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湯
外台秘要
知母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外台秘要》卷二引《延年秘錄》。主治傷寒骨節疼,頭痛,眼睛疼,咳嗽。
水700毫升,煮取250毫升,去渣,分3服。
傷寒骨節疼,頭痛,眼睛疼,咳嗽。
知母與石膏兩葯均能清瀉實熱,但知母長於滋陰兼清肺胃之火,用於里熱津液已傷者,石膏長於清熱而不滋陰,可用於里熱重而津液未傷者。
服藥期間,忌食蒜、面7日。
名稱:知母湯
組成:知母一兩半,石膏(碎)三兩,升麻(銼)、甘草(炙,銼)各一兩,竹葉(切)一握,白粳米一合,枇杷葉(拭去毛)三分
用法:上為粗末。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主治:脾癉,身熱口甘,咽干煩渴
出處:《聖濟總錄》卷四十五
名稱:知母湯
用法:上為粗末。每服一錢匕,水一盞,煎至五分,去滓,食后溫服
主治:眼生風粟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一〇
功用:除熱
名稱:知母湯
用法:上為粗末。每服三錢匕,水一盞,酒少許,入生薑(切)半分,同煎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主治:產後中風,煩悶發熱,渴燥頭痛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六一
名稱:知母湯
組成:知母二兩,防風(去叉)、桂(去粗皮)各三兩,白朮五兩,芍藥、甘草(炙,銼)各三兩,附子(炮裂,去皮臍)二兩
用法: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以水二盞,生薑三片,煎至一盞,去滓溫服,日三夜一
主治:歷節風。身體四肢疼痛,如脫落或腫,按之皮急,頭眩,身熱悶欲嘔吐
出處:《聖濟總錄》卷十
名稱:知母湯
用法:上為粗末。每服四錢匕,水一盞半,入香豉五十粒,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主治:瘧病,發熱煩渴,咽干口燥,身黃怠惰,小水澀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三十七
《中醫眼科全書眼科藥物纂要》:“用於清熱化痰定痛,常與知母、芍藥合用,治因痰熱所致的頭痛,眼部疼痛、咳嗽,如知母湯(《外台秘要》引《延年秘錄》:知母、貝母、干葛、芍藥、石膏、黃芩、杏仁、梔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