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馬克思主義

新馬克思主義

新馬克思主義(Neo-Marxism),也稱為當代馬克思主義,是指嘗試重新檢討或修正馬克思古典理念,但仍相信及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某些原則。新馬克思主義拋棄了馬克思主義所先誇的唯一真理,轉而藉助於黑格爾哲學、無政府主義、自由主義以及理性選擇理論的觀點。新馬克思主義作為非正統的、散漫的和具有顛覆性的話語,它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可錯性、核心在於方法、必須把馬克思主義運用於自身等基本理論立場,以反叛姿態拓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題和形式。

歷史背景


東歐新馬克思主義從50年代前半期開始,隨蘇聯局勢變化而東歐一些國家出現的一種自由化思潮和政治力量。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特別是1956年在蘇共第20次代表大會推動下,東歐各國開展了大規模的非斯大林化運動。有些人把斯大林的過失歸咎於共產主義政權本性,力圖把社會主義制度改變為民主社會主義。他批判斯大林的大國沙文主義,強調民族特點;譴責斯大林違反法治、擴大化,要求人權、自由和民主;反對斯大林違背民主集中制原則,搞個人迷信矛頭指向一黨專制,主張各黨派輪流執政,實行政治多元化;批判僵化和教條主義。哲學人文主義學派”、捷克斯洛伐克的存在人類學派等。這些學派各有特色,但它們的哲學有一個共同特點,即以人為出發點,以實踐為核心範疇,把馬克思主義哲學解釋成一種人本主義的實踐哲學。

新概念


新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者的新馬克思主義,即國際化時代的馬克思主義,新舊馬克思主義在政治經濟學理論乃至革命實踐策略等各方面均有差異,即新馬克思主義依舊是堅持無產階級的階級鬥爭的革命學說。是升級換代了的馬克思主義。具體體現在新馬克思主義著作《新馬克思主義導言》里。

理由分析


新馬克思主義者試圖在教條式馬克思主義的機械式與決定論式理念之外尋求出路,拒絕去接受經濟優先或無產階級優越角色的觀點。其次,他們關注於解析馬克思預言之所以失敗的理由,尤其對意識型態與國家權力的分析。

釋解


人道主義

(一)以人為出發點,宣揚人道主義,把馬克思主義人道化
新馬克思主義
新馬克思主義
東歐“新馬克思主義”者從不同角度對這個問題作了論述。有的人把青年馬克思和成年馬克思對立起來,認為馬克思早期著作中重視人的問題,而後來則忽視了這個問題,覺得應恢復人、人道主義在馬克思主義中的原有地位。有的人則不贊成這種製造“兩個馬克思”的作法,認為馬克思的《資本論》等晚期著作,都不過是對《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等早期著作思想的進一步論證和發揮,人道主義和異化論是馬克思主義一以貫之的基本思想。還有人在這個問題上批駁恩格斯、列寧,他們只關注於實際政治鬥爭和向社會主義過渡規律的研究,忘記了人的問題,結果在馬克思主義發展中留下了空白。存在主義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提出了人和人道主義問題,體現了時代要求,應吸收過來對馬克思主義進行補充和修正。總之,人是馬克思主義的出發點和核心,馬克思主義就是人道主義。當代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根本任務就是以個人命運為對象,重新建立人的哲學或哲學人類學。

實踐一元

(二)否定唯物主義的物質本體論,主張實踐一元論
人既然是馬克思主義的出發點和核心,而人是實踐的存在物,那麼實踐理所當然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最高範疇。所以,哲學的基本問題並不是物質和精神的關係問題,而是通過實踐造就一個比較人道的世界,以及如何保證人的完善的問題。物質和精神這對範疇是從實踐概念中派生出來的。世界的統一性不在於它的物質性,而在於實踐,馬克思主義是實踐一元論,而不是物質一元論。在一些人看來,以實踐為基礎,可以凌駕於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對立之上。如此既可以克服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各自片面性,又可以排除物質和精神的二元論。他們指責恩格斯關於世界統一性在於它的物質性的論斷是舊唯物主義過時世界觀的殘餘”。

認識新解

(三)否定唯物主義反映論,認為認識是“選擇”和“創造”。
東歐新馬克思主義者一般都承認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但認為認識不是通過實踐對客體的反映,而是對客體的選擇、重構或創造。一些人按照實用主義的觀點,宣稱真理不是對客觀事物的正確反映,而是主觀需要 勞動和自然之間的相互作用。實踐把意識和存在、思想和現實內在地結合成為一個不可分的整體,如果把意識看作對現實存在的反映,那就把意識和存在割裂開來,從而把現實世界的基礎二重化了。他們指出馬克思主義的能動的反映論同唯物主義的消極的機械反映論的原則區別,指出恩格斯和列寧所闡述的唯物主義反映論抹殺了人的主體能動性,是斯大林實證主義認識論的出發點,是教條主義的最後一個堡壘,應該予以摧毀。

辯證法

(四)否定辯證法的客觀性和普遍性,把辯證法歸結為主客體相互作用。
馬克思主義以實踐為基礎解決了人與自然、主體與客體之間的矛盾,辯證法就是關於人類實踐的一般結構,是主體和客體的相互作用。因此,辯證法只存在於社會歷史領域,離開人的實踐活動的純客觀的辯證法是不存在的。據說在馬克思那裡,辯證法是同人道主義聯繫在一起的,後來恩格斯把辯證法推廣到人之外的自然界,提出自然辯證法,使辯證法成了實證主義的本體論,是錯誤的。一些人認為,為了恢復辯證法能動的革命本質,必須重新使辯證法成為人道主義的辯證法。只有把辯證法人道化,才能充分發揮辯證法的否定作用,對現存社會主義進行無情批判,以便把它改造成非異化的民主社會主義。

社會變革

(五)否定歷史決定論,把社會形態變革歸因於人的自由選擇。
新馬克思主義
新馬克思主義
人的實踐活動不僅依賴於物質條件和經濟狀況,而且主要取決於人自身的自由選擇和價值取向。所以,人本主義應在馬克思主義歷史觀中佔主導地位,用社會經濟基礎去說明一切社會現象已是過時了的模式,是倒退到經濟唯物主義的庸俗觀點。有些人把自由和必然絕對地對立起來,強調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就是無視人的自由選擇和主觀動機;把自由理解為被認識的必然,是一種宿命論。指責社會主義必然性的觀點是壓制個人自由,是維護“黨的機關擁有指揮一切和事先決定一切的權力”的“護法論”。他們提倡不受任何客觀條件限制的個人絕對自由。東歐“新馬克思主義”針對蘇聯和東歐理論界在辯證唯物主義宣傳中的機械論傾向,強調人的主體能動性,突出實踐範疇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重要地位,闡述主體和客體的辯證關係,是無可非議的。否定唯物主義獨斷論,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歷史唯物主義教條,強調主體能動性,主張實踐一元論,提倡人道主義和民主社會主義,則是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則符合。對於他們的上述觀點,前蘇聯和東歐極權主義理論界進行過批判,由於各國把意識形態問題等同於政治問題,採取了簡單粗暴的作法。其結果反而推動這一思潮在社會上廣為傳播,以至直接影響到官方的上層領導,從內部瓦解了極權政黨的思想體系。這就不可避免地導致了極權主義政權的垮台。

邏輯


新馬克思主義
新馬克思主義
在進一步探討新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邏輯之前,有必要強調的是,當人們懸置“妖精還是神仙”這個問題時,人們並非簡單地要求以同情和歡迎的態度擁抱各種新馬克思主義主張,相反,人們把所有這些馬克思主義聲稱都視為競爭對手,並試圖迫使他們一步一步接近馬克思,從而解放馬克思所受的歷史束縛。我們這樣做,只不過遵循了列寧的教導,他認為競爭對手往往正確地指出了我們自己的缺點。這樣,我們就不會拘泥於問,他們到底是否代表了馬克思主義,而是問他們究竟是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的,或按照當今學術行話來問,他們的提問方法是什麼。人們絕不能低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
當年的馬克思正確地提出歷史研究的科學前提從而描述出歷史唯物主義的初步輪廓時,不正是強調與他競爭哲學批判的青年黑格派之錯核心在於方法,與他競爭“政治經濟學”批判的蒲魯東“問題提得非常錯誤,甚至無法給它一個正確的回答”(註:馬克思對青年黑格爾的批判參閱《德意志意識形態》第一章“費爾巴哈”,《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馬克思對蒲魯東的批判參閱《論蒲魯東》,《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5頁。)如果說,馬克思是在理論的競爭中走向馬克思主義的,(註:一個有趣的歷史事實是,馬克思正是在與巴枯寧等人的理論鬥爭中被戴上“馬克思主義者”這頂帽子的。)那麼在今天,除了競爭,我們還有其他走向馬克思主義的道路嗎?這樣說來,我們研究其他新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不正是擊穿他們“馬克思主義”理論外殼迫使馬克思再次出場從而產生真正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徑嗎?而在這一過程中,邏輯(方法)不正是關鍵嗎?
新馬克思主義
新馬克思主義
與“正宗”的馬克思主義相比,新馬克思主義之“新”恐怕首要地在於堅持了以下三個基本立場:第一,馬克思主義的可錯性;第二,馬克思主義的核心在於方法;第三,必須把馬克思主義運用於自身。這三個問題所針對的便是絕對的教條主義思維,而這恰恰又是第二國際時代理論與實踐關係所引發的。眾所周知,由於資本主義在19世紀90年代以後的急劇變化,第二國際以來,馬克思主義確實長期面臨著一個根本性的危機:理論與實踐的脫節。在處理這個危機時,今天我們已經充分看到,馬克思主義內部產生了三種重要的路線:要麼為保全理論的純粹性而無視現實(考茨基路線);要麼為追求實踐的功利性而犧牲理論(伯恩斯坦路線);要麼重新把理論與實踐統一到具體的歷史情境中(列寧路線)。在這三種路線中,列寧無疑代表著一種正確路線,這一點也為歷史經驗所證明。但是,如何在理論上提煉和闡明列寧路線的科學原則卻是一個現實的問題。正如葛蘭西在“十月革命”后以“反 對《資本論》的勝利”來判斷它,新馬克思主義首先看到了體現在正確實踐中的理論非教條性,即馬克思主義不是教條,而是可錯的。盧卡奇正是試圖在這個問題上有所貢獻才出版了《歷史與階級意識》這一文本,然令他本人尷尬的是,其論證方式恰恰在擊穿了教條主義思維的同時也使得堅持列寧主義不可能,從而實際地開闢了西方馬克思主義道路。而更早,是伯恩斯坦率先提出了馬克思的可錯性問題,在《社會主義的前提和社會主義民主黨的任務》中,他表白:“在這本書里第一次有一個屬於馬克思主義學派的社會主義者對於馬克思主義本身的一系列原理進行批評,而在那以前,馬克思主義之間的討論幾乎永遠只是圍繞這些原理的解釋和由它們產生的結論進行的”。(註:伯恩斯坦:《社會主義的前提和社會民主黨的任務》,殷敘彝譯,三聯書店,1965年,第268頁。)在新馬克思主義姿態中,伯恩斯坦只佔據了這一條,因為他不懂馬克思主義的核心在於方法,因此只能援引外在的經驗“事實”來批評馬克思主義。在正確地陳述了教條主義思維之弊端后,他亦未能走出一條正確的道路。
青年盧卡奇確實在理論上極大地走出了一步,因為,他不僅正確地指出所謂馬克思主義的“正統問題”僅僅是指方法而言的,而且實際上提出了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本體論的理解問題,即馬克思主義科學的基礎問題。所以,即使青年盧卡奇的道路最終證明仍然是一條失敗的道路,但說他指出了問題的所在是不過分的,正是從方法角度及其延伸出的本體論問題構成20世紀捍衛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方向。而這個問題自然地與新馬克思主義的第三重要論題——把歷史唯物主義運用於自身——直接聯繫起來。

提綱


政治經濟學批判部分,批判勞動價值論,以複雜勞動簡單勞動劃分為切入點,將其推向深入,實現徹底的勞動價值論。奠定經濟平等理論基礎,構建起向按需分配方向發展的路徑,並與社會學融合,以此論證社會改造要全面系統進行,革新價值觀念,為文化革命奠定理論基礎。
社會化大生產發展理論,全面闡明社會化大生產體系及其歷史發展,整個由私有小生產起步發展的過程,必然的產業化發展方向。由此奠定單一社會教育體系,產業主權乃至地緣政府產業化的基本理論的政治經濟學基礎。
產業主權部分,批判國家主權,提出世界產業主權,要求實現產業民主,進一步發展人民主權理論。為國際壟斷資本主義時代的工人鬥爭提供有力的理論武器。跨國集團視為新產業政府,奪取產業主權,實現徹底的人民主權。
地緣政府部分,國際壟斷資本主義時代,國家漸趨走向國際資本依附地位,整體向社會保障的社會服務托拉斯方向轉化,進一步職能化官僚化,職能先增強后減弱,本身走向社會自治服務機構。該工具沒有特定的階級屬性,這是最後不攻而下的工具。地緣政府這種社會服務托拉斯的民主,是國際產業民主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本身成為一個產業。
工人組織部分,提出工會即黨,組建跨國工會,直接對抗國際資本。反對民族的地緣的精英先鋒黨以及先鋒黨專政,依靠產業聯繫原則建立先鋒黨,先鋒黨成為產業工人大會,與國際壟斷資本的股東大會分庭抗禮。無產階級專政,在反覆的跨國集團控制權的爭奪鬥爭之中。
策略綱領部分,打開薄弱產業環節,實現重工業率先革命,以此為平台奪取生產控制權,解除金融權力,進而瓦解資本主義金融貨幣體系。矛頭對準國際資本,依靠普遍的國際產業革命直接控制跨國公司,以跨國公司為骨幹,直接建立世界公有計劃經濟體系。
歷史批判部分,重新闡述資本主義發展歷史。將帝國主義分為國家壟斷和國際壟斷兩個時代,全面分析資本主義現狀和發展方向,指出革命前景。對社會主義運動歷史進行批判,匡正歷史認識,並與新世界革命協調關係,妥當處理歷史問題。
以下是新共產主義理論
直接民主部分,以直接民主替代法律體系。
單一社會教育部分,以全面的社會教育取代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結合,社會即為大學。其中包含婚姻消亡和性自由部分。
自由聯合理論,以計劃經濟為基礎,在閑暇時間內實現自由聯合。消除固定產業分工。以平等爭自由。
官僚消亡理論,提出社會權力論,新機會平等論,即共產主義的社會權力在經濟平等的基礎上自發形成,經濟平等是機會平等的基礎。
生態理論,按需分配與共享消費。計劃經濟全面回收——社會化大生產理論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