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燾

安燾

安燾字厚卿,河南開封人,北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己亥科劉稤榜進士第三人

人物生平


安燾在11歲時,不願意和一塊兒上學的小孩玩,聽說有一位老先生在家裡收學生,就去拜師。先生說:“你剛剛會朗誦幾篇詩,還不足以跟我學,如果要學,就當眾試詩一首,選中了才收你。”安燾面無難色。詩成,在諸生之上,由此安燾開始出名。
安燾登第后,初在蔡州任觀察推官,至太常丞、主管大名府路機宜文字。后經歐陽修推薦,為秘閣校理、判吏部南曹、荊湖北路轉運判官、提點刑獄兼常平、農田水利、差役事。當時剛興新法,官員奉命行事或者迎合求進。有關的公告日夜不停的下發,安燾心平氣和地奉行新法,神宗見其儀錶堂堂,便調來身邊修起居注。
元豐初(1078左右),高麗國又和大宋建立了外交關係,朝廷假裝任命安燾為左諫議大夫去訪問高麗國。高麗國熱情招待,比招待契丹使節的禮數還要多,並且派人對安燾說:“我國大王對待使者很恭敬,確實是出於誠心,不像接待契丹使者是為了免除邊患。”安燾笑答說:“尊重中華民族,願意和大國交往,禮節都應該一樣,不能因為很少來禮節就格外隆重。朝廷與遼國建立友好關係已經好久了,難道還會在此計較禮節的厚薄嗎!”出使回來后,神宗皇帝認為安燾彬彬有禮。便將原來假授的官職授給他,兼直學士院。

成就及榮譽


安燾在審刑院任職時,處理了歷年積壓下來的五百餘件疑案。后求知陳州,還朝後為龍圖閣直學士、判軍器監。
安燾奉命招待遼使。在郊外設宴,契丹使者不讓他的隨從分開坐在廡殿的周圍,雙方爭論了許久,使者無言以對。等外交儀式結束,安燾分別接見來訪者時,契丹使者又不讓隨從移動,契丹使者一人進入,其餘人都坐在門外,安壽親自出去請,對方開始覺得羞愧後悔。等到告別那一天,他們又一切遵從禮儀。還說小事不必計較,安燾說:“契丹族喜歡試探別人,這種苗頭可不能助長。”不久安燾被任命為三司使、改任戶部尚書。元豐六年(1083),任命同知樞密院事。
西夏人前來訴苦,誠懇地請求還給他們被宋侵略的疆土。安燾言道:“如果不是要害之地,給他也沒什麼。可是要知道:羌人貪得無厭,應當讓他們知道我國是寬恕對方而息兵,不應當讓他們產生我們不想用兵的感覺。”哲宗繼位,又議起此話題,中書、樞密二府都想放棄熙河。安燾則堅持說:“自靈武以東,都是中國自古就有的土地。先帝建立的武功,如今無故放棄,豈不是讓外夷看不起我們嗎?”於是決定只把葭蘆等四寨歸還給西夏。
宣仁太后擔心國家費用不足,下決心裁撤不必要的開支,宗室人員的供奉也在其中。安燾勸道:“陛下雖忍痛削抑外家,以顯示大公無私,然此舉重大,不可不深思熟慮。”太后幡然醒悟,便停止。
黃河改變河道向北流去,宰相建議水官商議此事,一定要讓它回到原地並向東流。安燾覺得黃河流入濼淀,時間長了泥沙沉澱,河道變淺,黃河地區就沒有天然屏障可以防禦敵人了。就說:“黃河雖然屢次改變河道,但是都在中部地區,所以京師北面有黃河作為北邊界。今天河水決口向西,而河尾就更加偏北,長期下去,就將把南岸北移,慢慢就屬於敵人界內了。他們要是在河上建橋樑,派兵駐守,虎視眈眈,對我們就不利了。如今水官的議論,不過是從地形出發,考慮費用;而那些獻計的大臣,不從根本上考慮問題,只是為了便於治河,把國家置於險境而渾然不知。決不是良策。”皇帝雖然認為他言之有理,但面對議論和浩繁的開支,也無可奈何。

相關事件


徽宗繼位,安燾又知樞密院。后以年老為借口請求讓位,徽宗準備封他為觀文殿大學士,有人出來挑撥離間說:“這是宰相才有的恩典。”,結果僅以學士知河南。臨行前,安燾上疏說:“自紹聖元符年(1094~1100)以來,大臣們說話辦事一點也不為國家利益考慮。聽他們誇誇其談,一定要觀察他們如何處理事情。
熙寧、元豐年間(1068~1085),中央和地方倉庫,無不充實,小縣城所積蓄的錢米,也不少於二十萬,紹聖年以來,地方傾其所有以供邊境軍士,但軍中並沒有見到糧食,官吏們拿不到月俸,公家的東西白白消耗,沒有比這時更嚴重了。而反過來誣陷紹述,豈不成了太大的冤案了嗎?願陛下明察。不要讓那些巧言令色而又求一己私利的人再有市場了。”又勸戒道:“東京黨禍己經萌芽,等他們事成再收拾就晚了。”安燾言語尤其激切。
多年以前,建青唐邈川為湟州,戍守那裡的兵士供給極為困難。安燾在樞密院,因為有人議論此事時認為可放棄,安燾就據實上奏。此地還給西夏。崇寧元年(1102)有人談起此事,認為割地不對,便上奏說安燾有罪。於是降安燾為端明殿學士,再貶寧國軍節度副使,漢陽軍安置。湟州收復后,又降為祁州團練副使。鄯州收復后,又移任建昌軍,然而當初放棄鄯州時,安燾還在家料理喪事,並沒有就鄯州一事發表過意見,鄯州失守與他無關,卻受到牽連,安燾考慮再三,最終也不敢表白自己。又過了一年,才恢復他通議大夫一職,回到洛陽,死於此,年75歲。又過了五年,才追認他原來的官職。

作品一覽


重題江干初雪圖
曾游滄海困驚瀾,晚涉風波路更難。
從此江湖無限興,不如只向畫圖看。
註釋:
①無限興:在《宋詩紀事》中為:無限景。
②驚瀾(jīnɡlán):猶驚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