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畝地鎮

四畝地鎮

四畝地鎮位於寧陝縣西部,距縣城64公里。東與新場鎮、筒車灣鎮相連,南和西邊與佛坪縣毗鄰,北與周至縣、戶縣接壤。東西寬17.5公里,南北長32.5公里,總面積371平方公里,轄四畝地、四樹坪、柴家關、太山壩、嚴家坪5個村和 1個居民委員會,19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3145人(2020年),工農業生產總值931萬元。

簡介


歷史沿革

四畝地得名於唐武德年間,有陳姓大戶為抵防土匪騷擾,建佔地約四畝的石堡,故得名四畝地。1950年轄四合、桃園兩鄉。1952年四合鄉增設太平鄉,桃園鄉增設四樹坪鄉。1953年撤銷太平鄉,設四合、桃園、四樹坪三鄉。1958年三鄉改稱四畝地管區屬蒲河公社所轄。1961年設置四畝地公社。1967年改稱四新公社,1972年恢復四畝地公社。1983年9月改為四畝地鄉。 1996年11月將柴家關鄉併入改稱四畝地鎮。
四畝地為革命老區。1935年12月,中共陝南特委在四畝地建立寧佛工委。1938年12月,建立了中共四畝地黨支部,屬中共安康地委管轄。

自然資源

境內有天華山國家森林公園。最高處光頭山,海拔2769米,最低處政府所在地,海拔650米。天華山建有藥王廟,盛產“獅子頭,菊花心”名貴黨參,曾為朝廷貢品。境域有蘭花湖,龍潭瀑布、新隆古樹、石猴子及古佛寺佛教文化旅遊景點。
蒲河境內流長57.8公里,有麻河、木河、蘿蔔峪、太山壩溝、馬尾溝、西溝、乾溝、九觀溝、里長溝、古里溝、瓦南溝等支流匯入,年徑流總量16291萬立方米,建有三座水電站,裝機360千瓦,年發電量180萬千瓦時。35kv輸電線路和10kv輸電線路覆蓋全鎮5個村19個村民小組,98%以上的農戶通了電。2007年,“引漢濟渭”工程開工。

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有大理石、花崗岩、石墨石英石、鎢、雲母等。工業有石英礦廠、磚廠各兩個。鎮域森林面積16.8萬畝,主要樹種有油松華山松落葉松紅樺白樺冷杉雲杉、紅豆杉、水曲柳銀杏山楊漆樹椴樹青岡櫟等;與樹伴生的有松花竹、箭竹、忍冬、杜鵑等。出產黨參、天麻、豬苓、貝母、五味子、黃柏、柴胡、杜仲棗皮等名貴野生中藥材。林特產品有生漆、核桃、板栗、香菇、蜂蜜等。野生動物有250餘種,其中鳥類120餘種,獸類70餘種,爬行類10餘種。其中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有大熊貓、金絲猴、羚羊、林麝黑熊紅腹錦雞紅腹角雉大鯢、秦嶺細鯪鮭等。2002年8月,經陝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寧西林業局蒲河林場轉型為保護大熊貓棲息地的省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總面積25485公頃。

公路

境內主要幹線公路兩條:筒四公路,連接西漢高速公路;四畝地至麻房子公路,縱貫全鎮四畝地、四樹坪、柴家關、泰山壩4村,北接本縣新場鄉,南與筒四路及陳家壩鎮相連。四畝地街建成五級客運站一個,有往返縣城客車每日2班。村級公路52公里,鎮內有35千伏安供電站1所,燃氣供應點1個。電信用戶500餘戶,移動手機覆蓋全鎮。

農業

農業以糧、栗、畜、牧、葯、菌為主。2007年,糧食播種面積3552 畝,總產量967噸;無公害蔬菜種植377畝,產量332噸;天麻、豬苓種植達到2.3萬窩,年產1.8噸;袋料食用菌生產100萬袋,產量75噸;豬、牛、羊、禽存欄分別為6884頭、129頭、492隻、16738隻,肉蛋總產量208噸;養蜂1128箱,蜂蜜產量3000公斤;勞務輸出1000人,實現收入800餘萬元。

人口


2021年6月,寧陝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發布,四畝地鎮常住人口數為3145。

文化教育

鎮文化站2002年“6.9”洪水摧毀,有村文化室5個。1990年完成掃盲任務,1996年實現“兩基”達標。2007年有九年制學校和村完小各一所,在職教職工60名,在校學生645人,全部享受“兩免一補”政策,學生入學率 100%。有中心衛生院1所,醫療技術人員13人,5個村均有標準化衛生室和專業醫療技術人員。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100%。有標準化計劃生育服務站一所。有信用社、林業站、派出所、供電所、郵政所等單位5個,各類零售商店20戶,旅館3家,餐館8家。

自然景觀


該鎮生態自然景觀優美。海拔2396米的天華山和蘭花湖是極具開發潛力的生態旅遊項目。天華山峰頂建有藥王廟,山巔盛產中草藥,其中以黨參最為著名。山色隨季節更替而變換無窮,時常為白雲紫霧繚繞,其間懸崖飛瀑、涼風徐徐、綠草如茵、鳥語花香。而與之遙相呼應的蘭花湖又以獨有的高山濕地風光見長,湖水清澈見底,周圍蔥鬱的原始森林與湖水交相輝映,美不勝收。

家園建設


2002年6月9日,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襲擊了全鎮,房屋、農田、基礎設施水毀損失達2.46億元,為陝南重災鎮之一。在中、省、市、縣各級領導的關懷支持和正確領導下,全鎮人民挺起鐵的脊樑,以偉大的抗洪精神重建家園。2003年,防洪堤、公路、水電、通訊等集鎮重建工程相繼開工建設。按照“生態立鎮,邊貿強鎮,產業興鎮”的重建發展思路,該鎮已完成生態林建設7700畝,恢復和新增個體工商戶147戶、私營企業3戶,新集鎮建設基本達到和超過災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