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地方官學
中國古代地方官學
中國古代地方官學:又稱鄉學,學宮。指中國古代社會歷代官府,按照地方行政區劃,在地方所辦的學校。地方官學的設立,或由國家制定出地方官學制度,或由地方官吏重視教育在其治所設置學校學校,經費皆來源於官府。封建王朝的地方官學及其中央官學,共同構成中國古代社會最主要的官學教育制度。中國地方官學成為儒學教官的衙署所在主要擔負承傳孔儒文化、施行禮樂教化的職能,也是地方官學師生祭孔、奏樂、習禮之處。
中國古代地方官學(zhong guo gu dai di fang guan xue)指中國古代社會歷代官府,按照地方行政區劃,在地方所辦的學校。地方官學的設立,或由國家制定出地方官學制度,或由地方官吏重視教育在其治所設置學校學校經費皆來源於官府。封建王朝的地方官學及其中央官學,共同構成中國古代社會最主要的官學教育制度中國古代地方官學,早在西周時期就有“鄉學”之設的傳說。《周禮》稱:“鄉有庠,州有序,黨有校,閭有塾”,《禮記·學記》稱:“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但是此種“鄉學”僅有“教化”的意義,從嚴格意義來講,古代地方官學,則是自漢代開始設立的。
兩漢時期的地方官學
中國封建社會地方官學:自漢代開始設立。兩漢時代,地方行政制度是封建的王國與中央直轄的郡相立并行郡國以下各屬若干縣道、邑。漢景帝末年(公元前2世紀中期),蜀郡(今四川)郡守文翁,重視教化,在成都建立學宮,招下縣子弟為學宮弟子,漢武帝對於文翁設學之舉甚為讚許,乃下詔,令天下郡國皆立學校官。漢代地方教育實自文翁為始。自此以後,有些郡開始設置學官,如昭帝時有的郡設“文學校官”,宣帝時有的郡設有“郡文學官”。但在當時所設,不過是一郡儒者集會的場所,而學制尚未建立,亦未曾普及於各縣邑直到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始建立了地方學校制度,並規定:郡國曰學,縣、道、邑、侯國曰校,鄉曰庠,聚曰序,校、學置經師 1人。序、庠置孝經師 1人。所習內容為儒家“五經”東漢時期,由於地方官吏多系儒者,對於修繕學宮,提倡興學比較重視,因而郡國學校得以普遍建立,官學和私學交織發展,形成了“學校如林,庠序盈門”的景象。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地方官學:自漢末建安以來,經魏晉南北朝,長達約400年間,國家經常處於戰亂分裂與種種矛盾之中,造成官學或興或廢的狀態。地方官學較之中央官學更為衰廢。漢末曹操掌政后,也曾令郡國各修文學,規定凡縣滿500戶置校官,選擇本地地主階級子弟入學。魏、蜀、吳三國,都曾設有地方官學,但均設置時間不長。兩晉時期,地方官學有所倡設。但由於中央屢經改變,大權在地方,地方學校主要是由鎮守各地的長官自動開辦的。最著名的是征西將軍庾亮在武昌興學的事,他選置學官,立講舍,規定凡是參佐大將的子弟全都入學學習,他自己的子女也都去接受教育。並批准了他所屬的臨川、臨賀兩郡修復學校的請求。東晉時期的北方各國,也崇儒立學,有的亦設有地方學校。南北朝時期,曾分遣博士、祭酒到州郡去立學,重要的地區如交州、荊州、晉平等地都有興學的記載。北朝地方教育較南朝發達。特別是鮮卑族北魏立國后,為了加速其從原始社會向封建制的過渡,迫切需要漢族士人的輔助,因此採取崇儒政策,重視開辦各級學校,培養統治人才。獻文帝(公元466年)時制定了地方官學制度,此制規定:大郡立博士 2人,助教4人,學生100人;次郡立博士2人,助教2人,學生80人;中郡立博士1人,助教2人,學生60人;下郡立博士1人,助教1人,學生40人。明確規定博士和助教的資格為“博士取博關經典,世履忠清,堪為人師者,年限四十以上。助教亦與博士同,年限三十以上。若道業夙成,才任教授,不拘年齒”。學生的資格為“郡中清望,人行修謹,堪循名教者”,但又要“先盡高門,次及中第”。這是為了滿足漢族的士族需要而定的。
書院
古代學校體系
學宮-地方官學
宋遼金時期的地方官學:宋代地方行政區劃為路、州(府、軍、監)、縣 三級。每一路管轄若干州或若干府、軍、監;每一州(府、軍、監)各管轄若干縣。州治常設,府、軍、監則為特殊設置。但地方官學只有州(府、軍、監)學和縣學兩級。宋代地方官學於仁宗慶曆四年(公元1044年)開始設立,詔諸州府軍監立學,學者200人以上允許設置縣學。徽宗崇寧元年(公元1120年)撤銷限制,所有州縣一律置學。學生名額沒有詳細規定,只在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明確:“增縣學子弟員,大縣50人、中縣40人、小縣30人”。各學教官稱教授,州學2人、縣學1人。教授之選,初由本路使者選派屬員或聘請地方的宿學名儒充當。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詔諸路學官委中書門下選差權力歸於朝廷,由於遴選嚴格,至神宗元豐元年(公元1078年),州府學官只有53員,諸路唯大郡有設,軍監未盡置。哲宗元元年(公元1086年),詔齊、廬、宿、常等州各置教授 1員,自此列郡各置教官。州縣地方學校的教學內容為“以經術行義訓導諸生,掌其課試之事,而糾正不如規者”。與漢唐以來的地方儒學別無二致。宋代地方官學在學校管理方面有其特點,表現在:①設置主管地方教育的行政官員。置各路提舉學事司,掌一路州縣學政,每年前往各州縣巡視一次,考查教師之優劣及學生的勤惰。南宋或設專員或由明文規定地方長官兼任提舉學事。②實行“三舍法”。三舍法本系王安石熙寧變法改革太學的措施,決定太學為上舍、內舍、外舍,在一定年制及條件下,外捨生得升入內舍;內捨生得升入上舍。最後經過考試分別規定其出身並授以官職。哲宗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通令諸州行“三舍法”,考選、升補,悉如太學。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規定由縣學生選考升入州學,由州學生可貢入太學,每年許上舍1人,內舍2人。③劃撥學田,保障經費仁宗即位初即詔賜兗州學田神宗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詔諸州給田10頃以贍士。宋代地方官學發達,還表現在地方官員重視興學,宋人文集里常有州縣建學的碑記,范仲淹甚至在自家宅基地興建蘇州州學,可見地方興學之盛。同時有若干地區的少數民族紛紛請建番學。此一時期開始,有鄰國遣士到中國地方官學學習的記載。
遼、金立國,亦設有地方學校。遼在黃龍、興中二府設有府學。聖宗統和二十九年(公元1011年)新置歸、寧二州,翌年即為之設州學。此外,各縣設縣學,皆設博士、助教學官。
金為女真族立,其地方府學於大定十六年(公元1176年)設置,共17處,學生千人,后增州學。諸府州學各置教授1 員,所習為經書、子書及《史記》《漢書》等。為了培養本族統治人才,於公元1173年在諸路設女真府學,其制與漢學同。學習內容為女真大小字所譯經書,畢業后得以參加女真進士的科舉考試。
所學內容
明朝時期的地方官學:明代前期是中國封建社會地方官學興盛的時代。早在明太祖立國之初,既在全國諸府、州、縣設立府、州、縣學,又在防區衛所設有衛學,鄉村設社學,還在各地方行政機構所在地設置都司儒學、宣慰司儒學等有司儒學最盛時全國合計有學校1700餘所。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規定:府設教授、州設學正、縣設教諭各一員。皆設訓導,(府學四員、州學三員、縣學二員)。明初全國有學官4200餘員。學生名額,府學40人、州縣依次減10人。但不久即命增廣學員。宣德年間增廣名額為:在京府學60人,在外府學40人,州縣依次減10人成化年間定衛學之例:四衛以上,軍生80人,三衛以上軍生60人,二衛、一衛軍生40人,有司儒學20人。增廣既多,於是初設食廩者為廩膳生員,增廣者謂增廣生員,及其既久,人才愈多,又於額外增取,附於生員之末,謂之附學生員。
學習內容,洪武初年所定學科為專習一經,以禮、樂、射、御、書、數設科分教。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又重行規定,計分禮、射、書、數四科,頒經史禮儀等書,要生員熟讀精通,朔望又須學射於射圃,每日習書500字,數學須通《九章》之法。但實際上,自科舉盛行以來,學校已成為科舉附庸,明代尤其強調科舉致仕,更規定八股取仕之法,官學只以教讀八股範文,即“閨墨”“房稿”之類為已足,明初所定,也就成為一紙空文。正如《明史·選舉志》所載:明代“科目為盛,卿相皆由此出,學校則儲才以應科目者。”由於學校成為科舉考試的預備場所,明代地方學校訂有周密考試製度,月考每月由教官舉行一次;歲考、科考則於掌管一省教育行政大權的提學官主持,其在任三年兩試諸生,第一次為歲考,別諸生成績為六等,凡附學生員考至一等前列可補廩膳生,其次補增廣生。一、二等還可受獎,四等以下則分別給予懲責降級除名等處分。第二次為科考,提取歲考時一、二等生員,加以複試,考試上者可獲應鄉試資格。為了適應封建專制集權統治的需要,明代地方官學,所訂學規異常嚴厲,除平時設有稽考簿以記錄學生德行、經藝、治事情況外,公元1383年頒禁例於天下學校,鐫刻卧碑置明倫堂,不遵者以違制論。還設社學(公元1375年創設),初僅延師以教民子弟兼讀“御制大誥”及“本朝律令”。至孝宗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令各府州縣建立社學,民間幼童十五以下者送入讀書。講習婚冠喪祭禮節,生徒之俊秀者亦有補儒學生員資格,但此制實行不久就被停廢。
所學內容