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鉀血症

血清鉀低於3.5mmol/L

血清鉀(K+)濃度在3.5~5.5mmol/L,平均4.2mmol/L。通常血清鉀<3.5mmol/L時稱低血鉀。但是,血清鉀降低,並不一定表示體內缺鉀,只能表示細胞外液中鉀的濃度降低,而全身缺鉀時,血清鉀不一定降低。故臨床上應結合病史和臨床表現分析判斷。

就診科室


● 急診科、內科

病因


● 低鉀血症的病因是鉀攝入量不足、經消化道丟失鉀過多、經腎臟排鉀過多和鉀分佈異常。
● 鉀攝入量不足主要因為鉀長期攝取不足或不能進食,靜脈補液內不加或者少加鉀鹽
● 經消化道丟失鉀過多因為頻繁嘔吐、腹瀉、胃腸造瘺引流等。
● 經腎臟排鉀過多,如長期使用排鉀利尿葯、腎上腺皮質激素等。
● 鉀分佈異常,糾正酸中毒過程中,鉀由細胞外過多轉移入細胞內導致血清鉀降低,如家族性周期性低鉀麻痹症、胰島素治療、鹼中毒等。

檢查


● 懷疑患有低鉀血症時,需要做血常規檢查、血生化檢查、尿常規檢查、心電圖檢查幫助診斷和治療。

血常規檢查

● 通過檢查相關血液,確定血液鉀及其他電解質濃度情況。了解體內酸鹼平衡。

尿常規檢查

● 通過檢查相關尿液確定尿鉀濃度、尿pH值情況。

心電圖

● 可出現T波低平、雙相或倒置,ST段降低,QT間期延長,U波。

診斷

● 醫生診斷低鉀血症,主要依據臨床表現、血常規檢查、血生化檢查、尿常規檢查、心電圖檢查。

臨床表現

● 常見有四肢麻木、乏力、肌無力等。
● 中樞神經系統:煩躁不安、嗜睡、譫妄、躁動、癱瘓、神志不清及昏迷等。
● 消化系統:食慾減退、腹脹、腸鳴音減少、便秘,嚴重者會導致麻痹性腸梗阻等。
● 循環系統:心率加快、心律失常、嚴重者會出現室顫,體位性低血壓、低血壓導致的眩暈、心功能不全、休克等。
● 其他:代謝性酸中毒等。
血常規檢查
● 血常規檢查可見血pH值在正常高值或者大於7.45。
● 血生化檢查可見血清鉀低於3.5 mmol/L。
尿常規檢查
● 尿鉀濃度降低,尿pH值偏酸。
心電圖
● 可出現T波低平、雙相或倒置,ST段降低,QT間期延長,U波。
治療
急性低鉀血症
● 低鉀血症目前主要依靠補鉀治療、糾正水和電解質代謝紊亂。
● 應採取緊急措施進行治療;慢性低鉀血症只要血鉀不低於3mmol/L,則可先檢查病因,然後再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補鉀治療
● 輕度缺鉀患者,可以進食的患者。可口服鉀製劑,吃含鉀多的食品,如新鮮蔬菜、果汁和肉類食物即可。嚴重低鉀血症患者應進行靜脈補鉀,在滴注過程中應監測血鉀或用心電圖監測。
● 應根據血鉀水平而決定。血鉀在3.5~4mmol/L者不必額外補鉀,只需鼓勵患者多吃含鉀多的食品,如新鮮蔬菜、果汁和肉類食物即可。血鉀在3.0~3.5mmol/L時,要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確定是否補鉀。如果患者過去曾患心律不齊、充血性心力衰竭、正在用洋地黃治療的心衰、缺血性心臟病和有心肌梗死病史者則應補鉀。患者一般情況良好者可只鼓勵吃含鉀多的食品,或口服鉀製劑。血鉀低於3.0mmol/L者則應補鉀。
● 重症患者(包括有心律不齊、快速心室率、嚴重心肌病、家族性周期性麻痹)應靜脈滴注鉀製劑,常用製劑也是氯化鉀。在滴注過程中應監測血鉀或用心電圖監測。對合併有酸中毒或不伴低氯血症者宜補給31.5%的谷氨酸鉀溶液20ml加入5%葡萄糖液中,緩慢靜脈滴注,此時不宜用氯化鉀。

糾正電解質紊亂

● 部分低鉀血症由缺鎂引起的患者,補鉀的同時也要補鎂,可靜脈滴注補鎂。
● 引起低鉀血症的原因中,有不少可以同時引起水和其他電解質如鈉、鎂等的喪失,因此應當及時檢查,一經發現就必須積極處理。如前所述,如果低鉀血症是由缺鎂引起,則如不補鎂,單純補鉀是無效的。

危害


● 低鉀血症危害極大,不僅會併發低鈣血症低鎂血症、還會對心血管系統造成損害。

預后


● 低鉀血症經積極治療后,低鉀引起的癥狀可以得到改善。

預防


● 腸梗阻、腹瀉及噁心嘔吐等疾病、使用一些影響體內酸鹼及電解質的藥物時需要及時監測。可以口服的患者,可多吃一些富鉀食物,如香蕉、橙子、草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