎縣總人口58173人(2020年)。全縣轄3個鎮、6個鄉。高原大陸性氣候。冬寒夏熱,年溫差較大,乾旱少雨,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尖扎縣宗教文化積澱深厚,是藏傳佛教后弘期發祥地,坎布拉國家地質公園以紅色砂礫構成的“丹霞”景色而著稱,園內有南宗寺、尼姑寺、南宗扎寺三大寺院,是青海省唯一的一處僧、密、尼並存的宗教法地,是青海省繼塔爾寺、青海湖之後的重要旅遊景區。
是中國賽艇、皮划艇高原水上訓練基地,也是全國唯一的“中國民族射箭運動之鄉”。
2018年9月25日,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榮譽稱號。2020年4月2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發布公告,同意尖扎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2020年11月,入選“2020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先進縣名單”。
尖扎縣在先秦和西漢初期為西羌地。
西漢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為漢代設置的河關縣(治貴德河陰)轄地。
西晉懷帝永嘉七年(公元313年),尖扎地區為吐谷渾活動地。
北周建德五年(576年),在今尖扎縣設置達化縣,治所在直崗拉卡一帶,隸廓州,治今貴德河陰鎮。
北宋時,曾為唃廝啰政權屬地。宋徽宗大觀三年(1109年),今尖扎又成為宋積石軍(治貴德河陰鎮)轄地。南宋高宗紹興元年(1131年),又陷為金積石州(治貴德河陰鎮)轄地。
元代今尖扎地區屬貴德州轄地,隸河州吐蕃等處宣慰使司都元帥府。
明代,今尖扎縣屬歸德守御千戶所管轄。隸河州衛。
清代,今尖扎地區為貴德廳管轄。
民國二年(1913年),改廳為縣,今尖扎為貴德縣管轄。
1952年4月,中共青海省委決定,成立尖扎區工作委員會,以貴德第六區及昂拉地區為工作區域。
1953年6月2日,正式從貴德縣析置尖扎縣,直屬青海省人民政府。同年12月22日,隸屬於即日成立的黃南藏族自治區。
1955年5月,自治區改為自治州。貴德縣現屬海南藏族自治州。
尖扎縣位於青海省東南部,黃南藏族自治州北部。尖扎縣東北部絕大部分以黃河為界與化隆縣相望,東南與循化縣接壤,西與貴德縣相連,南與同仁縣毗鄰。縣境南北長約87千米,東西寬約48千米,總面積1714平方千米。
尖扎縣全縣地勢西高東低,最低海拔1960米,最高海拔4614米,相對高差為2654米。河谷、低山丘陵和中高山地地域的垂直差異明顯。境內山脈屬西傾山余脈,西南到西北有折戈里山、戈尕山、色尖山、申寶山、扎馬山等,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
尖扎縣氣候屬高原大陸性氣候,為青藏高原特殊型氣候區,年平均溫度7.8℃,年日照時數4432小時,年平均降水量350-400毫米,無霜期186天。極端氣溫最高為34.1℃(1988年6月28日),極端氣溫最低為-19.8℃(1961年1月17日)。
尖扎縣圖片
尖扎縣礦產資源有鐵、銅、鉛、金、雲母、煤、石灰石等礦點10餘處,已查明的螢石氟化鈣達90%以上,是冶鍊高級鋼材必用填料,方解石礦儲量大,並共生冰州石。
2000年,尖扎縣轄2個鎮、10個鄉。其中各鄉鎮:馬克堂鎮、康揚鎮、直崗拉卡鄉、坎布拉鄉、多加鄉、賈加鄉、措周鄉、加讓鄉、昂拉鄉、能科鄉、當順鄉、尖扎灘鄉、李家峽地區虛擬鎮。 |
2001年3月1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批複:撤銷尖扎縣坎布拉、多加、直崗拉卡3鄉,合併設立坎布拉鎮(鎮政府駐地設在李家峽);撤銷加讓鄉,併入馬克唐鎮。 |
2001年底,尖扎縣轄3個鎮、6個鄉,4個社區、79個村(牧)。 |
截止2011年,尖扎縣轄3鎮6鄉、86個行政村。 |
尖扎縣行政區劃詳表 | ||
主要鄉鎮 | 政府駐地 | 主要轄區 |
馬克唐鎮 | 駐馬克唐 | 轄4個社區(黃河路、申寶路、興隆街、人民街),14村(馬克唐、勒見、麥什扎、回民、解放、娘莫、加讓、李加、如什其、洛科、要其、科沙唐、娘莫、新灘)。 |
康楊鎮 | 駐康家 | 轄13個村(上庄、寺門、巷道、東門、城上、崖灣、格曲、河灘、沙力木、宗子拉、尕日唐、西麻拉、爛泥灘)。 |
坎布拉鎮 | 駐李家峽 | 轄18個村:德洪、尖藏、萬吉合、尕吾昴、螞蟻灘(吉利)、古日羊麻(如布、如其灘)、直崗拉卡、上李家、下李家、尕布、仁才、俄加、拉夫旦、哈玉、浪哇、坎加、滿崗、茨卡。 |
昴拉鄉 | 駐尖巴昴 | 轄6個村(尖巴昴、牙那洞、措加、牙子蓋、東加、河東)。 |
能科鄉 | 駐麻尼多楞 | 轄4個村(德欠、拉薩、子哈貢、下扎)。 |
當順鄉 | 駐香乾 | 轄8個村(古浪堤、香乾、東當、古什當、冬果、才龍、拉德、古浪坡哇)。 |
尖扎灘鄉 | 駐恰藏 | 轄7個牧(羊直、崗毛、來玉、石乃亥、洛哇、尕加一、尕加二)。 |
措周鄉 | 駐霍爾瓦西 | 轄5個村(俄什加、切藏麻、洛哇、措香、石乃亥)。 |
賈加鄉 | 駐哈玉 | 轄4個村(賈加、安君、南當、洋勒)。 |
截止2011年,尖扎縣總人口5.43萬人,有藏、回、撒拉、土等民族,藏族佔總人口的62%。
尖扎縣圖片
2020年4月,尖扎縣正式退出貧困序列。
2021年8月27日,尖扎縣被確定為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
2013年上半年,尖扎縣農牧業投入資金652.275萬元,栽植核桃經濟林8697畝;實施馬鈴薯全膜覆蓋雙壟集雨利用技術項目4010畝,建立脫毒種薯生產基地500畝。全縣現有畜禽規模養殖場62個,其中牛羊育肥養殖場47個、奶牛養殖場1個、蛋雞養殖場6個、生豬養殖場6個、特種養殖場2個。年末畜禽存欄23萬頭(只),育肥牛羊出欄11萬頭(只)。組建水產養殖場10個,建設網箱242個1.56萬平方米,網箱養魚108萬尾;建設池塘110畝,養殖大閘蟹15萬隻,水產品品種達到12種。
尖扎縣分解機
2013年上半年,尖扎縣坎布拉旅遊文化項目開發投資金額達9950萬元;投資6.9億元的后弘文化宗喀巴紀念園區建設項目已完成投資3000萬元;投資1.5億元的坎布拉四星級酒店已完成主體封頂;截止7月底,坎布拉景區接待國內外遊客6.25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680萬元。全縣文化產業銷售收入達2229.4萬元,文化產業從業人數達1538萬人;全縣共接待國內外遊客4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7000萬元。
尖扎縣是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的結合部,是中原文化與羌藏文化的融合區,是農耕文明與草原文明的交匯地。特殊的地理環境,清晰的文化脈絡,多種民族及宗教文化的交融互長,使得尖扎地區的文化形態呈現出典型的多元性。羌戎文化、鮮卑文化、漢文化、吐蕃文化等多種文化形態的更替交融,相輔相成,最終形成了流動的、開放的、符合性結構的地域文化。無論從地理、歷史,還是從民族、人文的角度看,尖扎不愧是研究羌藏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的天然博物館。
傳說尖扎是吐蕃王朝贊普時期的軍隊駐紮和對外引軍之地,也是藏地三賢者和喇青貢巴繞賽大師為首的藏傳佛教后弘期發祥地。勤勞勇敢而質樸的尖扎兒女在這裡創造出別具一格、濃郁民族特色的尖扎射箭文化。在尖扎,射箭既是勇氣和勢力的權威,又是福氣和生命的象徵。雖然在安多地區的很多地方有民間射箭活動,但尖扎射箭與眾不同,它從最初的狩獵工具演變兵器,發展成為集歷史、宗教、民俗、體育、藝術於一體的“五彩神箭”文化,在燦爛絢麗的藏族文化中占具主導地位。射箭一般有祭祀諸神、練箭和箭技比賽以及最終的達頓宴會等組成,但其中最主要的是箭技比賽和達頓宴會。
2013年,尖扎縣完成19個寺院書屋和6個鄉鎮文化站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任務;完成五彩神箭木箭製作技藝、南宗尼姑誦經樂、昂拉果饃切、安多則熱、仁青尖措格薩爾繪畫藝術、尖扎達頓宴6項州級非遺項目申報工作。
尖扎縣活動
2013年,尖扎縣全面完成縣藏醫院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任務,縣醫院職工績效考核信息化動態管理的做法得到了國家醫改辦的充分肯定,被列為2013年全國醫改工作十大亮點之一。為4433人次城鎮醫保參保職工支付1454萬元、462人次住院病人報銷醫療費用269.7萬元。新農合參合43113人,參合率98.5%,為4044人次住院病人報銷醫療費用1457.81萬元。投資95萬元的尖扎灘鄉衛生院業務用房項目已投入使用。醫院主要有青海省尖扎縣藏醫院和尖扎縣人民醫院。
尖扎縣風景
2013年,尖扎縣投入資金1083.2萬元實施677套農村獎勵性住房項目,投資1729萬元完成300套公共租賃住房項目,投入資金480萬元實施150戶危房改造項目。保障性住房竣工1388套,入住743戶;完成330套廉租房分配入住工作。
尖扎縣風景
阿瓊南宗寺
阿瓊南宗寺
智合寺
智合寺
昂拉千戶莊園
昂拉千戶莊園
2018年9月25日,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榮譽稱號。
2019年9月20日,獲得全國綠化模範單位榮譽稱號。
2021年1月19日,被國家民委命名為第八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單位。
2021年1月28日,入選2021—2023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